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章.學識

林逸怎麼也沒想到簡簡單單兩件事兒,算是讓他在這財神廟真正露臉。

撿漏上千塊的網格本。

鑑別八千塊的手抄本。

一個說明了他眼力獨特,另一個說明他學識淵博。以至於圍着他的人越來越多。

這時候,一名從安徽來的藏書家,難得遇到林逸這樣的貴人,就主動湊到前面,用虛心求教的態度告訴林逸,自己姓蘇,剛入行不久,是一家乳品公司的小老闆,從小沒怎麼讀過書,退了學就給人家送牛奶,所以特別羨慕那些讀書人。

後來他發憤圖強,從送牛奶,到建立牛奶廠,開發屬於自己公司的乳製品,如今資產七八千萬,也算是小有成就。

事業有成後,他就想圓了兒時的夢想,不過卻半路迷上了藏書,尤其喜歡收藏那些古色古香的線裝書。不過因爲不懂書,在淘書買書的過程中打眼許多。往往人家拿了一麻袋的破爛線裝書,他全都統統一槍打,給出的價碼基本上是一本一百塊,在他看來,這些書都上百年的歲數了,一百塊給的也不多。後來遇到了同行才知道,像那種品相差,又沒啥內容的線裝書,市場價頂多三十塊一本。

蘇老闆向林逸倒了一肚子的苦水,說自己在這線裝書收藏上都折騰掉了差不多三百來萬,滿打滿算,有價值的頂多三十幾萬,其餘的幾乎都是廢紙。所以他就搞不懂了,線裝書收藏到底有沒有訣竅,還有這線裝書到底哪些才值錢?

蘇老闆在一旁誠信求教的時候,旁邊其他人也深有同感,並且拿了手機對着林逸開始錄製視頻。凡是玩舊書的,玩的一深,就會從一般書籍過度到線裝書,以及古籍善本上面。這上面的學問就大了,投資的錢也就多了,不再是一般淘書中的小打小鬧,倒有點像是買賣古董,“水”深的很,也很容易“淹”死人。

林逸原本不想在此說的太多,不過蘇老闆的模樣很是懇切,再加周圍衆人的熱情,於是就解釋說,古籍收藏首先要看書籍的品相,品相糟糕的,有了蟲蛀的,破破爛爛的,立馬價值就打五折。其次再看內容,四書五經常見的,經史子集常說的,這些都歸爲普通書,即使上百年,價值也不大。最後要看版本,屬於刻本,鉛印本,還是石印本,亦或者是屬於哪個書堂的牌記,這點很重要,甚至還分爲殿本,官本,作坊本等,這些就需要你具備一些知識才能去了解。

說白了,古籍收藏就這三點最重要,品相,內容和版本。

周圍人聽完,似懂非懂。那位蘇老闆也是皺着眉頭。林逸也知道,自己說這麼多對於他來說估計影響不大,畢竟他學歷不高,不可能接觸太多的古籍版本知識,就算現在去埋頭苦學,估計也摸不出道道來。

不過緊接着,林逸點撥了一下這位愛學習藏書的蘇老闆,那就是---不是所有古代的書籍都是線裝書,要把目光放開一點。

話說如今的很多古裝戲中,但凡書生讀書,不管是哪個朝代,手裡拿着的總是一本線裝書。事實上,古代的書並不都是線裝的,紙質書的裝幀主要分爲旋風裝、經摺裝、蝴蝶裝、包背裝和線裝等多種形式。

最初出現的裝幀方式是旋風裝,就是用一張比書頁稍寬的長條厚紙作底,再把寫好書頁的第一頁全幅粘裱在卷端外,其餘所有的書頁均要將右端無字窄空白處,鱗次相錯地粘裱在首頁末尾的空白卷底上,打開翻閱時,可以逐頁翻檢;不用時,又可以從頭到尾捲起。這種裝幀形式遇到颳風時,紙頁會隨風翻飛,宛如旋風,故稱旋風裝。細看起來,旋風裝並沒有脫離之前竹簡和帛書卷軸裝的遺韻,不過在保護書頁及讀者檢索方面有了很大進步,是卷軸裝向冊頁裝過渡的最初形式。

和旋風裝同一時代出現的裝幀形式還有經摺裝。當時人們在一張長條紙上寫字,書寫完畢後,左右反覆摺合,折成長方形的摺子形式,摺子的最前和最後一頁分別爲書的封面和封底,糊以尺寸相等的硬板紙或薄木板。由於唐代佛經、道經長期使用這種形式,因此人們將其稱爲經摺裝。這種裝幀方法徹底改變了竹簡、帛書的卷軸裝形式,在翻檢、文字保護及書冊保存上比卷軸裝更科學,是正規的冊頁裝幀法。

《明史-藝文志》記載:“秘閣書籍皆宋、元所遺,無不精美。裝用倒折,四周外向,蟲鼠不能損。”此文說的是一種名爲蝴蝶裝的書籍裝幀形式。蝴蝶裝的出現與雕版印刷的發明和廣泛利用密不可分,這種裝幀法一直沿用至宋代。其工序爲:將每張在雕版上印好的書頁,以有字的一面爲準,面對面對摺起來,按文字順序疊成方形的一疊,戳齊後,在書頁反面版心處用糨糊逐頁粘連,然後用一張硬厚紙作爲前後封面。這樣裝幀出來的書,翻開攤在桌上就像蝴蝶展翅,故稱蝴蝶裝。

