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8章 風車

“請大人詳解吧。”

年錫之也是第一次來到此地,當初徐穆塵在時,也是經常伴隨張佳木到莊上來,他因爲忙着建校的事,而且對稼穡之事不感興趣,對大棚和高爐什麼的也是敬謝不敏,所以,來的次數就少了。

但眼前這一切,卻是叫這兩個讀書人先開了眼界。

莊中臨水,到處都是翻車和水井,溝渠縱橫,不少農人在引水澆地,可能是地裡已經種上了作物,所以在大量的用水吧。

看到張佳木在管莊的引導下進來,還有過百華服錦衣的侍從,光是車就有幾十輛,青蓋翠幄,華美非常。

一見這樣的動靜,在路邊和溝渠邊勞作的人們,自然都是跪下了。

張家沒有什麼嚴重的規矩,而且也約束着這些管事不能盛氣凌人,不象別的莊子,管莊身邊的人下來,佃戶都要跪下迎接,交不上租就要打板子。

不過,該講的禮儀也是要講吧。

“太保,這,這座高聳入雲的建築是什麼?”年錫之向來鎮靜,很少有這麼失態的時候,不過,眼前的一切,可也真夠視覺衝擊的了。

莊上迎面就是一個風車,紅磚爲基,碩大的風葉正在微風中迎風搖擺着,在風車之下,當然有入口,一羣穿着灰衣短褐的人正在排隊。

“這是風車。”既然形象很直觀,張佳木也就直接用了風車這個原本的名字。這玩意兒,說白了不是什麼不可模仿和製造的高端發明,只是一個能把人從繁重體力勞動裡稍微解放出來的一個器物。

當然,有風的地方纔玩的轉,要是放在一年四季都是微風徐徐的地方,效應就很不明顯了,根本無用。

華北平原,無遮無擋的大平原地帶,一旦起風就是不小,而且,一年風沙大起的日子也很不少,所以,這風車的作用就很大了。

這個莊子,有一百三十五戶,修了一座高大的風車,以風力帶動機器,軋壓麥子,以磨成麪粉。

當然,別的農作物也一樣可以磨,一般的省時省力。

以往,新下的麥子要想脫粒成面,要人不停的拉磨來磨,有條件的,還可以用驢或騾子,沒有大牧畜的,就只能全家老小在磨盤之後,推動槓子來磨麥成面。

這般的辛苦,就算是大牧畜也很吃不消,更不要提那些面黃肌瘦的人了。好在,百姓困苦,多少天也未必捨得磨一回,不然的話,非得累死不可。

現在張家的佃戶不必納皇糧,而且年錫之等人也知道,雖然張佳木拿六成,佃戶只留四成,但張家的土地收成高,而且水利等輔助工作做的好,徵調人修渠時,不一定就是本莊的人,張佳木也會下令調別的莊農來協助,由他發給工錢和飯食錢,這樣一算,佃戶還是很合算的。

況且,種子也是由莊上的執事統一發給,因爲張佳木知道,百姓一般是不怎麼選種的,選也是各人選各人的,按經驗和能力胡『亂』選一下就灑落在地裡了。

現在有上頭徵調來的有經驗的老農幫助選種,然後統一下發,每五戶還有一頭牛,當然,是張佳木自己出資購買的。

京畿地方有一條好處,就是購買大牧畜相對要容易一些,牛羊豬,還有騾子、轅馬、騾、驢,都很方便購得。但就算如此,當初買牛時也費了很大的勁,後來考慮到購買普通的轅馬也很容易,而且,價格也不貴。一牛的市價是三兩左右,有時會略高一些,購買一匹上等戰馬,最少也要十兩銀以上,二十兩以上也很正常。

象張佳木跨馬的那匹烏雲,少說也要值百金以上。

至於普通拉車的轅馬就很容易得了,雖然蒙古會寇邊,但和內地的貿易一直沒有斷絕過,好的戰馬很難入口,但大明自己在河套地區也養馬,所以蒙古人對禁絕馬匹貿易也一直沒有那麼嚴格和認真了……敵人自己出產的東西,再來厲行禁絕,也是太搞笑了一些。

大明不缺馬,牧民卻非得要有茶磚來清膩,也要有漢人出產的物品來使用。倒是大明這邊查察的很嚴厲,出口的東西絕不能有軍國重器,特別是鎧甲兵器,甚至是鐵也不允許。

纔不到一百年,現在草原上又已經嚴重缺乏鎧甲和鐵盔,甚至連鐵製的箭頭也開始是寶貝了。

京畿地區,馬匹實在是很容易買,大批的購買轅馬價格也很便宜,當然,比牛要貴一些。大約中國民間一直沒有使用馬耕地的傳統,還是因爲農耕民族養馬代價太大了。而且,有時候官府會強迫百姓養戰馬,負擔更嚴重,甚至到了叫百姓破家的程度……比如北宋年間,就是如此。

張佳木自己買了過千匹轅馬,光是分在眼前這莊上的就有三十餘匹,加上十來頭牛,正好,每三戶就有一匹馬或是牛使用,耕地深耕細作的條件,算是基本滿足了。

在年錫之等人眼前,就是這般的情形,每幾戶農戶,或是牛負,或是馬背,每家都是有一兩石糧,一次運來,全部磨成麪粉。

尋常年節,一戶人家捨得一次磨幾鬥麥子,就是殷實小康之家了,因爲沒有頓頓吃白麪的道理,就算吃,也會加些雜糧和着家,五六口的人家,三五斗面,夠吃好久。

現在這莊上的人,卻是把一石兩石的麥子全磨成面,就在這風車前排着隊,光是眼前的情形,就已經足夠叫人詫異了。

“這是因爲有免費的勞力,”張佳木倒是知道端底,向着身邊的人笑道:“磨面可不是全自己吃,拿到城中去賣,所獲比麥子要貴的多。要是叫他們自己磨,或是用騾馬磨,可就沒這個耐心賺這種錢了。”

