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9章 仁德

重慶公主在少時,曾經多次出行,也跟着幾個姑姑到城外來過。當時的農民,腳踩熱土,燙的腳心滾熱,而背朝蒼天,曬的全身通紅,手持鐮刀,躬身收割時,那種苦楚艱辛,實在是叫人看了觸目驚心。

況且,收上來的,寥寥無已的收入,還要上繳給國家和層層盤削,若是爲人佃農,命運就看主家的恩澤和心性了,象張佳木這樣的貴人,又有幾人?多半的佃農,是在面朝黃土背朝天,辛苦一年之後,也只是勉強能生存罷了。

至於荒年,貴人才不管你的死活,該繳的,一點兒也不能少。一旦不能完糧,奪佃勢不可免。無有土地,也就會成爲流民,一家一戶的前途就徹底完了。

所以,以妻子賄賂,賣兒賣女,都是常有的事。

便是公主本人,微行時,常看到束髮草標的人間慘事,能幫則幫,但是她一個沒有權力只是受到皇室愛寵的小姑娘,又能幫助幾人?

在當時,常因見到如此的情形而數日不樂。此時就算是嫁給張佳木,在富貴享樂上,公主倒是很平常的。

要說是仁德愛人之心,這個天真質樸的小姑娘,倒是比那些滿嘴仁義道德的大儒們要強過百倍,千倍了。

此時也是頭一回跟着夫君深入莊園,倒是見到如斯情形,小小女孩兒的心中,自然是對自己的夫君敬服萬分,也是熱愛到了極點了。

眼前的莊園如果是貴族的別墅,公主倒不稀奇了,但就是這般的農家風貌,令得公主欣喜不已。而觀眼前的佃戶農人,雖然跪拜於地,但臉無菜色,身上短褐或是長衣,都是洗的乾淨,就算打上補丁,也並不破爛,放眼看去,道路筆直平整,又有不少大牧畜在,更是叫人覺得生機勃勃。

至於滿地跑的小娃兒,更是面色紅潤,難得的有健康活力。要知道,當時大人普通不過溫飽,又因爲生的多,哪裡似後人把小娃兒當寶一般來看?除了那些家中男丁稀少的,把單傳的兒子看的重一些,一般人家,生個小娃,也就是稀湯裡多加一點雜糧面罷了

營養不良,頭髮枯黃,甚至幾歲大了牙齒也生不出來,都是常有的事。而面帶菜色,佝僂腰身,更是七八歲小兒常態。因爲他們要採豬菜,做農活,幫着帶弟妹,還要養豬放牛,雜事多的做不完。

半樁大的孩子,在當時,也是已經當成一個小小的勞力來用了。

至於給孩子補充營養,保障吃食,更是沒有的事。當然,也是提不上虐待,各家各戶都是如此,倒也是見怪不怪了。

小康殷實人家,也會給孩子讀書識字,或是送到城中當學徒,以求改變土裡刨食的命運,但成或不成,會不會浪擲家財,也就是難說的很了。

而眼下的莊子,因爲佃農收成高,張府也沒有什麼雜費,更不會把佃戶當牛馬使。成人從繁瑣冗雜的勞作中解放出來,當然也不會叫自己家的孩子做太多的活計。畢竟父母憐子之心,古今都是一樣的。

所以公主眼前,都是些面色紅潤,身體健壯的小童,可見,這個莊子富裕繁榮也是由來已經很久,最少在半年以上了。

激動之下,公主不免誇讚:";駙馬,今日到此,我可真是佩服你了。”

從出城開始,她就象個小女孩兒一般,此時此刻,卻是正兒八經的神色,俏臉上滿是鄭重之色,誇讚張佳木時,也是顯得格外的認真。

“好,我知道了”

張佳木心中也極是感動,他自己就是以愛民濟世之心來做這些事,不然的話,何必這麼辛苦?說來也怪了,前世後世,他並不是什麼有特別偉大情操的人物,但今生今世,卻也是覺得重回一回不易,掌握了這般的資源,就恨不得每天多做一些才甘心。

