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8章 思想工作(二)

大清的體制與歷朝歷代都不同,阿哥們開府建牙乃是祖制,這就造成了阿哥們都是門下奴才衆多,但凡有點本事的,都能身居高位,算是沾了阿哥們的光,可反過來說,阿哥們一旦失了勢,那其門下的奴才也全都得玩完,甚至連改換門庭的機會都沒有,換而言之,四爺一旦倒了黴,年羹堯一準也得吃不了兜着走,這一點,年羹堯是一早便清楚了的,然則話又說回來了,就算四爺被處死,他年羹堯只要不舉起反旗,卻也不會被牽連得太過,大不了也就是削職爲民罷了,性命還是無憂的,倘若是能找機會脫了籍,未見得便沒有再起之可能,奈何當初年羹堯輕信了鄔思道的分析,已是將兵馬輜重都調出了四川,眼下要退,也已是難了,眼下似乎還真就只有起兵一條路可走了的。

起兵之事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沒那麼簡單,最爲關鍵的是這個決心不好下,饒是年羹堯都已是清晰地意識到了危險即將來臨,可真要其立馬舉旗造反麼,他卻還是有些患得患失,沒旁的,他年羹堯兵少,而十四爺兵多將廣,又都是百戰之師,倘若真將糧秣給了十四爺,萬一要是十四爺當場便翻臉,他便是有着三頭六臂,也斷然逃過一死的,該如何跟十四爺那頭妥善周旋,就成了年羹堯心中一道難以繞過去的坎,哪怕這月餘以來,年羹堯已是就此事反覆推演過多回了,卻還是難言萬全,一念及此,年羹堯對此番拿大主意的鄔瘸子便是滿肚子的怨氣。

“來人!”

年羹堯在中軍大帳裡呆坐了良久,思緒紛亂不已,卻始終難以下定一個最後的決斷,心浮氣躁之下,這便伸手重重地一拍文案,高聲斷喝了一嗓子。

“末將在!”

聽得內裡的響動不對,原本侍候在帳外的中軍官年嘉嚴自不敢有絲毫的怠慢,忙一掀簾子,大步從外頭行了進來,疾步搶到近前,一躬身,緊趕着應了諾。

“去,將東美(嶽鍾琪的字)給本督喚了來。”

年羹堯眉頭微皺地掃了年嘉嚴一眼,語帶不耐之意味地便吩咐了一句道。

“稟大將軍,嶽將軍午前便出了營,說是陝安道臺林思安的長子慶生,邀其前去赴宴,是時大將軍不在,嶽將軍來告過假,末將以爲應是無甚大事,也就沒阻攔。”

聽得年羹堯這般吩咐,年嘉嚴趕忙一躬身,出言解說了一番。

“嗯,那就算了,爾且去其營中留個話,若是東美回營,就讓其趕緊來此一行,本督有緊急要務要議,去罷。”

林思安與嶽鍾琪乃是同鄉,早年間還有同窗之誼,這一點,年羹堯倒是清楚的,此時聽得嶽鍾琪去赴了林思安的宴請,自也不覺得有甚奇怪之處,也就沒去細想,不置可否地輕吭了一聲之後,隨口便交代了一番。

“喳!”

一聽年羹堯這般吩咐,年嘉嚴自不敢稍有怠慢,忙不迭地應了諾,便即自行去辦理諸般事宜不提。

“嗯……”

年羹堯沒去管年嘉嚴的離去,在文案後頭發了好一陣子的呆之後,這才長出了口大氣,一伸手,將擱在文案一角的地圖拽了過來,抖手攤將開來,眉頭緊鎖地死盯其上,就此陷入了沉思之中……

“兆言(林思安的字)老弟,你這都搞的是甚玄虛麼?”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且不說年羹堯在中軍大帳裡冥思苦想着,卻說其副將嶽鍾琪興沖沖地領着幾名戈什哈去赴了同鄉好友林思安的宴請,與當地官紳一道好生暢飲了一回,末了,又被林思安拖着走向了內院,說是偶得了一件奇珍,要請嶽鍾琪一道好生欣賞上一番,對此等之好意,嶽鍾琪自不好出言拒絕,可也不是很樂意,只能是苦笑地敷衍着。

“東美兄不必多問,嘿,請恕小弟賣個關子,到了便知,走罷,就幾步路而已,來來來,小弟爲您引道還不成麼?”

