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6章:地方改制

“伯雅,阮大鋮此次立有大功,我東海鎮向來是賞罰分明,既然阮大鋮有功,且自身能力已得到證明,那便讓他擔任一縣之長吧。”趙宗武思索片刻,眼神中帶有銳意,看向孫傳庭講道。

雖說東海鎮的根本是軍隊,在這之前趙宗武他一直把側重點放在軍隊上,但這並不代表着他不重視地方發展。

相反在他心中很是關注地方發展。

聽到趙宗武的回答,孫傳庭當即表示道:“是,伯爺。”

隨着在遼東這地界與建奴爆發一場場戰鬥,趙宗武他在東海鎮內部的威望與日俱增,這不僅僅體現在軍隊上,更體現在地方官場上。

見孫傳庭如此溫順,趙宗武接着又道:“此前的一段時間,本伯一直在忙碌東海鎮軍隊的相關部署,在此之前本伯交待給你們明確的事情,東海鎮地方衙署現在商議的怎麼樣了?具體的章程進行到哪一步了?”

趙宗武做事雷厲風行,對他來說能一天完成的,絕對不多拖一分鐘,時間對於他是相當的寶貴,東海鎮從無到有建設到今日這一地步,就是從建奴手中搶出來的時間,不然絕不會有今日的成就。

這樣的做事風格,也使得東海鎮很多將領、官員都形成了這樣的習慣,做事不喜歡拖拖拉拉。

“回伯爺,這也是下官要向您說的另一件事。”孫傳庭先是微微躬身,接着便道:“隨着東海鎮陸軍在戰場上取得一系列勝利,這使得我東海鎮所控疆域成倍增加,爲了確保這些疆域真正掌握,同時也秉承伯爺先前做出的指導,東海鎮地方衙署抽調專門的官員,成立專門的機構,在經歷數次考察、調研、研討後,最終確定東海鎮轄下六縣名稱、範圍、界碑敲定等。”

在趙宗武看來遼東想要擁有新生,那麼用軍事色側過重的管理模式,根本就不利於地方的發展。

東海鎮從根上來說不過是一個管理機構,但是這樣一個管理機構到底以何種方式爲核心,纔是確保遼東這塊疆域未來發展的根本所在。

單純的依靠軍武之道,短時間內的確可以把遼東地區變得繁榮起來,但隨着時間的推移,那必定會產生一系列連鎖反應,而這樣的連鎖反應對於地方來說並不是好事,因爲它根本就不具備彈性發展的要害。

因此在自己該做的方面,一定要明確必要的模式,你發展軍武就發展軍武,但這並不是你放棄地方民生建設的理由,軍隊永遠是爲地方民生建設而服務的,誰也不能說在接下來的時間裡,除了戰爭不會有其他的因素存在,既然戰爭不是我們的全部,那麼建立完善的民生建設纔是王道。

趙宗武微眯雙眼道:“具體的六縣叫什麼?而這六位縣令人選可有提議?”

孫傳庭道:“爲確保東海鎮地方能夠穩固發展,地方衙署便最終敲定了,金州縣、復州縣、蓋州縣、定武縣、定遼縣、平武縣六縣。

其中金州縣、復州縣、蓋州縣是根據原有範圍體系改名而立;定武縣是以秀巖城爲核心,毗鄰分水嶺疆域的範圍;定遼縣則囊括通遠堡、定遼右衛、鎮江堡該幅度疆域;平武縣則是以寬甸諸堡爲核心所建。

至於六縣父母官的名單,東海鎮地方衙署根據官員功績,提議由張壺出任金州縣縣令,閻應元出任復州縣縣令,李士元出任蓋州縣縣令,阮大鋮出任定武縣縣令,周文鬱出任定遼縣縣令,陳雄出任平武縣縣令。”

根據不同的發展規劃,任命不同風格的地方父母官,從根本上確保諸縣能夠擁有強韌的發展動力,在這一點上孫傳庭、盧象升他們已經具備了領導一省之地發展的能力。

“好,很好!”聽着孫傳庭講的這些關鍵,趙宗武他在心中細細品味,腦海中浮現的則是每一位父母官,“東海鎮地方衙署能夠根據每一位做事風格不同,具體安排他們前去最合適的地方領導發展,這證明你們真正做到用心去衡量,用心去發展,這份諸縣的相關程序本伯贊同了。”

這有人的地方必定存在紛爭,但是在東海鎮發展的前期,趙宗武是絕對禁止這樣的情況發生,對他來說如果這樣的情況不禁止的話,那麼在未來的發展中,東海鎮就不要想着能夠擁有多強的發展底蘊。

一個連內部鬥爭都不能壓制的領頭羊,那就不要想更多地發展規劃了,因爲那本身就是不現實的事情。

“有一點本伯要重申,雖說諸縣範圍已經明確了,但這並不代表基礎機構搭建的馬虎,這諸縣之下的鄉、村機構,一定不能有一絲的馬虎,對於鄉、村的具體任命一定要慎之又慎!不僅鎮公所、村公所要仔細篩選,就連鎮警所、村警所也要仔細篩選!”