這麼一說,各人才是恍然大悟。當時的北方是以麪食爲主,地域區別很濃,不似後世,交通方便,其實各地吃的方式和食材都差不多了。在當時的北方是以純粹的麪食爲主,只有貴人和南方到北方的士紳和商人才會習慣吃米,大量麪食,當然就需要大量麪粉,而磨面實在是一件重體力活,一般的人也做不來。

有這個風車,倒是給莊上的佃農們無形之中加了不小的收入,算是明顯的惠民之事了。

“剛修這玩意的時候,”張佳木扶着母親,笑道:“他們都以爲是笑談。幾扇風葉,就象玩意兒一樣,能做什麼?”

徐氏看了磨盤在風車的帶動下磨着麥子,也是大爲驚奇,只道:“我兒,你是怎麼想到的?”

“兒也是無意中所得,呵呵。”

“這真是好東西,省了多少力氣!”

“嗯,省下力氣來,修路,修橋,就算是整治自己家院子,也是好的。”

國人太苦,缺乏的就是畜力和這些輔助『性』的工具。歷代的戰『亂』興替,使得統治者能修直官道,勸農植桑就是太平盛世了。

千年之下,國人也是被折騰的不清。等數百年後,英使登陸中國,看到的就全部是衣衫襤褸,沒有生氣,沒有自尊,骯髒的可怕的中國人。

而事實上,在大明時,人還是乾淨,守禮,自尊有節制,相形之下,當時的歐洲傳教士到中國無不驚奇於中國人的文明和乾淨的程度,這乾淨包括衣食,道路,家居,同時的歐洲,哪怕就是巴黎,也是遍地污水,人的糞便和馬的糞便混雜一處,相隔不過兩百年,世間就是一大變,也是可嗟可嘆。

在張佳木這裡,因爲有意的重視,放眼看去,庭院都是整潔乾淨,甚至村前道路也是墊的平如鏡,堅似鐵,房前菜地平整,也不似普通的村莊那麼污水橫流的樣子,亦無雜草,都被管莊執事下令閒時除去了。

村中道路,則全部是由磚石燒出來的小塊青磚鋪成道路,所以就算雨天時,也不會泥濘不可行人。

這,其實都是用畜力和風車釋放了人力的結果,當然,也是有督促。張佳木在後世時,在機械使得人力完全解放的情形下到一些農莊,一旦雨天,泥水滂沱,污穢不堪,垃圾遍地……這使得他覺得,有時候,說國人勤勞而衛生,實在也是挺不負責任的傳言。

在他這進裡,絕不會有這樣的情形發生。廁所不準自己私建,因爲要積肥,所以有大型的公廁,村中道路平整,有暗溝排水,在當時的物質條件下,倒也不需要劃什麼地方來填放垃圾。

再加上有意植的一些竹子和花草,放眼看去,但見青碧成綠,庭院深處,大樹青青如蓋,樹下再放些桌椅,擺上棋盤,儘管是目不識丁的老農,但也儼然是隱世的鴻儒。

在莊口到達莊中,看了一圈,跟隨的人無不佩服,都只道:“用心也深,惠及生民也深,在這裡爲佃農,怕是真的是能書生笑傲王侯了。”

便是公主,亦非完全不懂生民艱苦的溫室花草,此時,便是用含情脈脈的眼神,深深的看着張佳木,眼神中,全是期許和讚賞之『色』。

| |

第289章 清晨第176章 手腕心機第329章 大宴第230章 不同看法第654章 威壓第64章 放賞第226章 風水輪流轉第525章 闖宴第400章 變化第43章 想錢想瘋了第五卷權傾天下第四百三十六七章 叫陣第五卷權傾天下第四百三十六五章 意氣第245章 開心第480章 知兵事第670章 密會第386章 謊言第326章 鹽引第311章 守業第54章 拍花子第362章 寶貝第55章 底線第241章 造勢第3章 點卯第420章 翻盤第622章 改制第537章 打趣第354章 不敢要第83章 異常第95章 夜行第23章 面聖第485章 東朝房第575章 新司第643章 忠奸第524章 襲殺第420章 翻盤第13章 舊識第428章 不留手第185章 狂生第221章 積善衍慶第207章 收權第596章 德王第16章 楊大老爺第570章 商機第205章 謀反第418章 巧遇第253章 急遞第204章 滅火第274章 宮闈舊事第49章 兩面小旗第133章 斷手第598章 詢問第364章 特科第654章 威壓第671章 論道第五卷權傾天下第四百三十六一章 狹路相逢第558章 歲祿第583章 年富第427章 計較第164章 釡底抽薪第631章 出迎第262章 夫妻第234章 道別第410章 力士第240章 不虛此行第307章 好奇第425章 叔侄第126章 敲鐘第35章 新案子第380章 羣狼第125章 奪門第501章 不行第399 十團營第678章 奔馬第692章 潛藏第582章 義利第694章 詔旨第515章 君恩第90章 新手下第71章 夜宵第170章 經營收納第579章 仁德第508章 新聲第550章 生民第417章 脫身第19章 最大贏家第523章 潛入第218章 入場第310章 不識趣第417章 脫身第280章 展望第232章 論政第300章 零二章諸王第359章 親近第393章 狂奴第272章 軍法第657章 計較第171章 遇真佛第170章 經營收納第83章 異常第407章 拜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