林思安與嶽鍾琪都是在成都府長大的,儘管彼此的祖籍其實並不相同,可一向卻是以同鄉相交,二人在年輕時還有過數年的同窗之誼,關係一向密切,只不過後來嶽鍾琪習武,而林思安習文,各自有所成就之後,彼此間方纔疏遠了些,可書信往來卻還是不少,算得上是摯友,雙方間倒也無甚須得客套處的,哪怕明知道嶽鍾琪想早些趕回軍營,可林思安卻並不想讓其便這麼走了,笑呵呵地賣了個關子,引領着嶽鍾琪便往內院裡行了去。

“罷了,罷了,算爲兄怕了你了。”

這一見林思安如此神秘作態,嶽鍾琪實在是無奈得緊,只能是客隨主便上一番,任由林思安引領着進了內院,一路說說笑笑地便往書房趕了去,只是方纔剛轉過屏風,嶽鍾琪卻是猛然站住了腳,滿臉戒備之色地望着早已端坐在主位文案後頭的一名年輕人。

“兆言老弟,你這是何意?”

嶽鍾琪今兒個雖是喝了些酒,但並未過量,腦筋自是轉得極快,立馬便猜出了那名年輕人就是林思安所言的珍寶,心下里當即便警醒了起來,飛快地掃了那名年輕人一眼,卻並未認出此人之來歷,只是隱約覺得似乎有些面熟,可卻怎麼也想不出在哪見過,眉頭不由地便微皺了起來,不滿地橫了林思安一眼,語帶不悅地發問了一句道。

“此事與林道臺無關,是本王要見你。”

不等林思安作出解釋,端坐在文案後頭的年輕人已是神情威嚴地開了口。

“本王?你是……,啊,末將四川提督府副將嶽鍾琪參見仁親王殿下!”

那年輕人一開口便是“本王”,頓時便令岳鍾琪嚇了一大跳,腦筋一激靈,這纔想起了是在何處見過了此人,心頓時便慌了,趕忙搶到了近前,一個標準的打千,高聲地見了禮。

“嶽將軍,三年不見了,爾還是這般之壯實,不錯麼,免了,且平身罷。”

敢在這兒稱本王的不是別人,正是弘晴——自裝病瞞過了鄂海等人之後,弘晴並未在西安多逗留,領着李敏行等幾名侍衛高手連夜便離開了驛站,躲過了周邊監視的諸多暗探,乘“尖刀”西安分舵事先便備好的馬匹,一路急趕到了眉縣,取褒斜道進了漢中,並於昨兒個找到了林思安的府上,憑着密詔等信物取得了林思安的信任,並安排其出面在今兒個宴請嶽鍾琪,目的麼,只有一個,那便是弘晴打算爭取嶽鍾琪的反正。

“謝王爺隆恩!”

嶽鍾琪三年前,由年羹堯舉薦出任副將之際,曾回朝中述職,是時,因着機緣巧合,曾在老爺子處見過弘晴一次,彼此間卻並未有過交談,故而,嶽鍾琪纔會一時間想不起弘晴的來歷,可這會兒聽得弘晴道出了三年前之事,心中僅存的一絲疑慮也已是盡消了去,待得聽弘晴叫了起,自不敢稍有遷延,忙不迭地謝了恩,而後方纔站了起來,但並不敢追問弘晴突然出現在此地的緣由,而是擺出了副恭聽訓示之乖巧模樣。

“陛下有密詔在此!”

弘晴並未與嶽鍾琪說甚寒暄的廢話,而是霍然而起,一抖手,從寬大的衣袖裡取出了份黃絹蒙面的詔書,雙手捧着,高高地舉過了頭頂。

“噗通!”

弘晴此言一出,嶽、林兩人都站不住了,忙不迭地齊齊跪倒在了地上。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驚聞西北有變,朕心甚憂,特令仁親王弘晴爲欽差,總制西北軍政大局,凡四川、陝西、甘肅、青海、山西之諸般軍政事宜,皆受仁親王之節制,有敢違抗者,便是謀逆之惡行,當夷滅九族,欽此!”

弘晴冷冷地掃了嶽、林二人一眼,而後方纔不緊不慢地將聖旨展開,悠揚頓挫地宣了起來。

“臣等遵旨,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一聽是這麼道旨意,嶽鍾琪的心頭當即便是一沉,一股子不太美妙的預感便已是不可遏制地狂涌上了心來,但卻不敢有甚失禮之處,只能是強壓住心頭的慌亂,緊趕着磕頭謝了恩。

“陛下之旨意已宣完,然,另有一物事,還請嶽將軍過目。”

儘管嶽、林二人已是照着朝規謝了恩,然則弘晴卻並未叫起,而是隨手將聖旨擱在了文案上,又從衣袖裡取出了一支金色令箭,雙手持着,朝嶽鍾琪示意了一下。

“啊……,末將恭聽王爺訓示!”