這種心思,自己有時候想想也是好笑,但難得身邊的人也是贊同自己,這種默契於心的感覺,也是真好。

他握住公主的小手,雙目中也是情意無限,不過,公主很快就把手抽離了,白他一眼,輕聲道:";不看看這是什麼時候”

張佳木省悟,立時也是訕然丟開手,不過,眼看着公主又是向自己一笑,不覺又回以笑容。

他們小夫妻這般,別人也只能當沒瞧着,好在,年錫之很快就又有新的疑問,算是把眼前的尷尬給遮掩過去。

村子的正中,按當時村莊的慣例,定是祠堂。

一般的村子,很少有青磚碧瓦的建築,一般都是夯土爲牆,茅草爲頂,院中也是實土,所以低矮骯髒,人畜雜處,疫病流行。

眼前的莊子,自是張佳木用來試驗的,所以一切也是爲先。窯廠出來的磚,十之八九都用在這裡,青磚爲牆,碧瓦爲頂,一幢幢房舍都修的很漂亮,村子裡也不象別的地方那樣,雞鴨狗豬亂跑,相反,卻是乾乾淨淨,一點兒也不髒。

至於家禽什麼的,卻是一隻也沒有瞧着。

各家的院子,也是有青磚漫地,有排水的溝渠和水井,所以看起來乾淨漂亮。房舍中,也是全被鋪上了乾淨的木板,人進屋前,就先脫掉鞋子就可。

屋裡的地板雖是雜木,但比原本的泥地當然要乾淨衛生百倍了。

其實,漢人先民就是這般住法,張佳木這般的鋪排,倒是頗具古風了。一路上大家看的嘖嘆不已,他們是真的沒有想到,張佳木居然有這般的雄心壯志。

一般的貴戚,哪怕就是皇帝,對佃農也是看成能生產的賤奴,除了叫他們繳上賦稅田租,誰還管他們吃的好不好,或是睡覺的地方乾不乾淨,是否衛生,有沒有乾淨的水源和醫生給他們看病?

就算是皇帝,也只是爲了天下安危,叫這些人有飯吃,不要造反就可以了。

至於華服美衣,乾淨的水和食物,那是給士大夫和勳戚親臣貴族們享用的,當然,有錢的商人也是可以享受,至於普通的農民和工匠,則是飢飽不一,能夠免於凍餓,就是幸事,又哪裡有功夫來追求這些肚皮和衣服之外的享受呢?

現在張佳木所做的,一路行來時也是言明,將來自己所有的莊園,全部都會如此行事。

現在他兼併了曹吉祥等曹府中人的土地,還有石亨的部份土地,總計要超過十萬畝,會有大大小小過百個村莊在他的管理之下。

就是說,最少有數萬百姓,會因爲他的德政仁厚而享受到眼前的待遇。而相信也會有相當的貴戚人家,會被張佳木所做的影響,也會有樣學樣。

年錫之家族雖是貧寒,但父爲一品文臣,他自己亦官居一品,父子兩人的賜田也有數千畝了,佃戶也有數百人,衆人在村中漫步而行,觀看着村莊情形時,他發自肺腑由衷的道:";太保如此仁德仁心,又有這麼多辦法,學生回去後,上稟家父,也會如此行事的。”

陳懷忠也是敬服萬分,拱手拜道:";太保,昔年孟子游說樑王時,所說的一切,怕是還不如太保今日所行,學生,真的拜服萬分。”

正在此時,年錫之又奇道:";大人,怎麼村中正方不是祠堂,似乎,咦,似乎是學校?”

