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_第30章 九陰真經冥冥去(3)

人聚齊後,段子羽便已算出共有二百五十三名門人,年紀大的已是五十開外,年紀最小的卻僅有八九歲光景,大多是二老的徒子徒孫。

段子羽心中暗道:“華山派雖稱式微,門下弟子卻也甚衆,不知華山派鼎盛時期是何等光景,幾位大弟子兩邊太陽穴隱隱鼓起,身形硬健,步履輕捷,武功底子倒也紮實。”

左側爲首的大弟子姓寧名採和,五十餘歲,看其所佔位置是衆弟子之首。

此刻見門人已齊,遂越衆而出,來至中間躬身道:

“兩位師叔在上,您二老一別數年,派中無主,弟子們日思夜想,無不渴盼。天幸今日迴歸派中,大集同門,不知爲了何事?”

高老者洋洋道:“小寧子,你師叔我老人家可不是遊山玩水去了,我和師哥踏遍天涯海角,不知受了多少辛苦,總算爲本派尋到一應武動高強,大仁大勇的掌門人。”

此言一出,當真是語驚四座。

兩廂弟子羣相聳動,哄聲大作,這些弟子雖見段子羽高踞掌門之位,又均知兩位長老外聘掌門的意圖,但見段子羽年紀甚輕,除了相貌俊雅飄逸外,也看不出有何異狀。

是以雖然都料到幾分,卻總覺忒也不像,高老者這番話一敲實,衆門人登即駭然,直感匪夷所思。

矮老者一擊桌案,厲聲喝道:“嚷什麼?這是本派議事重地,上有列代祖師神位,亂嚷亂吵成何體統。”

登時衆人緘口結舌,大廳內鴉雀無聲。

大家對這位師叔最爲畏憚,知道這位大師叔自幼入華山門戶,已連歷三屆掌門,誠可謂三朝元老,於派中功勳爲最。

前兩任掌門對之也極爲禮敬,他是派中執法長老,平時不苟言笑,鐵面無私,執法如山。派中大小弟子見之無不凜然生畏。

倒是二師叔(高老者)爲人隨和,性子柔順,便和八九歲的幼童也玩得來,大有南宋末期老頑童周伯通之遺風,人人都和他合得來。

寧採和深吸一口氣,斗膽抗辯道:“大師叔,您是派中尊長,向來言出法隨,弟子等理當從命。

“可援立掌門之事,實關乎本派的興衰存亡,對武林命運亦關連甚巨,必須深思熟慮,從長計議。”

矮老者哼道:“我還沒老糊塗,更輪不到你來教訓我。”

寧採和心下一橫。

雙膝跪倒,叩頭道:“弟子不敢,師叔息怒,且容弟子詳陳下情。”

矮老者冷冷道:“有話儘管道來。此事本派人人有份,並非我一人之事。”

寧採和額上冷汗涔涔,卻不敢取帕拭去。擡頭道:“自古以來,援立掌門必是從本派弟子中遴選而生,從無在旁門別派聘請掌門之理。

“本派立派數百年,也向來如此,師叔此舉,弟子不敢妄評,可傳揚出去,恐惹各派恥笑,墮了我華山派的威名。”

另有幾名大弟子也紛紛而出,跪在階下,附和道:“大師哥之言有理,還望師叔三思。”

矮老者冷笑道:“華山派在江湖上還有何威名可言,我此舉正是要重振本派聲威。若說向無此例,何妨由我而始。各派自理門戶之事,又理會旁人說三道四作甚。

“這位段公子乃大理段氏子孫,名諱上子下羽,身負九陰神功,武功之了得自不必說,難得他大仁大勇,頗具俠義風範,如此人才正是我派掌門人的上佳人選。

“若說他是旁門別派人,卻也不然,我和你二叔早已收他入華山派,已經一月有餘,請他作掌門更是天公地道。”

衆門人一聽段子羽之名,又即譁然。

近來,江湖上盛傳崛起一位少年英豪,打得明教四散人慘敗而逃,連楊逍和殷野王也敗在他手上,他身負九陰神功之事更是人人皆知。

華山弟子武功雖不甚高,訊息還是較爲靈通,這些事自然早聽到耳中,一聽得座上那位少年就是鋒頭甚健的段子羽,不少人心中已感喜慰,又聽師叔所說也很在理,心下已有幾分認同。

