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九章 大結局上

“哼!”安寧臉沉如墨,“竟有這樣的事,給我盯緊了,若再有什麼出格的行爲,發賣出去則是了。”

安寧臉黑,在她的認知裡景曜和景佑,就算他們倆如今已經十三歲,就算這個社會的孩子早熟,可在安寧看來還是個孩子。景曜和景佑雖說是練武,可依舊是風度翩翩的少年郎,如今一年比一年大了,又是這般人品才情,恐怕日後府裡抱有這樣念頭的丫鬟少不了。

只不過他們倆才堪堪十三歲,週歲也不過十二,還是粉嫩花骨朵,這秋雲倒是好心思,爲了榮華富貴什麼都不顧了。可安寧怎麼也不願自己養大的孩子被辣手摧花了!

在這妻妾並存的時代,安寧也沒有想過給景曜和景佑灌輸什麼現代婚姻思想,但是安寧也不想給他們未過門的妻子添堵。雖說大家子弟婚前納妾是不允許的,但是通房是可以存在的,多由母親安排,要麼就是少爺身邊伺候的丫鬟,近水樓臺先得月。

但在她這裡,安寧都不準備有。說來也怪,做兒媳婦的時候對於婆婆塞給丈夫的通房各種嫉妒恨,等到升級做婆婆,又對給兒子屋裡塞通房這件事樂此不彼。多年媳婦熬成婆嘛,只不過安寧做人兒媳婦時也就短短几個月時間,沒怎麼到堂立規矩,受到婆婆刁難,因而也不準備做那‘惡婆婆’。

像蔣家有條不成文的風氣規矩,那就是不納妾不收房,唯年過三十五無子方纔考慮納妾之事。這在這個時代看來就是很神奇的了,但這條卻給女方添了不少好感。安寧還想着張家是不是也來一條如此規矩,省的日後後宅不寧。原本張家幾代單傳,子孫有限,這條規矩萬萬是行不通的,只不過這代張家有四個男丁,總算是開枝散葉。枝繁葉茂了。

時間過得真快,安寧有些恍惚,張瑤如今有了第二個孩子,張玫也懷有身孕。就是景曜和景佑也長成了翩翩少年郎。安寧想着是不是該提醒下這倆孩子平日裡注意一下,只是覺得這話她也不好意思說出口,索性叮囑他們房裡的嬤嬤,盯緊點,別鬧出什麼‘辣手摧花’的事來!

安寧難得厲聲說話,染翠見安寧正色,忙不迭的應下。退出去了。

這件事也給安寧提了個醒,景曜和景佑一年比一年大了,親事也得開始操心了。

無巧不成書,過了幾日順忠郡王府下帖子,安寧還有些納悶呢。這順忠郡王乃是宣武帝的堂叔,這兩代皇位之爭皆是慘烈,死的死,廢的廢。這順忠郡王算是皇室裡輩分最高的了。只不過在今上登基前,順忠郡王支持的不是今上,雖今上面上寬仁不計較。但從封號上就可見一般。

順忠郡王倒也知道皇上對自己的防備,也沒實權,謹慎着不被皇家抓到錯處。原本順忠郡王的大女兒嫁到傅家,也有些賣好的意思。這些年順忠王府是越發低調了,像這宴客的事就很少見,所以安寧纔有些納悶。

等看到順忠王妃跟前的少女,安寧算是明白了些,大抵是爲這位郡主找夫家的。只不過宗室女的親事不是該由皇后操持嗎?這私下裡算是怎麼回事?

這郡主安寧曾見在傅大太太處見過一面,當時還有青蘿的內侄女玉琪,對比之下才顯出大家風範來。對這位郡主的印象很好。原本安寧沒把這件事放心上,誰知道緊接着皇后召命婦進宮,言辭間暗示了爲郡主選夫的那麼個意思。

這事安寧原本想不管她傢什麼事,都城權貴多如牛毛,順忠郡王即便再不得寵,那也是正兒八經的皇室貴胄。皇上的親堂叔,他的嫡長孫女,一個郡主的封號是少不了的。怎麼也得門當戶對不是,這般想想,安寧就淡定了……

哪知道當天張致遠回來,就和安寧說皇上有意將毓秀郡主許給景曜。

晴天霹靂!