聽得弘晴這般說法,嶽鍾琪立馬狐疑地擡起了頭來,往那金色令箭上一看,立馬便認出了那支金色令箭赫然就是御用的調兵令,忍不住便驚呼了一聲,有些個慌亂地低下了頭,語帶顫音地應了一聲。

“很好,嶽將軍與年羹堯一道率大軍前來漢中,所爲何事,可能說與本王聽聽麼,嗯?”

弘晴依舊不曾叫起,不緊不慢地將密詔以及金色令箭都收穩妥了之後,這纔打着官腔地發問道。

“這……”

嶽鍾琪從軍近十年,原本只是個納捐同知,後轉了武職,就一直在年羹堯手下任事,其之所以能在短短七年時間裡爬升到了副將之高位,靠的正是年羹堯的提攜之功,正因爲此,當初年羹堯集結大軍出川之際,嶽鍾琪明知其中有蹊蹺,卻也不聞不問地裝着糊塗,可這會兒聽得弘晴點明,嶽鍾琪當場便有些吃不住勁了,遲疑着不敢給出個明確的答案來。

第502章 預料之中的阻擊(四)第997章 舉重若輕(六)第602章 在水一方(一)第769章 君子坦蕩蕩(二)第919章 五道溝會戰(一)第26章 解決之道(三)第225章 大鬧刑場(二)第551章 落空的圈套(二)第679章 陰謀進行時(三)第10章 麒麟商號(一)第567章 你方唱罷我登場(四)第630章 該來的終歸會來(二)第590章 除夕風波第1001章 息事寧人(二)第503章 仁與利(一)第409章 冤家終聚首(一)第687章 各施密謀(三)第260章 急轉直下(三)第303章 分封的隱喻(二)第819章 思想工作(三)第696章 借花獻佛(一)第210章 再訪皇華驛(二)第255章 鹽務之要(二)第89章 一舉成擒(三)第1055章 沸反盈天(五)第218章 王府夜宴(二)第929章 大戰將啓第94章 養心殿裡的暗鬥(二)第733章 天要黑了(二)第499章 預料之中的阻擊(一)第318章 八旗聯席會議(一)第559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一)第913章 以強硬對強硬(二)第33章 潮平浪不止(三)第373章 案中有案(四)第185章 京師風雲亂(一)第529章 誰比誰更狠(二)第760章 打到你服(四)第154章 聯合抵制第636章 老十四的小算盤(一)第799章 橫掃京師(一)第124章 先禮後兵(二)第622章 指東打西(三)第549章 巍巍太行(五)第553章 餘震連連(二)第181章 分贓協定(二)第1058章 撫平八旗(一)第1122章 沸騰的大洋(二)第252章 少年欽差第808章 龍歸大海(二)第897章 聽個響便好(一)第66章 得失之間(二)第1113章 霹靂雷霆第1120章 揭幕戰(三)第161章 先殺一隻雞(三)第703章 煽風點火(二)第420章 突然襲擊(三)第346章 聖心有懼(二)第576章 撲朔迷離(二)第632章 該來的終歸會來(四)第187章 京師風雲亂(三)第445章 燙手的山芋(一)第721章 借力打力(一)第474章 夜襲與反夜襲(三)第218章 王府夜宴(二)第494章 嵐山伏擊戰(二)第696章 借花獻佛(一)第380章 層層剝皮(一)第423章 究竟誰坑誰(一)第417章 心急吃不了熱豆腐(二)第213章 波瀾再起(三)第315章 句讀之爭(二)第924章 五道溝會戰(六)第963章 各得其所(二)第613章 御前爭婚(一)第189章 京師風雲亂(四)第141章 廣州來人第59章 一個願打,一個願挨第753章 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一)第384章 各磨各的刀(二)第1065章 葡萄牙人的小心思(二)第83章 順水推舟第55章 大勝而歸第225章 大鬧刑場(二)第290章 弘晴的堅持第192章 養心殿裡耍太極(三)第1143章 攪動風雲(一)第399章 堅決請辭第452章 都是酒醉惹的禍第1013章 一摁到底(五)第961章 何去何從(四)第220章 小題大做第814章 本王有恙(一)第639章 兩條路第1043章 說客方苞第208章 繞不過去的坎(三)第79章 謀算與反謀算(一)第8章 從容應對第183章 協議達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