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 憧憬

船隊浩浩蕩蕩,負責護衛的船隻排成隊形,不遠不近將慕容薇等人乘坐的船護在正中,揚帆起程。

沿京杭大運河順流而下,船頭如二月春燕的羽翼,輕盈地剪開碧綠的水面,翻起層層白色的泡沫,一路航行,漸漸把皇家碼頭拋在後頭。

出行時朝陽初生,天邊還是一抹嫣紅的流霞映着淡藍的天空。行了小半日,一片烏雲飛過,天跡又飄起絲絲細雨。

早春二月,煙雨江南景色如織,岸邊已是楊柳依依。草色如黛,又有星星點點五顏六色的的野花夾雜其中,像新織就的地氈,醒目而又柔軟。

上船時時辰尚早,早膳用得有些少,慕容薇與夏蘭馨坐在臨窗的大炕上,添了碗羅嬤嬤煮的紅豆湯,用了兩塊糕點,再下一回棋,又不約而同將目光投向窗外。

兩人平日很少出門,此刻離了京城,什麼風景看在眼裡都是新奇。相較於窗外菸醉柳斜的春意,兩人執在指間微涼的玉製黑白棋子便有些無味。

流蘇見兩人無心下棋,便笑着上前收過棋盤,打水替二人淨手,替慕容薇泡了一杯前日從安國王府捎回的陳皮普洱,又替夏蘭馨泡了滾燙的大紅袍奉上,再將一側繪着空山新雨的斑竹掛簾捲起半扇,好叫視野更加開闊。

江南本是魚米之鄉,慕容薇透過窗艙望去,見遠處是大片的耕地。一片片雨絲織成的薄霧裡,依舊有勞做的農夫,頭帶竹笠身披蓑衣,辛苦地耕耘在農田裡。

“綠遍山原白滿川,子歸聲裡雨如煙”,夏蘭馨輕輕誦讀兩句,嚮慕容薇含笑道:“田園詩中,我最喜歡翁卷這首《鄉村四月》,娓娓道來,如詩如畫,便與咱們今日瞧到的意境一模一樣。”

窗外正是秧綠水白,濃如潑墨,又有杜鵑鳥的啼叫遠遠傳來。農人們的身影在雨中朦朧模糊,更顯煙雨濛濛。此情此景本就是一幅絕好的黑白山水圖,正像夏蘭馨形容的那般。慕容薇微笑頷首,也將這首《鄉村四月》誦了一遍。

太平盛世,霧靄細雨,男耕女織,夏蘭馨瞧到的是煙雨浸潤的詩意,慕容薇卻是撇開書卷的氣息,望着田間的農人。

看在她們眼中的詩意,其實本是農家最平凡普通的生計,更是他們安身立命的根本。

從父皇口中得知,宋維源的摺子已由工部逐步推行,實施得異常順利。

湯閣老的幼女、小小的湯伽兒那日在壽康宮中提到農桑之事,竟能娓娓道來,說得頭頭是道,想到此處慕容薇便有些臉紅。

她不懂農桑,沒有湯伽兒從小的經歷,只能略略瞧着田中的靜謐來推斷今春的風調雨順,便有幾分不接地氣,更有些紙上談兵的味道。

慕容薇回想着父皇那一日提到宋濰源的摺子,臉上由然綻開舒朗的笑容。崇明帝笑着對女兒說:“若運作得當,不獨水稻,便是小麥與紅薯、玉米,或許也會迎來豐收的年景。百姓富足,民間安樂,錢糧纔會充盈,國家纔會祥和。”

身上所穿,口中所食,全是民間繳來的錢糧賦稅。承如父皇所說,只有民間安樂祥和,纔是朝廷之福,更是西霞萬千百姓之福。

遠望田間地頭勞動的農人,想想豐收的盛景,慕容薇不覺浮起憧憬的笑容。

湯伽兒微黑又略帶俏皮的目光不時在眼前閃現,那個不諳世事又憂心民間疾苦的小姑娘總是浮上自己心頭。若她也在這船上,看見農人們忙碌的身影,不曉得又會做何感想。

慕容薇忽然閃過這樣一個念頭,宋濰源精通水利、農業,湯伽兒傾心農桑生計,說來有些異曲同工,都是將民間疾苦掛在心上。

宋濰源門下沒有弟子,不曉得這個脾氣乖張的奇才,能否願意收下湯伽兒那個慧黠的小丫頭做個關門弟子。小丫頭既然有心,假以時日,若是運營得當,說不定能成就一番大事業也未可知。

吧嗒一聲,夏蘭馨手中的帕子不輕不重甩在慕容薇臂上,止住了她的遐想。夏蘭馨拿嗔怪的眼神望着慕容薇,酸酸說道:“對着窗外發了半日的呆,與你說話也不搭理,又起了什麼歪心思在這裡想得入迷?”