“是的,是學校”

張佳木慨然道:";敬事祖宗當然是應該的,但祖宗再重要,又豈有讀書明禮重要呢?要是不讀書不明世事,就算是天天在祖先面前上香,又豈能得到庇護?所以,祠堂挪到莊子東頭去了,也減免規格,不要建的太大,原本的祠堂很大,我又撥款增建,這個莊子有一百多個少年和幼童,全成幼、中、上三等,請教師來教學生讀書,認字,明經。”

說話之時,各人也是聽到了朗朗的讀書聲,適才圍繞在各人身邊的都是數歲小兒,這個學校卻是六歲以上的小童能夠進入,上至十五,下至五六歲,皆是免費入學。

此時分班而授,最小的只是在識字,教材當然也就是弟子規和三字經之類,最長的班級,卻也深奧不到哪兒去,大約只是有一些底子,所以只是在教授論語大學之類的經書。

“太保,學生真真是敬服了。”

到得此時,各人都是敬服不已。怪不得,眼前這個莊子能獲一等第一,張佳木的想法和做法當然好,不過看着村中情形,管莊的範志海顯然也是下了不小的功夫。看着此人瘦弱矮小,但眼神敏銳精幹,看來,確實是一個第一等的能幹的實務型人才。

“在這裡讀書的,不僅是讀書經,等底子打一些,還會教算學,學學蘇州碼子。”張佳木一邊走,一邊叫各人起身,笑着道:";有興趣的,能學一些律令刑例,打打底子,也能習武健身,也可以一路攻讀經書,反正,我是樂見其成。”

年錫之與陳懷忠對視一眼,彼此都是會意。這樣的教學法,也是和錦衣衛的學校相對應,怕是幾年之後,就有大量的人才儲備了。

範志海適時上前,道:";大爺的仁德,真是叫莊上人沒話可說了,在學校讀書的娃子,供一餐早飯和一餐午飯,家裡省了多少嚼穀。讀書不要錢也罷了,還由大爺供飯,莊上人,真真是不知道說什麼是好。”

“這才幾個錢?”張佳木無所謂的一笑,看着四周面露感激之色的村民,笑道:";真真是有限的,我又不好聲色犬馬,錢不往這兒用,可往哪兒用呢?”

第124章 合流第595章 貢金第527章 先聲第320章 腐化第680章 開恩第494章 搶功第289章 清晨第292章 用人之道第649章 禁軍第183章 世家第139章 盤算第368章 金山第641章 底線第161章 人生百態第309章 露臉第368章 金山第242章 崩壞第426章 今夜如何第373章 激越第470章 選鋒第644章 黯淡第552章 大禍第189章 警句第611章 聖恩第408章 軍制第608章 間子第9章 赴宴第526章 後援第333章 盛怒第179章 土地第250章 內閣第12章 靖遠伯第486章 路遇第436章 殺賊第297章 翻第58章 賦詩第659章 聚會第378章 示威第23章 面聖第317章 傳奇第515章 君恩第1章 倒黴差使第504章 寬恕第620章 解套第468章 承諾第216章 甲胃在身第417章 脫身第76章 衝突第306章 巧遇第306章 巧遇第395章 英雄少年第494章 搶功第416章 過門第195章 贖身第256章 打秋風第185章 狂生第576章 家人第656章 關節第681章 波瀾第673章 力量第93章 巧遇第417章 脫身第612章 治亂第510章 衆星拱月第19章 最大贏家第348章 踏實第379章 呈冊第660章 鑄錯第300章 大宗小宗第307章 好奇第501章 不行第181章 忠臣的下場第551章 玻璃第285章 森嚴第408章 軍制第65章 感激第6章 開荒任務第682章 破局第563章 意氣第33章 上任第244章 說礦第492章 發令第545章 離間第81章 大變將起第519章 光輝第232章 論政第109章 徘徊第57章 投帖第512章 封侯第4章 意外第359章 親近第602章 工匠第400章 變化第543章 和買第329章 大宴第267章 寶刀第315章 狂歡第326章 鹽引第433章 靈機一動第16章 楊大老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