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7章 京營

理論來說,張佳木是編練新團營的專使大臣,所有的團營將士的挑選,入營,地址,編成,俸祿,糧餉,軍旗,當然,還有最重要的武官組成的人選,都將是由他一人來決定。

但這顯然是不可能的。

別人當然無法對他施加什麼影響,但皇帝顯然會。

皇帝會提出自己的人選,就算是新團營的總兵官是範廣,但皇帝顯然也會關注下屬團營總兵官的人選,這是必然之事。

經過張佳木在曹石之變的清洗,原本的京營武官勢力幾乎被一掃而空。除了留下少數的比如英國公系的武官,或是孫鏜等低調實力派的部屬,超過七成的武官被逮捕或是就地免職,處死的就有數百人,有超過千人將會被流放。

這當然是因爲石亨和曹吉祥在京營中經營日久的關係,但張佳木趁機掃平異已,要把京營中的反對勢力一掃而空的用心,也是較爲顯著的。

就算張佳木並沒有把京營全部掌握在手的打算,他亦會這麼做的。政治鬥爭,向來就是這麼你死我活,沒有脈脈溫情可講。

雷霆手段,才顯菩薩心腸。

“皇上既然這麼說,自然就這麼定。”張佳木笑了笑,對皇帝道:“範廣還提了吳謹和孫鏜兩位,皇上意下如何?”

曹石之變,會昌侯孫繼宗大爲丟臉,大量勳戚龜縮在家,不敢出門。就算是小英國公向來以勇武聞名,那一夜也是沒有敢出來。

沒有表現,當然沒有太多的紅利,現在還提他們掌一營,倒真的是關係太硬了。就算是皇帝,適才說的時候,底氣也是不硬朗。

提起表現優異的孫鏜和吳謹,皇帝自然是精神大振。

孫鏜是伯爵,因爲那一夜的表現,又戰死一子,皇帝特賜他侯爵,並且決定再給他家一個都指揮使的世職,由孫鏜指定一子來承襲。

家有一侯爵和多一指揮的世職,自然就是家族實力大漲,與將來發展,大爲有益。

吳謹原本就是近侍的大臣,原本就是侯爵,這一次位列功臣二等,原本可以晉位公爵,但因爲張佳木都沒有授公爵,所以皇帝決定壓一壓,但吳謹封公爵只是時間問題罷了。

雖然可能是不能世襲,只能降等襲封的爵位,對一個投降的蒙古韃官世家來說,亦是難能可貴,可喜可賀的事了。

“臣等會議,孫鏜資歷還差一些,十二團營仍分兩官廳,每營由一萬人改爲萬五千人,吳謹領東官廳,定襄侯郭登領西官廳……原本是想叫孫繼宗領西官廳,但這一次他實在有點自損威望,所以,臣等亦沒法子。”

“這麼說,你們要擴充京營兵的數量?”皇帝沉吟着道:“和兵部、戶部都打過招呼沒有?”

“臣等已經和內閣諮議過,文臣那邊,說是請我們一起到內閣會議一次再說。”

“原本是要挑十團營,十萬人,恢復于謙在時的舊制。”皇帝皺着眉,道:“京營的弊端,朕大約也是知道一些。人浮於事,不事訓練、佔役、剋扣軍餉、剋扣軍糧,不好生保管神槍器械,這些都是有的。”

“皇上,最要緊的還是空額太多了。”

“有多少?”

