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水軍,火器,高麗

注意:本章有嚴重的民族主義傾向,【哈韓派】請勿訂閱此章,以免氣得吃不下飯。

雲錚的心思沒有白花,次日的箭陣演習大獲成功,總體成績毫無爭議的拿到一甲,緊隨其後的二甲則是周濬的虎翼衛,關西大漢的臂力果然不是蓋的;三甲卻則是冷羽的狼牙衛,看來飛斧軍出身的川軍手上的勁也不小,再下來則是龍翔衛,而林曦的鳳舞衛在箭陣上不幸墊底,比老四的龍翔衛還略有不如,林曦此番敗得有點冤,原來鳳舞衛的士兵並非沒有臂力,而是準頭太差,許多箭矢都射出了目標區之外,所以最後結果就有些不堪入目。

陸上的演習到此就算結束,雲錚等人卻是還沒到休息的時候,第二天又去看了黿甲衛的水軍演習,在此之前,雲錚不是沒有見過這個時代的艦隊,比如海鯊幫的護航艦隊以及朝廷的水師艦隊,但當他看見黿甲衛之後,才赫然發現,之前看到的那些艦隊在黿甲衛的面前,只有一個字可以形容:渣。

不是因爲士兵不夠專業或者英勇,不是因爲船隻大或者小,而是因爲……黿甲衛船上不僅擁有巨大的船弩,還擁有日後海軍發展的方向:火炮。

儘管那些火炮在雲錚眼裡還極其原始,設計也很是落後,並且射程和威力居然還不如作爲主要戰鬥力的船弩,但那是火炮,是火炮,今天的火炮縱然還只是一隻可憐巴巴的毛毛蟲,但它終將破繭成蝶,成爲最耀眼最犀利的海上利器,,甚至全軍利器。

黿甲衛的演習沒有對手,只好自己跟自己演練,這樣的演練自然不夠精彩,再加上觀看演練的所有人幾乎都是“陸軍”將領或者軍官,對於海戰的套路完全外行,甚至還有不少人在看了黿甲衛戰艦射擊靶船之後私底下嘲笑,說那命中率簡直低得讓人驚歎,黿甲衛完全就是錢多了沒地方去云云。

雲錚自然知道這些話代表的無知,海上射擊可不是在陸上,連後世的戰列艦對射,都有70%以上要看運氣,何況現在,後世那火控系統的計算能力,豈是現在的水師可以相比的,黿甲衛的射擊命中率在雲錚看來已經非常的不容易了。

演習完畢之後,雲錚參觀了黿甲衛的戰艦,並且應江帆的邀請,在黿甲衛旗艦伏波號用餐,在伏波號上,雲錚仔細詢問了大型船弩和船載火炮的製造工藝已經性能參數,因爲雲錚問得相當之細,連江帆這種一年有三百天在戰艦上的人都經常被他問住,只好將船上的技術人員找出來,爲雲錚的“好奇心”做出專業解答。

說起來,對於軍中利器,一般人自然是接觸不到的,而軍隊對於先進技術也是要進行保密的,但江帆對雲錚詢問海軍裝備卻是一點防備都沒有,雲家的地盤遠在北疆,海岸線雖然不短,但在海上卻是沒有對手的,遼國雖然也算“文明帝國”,但顯然科技遠不如大魏發達,再說他們畢竟是由草原民族發展過來的,對海洋天生沒有徵服慾望,水師幾乎沒有;而對面的高麗王朝雖然三面環水,但限於國力,水軍也很一般,所以雲家根本沒必要建設強大的海軍,因爲這個原因,江帆認爲雲錚之所以這麼關心海戰軍械,應該完全是出於個人愛好,再多想想,頂多也就是因爲他跟淮安公主現在大做海外貿易,有可能自己弄幾條護衛艦船而已,至於威脅……開什麼玩笑,當今世界誰能威脅得了江家水師。

雲錚參觀完黿甲衛,對海軍是越來越有興趣了,興趣,這兩個字對雲錚來說十分難得,他自打穿越到大魏朝來,基本上就是按部就班的做他這個少帥,讓他做什麼他就做什麼?自己幾乎沒有主動考慮過該幹什麼“大事”,但是這不表示他作爲一個穿越青年沒有“理想”,他是有理想的,只不過穿越時日有些短,還沒有信心爲了理想去“奮鬥”。