蝴蝶裝也是有缺點的,一是因爲書頁是有字一面對摺,讀完對摺的兩面翻過來,便是兩面空白,還要再翻一次才能繼續讀下去,給閱讀帶來了一些不便;二是粘貼書背的膠,時間一久難免脫落,此時書頁散開,也給使用帶來不便。到了元代,人們將這種裝幀方式進行改進,變成包背裝。包背裝與蝴蝶裝最大的不同在於將有字的書頁折在外面,並將蝴蝶裝的書口作爲書背,折縫作爲書口,然後用一整張紙繞書背粘住,作爲封面和封底。這種裝幀形式一直沿用到明代,如著名的《永樂大典》就是採用了包背裝的裝幀形式。

明代中葉開始盛行的線裝書可謂有史以來最先進的一種書籍裝幀技術。線裝在摺頁上與包背裝相同,但在裝訂上與包背裝有所區別。它是把封面裁成與書頁大小一致的兩張厚紙,前後各一張,與書頁同時戳齊,併合在一起固定齊整,然後打眼用線裝訂。線裝書既便於讀者翻閱,又不易散落,不僅外形美觀,又經濟實用。因此,它一直盛行到新中國成立之初,即使是現今的影印古籍,也常用這種裝幀方法。

……

林逸的這番話就“專業”的多了,那些對古籍知識有所認識的,當然明白林逸這番話的具體意思,至於像蘇老闆這樣懵頭懵腦,拿了錢就一頭扎進古籍市場,逮着線裝書就狂買的新手,則更是聽不懂。不過越是這樣,大傢伙越覺得林逸學識淵博,看看,人家講的話咱連聽都聽不懂。於是掌聲再次響起。

林逸見此,也知道自己說的太多了,對方怕是消化不了,正不知該如何“退場”時,就聽一聲招呼道:“林兄弟,原來你真在這兒啊,我們找你好苦!”

看去,卻是大光頭曹一刀,還有黃教頭,郭子興三人興沖沖地找了過來。

作爲林逸身邊不多的朋友。老曹曹一刀屬於那種賴皮貨,嘴巴一天到晚能說個沒完;郭子興屬於那種老於世故者,有情有義,卻也講究利益;黃教頭就是典型的退伍軍人,悶聲葫蘆,不愛說話卻很講義氣。

對於這三個朋友,林逸是從打心眼裡看重的,所以不管老曹有多齷齪,他也能忍。

實際上,和林逸接觸多了,像老曹這麼齷齪的人,也能免和林逸產生了感情,要不然也不會在遇到劫匪的時候替林逸腦袋上挨一棒。說白了,老曹屬於那種嘴巴很臭很賤,心裡卻還是很講義的那種人,要不然不說林逸,單單黃教頭就把他給揍扁了。

第三百零一章.高手第一百六十九章.熾烈第二十一章.我是賤民我怕誰第一百一十章.傳說中的“九孔塞”第二十五章.真的漢子第六百零三章.打的就是你第五百四十章.走寶第一百零二章.半路打劫第四百六十九章.心痛第二百七十四章.翻船第三百零七章.秘密第六百二十九章.羣雄雲集第一百五十一章.淘寶“古董街”第四百七十四章.藏書之厄第五百九十五章.失手第九章.吊你胃口第四百七十九章.攪局第一百三十一章.敬酒不吃吃罰酒第二百四十五章.骨氣第四百一十九章.《大明程宗猷單刀秘笈》第五百一十八章.大掃蕩第六百一十章.撿漏了第四百三十三章.恩人第五百九十一章.三大佬第六百一十四章.赴約第二百三十一章.千金難換第一百七十五章.嫉妒第二百九十三章.得失第一百八十七章.意外驚喜第三十四章.那個白癡就是我第六百四十三章,珍本滿屋第五百九十七章.炮灰第六十章.獨領風騷(一)第五百四十四章.收穫第一百六十一章.喧賓奪主第二百零七章.你不是我的菜第一百九十一章.珍本《金瓶梅全圖》第二百二十七章.《張天師發病書》第二百無十六章.邪門第六十四章.刷存在第三百四十九章.欠債還錢第五百五十八章.寶貝三麻袋第三百一十二章.不速之客第二百七十九章.齒痕第一百二十二章.禁書啊禁書第二百四十六章.險惡第一百六十六章.我養你第三百二十四章.藏界之王第六百四十一章,淘書蜜月第五百八十一章.羣英薈萃第五百九十章.禮物第四百三十章.難道會讀心術第二百四十一章.人比人氣死人第一百一十五章.馬爾克斯《百年孤獨》第四百一十五章.一笑泯恩仇第二百一十五章.考校第三十三章.你就是財神爺第五百九十七章.上海灘第七十四章.人情債第四十三章.我來撿漏第二百六十六章.出名第三百一十五章.捐書第十三章.與舊書販的戰爭第六百零四章.後果第五百三十六章.一步登天第二十章.損招對損招第三百七十六章.挑釁第五百零二章.墓中墓第四百六十四章.真狠第三百四十三章.淘盡金陵第五百九十三章.奇遇第三百八十一章.英雄第一百九十三章.歸途第一百八十二章.紅遍香江第四百四十九章.武之奧妙第六百三十一章.震驚第一百一十五章.馬爾克斯《百年孤獨》第二百五十五章.突變第四百零一章.失靈第五百七十七章.古怪第五百七十九章.天價第六十一章.獨領風騷(二)第四百九十四章.你是好人第八十五章.良友精裝大全套第六百二十章.企圖第一百七十七章.奇蹟第六百三十一章.震驚第二百二十四章.劉羅鍋第二百一十章.一羣傻叉第五百五十三章.倒黴第五百四十八章.請君割愛第三百八十一章.英雄第二百七十七章.運氣第八十五章.良友精裝大全套第三百八十章.報應不爽第四百三十章.難道會讀心術第四百七十一章.交易第二百二十章.黑名單第三百三十一章.符咒第四百六十二章.斬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