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4章 轉折

林楓所言,字字珠璣,句句肺腑,沒有半點虛僞,皆由心而發。

聞言,張羽回頭望向林楓所指方向。

騎行的燕軍,背上大多被陶罐,即便連續行軍,神情中充滿疲倦,依舊很好的呵護背上陶罐。

張羽明白,陶罐內放着戰死沙場的燕軍骨灰。

這些人,與他們同時出征,卻把命留在他鄉。這些人,有些爲保護同伴,有些爲執行艱難任務,總之,許多人不該死,卻死了。

愕然想起戰場搏殺的場面,張羽內心情不自禁升起幾份悲涼之情。

常聽皇上言稱,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從前只覺得皇上意氣風發,有遠大抱負與理想,此刻,再回味起來,卻充滿悲情色彩。

很無奈,很抓狂,卻也清楚,要改變燕國健兒戰死他鄉的局面,唯有儘早統一諸侯國,結束戰爭。

擡頭仰望着天空,林楓長嘆口氣,道:“張羽,你率領麾下騎兵,迅速返回晉陽城,召集百姓,在城中交通便利之地,馬上建起祠堂,年關之前,必須完工。”

“皇上,這是?”張羽不解的道。

年關前,晉陽城氣候寒冷,不宜大興土木,何況,千里迢迢返回晉國,該是與家人團聚纔對,卻把精力消耗在修建祠堂,卻是超出張羽預料之外。

“燕國子弟,骨灰歸國,需要隆重接待,我打算修建祠堂,存放燕國戰士骨灰,每年在固定時間內,舉行隆重祭拜儀式,告慰他們在天之靈,庇護燕國國富民強。”林楓回答很簡單,卻很清楚表達出心中想法。唯有提升軍人地位,燕國方能征戰四方。

這次返回晉陽城,非但要修建祠堂,而且要彌補參軍家庭,因爲子弟戰死,給家庭所帶來的損失。

接着,林楓繼續道:“記住,不必擔心開銷的事情,錢糧有什麼需要,直接找戶部侍郎計窮。”

