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竹林哲學

這是初秋,天卻亮得格外早,太陽已從後山爬了上來。各家各戶的煙囪已冒起了青煙,和後山的雲霧一起騰上天去了。

大爺吃過了早飯,也不着急下地侍弄莊稼——我大伯萬經國好歹是城裡一個不小的領導,大伯母也在國企上班,一家人的吃穿用度自然不成問題。大爺自然成了幹溪最閒的人,這會他拎着茶壺,抱了一卷書,來到竹林。早起的斑鳩在林間打岔,卻尋不到身影。它們是這裡的熟客,對大爺打擾它們清夢也自然適應了。

大爺在石凳上放好茶壺,讀:

“孟子曰:‘愛人不親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禮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達着,皆反求諸己;其身正,而天下歸之。詩云:永言配命,自求多福。’”

斑鳩說:“咕咕……咕……咕咕……”

竹葉:“簌簌……簌……簌簌……”

可是,這一幕卻再也見不着了,大爺都過世三個年了頭。今天就是立秋了,是給大爺大奶奶立碑的日子。大奶奶故去多年,也沒多少人掛念,大爺仙逝則成了幹溪的一件大事,堪稱空前。甚至有賓客說,至少我們萬家這幾輩人是出不了比大爺厲害的角色。大伯臉色有些不好看,但畢竟是一家之主,也是縣上的二把手,隱忍下來了。上午,由大伯,二伯,大姑三人領頭,領着一干小一輩,立碑、獻祭、上香、燒紙、磕頭做揖,忙活了一個上午。

做完這些,大人早早回去招待賓客了,我們這些小輩在後面慢慢走。還是熟悉的涼亭,熟悉的竹林,我們幾個小輩就是在這裡接收到了人生的啓蒙,無關學問,只有做人的道理。甚至我們父輩也是在這裡接受到了大爺的教誨。或許在萬家的歷史上,那些老人都是在這裡給孩子們上了人生的第一課。家族的傳承,就像竹林一樣,當竹子老去的時候,也有新的筍破土而出。

下了一場不算大的雨,二伯說這是好事,大爺看得見我們這些小輩還算爭氣,降下甘霖。忙完了立碑,大人招待賓客去了,事先並沒有整酒的打算,但老先生實在是名德高望重,來憑弔的自然也不在少數。我們幾個小輩自然躲開了,也不遠,就在這個竹林的涼亭裡。倒是斑鳩認生,驚起新嫩的竹芽和溫軟的絨羽。

“還記得爺爺就是在這裡給我們上了人生第一課,”大姐萬世淼說,“爺爺說做人要像竹子一樣——‘虛心竹有低頭葉’嘛。”

“爺爺還說做人要像竹子一樣堅韌,正是‘千磨萬擊還堅韌,任爾東西南北風。’”二哥萬世諾也說。

我年紀最小,哥哥姐姐把該說的都說了,有些懊惱,低頭數腳趾。

“咦,”我看見腳邊新出土的嫩筍,變得成竹在胸了,拍着胸脯說,“你們知道竹筍嗎?”

“小弟你是想說爺爺的竹林哲學?”二姐萬青青說,“這個我也知道啊。”

“青青,讓小弟說說。”大姐打斷了二姐的話,示意讓我講。

“竹子最能隱忍。前幾年,也不見筍,只在地下紮根,過了幾個年頭,根多了,就開始生筍,只消幾天,筍就搞過了房屋,高過了電線杆,高過了樹梢。”

“那你說說這種品質叫什麼?”大姐問。

我想了想,說:“嗯,這叫謙虛。”

“小弟,低頭葉纔是謙虛,這哪是。”萬青青笑得扶着竹子,搖落一地冷雨。

“這明明就是嘛,虛心,不驕傲,纔有後面的瘋長。”我也顧不得脖頸裡面的雨滴,忙着同萬青青爭辯。

“我知道。”萬世川說。

二哥說:“那你說說看是什麼?”

“堅韌不拔。”萬世川低聲說。

“堅韌不拔二哥也說過了。”萬青青繼續打岔,“你就不要犟了。”

“青青,你就喜歡逗弟弟妹妹,都這麼大人了,那你說說是什麼?”大姐分開爭辯的我和二姐,說。

“這叫厚積薄發。”二姐說,“那你們說說看和厚積薄發相反的是什麼?”

