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9章 思想工作(三)

“本王若是沒記錯的話,嶽將軍乃是岳飛、嶽元帥的後人罷?”

嶽鍾琪支支吾吾了半晌,也愣是沒說出個子醜寅卯來,弘晴見狀,也不催逼於其,而是淡然地笑了笑,就此轉開了話題。

“王爺說的是,末將正是嶽元帥之第二十一代嫡孫,家祖嶽霖,乃嶽元帥膝下第三子。”

這一見弘晴沒再追問調軍出川之事,嶽鍾琪暗自鬆了口氣之餘,自不敢再保持沉默,忙不迭地便自報了家門譜系。

“嗯,名門之後,忠良之後,東美能有此先祖,確實件值得榮耀之事,想來應是不會忘了岳家的祖訓纔是,且不知你岳家祖訓的頭一條是甚來着?”

弘晴嘉許地點了點頭,依舊是一派拉家常模樣地往下追問了一句道。

“厄……”

聽得弘晴這般問法,嶽鍾琪張口便欲答,可話到了嘴邊,卻又覺得不甚妥當,當即便住了嘴,臉色瞬間便被憋得個通紅如血。

“不記得了麼?那本王替你說好了,應是‘精忠報國’罷?可是如此,嗯?”

嶽鍾琪這麼個尷尬模樣一出,弘晴臉上的笑容立馬便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滿面的冰霜,聲線冷厲地便喝問道。

“回王爺的話,確是如此。”

弘晴這等言語一出,嶽鍾琪自不會猜不出弘晴要說的是甚來着,可面對着弘晴那冷得令人心寒的臉色,嶽鍾琪卻是不敢不答,也就只能是強壓住撞鹿般的心跳,強作鎮定地應答了一句道。

“很好,爾還算沒忘本,那本王問你,爾又是如何遵從祖訓的,莫非爾助紂爲虐也是祖訓所教麼?說!”

嶽鍾琪話音剛落,弘晴已是猛然一拍文案,聲色俱厲地便斷喝了一嗓子,內裡滿是肅殺之氣,頓時便驚得嶽鍾琪忍不住便打了個寒顫。

“王、王爺,末將、末將……”

嶽鍾琪很想胡亂狡辯上一番,可望着弘晴那張滿是殺氣的臉龐,胡謅的話卻是怎麼也沒膽子說出口來,直急得滿頭滿腦門的冷汗狂涌如泉一般。

“東美莫非是想說你不知情麼?嘿,這等謊言只配拿去哄三歲小兒,聚兵出境,乃叛逆之舉,爾不會不知道罷?既是知曉,爲何不早報朝廷,別跟本王說你無此權限,不就是想報答那年羹堯的知遇之恩麼?也成,本王由得你去尋死,就怕爾無面目去見先皇於地下!”

弘晴壓根兒就沒給嶽鍾琪喘息的機會,再次一拍文案,又是一通子怒叱,直罵得嶽鍾琪狼狽不堪地跪伏在了地上,魁梧的身子哆嗦得有若篩糠似的。

“東美兄,王爺所言甚是,那年羹堯爲一己之私利,不惜發動叛亂,刀兵一起,荼毒萬里,百姓無辜受難,您就真忍心見此麼?”

眼瞅着嶽鍾琪狼狽若此,卻始終不肯就此開口言事,一直默默地跪在一旁的林思安可就有些看不下去了,這便從旁出言開解了一句道。

“我……,唉……”

一聽林思安這般說法,嶽鍾琪自不免便激動了起來,有心辯解上一番,可話到了嘴邊,卻又猛然發覺辯無可辯,只是又念及年羹堯一路提攜的恩情,反水的承諾也自說不出口來,也就只是長嘆了口氣,再次沮喪地低下了頭去。

“東美確是個重情義的漢子,本王沒看錯你,然,義有大義、小義之分,同袍之情、提攜之恩,說起來不過都是小義罷了,在社稷安危面前,實無足掛齒,此一條,你東美也是讀過書之人,想來不會不懂,本王也懶得去費那個口舌,而今,社稷動亂將起,正須有志之士振臂而起,東美就不願助本王一臂之力麼?”