“這,景曜他纔多大啊,!好端端的怎麼被提名了,一入侯門深似海啊!再說京城那麼多未婚的青年俊傑,一撈一大把,怎麼也輪不到咱家啊?”安寧目瞪口呆,說話都有些語無倫次。潛意識裡安寧還是不願意和皇家牽扯上,有個大老爺戰戰兢兢爲朝堂辦差爲國效忠,生命安全還時不時受到點威脅就夠了。哪能再讓兒子綁上去,再說了從頭到尾她都沒想過這茬,感覺這就是八竿子打不着的事啊,沒譜!

張致遠聞言即無奈又好笑:“這都是些什麼亂七八糟的,再說這件事尚未敲定,只是那麼一說。”

安寧朝他翻個眼,道:“等到板上釘釘了,那可就沒什麼反悔的餘地了。我倒是納悶,怎麼無緣無故的皇上會知道景曜?”

張致遠沉吟道:“這我不知,只是今日私下閒談時,皇上說起來那麼一句。順忠郡王這些年忠於皇家,皇上感念其誠,欲優容與他府,順忠郡王世子也被啓用。”

安寧似笑非笑的看着張致遠,這冠冕堂皇的話虧大老爺還真能說出口,大老爺政治敏感度和深度皆不是安寧可比擬的,被安寧這麼看着,也知道自己這話說的有些假,也有那麼絲尷尬。但也僅僅只有那麼一絲,瞬間即逝。

安寧抿嘴,不怎麼高興,不願景曜的婚事摻雜了別的目的。只這時代婚姻一事也不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婚前都不一定見着一面。“八字還沒一撇,先看看罷。”

等十月皇上萬壽後,明面上的意思就下來了,將毓秀郡主下嫁給景曜,等毓秀郡主及笄之後就下旨。

安寧還擔心景曜有什麼不高興,只是安寧錯估了受過古代正統教育的景曜,對此並沒有什麼反感的地方。

安寧還得去私下打聽這毓秀郡主的事兒,原本安寧就對她印象不錯,打聽來的也看得出這女孩性情品格才貌都是上等的,即便是在京城一幫貴女中也是拔尖的。孩子總是自己的好,安寧雖說是長在紅旗下,可在這時代也生活了十幾年,有時候觀念衝突,但有些事情在什麼時代都不會變,有那麼一時間安寧總算是瞭解了‘婆婆’的心理,自古以來婆媳天生是冤家,要不怎麼說媳婦難爲呢。

過了些日子,安寧發現滿府喜氣,就她自個鑽牛角尖,鬱悶了。索性撂開不管了,車到山前必有路,順其自然。反正離毓秀郡主及笄能嫁過來還有好幾年時間呢,期間指不定還有什麼變數呢。

春去秋來,冬雪夏荷,轉眼間兩年時光匆匆流逝。

正值夏日,花園裡假山荷池,修竹茂林,加之點綴其中的繁花開的也很熱鬧,景緻着實不錯。

“張景琳!你給我下來,今天不寫夠一百個大字,就別想吃飯。”河東獅吼,安寧眼眸裡怒火熊熊燃燒,盯着一株枝繁葉茂間的一抹紅色。

張景琳,張家幺兒,成功的接替了景曜和景佑搗蛋二人組,甚至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調皮搗蛋的功夫無人能及。只不過這靈氣都使到怎麼搗蛋上去了,安寧用了兩年的時間費盡心思,殫精竭慮的在他搗蛋的業餘給他,如今這描紅的大字就跟狗爬的似的,背書的時候磕磕巴巴。

安寧只覺得別人是歲月催人老,她是兒子催她老,這兩年不用僞裝,眼角的細紋都出來了。

在樹下等了會兒,沒見小兔崽子下來,安寧耐心告罄,甩甩袖子不管了。

半晌樹上一抹紅眼尖的緊,跐溜跐溜的從樹上下來,作爲佈景板的丫鬟瞬間動了,麻溜兒的上來給他整理衣衫,心理素質那叫一個好。也是,從最開始的膽戰心驚到中間的見怪不怪再到現在的麻木不仁,習慣什麼的最可怕了。