“拔苗助長。”

“揠苗助長。”

“好好好,你們都對了,爺爺說這些你們要記住,這都是爺爺教給我們做人的道理。”大姐說,“好了,青青你帶着弟弟們玩,萬世諾你跟我去幫忙。”

“萬青青,大姐和二哥誰大呀?”我拉着二姐問。

“有什麼好問的,反正你最小,嘻嘻。”二姐俏皮地搖竹子,笑着跑開了。

“我不是最小的,姑姑家的表弟比我們都小,還有我舅舅家的陳盼。”我爭辯着。

“萬世川,走,我們去幫忙,讓他一個人爭。”二姐拉着萬世川走了。我一個人看着空曠的涼亭,新綠的竹葉,還有不遠處大爺新壘的墳,小小的心裡竟有一種傷悲的情緒。那一瞬,才十二歲的我突然想到了許多,全是和這竹林相關的。它給了我們脆嫩的新筍,給了我們引火的筍殼,給了我們揹簍,給了我們綠蔭,還有大爺對我們的啓蒙。如今涼亭空了幾年,只有我們幾個小孩時常來玩耍。還有就是,二伯偶爾到這裡喝茶看書。

旁人都說我二伯和四叔是遺傳了我家正統血脈——兩位長輩都同我大爺一樣有學問。不同的是二伯性格過於迂腐,顯得有些懦弱,這一點倒和我爺爺相似;四叔則瘋了,又死得早,旁人說四叔八字不好,沾上了老四的詛咒。這些也是我不經意聽到的,倒不是什麼秘密,只不過大家心照不宣罷了。

等到我母親喊我回去,我才收回了思緒,順着林間小道回了家去。春風拂過竹林,簌簌地響。冬天有竹子開了花死了,現在嫩筍又鑽了出來,等到夏天竹林會更茂密。竹林是茂密了,卻更空曠了,等到開學的日子,只有二伯還偶爾會來煮茶讀書,像大爺當年一樣。

鷓鴣回巢了,不知道還是不是從前的那對。它們也把竹林當家了,世代居住。它們總是準時歸巢,不知道是祖先的血脈召喚還是它們記住了太陽東昇西落的規律。

第四十七章,李老二第七十七章,唐龍王的怒火第六章,絕筆信第二十八章,一起走過的路第八十五章,二妮的守望(三)第三十六章,牧羊小子第九章,竹子與海棠第八章,新的篇章第三十五章,詩和遠方第六十四章,中秋(十)第五章,逃婚第八章,新的篇章第三十八章,少年夢第六章,鰥夫第五十二章,矛盾(四)第五十九章,中秋(五)第四十六章,米家小姐第四十九章,美人花第五十四章,面具理論第十九章,曼珠沙華(二)第二十六章,彼岸花第三十二章,風景這邊獨好第六十三章,中秋(九)第二十一章,遲來的大伯第七十五章,風雨廊橋第二十六章,升學宴第五十五章,破敗家族第八十一章,上天路(四)第三十五章,竹林哲學第六十三章,中秋(九)第九章,花蛇傳說第四十四章,青龍灣第八十章,上天路(三)第四十七章,第一屆夜談會第五十四章,面具理論第三十八章,少年夢第十三章,白鷺青樁第三十三章,九十九道彎第十三章,白鷺青樁第四十四章,花開兩朵,各表一枝第十八章,王家有女初長成第三章,第三茶美人第二十三章,曼珠沙華(六)第十四章,茶美人第六十九章,奈何情深(一)第五十七章,羅一手第六十一章,中秋(七)第四十二章,楊楓第六十七章,命運的枷鎖第六十三章,中秋(九)第四十七章,第一屆夜談會第六十九章,斷絃第二十九章,絕對完美第二十四章,曼珠沙華(七)第五十六章,生死菩薩第九章,竹子與海棠第二十六章,彼岸花第二十五章,錄取通知書第四章,萬木逢春第五章,逃婚第七十四章,畫裡姑娘(一)第三十七章,山水美人(二)第六十八章,送別第二十七章,向來緣淺第三十六章,山水美人(一)第三十八章,山水美人(三)第二十五章,曼珠沙華(八)第二十八章,香火供奉第四十六章,米家小姐第六十七章,命運的枷鎖第七十六章,稻草人第二十八章,香火供奉第五十八章,中秋(四)第二十一章,遲來的大伯第七十四章,畫裡姑娘(一)第二十八章,香火供奉第七十一章,扛把子(一)第十九章,曼珠沙華(二)第五十三章,偷雞賊第四十六章,米家小姐第三十八章,山水美人(三)第一章,幹溪鎮第二十一章,遲來的大伯第六十五章,中秋(十一)第八十三章,二妮的守望(一)第四十一章,鄉下人第三十二章,風景這邊獨好第六十章,中秋(六)第四十八章,米小姐出閣第二十二章,曼珠沙華(五)第八十四章,二妮的守望(二)第四十章,城裡人第六章,鰥夫第十三章,最後的啓蒙第一章,幹溪鎮第六十五章,第一娼妓第六章,絕筆信第七十八章,上天路(一)第三十三章,九十九道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