弘晴並沒指望幾句話便能說服得了嶽鍾琪,這一見其已是有了動搖之心,立馬便換了個臉色,滿臉痛心疾首狀地便出言求肯道。

“王爺明鑑,嶽某不過區區一粗魯之輩,能得王爺擡愛若此,本不當有違,然,亮工於嶽某不止有提攜之情,更有救命之恩,當年剿生苗之際,若非亮工率部拼死相救,嶽某早已死於戰陣之上,今,其既是要起兵謀逆,嶽某雖不願助其,卻也滿心不願與之戰陣交兵,若是王爺首肯,末將願率部即刻撤軍回川,守土以待王師。”

自古情義難兩全,大義凜然的話,誰都能喊上幾句,可真輪到了自家頭上,十人裡少說也有九人會作出錯誤的選擇,此乃人之本性,嶽鍾琪顯然也不例外,這不,自以爲是地便提出了個兩不相幫的主張。

“東美,你糊塗啊,大是大非面前,安敢如此感情用事,爾這等自以爲是的想法危矣!先不說爾私下一撤軍,必然驚動了年賊,其若是提前起事,西北豈不大亂哉?就算爾真能撤軍回川,難不成真能躲過一劫麼?就算王爺寬仁,不降罪於爾,朝中袞袞諸公又豈能容得了你,小弟怕你還未撤回四川,命便沒了,糊塗,糊塗啊!”

嶽鍾琪話音方纔剛落,不等弘晴有所表示,林思安已是氣急地叱責了起來。

“我……”

被林思安這麼一罵,嶽鍾琪的心頓時便涼了半截,瞠目結舌地說不出句完整的話來。

“東美若是隻顧全個人之義,將致川中三萬五千將士於何地哉?莫非真忍心坐看這三萬五千人盡皆被朝廷以謀逆之大罪抄滅九族麼?這可是數十萬人命啊,東美何其忍哉?”

不等嶽鍾琪支吾出個所以然來,林思安已是痛心疾首地接着又呵斥了其一通。

“唉……,罷了,罷了,情義難兩全,嶽某也只能爲大義而棄私誼了,王爺,您請下令罷,末將自當誓死一戰,雖死不惜!”

嶽鍾琪被林思安叱責得啞口無言,痛苦地閉上了眼,好一陣子的沉默之後,這才長嘆了一聲,朝着弘晴磕了個響頭,毅然決然地表了態。

“好,能得東美相助,大事可定矣,本王可在此給東美一個承諾,平叛之後,所有有功之人,連同你東美在內,一體都調到炮兵指揮學院進修,一年後,全體進入新軍,以爲大擴軍時之骨幹力量,三年之後,對外用兵時,當以你東美爲本王的先鋒大將,建功立業不過尋常事耳!”

弘晴敢孤身前來說服嶽鍾琪,自不是想當然的行爲,也不僅僅只是憑着前世的記憶,靠的乃是安插在川軍中的“尖刀”幫衆之報告,早已對嶽鍾琪其人的品性調查得徹底無比了,而今,事實果然驗證了弘晴事先的判斷,有了嶽鍾琪的幫助,此番大事已然可以說是無憂了的,心情放鬆之下,弘晴也就有心給嶽鍾琪等人許下一個重諾了的。

“新軍要擴軍了?”

嶽鍾琪一直在川軍中打拼,還真就不曾親眼目睹過新軍的強盛,不過麼,有着邸報以及《京師時報》的大量宣傳,嶽鍾琪對新軍還是有所瞭解的,也極之嚮往能調入新軍爲將,此際聽得弘晴親口許諾,精神立馬便是一振。

“不錯,不瞞東美,陛下對此早已下了批示,新軍將在三年內擴張爲三十萬大軍,而後逐步取消各地那些舊軍,以新軍取而代之,最終將在十年內,將新軍擴張爲百萬大軍,五年內必對西疆以及老毛子動手,幾場大戰下來,封妻廕子不過尋常事耳,本王可是很看好你東美之才幹的,不管此番事情成與不成,新軍中都將有你東美一席之地!”

弘晴觀顏察色的能耐乃是天下絕頂之高手,哪怕嶽鍾琪的激動並未表現得太過明顯,可弘晴卻是一眼便看破了其內心的變化,立馬極爲煽情地蠱惑了嶽鍾琪一把。

“謝王爺擡愛,末將必效死以報!”

嶽鍾琪雖一直在地方爲官,可畢竟人在官場,又怎可能會不盡力去了解京師裡的風雲變幻,自是清楚弘晴在朝中的地位有多顯赫,更知曉弘晴之才幹乃當今天家子弟中的第一人,只要不出意外,必定是下一任帝王之選,能在弘晴麾下任事,一個從龍之功那是斷然少不了的,一念及此,嶽鍾琪可就沒了半點的顧慮,緊趕着便連磕了幾個響頭,旗幟鮮明地表達了投效之意願。

“好,東美此言,本王記住了,定不相負!都起來敘話罷。”

能將嶽鍾琪這等大將之才收入麾下,弘晴自是有理由興奮上一番的,然則軍情緊急,弘晴卻也沒敢因興奮而誤了正事,安撫了嶽鍾琪一句之後,便即虛擡了下手,就此叫了起。

“謝王爺隆恩,您且就下令罷,末將便是拼死也要爲王爺拿下了漢中大營!”