雲錚的理想,不敢說“世界大同”這麼牛逼,但用後世小日本的話說,叫做“大東亞共榮”那是沒有問題的,唯一的問題是這個共榮只能是以中華爲核心來開展,冷兵器作戰,即便自己再厲害,也肯定是殺敵一萬,自損三千,而且要極大的消耗人力物力,但如果冷兵器發展到冷兵器和熱兵器配合實用,那麼情況就很有可能得到改觀了,不過熱兵器即使開金手指發展,一段時間內也很難完全取代冷兵器,只是肯定能讓戰鬥力更上層樓。

眼下雲錚的意思是跟遼國和解,其理由之一是爲了讓雲家騰出手來準備應對可能出現的變局,另外一個方面則是因爲高麗,要說雲錚這個後世的小憤憤最仇恨的自然是日本,但最厭惡的卻是高麗棒子,甭管北邊的還是南邊的,都不是好東西,北邊相對封閉,雲錚知道得不算多也就罷了,南邊的高麗棒子的無恥,雲錚可謂是噁心到反胃,那會兒他跟一些網上的年輕人一貫喜歡稱呼南高麗棒子爲“超級無敵宇宙第一大國”,跟一些人不一樣,雲錚不光是嘴上不喜歡,而且行動上也支持,,當然不是殺到朝鮮半島去的那種,他從來不買日韓產品,知道有日韓產品加入的其他產品只要有國產替代品,也堅決使用國產,當初很留下的索尼mp3、三星手機之類,他從來不屑一顧,南高麗棒子究竟幹了什麼無恥之極的事情,讓雲錚如此厭惡和憤恨呢?主要有十點:

第一個,韓國“第一”科學家、民族英雄黃禹錫造假事件真相大白,只剩下殘局留待韓國各界的處理,如果硬要說中國人要有什麼啓發的話,那就是要學一下韓國人的敢於無恥,那就是以後中國人對於韓國人的吹牛、無恥一定要小心。

第二個,自稱哺育了黃河文明,韓國沒有自己的炫耀的文明,先是中國爲宗主國,是中國的附屬國;近代受日本欺負,造成他們偏執狹隘的心理,最爲典型的要算韓國92年出版的教科書了,這部共分5章:一開頭宣示韓民族的祖先在公元前8000年從帕米爾高原遠涉遷移到了半島,途中催醒了滿洲的“紅山文明”,哺育了中原的“黃河文明”,韓人並在公元前7000東渡日本,創造了日本文明……不過後來見了韓國人的“考古”,雲錚倒覺得至少日本人還想着去做假證據,而韓國人乾脆把這一步都省了,直接把“成果”拿出來大肆宣傳。

第三個,去漢化,就是“韓民族”割斷文化和中華文化的聯繫,漢城改“首爾”的鬧劇剛剛過去,這不,幾個韓國議員又開始張羅把“漢江”改爲“韓江”了,在韓國:“中醫”被改名成“韓醫”,並被作爲高麗醫學而拚命向世界宣傳推廣,《大長今》中鍼灸也被認爲是韓國人發明的,但朝鮮日報分明是報道了這個“發現”,並找到了個法國人作證,宣稱要糾正世界人民的錯誤認識,把鍼灸還給韓國,怎麼不把八卦圖國旗也改了,八卦圖可是正宗中國文化,什麼時候韓國不用有中國八卦圖的國旗,再來和中國談尊嚴吧!日本人很自豪地說,我們的文化學習自中國,但是我們發揚光大了,所以,有這種意識的日本終究還是個強國,可是今天的韓國人否認了歷史,忘記了中國文明對他們的教化,這種人永遠成不了氣候。

第四個,自稱發明活字印刷,朝鮮半島貧乏的歷史和文化無法滿足虛榮,歷史上東亞文化中心的中國,成了犧牲品,中國歷史和文化,被換成韓國商標:“活字印刷術”也被認爲是韓國人發明,甚至中國的四大發明中的三大發明可能是韓國的,韓國專門建立了印刷術博物館,把中國在“印刷術”方面完全抹去,誇大宣傳自己,並邀請各國客人免費參觀,在國際場合宣傳:“謊言重複一百遍就成了真理”,韓國人用這種方式“虛構”真理非常在行。

