第一百三十章 無眠

船在波心蕩漾,瓊華灑滿水面。

慕容薇脣邊彎起微微的弧度,似月光一般清冷無限,她帶了一絲譏諷,低低問道:“其實我一直想問姐姐,爲何一樣姓周,姐姐偏與他背道而行?”

蘇暮寒攻破皇城之後,連幼小的阿萱都要殺之後快,卻竟然放過溫婉,還給她最好的禮遇,慕容薇能確定她的身份,卻理不透從中的曲折。

溫婉淡然坐在船頭,她脊背挺得筆直,飛揚的髮絲撫散,露出端莊高貴的面容。雖只是一襲簡單的淡藍色暗紋裙衫,卻在月色下顯出風儀高華的氣度。

輕淺的一笑裡,溫婉有着風華絕代的姿容和儀態,她端肅地開口:“阿薇猜得不錯,我身上的確流着大周皇族後裔的血,不過,此周並非彼周。”

事情總是一波三折,纔有後世種種錯綜複雜。原來小皇帝的乳母當年所生,並非只有一子,而是一對龍鳳雙胎。

兒子可以承繼大周傳承,兵荒馬亂之際,這女兒不僅無用,還是衆人的拖累。因此,當年大周的金吾衛指使使周揚塵待乳母一朝分娩,只抱走了兒子,狠心棄那對還在血泊裡的母女於不顧。

那乳母傷心失望,本是大出血的症狀,拼盡全力生下一雙子女,又受這樣的打擊,不過半日便一命嗚呼。

幸虧貼身宮女膽大忠心,她草草安葬了小皇帝的乳母,又簡單地收拾了細軟,循着宮中秘道,帶着這個女嬰逃出宮去。

那宮女隱姓埋名,謊稱這是自己的孩子,併爲她冠了周姓。含辛茹苦在宮外將這位公主養大,教她規矩禮儀和詩詞典籍,後來又替這位公主招贅了夫婿。

直待臨死之前,那宮女纔將苦守了一世的秘密告訴了公主殿下。

世人都以爲小皇帝沒有後人,實際他卻育有一子一女,這便是溫婉這一支大周后人的來歷。

溫婉拿手籠着耳邊的碎髮,明眸燦若點漆,對慕容薇輕輕笑道:“周家傳有家訓,是當年那位公主殿下親自撰寫了留給後人。既是當日已被大周朝的權臣丟棄,興也好,亡也罷,公主與貧民的身份都無所謂,我們從此與廢大周皇室毫無關係。家祖教我們,做最普通的人,過最簡單的日子。”

今日將話痛快說出,溫婉心中高興,笑得華麗灼目:“再爲阿薇解惑,家祖姓周,並非不忘大周,而是尊了先夫人的姓氏,便是你們所說的小皇帝乳母,我們先夫人本就恰巧姓周。”

夜色撩人,水波盪漾,彎月似弓,灑上船艙。兩人輕輕舉杯,以茶代酒,滿滿飲下,品不出那茶中到底藏着幾許甜蜜又幾許苦澀。

有些話藏在溫婉心裡,不吐不快。她輕輕將手撫在胸前,朝慕容薇微笑:“阿薇以爲蘇暮寒如何會善待我一個無用的周家後人?難道真會因爲我與他流着相同的血脈?”

不堪回首。

便是今日與溫婉一起回憶,慕容薇還是無法想像,自己是怎樣熬過那十年歲月,將青絲染成白髮,又誓與蘇暮寒不死不休。

“難道是他想從姐姐身上再挖出什麼秘密?”知之甚深,簡直一點即透。慕容薇篤定地知道,對那種不講骨肉親情的人,能爲他驅動的,便唯有利益二字。

“阿薇真是聰明”,溫婉輕輕擊掌,帶上一抹自嘲的笑意:“世代相傳,小皇帝手中還藏有寶庫,蘇家那一支既然不知,蘇暮寒探得我的身世,自然把目光轉到我的身上。”

溫婉壓抑地笑着,卻忍不住笑出了眼淚:“當年抱走公主殿下的那位恩人,本是倉促之間收拾了細軟。東西雖然貴重,幾代人坐吃山空,早已敗得乾淨。我母親當年便是因爲家貧才被迫賣身進了襄遠伯府做個奴婢,若是守着金山銀庫,何至於自己反而三餐不濟?真是笑話。”

痛痛快快說了一番心裡話,溫婉胸中快意,嚮慕容薇輕輕斂禮:“阿薇要我這一世以義女的身份陪伴安國夫人,是不想我受上一世的磋磨?”