寧採和心中頗不是滋味,見原來附和自己的幾位師弟默然起身迴歸本位,情知孤掌難鳴,也只得起身,訕訕而回。

他力阻此事,卻是存有私心,本來上代掌門人鮮于通一死,他便是本派弟子之首,他武功又素居衆人之上,掌門之位本應順理成章地落到他的頭上。

可這策立掌門之事須得兩位長老主持,派中不少人向二長老提議,應速立掌門人,國不可一日無君,派也不可一日無主、卻均被兩位長老否決。

寧採和心知掌門之位無望,望望段子羽。

想到自己今後竟要向這稚子臣服,心中苦不堪言,日光中甚是狠毒。

其餘幾位大弟子對此舉也並不完全贊同,只是華山門規峻嚴,矮老者責罰尤酷,這抗上之罪卻是無人敢消受。

段子羽與矮老者相處月餘,見他雖然言語不多,卻也是靄然長者,殊不料他具如此威嚴,而辭鋒咄咄,辯口無礙,尤令他詫異。

華山衆門人的表情他自是一覽無遺,起身拱手道:“各位,在下年輕識淺,武藝低微,錯蒙二位前輩擡愛,堅邀作掌門之位,在下明知難以勝任,無奈苦辭不獲,不得已來至華山,殊非本意。

“只是兩位前輩盛意難卻,說不得暫且權攝這掌門些日,一俟有高才俊彥,在下立時避位讓賢。”

寧採和暗道:“說得好聽,真坐上了豈有空手讓出之理。”

見兩位師叔其意決絕,衆位師弟和師侄們又都噤若寒蟬,情知此事已難以扳回,但心中一股惡氣終難宣泄,遂道:“段公子,閣下盛名遠播江湖。我等深居簡出,無福見到。段公子何不露一手,也讓我等一飽眼福。”

段子羽知他意在刁難,情知今日若不露出幾手,壓住衆人,今後更不知有何變故。他雙手在椅上一撐,身子平平飛出,直落階下。

高老者拍手喝彩,他性喜熱鬧,一見有人要比武,便喜悅無限,至於誰和誰比他想都不想,只要有熱鬧瞧便成,衆弟子一見師叔、師叔祖鼓掌喝彩,登時羣相附和,惟恐手拍得不響、彩喝得不亮,落在旁人後邊。

只有幾位大有身份的弟子冷眼旁觀。

段子羽拱手向兩邊作揖道:“不知哪位肯下場賜教。”

幾名大弟子面面相覷,俱不作聲,一齊瞅向寧採和,都想:“你出的難題,還是自己答吧。”

寧採和心中氣惱,心中罵道:“平日裡都大師哥、大師哥的,叫得要多親熱,有多親熱,這會兒都看起我的笑話來了。”

勢逼此處,也只好走出來,心中一動,又生一計,笑道:“段公子,久聞閣下武功高強,寧某自料不敵。

“不過咱們此番交手,乃是華山掌門人和門下過招,你若用別的武功,寧某這便認輸。”

這番話以退爲進,端的厲害。

寧採和暗想,任你武功何等高強,卻未必精通華山武功,你不會華山派武功,又怎有臉做這掌門人。

他哪知華山二老早料到此點,特將華山派武功傾囊相授。

段子羽身負九陰神功。

華山派武功自是一看即懂,一練即會,出手已宛如華山名宿。

華山武功在他手上實是

威力大增。

段子羽笑道:“就依寧兄所說,在下若是用上了一招半式華山派外的武功,立時認負,立時下山,終生不履華山地界。”

除二老外,餘人均感駭然,對這場比鬥興趣更濃。

高老者歡聲道:“小寧子,使把勁,你能贏他個一招半式,這掌門之位就是你的了。”

矮老者皺眉道:“老二,晚輩面前豈可胡言亂語。”

高老者嘻嘻笑道:“我是說着玩的,小寧子哪裡贏得。”