“是!”張羽答道。

張羽不曾想過林楓會產生這種想法,但他身爲軍人,卻非常清楚,倘若林楓預想成功,軍人地位將在燕國迅速提升。

當前,燕軍所處位置距離晉陽城不遠,但百姓的熱情,讓林楓心中不舒服,希望儘早修建祠堂,舉行儀式,將爲燕國戰死的將士英靈安放。

……

張羽花費兩日時間,率領麾下輕騎返回晉陽城。將部隊放在大營後,不曾返回府邸,直接前往師徒府中,準備着手部署。

即便探子事先把林楓回朝的事情早早通知,張羽歸朝時依舊超出司徒等人預料。

當張羽向司徒提出林楓的要求時,司徒沒有定點猶豫,便答應了張羽。

司徒目光卓越,聽聞張羽言語,就猜出林楓用意。

燕國連年征戰,雖說攻無不克,戰無不勝,但畢竟每年有許多士兵戰死沙場,給許多家庭造成悲劇。

即便朝堂花費巨資安撫這些百姓,依然難以彌補失去家人的虧欠。

當前燕國好不容易擁有今天的局面,未來數年,戰爭肯定不會間斷,肯定會有更多人戰死沙場。

那時,百姓多半會產生厭戰情緒,不利於招募新軍。

另外,燕軍來源極其複雜,倘若每戰下來都有大量死亡,或者,某場戰爭燕國落敗,勢必會導致軍心不穩。

而今,林楓提出修建祠堂,供奉戰士骨灰,不但令百姓尊重軍人,提升軍人在燕國地位,另外,更重要意義,能夠形成凝聚力。

這般看來,修建祠堂,既有林楓憐憫之心,也有極其濃厚的政治意義。

沒有與朝中太多大臣商議,司徒就開始令工部和戶部行動起來。

消息傳出,不但朝堂迅速行動起來,連百姓中也炸開了鍋。

許多人獲悉朝堂出資,招募百姓修建祠堂,供奉爲燕國而戰,死在異國他鄉燕軍,一個個積極踊躍。

晉陽城內,多晉國舊人,燕國遷都時,晉陽城百姓沒有太多歡迎,那時,他們心中藏有滅國的仇恨。也沒有起來反抗,因爲,他們懼怕燕軍部隊鎮壓。

然而,遷都之後,燕國朝堂很快頒佈出一些列惠民措施,減稅,重新花費土地,頒佈嚴密刑法,短短數月,晉陽城秩序徹底改變。

相同時間內,朝堂花費巨資,開始爲百姓修建曾經被血刺焚燬的房屋,在東城修建騾馬市,吸引各諸侯國商人經商。

半年時間,昔日蕭條的晉陽城,隨着朝堂各項措施落到實處,城市面貌煥然一新。

百姓賦稅減輕,收益卻增加,商業發展有產生許多崗位,許多失去家園的百姓得到新的工作。

一天勞碌下來,有不少收益,這時,通常會約上三五好友,去酒館喝喝酒,或者給家裡置辦些東西,與北辰氏統治時期相比,現在他們自覺的彷彿生活在天堂中。

隨着時間,晉國舊人對晉國思念越來越少,逐漸開始融入新的生活中。

近期,隨着燕軍在外征戰,遠遠不斷財富運回晉陽城,南來北往的商人,言語之中,皆透露出對燕國子民的羨慕。

畢竟,北方諸侯國互相征伐,需要消耗巨大人力物力財力,爲保證戰爭持續進行,乃至取得勝利,各諸侯國朝堂開始逐漸徵稅。

因爲戰爭,百姓收入迅速減少,甚至,連號稱北方最富足的國家,宋國也暗中向百姓徵稅,從而填補戰爭消耗。

唯有燕國,不斷攻城略地,不斷掠奪諸侯國財富,雖說手段不得人心,卻對燕國百姓極有好處。

燕國沒有增加百姓賦稅,更沒有窮兵黷武,相反,力爭保護百姓利益,甚至用搶奪來的財富,彌補貧瘠百姓。

一時間,燕國與北方諸侯相比,許多優勢逐漸展現出來。

身爲晉國舊人,每每聽到各國商人對燕國讚賞,起初,不屑,漸漸的接受,到而今,他們對身爲燕國人感到驕傲和榮幸。

今天,聽到朝堂準備修建祠堂,供奉戰死的士兵,他們長期來積攢的榮譽感,在這一刻全部爆發了。

或者說,許多人想明白了,不管生在什麼國家,身在什麼國家,唯有自身生活富裕,方能談及其他。

第1101章 陷入僵局,垂死掙扎第365章 王綸玥之殤中第356章 會見來使中第1024章 苦戰,鏖戰第214章 閱兵開始第1263章 兵主歸降第494章 火勢燎原第1271章 吃人戰火,吞噬生命第975章 山雨欲來,明爭暗鬥第1381章 烈火攻勢第757章 兇悍燕將第358章 困獸之鬥上第485章 匈奴出現第463章 狼子野心第731章 風月甚美,冷夜殺伐第1398章 解甲歸田第1058章 宋軍得勢,宋起張狂第953章 鬱窮兵死,誓不兩立第1346章 攻琉璃城第526章 惹上大事了第1229章 怒殺兵家使團第301章 功成破關四第743章 大軍壓境第1317章 喪家之犬第1060章 鳴金收兵,窮追猛打第728章 將相歸心,暗流涌動第576章 再使毒計(第一更)第277章 踏入鬼門關下第908章 大戰前夕,四方雷動第955章 最後的尊嚴第424章 演技超羣第1208章 射殺馮石虎第960章 烽煙四起,燕國混亂第45章 大戰下第1299章 燕太子的童養媳第130章 爲時已晚第453章 再起雄風第637章 派系之爭上第300章 功成破關三第740章 蜀燕之戰(下)第492章 環環相扣連環套第178章 窮途末路第220章 君臣齊心第1208章 射殺馮石虎第393章 君臣議政第869章 擊沉龍船第460章 大獲全勝第1243章 宋起借兵第1330章 剷除投降者第657章 從零開始第469章 禍兮福所倚第587章 吵鬧不休(第三更)第776章 堵不如疏第242章 劃分勢力第769章 備戰燕東,楚使來訪第600章 去而復返(第三更)第40章 陰毒策略第445章 死裡逃生第911章 固如金湯第854章 鐵騎衝鋒(上)第779章 孤注一擲第1364章 寧願站着生,也不能跪着死!第1023章 孤軍奮戰第110章 皇上也怕事第435章 曹阿蠻出手第273章 火燒連城第190章 真的受傷了第52章 第52打開心扉第1047章 燕人,說一不二第853章 山谷殺機第385章 機械化部隊第183章 司馬昭之心第1414章 熊武暴走第422章 計劃實施第361章 剷除殘餘上第153章 納降上第139章 林梟救兄上第56章 歸降第198章 無往不利第721章 牌局,振夫綱(下)第232章 獨孤嘉怡中第635章 風雲動盪第530章 用心良苦第210章 司徒反擊下第661章 強勢態度第870章 風雲際會(四千字大章)第196章 芳蹤倩影第188章 性命攸關第834章 初戰小勝第610章 再起內訌(第三更)第813章 歡喜雀躍第387章 燕軍來襲第296章 噩夢開始中第919章 分道揚鑣第321章 窮途末路第232章 獨孤嘉怡中第926章 城池失守,迴天乏力第425章 張步屈服第661章 強勢態度第1130章 韞邵邪意,王妃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