的確是慕容薇的一點私心,不想讓溫婉遠嫁,又想還她前世郡主的身份。慕容薇微微眯着眼,頗有些無奈:“婉姐姐若是依舊想嫁與秦恆,我好似便做了些無用功。”

“阿薇,我是誠心謝你”,上一世裡,溫婉選擇以那樣的方式報恩,其實不過是落在蘇暮寒棋盤上的棋子,艱辛地挪動着,於大局無益,於安國夫人更無益。

今世,慕容薇給她在安國夫人面前盡孝的機會,溫婉心裡不知有多麼感激,她握住慕容薇的手,說得誠心誠意:“你可知道,安國夫人當年看似只救了我的母親,其實救的是我外祖整整一家。”

兩人把盞長談,似要將兩世的話一夕說盡,看頭頂月影漸漸西斜,瓔珞久等不至,輕輕晃動着纜繩催促,慕容薇與溫婉才依依惜別。

回到艙房,慕容薇了無睡意,披了衣裳坐在榻上,望着河上清冷的月光出神,在心裡仔細整理着溫婉傳過來的信息。

想到顧晨簫那樣的人物最後竟然孤獨而終,年輕時幽如竹上清雪般的面容,還有那次次風光霽月的笑意,都無法與溫婉口中的寂寥和失意重和,每一次碰觸都叫人揪心的疼痛。

慕容薇隨手往臉上一抹,又是抹不盡的淚水。

不覺已是三更天,溫婉躡手躡腳回到楚朝暉的官船上,燈光昏暗,只有爲她留燈的宮女守在船頭,其餘人早已進入夢鄉。

溫婉道了謝,回到自己房中,吹熄薄絹宮燈,只是依枕而坐,望着一片月光灑向水面,再也無法入眠。

一路緩行,有夏鈺之帶着侍衛開路,除去沿途一些地方官和家眷的叨擾,這次出行極爲順利。三月初三午後,船便到達終點,泊在了離玉屏山不遠的官府碼頭。

玉屏山離蒼南縣府最近,卻隸屬正陽縣管轄,地理位置有些特殊。因而,除了行宮的總管帶人立在岸上等侯,淮陰的知府與正陽的縣令,帶着本縣的同知、縣丞等人也烏壓壓立了一地。(未完待續。)

第二百六十二章 推心第七百四十五章 歡宴第五百四十二章 邀約第一百零一章 阿黎第二百六十四章 迷惑第六百五十八章 奏摺第八十五章 于飛第一百六十五章 歸程第二百七十四章 秘信第九十四章 添香第三十章 故人第七百五十章 紙鳶第三百七十章 相父第三百六十二章 搬遷第四百八十七章 援兵第五百四十四章 交鋒第七百四十一章 出閣第二百六十七章 離間第一百五十九章 家書第四百八十三章 地圖第五百六十七章 放飛第二百零七章 任免第五百六十六章 投毒第二百七十八章 三秋第三百四十七章 遙望第三百五十二章 黑手第二百一十九章 蜀葵第四百五十章 李代第二百章 折中第一百四十一章 坦承第二百五十一章 生機第六百五十六章 成全第三百三十六章 攔路第一百六十七章 崔家第七百四十三章 抵達第四百六十章 天定第九章 書信第一章 傷逝第一百九十三章 飄萍第二百三十三章 心繫第七百五十一章 絕別第五百八十四章 謀反第一百四十五章 蓮藕第五百八十八章 死生第一百六十三章 轉圜第二百九十九章 微醺第六十二章 低泣第七百一十七章 小聚第四百二十三章 棄徒第五百一十五章 一諾第五百六十二章 乾坤第二百九十一章 寥落第三百二十七章 打臉第四十一章 不寐第六百二十六章 除夕第五百六十六章 投毒第六百四十四章 書信第七百四十九章 黃泉第五十章 圖謀第二百二十八章 奉茶第四百零五章 陳府第六百一十六章 悔恨第五百二十二章 相印第五百四十五章 隔閡第五百八十七章 墜崖第七百一十一章 兄妹第四百二十五章 寒鴉第二百一十五章 清廉第七百三十八章 仲秋第二百八十七章 兩好第一百六十八章 低嫁第五百六十九章 逼迫第五百三十七章 菲薄第九十章 颯爽第七百零七章 雲煙第一百八十九章 府衙第三百七十三章 探病第三百三十七章 交易第四十一章 不寐第十八章 皎兮第一百九十七章 執念第四十八章 希冀第六百二十八章 子孫第五十五章 姊妹第九章 書信第二十九章 客棧第六百七十章 冷泉第二百九十一章 寥落第五十八章 共享第二百二十二章 盛況第八十四章 知音第五十四章 安然第四百五十八章 玉成第二百四十章 兜轉第六百二十二章 團圓第四百四十一章 走險第一百四十三章 秘密第二百零二章 熊掌第二百零二章 熊掌第六百七十三章 歸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