不得不說景琳不調皮的時候絕對是個人見人愛的好孩子,白白嫩嫩的,俊俏的五官,賣得了萌,裝得了乖,又是最小的,就是張瑤家的蔣瀾都比他大一歲,幾個孩子中數他最像安寧,大家難免偏愛。

但是大部分他調皮的時候都是安寧在看,對他是又愛又恨。溜達達的回了正院,兩眼水汪汪的窩進安寧懷裡,乖順得像只沒滿月的小狗:“娘,兒子給您唱個歌唄~”

安寧狠狠的揉揉他的小腦袋,笑得特溫柔道:“兒子你的信譽已經沒有了,唱歌也沒用,乖乖的去給我寫大字去,嗯?”上翹的音讓窩在她懷裡裝乖順的小狗兒縮縮腦袋,耷拉着耳朵到一邊兒的小桌上描紅去了,時不時的擡頭,水汪汪的眼睛閃啊閃,端的是可憐,可惜沒人理。

“太太,不好了!”外面的喧鬧聲傳來,安寧還沒動呢,還沒滿月的小狗崽子就‘汪汪’的叫起來,黯淡的眼睛霎那間亮起來,滿血復活……

“什麼事,慌慌張張的?”

“太太,二少爺留書出走了!”

“太太,三少爺跟着二少爺出走了!”

“太太,大少爺要去追二少爺和三少爺……RS

第二百四七章 險惡用心第二百八七章 舍人爲己第一百二七章 驀然回首第九章第一百三六章 友蓉死了第309章 惹人遐想第一百三七章 管事娘子第一百七二章 空間進化上第二百八一章 脈相沉穩第三百四七章 額頭難爲第二百七九章 醋味熏天第三百三二章 節禮難爲第130章 江南巡按第一百四八章 文武雙全第95章 幕後黑手第二百九一章 以振夫綱第十二章第二百二一章 這是傳統第三百五五章 風大難爲第108章 授意作亂第三百二一章 王八綠豆第360章 這不公平第一百一二章 陳家再來第五十六章第360章 這不公平第250章 正式露面第三百一六章 外強中乾第二百五四章 興風作浪第一百二一章 未雨綢繆第二百八九章 雞犬升天第三百一三章 安婉思量第89章 離間之計第二百四五章 修煉功法第三十八章第三百一三章 安婉思量第二百五四章 興風作浪第三百二九章 圖謀難爲第86章 聖眷如何第78章 夜半驚險第一百三三章 離家出走第一百五四章 仨臭皮匠第一百六八章 麻花小辮第一百七一章 知府夫人第三百四九章 裝傻難爲第96章 波濤暗涌第一百四八章 一窩堆湊第二十六章第87章 送子娘娘第二百一一章 要過年了下第二百四四章 以身作則第80章 童子尿也第五十章第二百二三章 深閨怨婦第88章 陳家來人第一百七四章 空間進化下第一百七五章 洞天福地第302章 報國之心第三百五九章 歡快過渡第一百二三章 難唸的經第一百二三章 難唸的經第一百五八章 一載光陰上第二十一章第二百六二章 科舉舞弊番外二歐洲見聞第84章 猶自作孽第72章 友蓉爭辯第四十七章第三百四八章 聽說難爲第二百七八章 枯木逢春第三百六八章 辣手摧花第209章 南邊北邊第二百一八章 宴席風波下第240章 愛好龍陽第三百二七章 謙遜難爲第74章 各人處置第一百八五章 歸園田居第二百三一章 娥下鳳台第二百三一章 娥下鳳台第三百一三章 安婉思量第三百六九章 大結局上第二百四九章 臥冰求鯉第三百一九章 專程找茬第一百一六章 閨房之樂第一百七九章 強詞奪理第一百八二章 孃家來人第二百四二章 劍拔弩張第三百二二章 憎嗔怨怒第一百八五章 歸園田居第一百六五章 老神棍麼第二百七四章 進退維谷第四十七章第十三章第一百三九章 舌燦蓮花第三十二章第一百三二章 惡人告狀第一百九九章 抵達京都第二百七四章 進退維谷第一百三九章 舌燦蓮花第140章 三皇子意第一百六九章 兩小和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