寧採和一聽,險些氣炸了肺,雖知二叔向來口沒遮攔,這話也令他面上掛不住。當即兩腿一併,左掌在前,右拳橫放肋間,擺出華山拳法的門戶,道聲請字,左掌一引,右拳直擊而出。

段子羽左腿後撤,右肘橫架,正是華山拳術的“攔門橫鐵閂”。

這一式雖簡單,段子羽的時刻、方位俱拿捏得奇準,恰恰架開這一拳,略一進步,肘尖已點在寧採和胸口玉堂穴上,隨即飄身後退。

寧採和驀感胸口一麻,全身痠軟,但旋即回覆,毫無異狀,知他手下留情,內力一沾即收,自己才免出大丑。

不由得慚愧無地,不想自己浸淫這套拳法垂四十年,素有“神拳”之譽,這一式“把臂攔門橫鐵閂”本是平凡至極的一招,自己便在睡夢中也拆解得來,反倒栽在這一招上。

段子羽也不料這位華山大弟子武功如是之低,暗自不解。卻沒想到習“九陰真經”,受“灌頂大法”,服食“先天造化丹”,習“天雷劍法”這四項均是不世奇緣,世人求一如登天,他四美齊備如拾芥,武功早臻化境。

寧採和天資本不高,全仗多年苦修,畢竟人力有限,華山拳法又非什麼神妙武功,究至極處,也不過是二流水平,難登大雅之堂。

兩人功力懸殊,較技之下當然勝負立判。

段子羽一招擊敗寧採和,既出意外,也有些內疚,是以並不說“承讓”等話。

寧採和心實不甘,便道:“段公子拳術高明,寧某要在兵刃上領教一二,不知肯賜教否?”

段子羽笑道:“悉聽尊便。”

高老者一聽要比兵刃,立時拔了刀擲過來,段子羽伸手接過。

衆門人見這一擲之勢呼呼生風,威猛剛烈,一般人只有閃避,絕不敢攖其鋒芒,段子羽卻是輕輕易易,毫不費力地接到手,大是心折,彩聲大作。

段子羽知道高老者是給他出個難題,他本精擅劍法,高老者偏偏擲把刀過來,暗暗一笑,也不在意。

寧採和持劍在手,左手劍訣一引,一劍平刺,是華山劍法中的“千峰競秀”,段子羽身形一繞,以刀作劍,還一招“鷹蛇生死搏”的“靈蛇吐寶”,在他內力逼運下,刀尖柔軟如繩,上下左右盤旋不已,嗡嗡作響,大肖毒蛇吐須,擇人而噬的模樣。

這一招使將出來,連矮老者也不禁大聲喝彩,在他所身歷的三位掌門人中,將這招“靈蛇吐寶”使得如此出神入化,妙到巔毫的卻無一人,衆門人也不禁心神俱醉,彩聲如雷。

這次段子羽有了準備,雖然每一招都可置寧採和於死地,卻每一招都點到爲止,勁力斂而不發,不使他敗得太慘,顏面上過不去。

華山劍法共是三十六路,在江湖上頗有名氣,但在段子羽眼中實是破綻百出,寧採和功力有限,更難將之發揮極致。

段子羽每一招所指,俱是劍法中存有缺陷之處,或寧採和練得不到家的地方,雖一言不發,卻與良師指點弟子無異,衆門人無不修習這路劍法,卻都推許寧採和爲衆人之冠,也與自己受教無異。

(本章完)