第五個,宣傳臺灣不屬於中國,韓國是先和臺灣建交,後來才和大陸建交的,雲錚見過一個來中國工作的韓國人,她說如果她不來中國,根本不知道臺灣是中國的領土,可見韓國媒體對中國的妖魔化宣傳,韓國的媒體會經常醜化中國,誇張中國的落後與貧窮,在韓國,韓國人如果比較喜歡你,會對你說:“你長得像韓國人”,他們認爲這是讚揚你,如果你對一個韓國人說:“你長得像中國人”,那麼他會非常不高興,認爲是污辱他。

第六個,宣稱蒙古人是朝鮮族分支,韓國人沒有過征服別人的紀錄(韓國人似乎很看重這一點),可以說韓國(朝鮮)的歷史就是一部窩囊廢的歷史,他們就迂迴出擊,,和那些能征善戰的民族“攀親戚”,曾經征服過中原的北方的蒙古族和滿族理所當然的是首選,於是上述兩個民族全部變成了韓民族的“分支”:“愛新覺羅”去掉“愛”和“覺”就是“新羅”,因此“愛新覺羅”的意思就是“勿忘新羅”或者“愛新羅”,說努爾哈赤的父親來自朝鮮半島,可稍具歷史常識的人都知道:“愛新覺羅”出自滿語,意思是“金”,於是韓國人又籍此說「金」是韓國大姓,因此滿族是朝鮮族分支,這還不算厲害,韓國人論證自己與蒙古人關係的依據更加可笑,,韓國人新生嬰兒屁股上有個青斑,是和蒙古人一樣的,因此蒙古人是朝鮮族分支,可惜,這個蒙古斑是所有東亞人種共有的標記,另外還有某些韓國人認爲孔子是韓國人,連西施都是韓國人,這簡直駁都懶得駁了。

第七個,江陵端午祭,把端午節從中國人手上奪過成了“大韓民國”的文化遺產,光榮呀:“民族自信心”大增呀,以後可以以此爲證據“考證”出韓民族文化對中華的影響,全世界都知道端午起源中國,韓國人知道無法改變如此明顯的事實,就說申辦的世界遺產的是“江陵端午祭”而非“端午節”,韓國的端午節加上了“蕩千秋”之類的特色,韓國自以爲是總是有理的狡辯實在可笑,漢城也有很多人過聖誕節,那是不是也要申請個“首爾聖誕祭”呢?如果雲錚所言不差,估計過幾年他們就會回過頭來說端午節起源自韓國,然後傳播到中國,廣東紀念端午節的方式就和四川不一樣,是不是也要各自申遺? 加上了“蕩千秋”之類的特色,韓國應該申請“蕩千秋”的文化遺產而不應該以端午節的名義申遺!

第八個,宣稱教大禹治水,爲了突出他們文明的優越,韓國學者做了篇文章,乖乖的不得了啊!連大禹治水用的“神書”都是朝鮮半島傳過來的,對韓國學者的學術能力找不到語言形容了,只能驚爲天人,他們說他們的祖先檀宗,是我們祖先大禹的老師,是他教大禹治水的,,呵呵,後來甚至進一步說他們的歷史有6000年,比中國還長(嗯,世界盃足球賽的時候,韓國總統的講話還是比較客氣的,只說有5000年,然後世界盃靠黑哨拿第四名),韓國新歌劇《啊!高句麗,廣大土好太王》,結尾是高句麗征服了燕國,燕國將高句麗的好太王供奉爲主君,,,這是一部典型的歷史胡說劇,遼東在七雄時期是燕國的領土,秦始皇滅六國而統一中國是世界公認的歷史,高麗棒子還反咬一口說是中國人歪曲歷史,秦始皇滅燕怎會突然之間變爲高句麗王滅燕,又突發奇想地出現在韓國的歷史舞臺上,慶幸的是,多數人還是有着清醒的頭腦和良知,如果都按照韓國方式詮釋歷史,世界從此多事矣。