大明爲什麼到後期收不上賦稅?

從根本上來說就是地方權力被士紳、豪強攔腰截斷了,想要確保一方權力的穩固,那麼建立完善、鞏固的地方權力建設纔是關鍵。

已經擁有了完善的鄉村官員培養機制,大批優秀的鄉村官員,經歷漫長的實踐考驗,他們已經能夠承擔更重的擔子,從金州縣輸送出去的鄉級官吏,就已然填滿了其他五縣所需鄉級官吏四成的缺口。

現在的東海鎮雖說建立了六縣,但是真正能夠率先發展起來的必定是少數,金州縣、復州縣、平武縣是發展的先鋒軍,至於蓋州縣、定武縣、定遼縣則需要時間慢慢去建設,畢竟其轄下百姓並沒有那麼的多。

當前東海鎮的人口主要分佈在金州縣、復州縣兩地,而平武縣則完全是因爲其地理位置特殊,所以上述三縣纔會是發展核心。

第074章:擂鼓聚將!第054章:大明英傑洞時局(下)第060章:大手筆!!!第080章:十六軍團歸遼東(完)第109章:後浪第067章:研討所的爭論第105章:利益的博弈第072章:屬於遼東的動員力第055章:風雨欲來第055章:集約化整治土地第001章:覺華島第124章:清君側第092章:利益第006章:激戰伊始第039章:東林非忠林第088章:遼東勳貴的強盛第004章:滅韃!第047章:諸黨第013章:興華講武堂第076章:十六軍團歸遼東(一)第035章:海軍警備基地(上)第022章:終見第009章:承宣布政使司的增添第004章:調將上諭第019章:馳道,人心第007章:聚人才第001章:君子之諾!第036章:錦衣衛之金陵笑笑生第097章:出戰!出戰!!(一)第020章:驚鴻第017章:決戰分水嶺(下)第118章:焦慮的京城第078章:代善的掌權之路第042章:登萊巡撫袁可立(下)第050章:不瘋魔,不成活第001章:名聲鵲起第026章:地方改制第026章:部署(下)第061章:穩定是發展的大前提第094章:資本獠牙第003章:金城的訴苦大會(下)第034章:人心第050章:敢爲天下先第089章:榮耀即吾命第116章:山西的紛亂(下)第010章:風起第079章:起義的根源第121章:陝西經略第091章:流寇的變數第093章:定國公之威第012章:昭然若揭的規矩第008章:篩選第090章:七月第027章:強者的時代(本篇完)第039章:錦衣衛之動盪第050章:不瘋魔,不成活第026章:健兒揚天威!第083章:強勢滅殺!第127章:精兵簡政之裁撤第021章:揭曉第116章:進擊的海軍第005章:努爾哈赤的怒焰第062章:逐鹿南關島第008章:甄選將才第012章:巡撫第107章:崇禎九年的新春第008章:努爾哈赤的政治觀第033章:東海鎮下·明品階(上)第041章:自耕農羣體的擴充之路第047章:需求第013章:野心是掩蓋不住的第050章:整飭水師營第030章:田爾耕來訪第044章:華夏科學院的科學大會第026章:健兒揚天威!第001章:崇禎七年有點冷第019章:論玩火的重要性第094章:資本獠牙第059章:屬於匠戶的新生(上)第098章:終要到來的歷史大勢(本篇完)第095章:一邊倒的進攻第033章:逢場作戲第019章:馳道,人心第015章:逢敵必亮劍!第031章:努爾哈赤的憤怒第048章:地方權力的明確第067章:鎮山河第034章:八旗的麻煩第033章:佈局天下第046章:問心第067章:秘密武器的亮相第080章:大明沒有戀愛(上)第037章:風雲再起第114章:大清,亡了……第033章:逢場作戲第039章:東林非忠林第018章:紫禁城內的交鋒第060章:屬於匠戶的新生(下)第083章:奮起反擊的大清第014章:大時代下的平凡人(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