慕容薇正爲方纔自己的天馬行空好笑,又覺得未必不可行。她撲哧向夏蘭馨笑道:“瞧着農人種田插秧,一時想起了胡閣老家裡的小孫女,小小年紀一幅關心民間疾苦的模樣。”

遂將初一那日湯伽兒的言行說與夏蘭馨,待聽到“今冬麥蓋三層被”幾句,夏蘭馨十分好笑,卻也歎服小丫頭的仁人之心,自愧不如,暗暗挑了大拇指。

前方的官船之上,夏鈺之無心窗外的風景,他細細看了一遍朝廷新發的邸報,又將它遞到肖洛辰手中。

昨日剛剛下發,因準備行程不及細看,夏閣老便爲孫子撰了一份,留着他在途中慢慢參詳。

待肖洛辰也看完了,夏鈺之才低聲嘆道:“康南皇帝好快的手腳,那顧晨簫正月十七方離了姑蘇皇城,滿打滿算回宮也要正月末。如今纔剛二月初九,竟然已經帶着鐵騎殺向了大阮。”

顧晨簫上元節那段時間不在京中,錯過了詩箋會,因此也未見過顧晨簫本人,只聽世子大哥說起秦恆與顧晨簫都算一等一的人才,由不得對他十分好奇。

捏着邸報再看一遍,顧晨簫又對肖洛辰說道:“康南皇帝的行事叫人不好琢磨,早早立了顧正諾爲太子,卻又一味扶持顧晨簫,不知道打得什麼主意。”

肖洛辰凝眉沉思,手指輕輕擊打着桌沿,心裡仔細推敲,與夏鈺之分析道:“大阮本就依附康南,歲歲進貢求得平安,多少年相安無事,如今不曉得如何惹怒康南,受這滅頂之災?倘不是勾結了朝廷重臣,便是與皇族有染,康南皇帝才除之後快。”

正是君心難測,兩人在這裡苦苦思量,細究康南的動向會給西霞帶來何種影響,而肖洛辰的推斷與夏鈺之不謀而合,再回到康南帝對待兩個兒子的態度上,便叫人猜測更深了一層。(未完待續。)

第二百七十三章 鏗鏘第五百零七章 親王第二百章 折中第五百四十六章 大局第六百五十九章 明珠第二十八章 重九第一百八十六章 重逢第四百二十二章 師承第七百二十一章 跑馬第三十八章 美眷第五百九十八章 鴻門第七百零五章 魁首第四百五十章 李代第二百五十三章 康南第六百三十七章 四妃第三百五十二章 黑手第四百二十六章 應變第六十六章 過府第一百一十四章 北望第五百三十八章 僭越第一百六十五章 歸程第一百八十三章 奢靡第九十九章 合污第六百三十八章 逃亡第八十二章 情誼第六百七十一章 積澱第三百四十章 轉手第四百零八章 隔斷第三百七十三章 探病第五百九十章 雙環第四百一十九章 綺夢第三百九十二章 及烏第一百四十四章 實封第四百八十六章 遇險第九十章 颯爽第二百八十八章 嫡孫第四百六十八章 清風第五百零二章 結盟第二百五十五章 止殺第三章 西霞第七十三章 思君第六十一章 診脈第七百零八章 世態第四百四十九章 佛堂第五百一十章 缺席第一百九十五章 匯兌第七百五十二章 母子第六百七十九章 竹筒第六十一章 診脈第六百二十九章 煙火第一百二十七章 放生第三百六十章 算計第三百零八章 品茗第五百二十四章 蛇信第二百八十八章 嫡孫第二百零二章 熊掌第三十九章 爵位第十四章 賀儀第三百六十三章 過招第三百一十八章 聖旨第六百四十四章 書信第六百三十五章 偶遇第五百零二章 結盟第二百七十九章 紋樣第七百一十五章 傻福第三十二章 丸藥第三百八十四章 花洲第七百三十七章 相思第二百六十六章 相覷第三章 西霞第五百一十七章 流光第二百六十八章 尚宮第三百一十五章 紅鸞第二百零一章 揣測第七百零三章 露臺第一百七十四章 梟雄第二百二十六章 攀附第六百九十一章 撥雲第一百七十九章 使舵第二百二十一章 參賽第二百四十一章 重逢第一百五十六章 鷹神第一百六十一章 不捨第三百七十一章 闊斧第六百七十六章 苦讀第三百三十九章 木版第五百四十三章 欺騙第三百六十七章 刨析第二百七十九章 紋樣第四百四十章 出城第六百五十三章 密謀第五百四十二章 邀約第六百五十八章 奏摺第三百七十一章 闊斧第五百四十一章 偶遇第五百九十八章 鴻門第一百六十二章 禮物第五百一十六章 歸心第七十五章 重樓第一百八十六章 重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