第九個,宣稱發明了甲骨文,韓國一名校博士信誓旦旦的說甲骨文應該是從朝鮮半島傳到中原的,並引用了一些韓國學者的“論據”,真希望他們在國際學術會上做這個報告,也給西方人看看韓國學者的“風采”,比如說,韓國人認爲我們的甲骨文是他們發明的,要知道韓國直到1443年由朝鮮王朝第4代世宗大王創作纔有自己的文字,韓國建國後爲了“去漢化”才禁止使用漢字的,韓國人說韓國字是全世界最科學,最實用,最好的文字語言,所以,他們拒絕使用漢字,不過這一點全世界都不敢苟同,那麼科學實用的文字語言,竟然連意思都表達不清楚,看韓國語的文學着作,如同嚼蠟,可能因爲漢語的表現力太過豐富,所以雲錚實在不知道,連名字如果不用漢字,都搞不清楚自己名字含義的韓國字,怎麼能夠厚着臉皮說是比漢字科學的文字,它們以前還根本沒有文字記錄的歷史呢?它們的學者“參考”的史書幾乎都是用漢字寫成的中國史書,韓國人把中國的國畫貶得一錢不值,其實朝鮮的畫完全是對中國技法國畫的抄襲,韓國人認爲這些文化都是在朝鮮本土自我發展,然後再傳到中原的。

第十個,剽竊高句麗,請注意,高句麗和韓國的高麗,完全是兩碼子事情,高句麗是中國古代少數民族的一支,唐朝名將薛仁貴在高句麗的最後一個首都平壤(高句麗前後有過三個首都)接受了高句麗王的無條件投降書後,大唐軍接收了高句麗全部的領土,自然繼承了高句麗文化,而此時韓國的前身王氏高麗還沒有誕生,在高句麗滅亡了二百多年以後,也就是公元9世紀初,由原高句麗旁邊的新羅合併百濟組成了高麗王朝,2004年9月17日,在被韓國命名爲“高句麗在韓國的歷史作用”的有多國學者參與的國際學術研討會上,中國學者、瀋陽東亞研究所研究員孫進已發言重申:“高句麗是中國的歷史因爲高句麗的主體發生在中國,直至今天,原高句麗2/3的領土都在中國,而在當時3/4的高句麗居民都歸順了中國”,並鄭重表示“在高句麗的大部分歷史裡,高句麗一直歸屬中原!”看看韓國忠南大學考古學教授樸洋震論證“滿洲歷史上屬於高麗”,拿出兩個據他說是在滿洲和韓半島出土的青銅器,說這兩件文物相似,又舉出一件據說是中原出土的文物,說與前兩件不同,於是得出結論:滿洲和韓半島屬於一個文化共同體,滿洲歷史上韓民族的舞臺,這是雲錚平生所看見過的最荒唐最無恥的歷史論證了,還揚言“把滿洲歸納與韓國古代領域不僅合乎情理,而且也是必要的”甚至想把中國東北境內的高句麗歷史剽竊爲己有,2004年,中國把高句麗成功向聯合國申請爲中國的人類文化遺產,就是爲了挫敗韓國對歷史的篡改,滅國先滅其史,韓國在**裸的僞造歷史,綁着寫有“還我河山”四個鮮紅大字布條的韓國人時常會成羣結隊出現在吉林吉安,延邊,或者長白山,朝鮮日報做的調查,居然過半的韓國年輕人贊成“奪回”滿洲(東北)和間島(吉林延邊),韓國在高句麗問題上已經完成了發動羣衆的工作,而中國人大概很少有人知道這個爭端關係到了東北的歸屬,當然,雲錚對高麗棒子的行爲出了鄙視,更多的是覺得可笑:棒子們,你們連咱們北邊的小老弟都搞不定,還敢跟咱們叫囂,另外,雲錚穿越來大魏朝之前一段時間,南高麗棒子撐大臉說釋迦牟尼是韓國人,也不怕印度人半夜爬他們窗戶……後來更牛了,又說猶太人是韓國人,你說當初希特勒怎麼就把你們給忘了呢?