正文_第83章 陰九陽爭高強(4)正文_第8章 老僕忠義貫白日(2)正文_第92章 子羽大義存武當(1)正文_第19章 身陷華山做掌門(2)正文_第107章 百劫魂歸浩氣揚(3)正文_第103章 龍戰於野血玄黃(2)正文_第92章 子羽大義存武當(1)正文_第13章 黑白追殺逢知己(4)正文_第7章 老僕忠義貫白日(1)正文_第7章 老僕忠義貫白日(1)正文_第7章 老僕忠義貫白日(1)正文_第83章 陰九陽爭高強(4)正文_第96章 明教武林重啓釁(1)正文_第52章 情援明月又乘龍(1)正文_第100章 玉門關外莽蒼蒼(2)正文_第10章 黑白追殺逢知己(1)正文_第2章 九明白骨現江湖(2)正文_第31章 九陰真經冥冥去(4)正文_第104章 龍戰於野血玄黃(3)正文_第57章 玄冥淫惡天理彰(2)正文_第52章 情援明月又乘龍(1)正文_第44章 難除大理風流根(3)正文_第35章 少年心性闖少林(3)正文_第110章 真人片言化蒼桑(2)正文_第100章 玉門關外莽蒼蒼(2)正文_第100章 玉門關外莽蒼蒼(2)正文_第26章 羣雄共計討少林(2)正文_第73章 起死迴天仗一陽(1)正文_第43章 難除大理風流根(2)正文_第67章 三女同峰意參商(2)正文_第20章 身陷華山做掌門(3)正文_第99章 玉門關外莽蒼蒼(1)正文_第14章 恩仇茫茫無處覓(1)正文_第106章 百劫魂歸浩氣揚(2)正文_第4章 天師頑女洞室緣(1)正文_第70章 血海深仇得雪償(1)正文_第64章 龍虎交合融陰陽(3)正文_第103章 龍戰於野血玄黃(2)正文_第3章 九明白骨現江湖(3)正文_第69章 三女同峰意參商(4)正文_第60章 天龍絕學復見光(2)正文_第25章 羣雄共計討少林(1)正文_第108章 百劫魂歸浩氣揚(4)正文_第53章 情援明月又乘龍(2)正文_第14章 恩仇茫茫無處覓(1)正文_第51章 英雄大會九陰功(4)正文_第32章 九陰真經冥冥去(5)正文_第6章 天師頑女洞室緣(3)正文_第66章 三女同峰意參商(1)正文_第88章 怒懲天師昭日月(1)正文_第53章 情援明月又乘龍(2)正文_第73章 起死迴天仗一陽(1)正文_第103章 龍戰於野血玄黃(2)正文_第86章 崑崙三挫少林芒(3)正文_第56章 玄冥淫惡天理彰(1)正文_第42章 難除大理風流根(1)正文_第63章 龍虎交合融陰陽(2)正文_第103章 龍戰於野血玄黃(2)正文_第27章 羣雄共計討少林(3)正文_第5章 天師頑女洞室緣(2)正文_第2章 九明白骨現江湖(2)正文_第69章 三女同峰意參商(4)正文_第97章 明教武林重啓釁(2)正文_第67章 三女同峰意參商(2)正文_第29章 九陰真經冥冥去(2)正文_第35章 少年心性闖少林(3)正文_第10章 黑白追殺逢知己(1)正文_第45章 陡振雄風敗蝠王(1)正文_第39章 以陽克陰破奸謀(1)正文_第38章 少年心性闖少林(6)正文_第30章 九陰真經冥冥去(3)正文_第5章 天師頑女洞室緣(2)正文_第80章 陰九陽爭高強(1)正文_第12章 黑白追殺逢知己(3)正文_第100章 玉門關外莽蒼蒼(2)正文_第90章 怒懲天師昭日月(3)正文_第26章 羣雄共計討少林(2)正文_第35章 少年心性闖少林(3)正文_第22章 蘭花拂穴女子功(1)正文_第16章 恩仇茫茫無處覓(3)正文_第107章 百劫魂歸浩氣揚(3)正文_第81章 陰九陽爭高強(2)正文_第113章 真人片言化蒼桑(5)正文_第95章 子羽大義存武當(4)正文_第82章 陰九陽爭高強(3)正文_第14章 恩仇茫茫無處覓(1)正文_第15章 恩仇茫茫無處覓(2)正文_第8章 老僕忠義貫白日(2)正文_第59章 天龍絕學復見光(1)正文_第39章 以陽克陰破奸謀(1)正文_第50章 英雄大會九陰功(3)正文_第78章 舉目天涯何惶惶(2)正文_第9章 老僕忠義貫白日(3)正文_第89章 怒懲天師昭日月(2)正文_第94章 子羽大義存武當(3)正文_第109章 真人片言化蒼桑(1)正文_第26章 羣雄共計討少林(2)正文_第31章 九陰真經冥冥去(4)正文_第35章 少年心性闖少林(3)正文_第70章 血海深仇得雪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