“王爺,下官也已準備就緒,只消王爺一聲令下,我漢中兩府之兵隨時可以調集而來!”

嶽鍾琪是剛投入弘晴麾下,亟需證明自己之能,而林思安也不過是昨兒個敢投效了弘晴,同樣也想在這場平亂之戰中有所建樹,二人表起態來,自也就都分外的乾脆利落。

“兆言、東美,都莫急,此事本王已然有所謀劃,刀兵雖是須動,卻不宜大動,都請坐罷,本王這就細細解說上一番,彼此也好有個計議。”

對於二人的表忠,弘晴自是歡迎得很,不過麼,卻也沒打算再多遷延,這便笑着一擺手,示意二人都落了坐,而後便即低聲地將所謀劃之策略細細地解說了一番,直聽得林、嶽二人盡皆目瞪口呆不已……

第85章 化明爲暗(二)第391章 老爺子的板子(一)第1046章 開誠佈公(一)第341章 接連廢黜(三)第323章 令人煩惱的消息第97章 下馬威?(三)第1020章 全新局面(二)第116章 都在算計着(二)第803章 橫掃京師(五)第204章 底牌揭開(一)第98章 誰比誰傻多少(一)第1042章 死頂到底(二)第771章 不好吃的年夜飯(二)第211章 波瀾再起(一)第5章 柳暗花明第40章 到中流擊水(二)第662章 老爺子的考驗(二)第978章 強勢鎮壓(一)第452章 都是酒醉惹的禍第86章 各自謀算第1114章 江山代有新人出第211章 波瀾再起(一)第762章 友好萬歲第1130章 天鵝的輓歌(一)第1140章 智取馬六甲(四)第758章 打到你服(二)第795章 風雲跌宕(三)第407章 竹籃子打水一場空(四)第147章 上陣父子兵(一)第900章 烽火處處(二)第161章 先殺一隻雞(三)第426章 天心莫測(一)第103章 成立“尖刀”第369章 迷霧重重(二)第993章 舉重若輕(二)第319章 八旗聯席會議(二)第482章 血染的大洋(二)第989章 狐狸過河(二)第1103章 股票交易所(二)第105章 新官上任第二把火第229章 各懷心機(二)第517章 啓動推廣計劃(二)第936章 酣戰格登山(五)第1066章 死間(一)第1110章 整風運動(二)第76章 揚眉劍出鞘(三)第417章 心急吃不了熱豆腐(二)第74章 揚眉劍出鞘(一)第156章 綢繆帷幄(二)第250章 聯手挖坑(二)第874章 絕對權威(五)第359章 都在感慨(四)第102章 是騾子是馬得溜了才知第382章 層層剝皮(三)第265章 第二百六十五密議(二)第291章 歡喜冤家第294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三)第408章 竹籃子打水一場空(五)第954章 步步緊逼(三)第163章 快刀斬亂麻(二)第895章 巧取巴暖三川營第1016章 各方博弈(三)第4章 戰戰兢兢第730章 壽宴風波起(一)第496章 嵐山伏擊戰(四)第378章 要動大家一起動(一)第368章 迷霧重重(一)第460章 第四百五十九引蛇出洞第477章 調虎離山(二)第1011章 一摁到底(三)第226章 大鬧刑場(三)第413章 來者不善,善者不來(三)第813章 相交貴知心(二)第277章 不齊的人心(一)第166章 八里灣遇盜劫(一)第744章 王掞攪風雲(三)第1117章 京都大亂之序章(三)第927章 冬休第531章 誰比誰更狠(四)第119章 太子的反擊(三)第947章 《中俄伊犁條約》(五)第626章 欲取先與(三)第180章 分贓協定(一)第309章 老爺子的慎重(一)第845章 父子奏對第408章 竹籃子打水一場空(五)第99章 誰比誰傻多少(二)第244章 城下之盟(二)第92章 以退謀進(二)第955章 步步領先(一)第6章 身處漩渦第712章 大小通吃(四)第888章 屈尊降貴(五)第1023章 最後通牒(一)第39章 到中流擊水(一)第337章 驚變驟起(三)第249章 聯手挖坑(一)第825章 大鬧乾清宮(一)第711章 大小通吃(三)第47章 做大做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