自打穿越過來,要說他對哪裡最有戰爭慾望,一準就是日韓兩地,日本現在沒有什麼戰爭理由,而且離得有些遠,又對當今局勢沒有戰略地位,暫時可以不理,但高麗王朝那邊,雲錚是很有點動一動的意思的,而且大魏朝以及遼國跟高麗的關係很有意思,雲錚覺得在這裡頭,是很可以做一些文章的。

當年王建創立高麗政權後,積極北上擴張領土,爲此與遼國發生矛盾、糾紛,甚至演化成衝突(遼國高麗戰爭,在本書中與原歷史有變化,後文有述),如果說在對待高麗國內豪族的問題上,王建採取了懷柔和推恩的策略,那麼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王建在朝鮮半島北部採取積極北進的戰略,大肆拓展領土,有遼一代,高麗已將領土北界,由前朝新羅時的大同江向北擴張至清川江中上游至鴨綠江下游一帶,疆域大大超過了新羅。

遼國滅渤海國後兩年,遼太宗將渤海遺民(東丹國民) 大量內遷遼東,一時間廣袤的渤海故地變得地廣人稀,西移朝鮮半島的渤海遺民,削弱了遼國在這裡的力量,遼國對原渤海地區特別是對朝鮮半島北部女真地區控制減弱,高麗乘機對這裡的渤海人和原渤海統治下的女真人等進行招誘、驅討,不斷擴張勢力,高麗開始出兵與遼朝控制下的女真人展開對朝鮮半島北部地區的爭奪。

那時高麗修茸古都平壤,移民,置官設署,以西京相稱,並以西京爲基地繼續向北擴展,高麗以平壤作爲開拓西北領土的根據地和軍事、政治中心,將現在的黃海南北道一帶人民遷到平壤,定平壤爲“大都護府”、“西京”,在王建經略北境的全盤戰略裡,平壤的重要地位是值得一提的,自被唐軍攻破以後,平壤逐漸荒廢,王建以防禦女真侵擾爲由將平壤升格爲西京,派遣從弟王式廉爲長官駐守,在高麗王朝的早期,西京平壤的長官擁有很大的權力,他只需要對國王本人負責,其部下官員的任免完全由長官自己決定。

高麗一面積極經營西京,一面於清川江以北築德川、長青、安朔等城,將高麗與遼國之邊界由大同江推至清川江;同時積極討伐居住於鴨綠江沿岸的女真人,蠶食女真故地,爲了防備遼國,高麗建立光軍司,編成光軍三十萬。

與此同時,王建採取了移民實邊的策略,將大量的人口從半島的南部遷往北部,王建的這些措施增強了高麗北部的邊防力量,大大拓展了國土面積,王建經略北邊的步伐一刻也未停止,到他統治的末期,高麗的北境已經遠及今鹹境南道的永興和清川江的南岸,疆域大大超過了新羅。

大魏建立百年之時,高麗王朝在北部修建了許多城鎮。

七十年前,大魏朝內亂了一陣,遼國的大敵雲家軍大舉開赴黃河以南,遼國南線平靜,於是騰出手來的遼國,第一次舉兵征伐高麗,高麗戰敗,從此向遼稱臣納貢並與大魏斷交,遼則賜高麗“鴨綠江東數百里”,高麗率兵驅逐女真,修建了興化(今平安北道義州西南) 、鐵州(今平安北道鐵山) 、通州(今平安北道宣川西北東林) 、龍州(今平安北道龍川) 、龜州(今平安北道龜城) 、郭州(今平安北道郭山) 六城。

雲嵐大敗遼軍的那年,高麗疆域已擴展到鴨綠江一帶。

從那之後,十多年過去,高麗在朝鮮半島咸興以南、永興以北之間修築長城,抵都連浦,並築定州(今朝鮮咸鏡南道定平)、宣德、元興三關,也是自那以後,遼軍戰力大減,對高麗的威懾力也開始小了下去,遼與高麗東北部就以這一線長城和三關爲界,萬昌九年和萬昌十一年,高麗兩次舉兵入侵遼國女真所屬的曷懶甸(今朝鮮咸興一帶)並強築九城,不過女真人並不好惹,他們擊敗高麗並收復了曷懶甸。

但是勝也罷,敗也罷,都不是關鍵,關鍵是高麗先是跟大魏斷交得罪了大魏,然後進攻遼東領土得罪了遼國,現在跟女真的關係也很僵,幾乎是誰都覺得高麗不討喜,眼下大遼內部變亂已生,沒有精力跟雲家玩兒,朝廷裡頭目光全盯着新法,而高麗的表現又頗爲糟糕,打現在還一團散沙的女真都打不過,這個時候如果雲家有強大的水軍,大可以從天津出兵走水路直接登陸朝鮮半島,現在的高麗王朝政局詭異,鄭仲夫、李義方和李高等幾位高麗武臣因不滿高麗毅宗和文臣對武官的欺壓發動政變,建立高麗明宗傀儡政權,高麗毅宗被流放,鄭仲夫通過“都房”控制高麗君主,開始了武人政權的對高麗的統治時期。

但是鄭仲夫等人掌權未久,高麗政界和民間不滿他們統治的力量很是不少,雲錚覺得在最近幾年內如果可以大敗高麗一場並且佔領其皇城,則很有可能降服其國,只不過,這個降服最好不要直接吞併,可以先推出一個傀儡,待局面穩定再說。

天下動盪之局已經初顯,雲家要在這次的動盪中得到足夠的好處,首先是要自身穩定,不出狀況,否則說什麼都是白搭,雲錚回到住所,提筆給雲嵐寫下一封長信,信中分析了眼下大魏朝的政局,並且附帶上自己的一些見解,他覺得這些東西只要到達父帥手裡,是應該能夠起到應有的作用的。

寫完信的雲錚長長地舒了口氣,自言自語道:“現在,該去跟東方無晴商量一下兵器的事情了……嗯,還有火器的事情,看來最好帶上李墨,他對這些東西比較熟!”

第57章 高麗之主(一)第59章 姐姐還是妹妹?第39章 新法之害第45章 龍象般若第23章 暗流來襲第128章 西山密議(一)第70章 一劍凌霄(二)第108章 三寶樓第102章 你缺錢幹嘛不找我?第144章 未遂的刺殺第110章 神秘老人第146章 誰怕誰?(二)第121章 是陷阱,你能不跳麼?第22章 淮安命案(一)第56章 海東青傳令第34章 聯手再戰(一)第24章 淮安命案(三)第15章 明月幾時有第29章 規劃海途第19章 夜論天下勢第109章 響馬單翱羽第13章 文武雙全(下)第72章 雲少帥練兵(四)第三 卷完第36章 洛陽殤,天下亂(十)第35章 洛陽殤,天下亂(九)第110章 內力大突破(三)第60章 高麗降,中原亂第96章 真是有緣(二)第49章 天兵十萬下洛陽(一)第3章 沙盤、望遠鏡第146章 暴雨門有麻煩第32章 新式主力戰艦第89章 夏州?;狼羣第10章 你真是太壞了第76章 妙玉坊爭風(三)第51章 雖非天皇,勝似天皇!第61章 雲逸的左勾拳第139章 少帥需要班底第51章 天兵十萬下洛陽(三)第4章 夜探三聖觀(上)第60章 少女失蹤案(二)第105章 先要搞清物價第69章 賜你一跪第134章 風雲際會(一)第24章 淮安命案(三)第104章 妍兒=金山第5章 交鋒第79章 雲錚南下第2章 完顏,完顏!(一)第45章 中原攻略(二)第59章 天府之戰(二)第56章 天下驚變(二)第86章 洛陽局勢(上)第43章 日本人想幹啥?第86章 精靈?妖精!第6章 沒人不准你看我第19章 夜論天下勢第50章 夜探遼營第13章 雲錚VS耶律平成(一)第41章 瓊花郡主第2章 最後的軍事準備第19章 大約在冬季第43章 聽水山莊第104章 遇伏?不怕!(一)第139章 少帥需要班底第12章 文武雙全(中)第79章 一觸即發(一)第149章 世子軍第64章 大文豪也做生意第6章 爲了文明!第92章 洛陽雨(二)第144章 江南危矣(一)第28章 六軍大演習(二)第85章 我要做壞事了第51章 誰的鳥大?第139章 少帥需要班底第76章 餓不着的雲少帥第148章 微雨燕雙飛第42章 對關中的戰略(上)第23章 大定和約(二)第17章 你想我怎麼辦?第52章 叫我my Lover吧第53章 橫掃北高麗(中)第93章 朝堂(上)第60章 二仙子,雲夫人第41章 林曦北伐第7章 大權交接(二)第48 天塹變通途(下)第17章 雲錚VS耶律平成(五)第3章 墨家傳人第48章 成都之戰(二)第51章 嬌花美妾第29章 六軍大演習(三)第39章 駕崩第7章 風雲涌(一)第54章 鏡城之戰(一)第136章 被當槍使?第113章 做人要大氣第10章 王府之戰(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