“三大營按制滿編,當在五十萬以上。但臣等最近點檢查驗,全部相加,只有二十七萬四千五百六十一人。”

“這麼少?”皇帝大爲震驚,面色一時間都蒼白起來。

“是的,二十七萬人,在營的不足十萬。其餘多被佔役,或是老弱不能點卯應操,只是虛應故事罷了。當然,他們的糧餉也領不齊,每到關餉時,多是僱傭京郊農民代背。所以都中有諺語嘲諷。”

“竟是如此,竟敢如此,當真是混賬,混賬”

皇帝向來自信,以爲事事都在掌握之中。現在也先早就墓木拱矣,保喇只能在邊關外看着關內發呆,大同十餘萬精銳,延綏數萬精騎,宣府、薊鎮、遼東也是有大量的精銳邊軍,所以皇帝對京城的安危向來不大放在心上。

三十萬京營,就算十萬不中用的,還有二十萬虎狼之士。除此,還有二十六衛的禁軍,還有四衛勇旗軍,皇帝向來以爲,他的京城穩如泰山,仍然以數十萬精銳形成的內重外輕,甚至是內外並重的局勢穩定着大局。

而事實上,京營的崩壞,甚至是解體,就是開始於正統和天順年間,到了再往後,不管是多厲害的政治人物,多麼想恢復京營實力,甚至到了嘉靖年間,蒙古大汗兵臨北京城下,皇帝下令出戰時,京營已經無兵可調,兵部尚書只能請求議和的地步。

而此事過後,嘉靖帝想把河套一帶的蒙古人趕走,卻也是苦於無兵可用,只能放棄。

到了崇禎年間,京營已經是無用的廢物,甚至是禍害,地方一聞京營兵出,百姓四散而逃,就算是士紳地主也是相顧駭然,只能結寨自保,防賊的同時,也防京營官兵。

至於戰力,那就真真是笑話了,一個王朝當敵軍兵臨城下的時候,無兵可用,諾大城牆,無人可守,還要張榜調及兵壯和義勇,甚至連流氓混混也召上城頭。當敵軍入城,皇帝無人護衛,就帶着幾十個宦官近侍,想出城逃難亦是辦不到。到那時,錦衣衛和親軍諸衛星散,京營無兵,四衛營不復存在,而當時的崇禎皇帝真正擁有的,只是景山上的那一根繩索罷了。

現在的皇帝不知道,張佳木卻是知道。他所知再少,明亡清興的故事卻仍然知道一些,無論如何,絕不可以讓這種事再次發生。

重新充實京營,並且完全杜絕之前的那些事再次發生,這就是張佳木要做的。

皇帝連拍御椅,喝道:“佔役的,全給我弄回來。”

“佔役的不要也罷了。”張佳木很冷靜的答道:“他們久爲勞役,老實說,也不象個軍人了。皇上,那些給勳戚站門的,已經油的不能再訓,訓死了,也是個無用的人。至於修城牆,宮室,都是久未訓練,叫他們回來再爲軍人,也太爲難人了。況且,營建也需人,他們做熟手了,何必再費事?”

“這怎麼可以?佔役這麼多,成何體統。”

“皇上,您的萬年吉地,就佔役了近兩萬京營官兵和山東、直隸來的班操軍……”

“這個……”

皇帝一時語塞,他再牛氣,卻也不能把自己的萬年吉地棄之不顧。不管怎麼說,皇帝的陵寢是第一等一的大工,向來就是皇帝一即位就派人勘探,然後確定地方,最後再開始調動物資和人手,一修幾年十幾年的,都是很常有的事。

畢竟,帝王享樂無度,當時又沒有什麼正經的醫療,大明列帝,三十餘歲就崩逝的,實在是太多了。萬年吉地如果不早做準備,皇帝無地方可以入葬,傳出去,那可真的是天大的笑話了。

儘管如此,皇帝還是怒道:“那麼,公侯伯勳戚之家佔役軍士的,一律發還,再敢有佔者,一律嚴懲。至於吃空額的,貪污軍餉軍糧的,你給我辦,殺人再多,朕亦不憐惜。”

皇帝的思路仍然是典型的頭疼醫頭,腳疼醫腳。

有了亂子,便以嚴刑重典震懾一番,然後又慢慢風平浪靜,該貪仍然在貪,該佔役仍然佔役,毫無用處。

“皇上,這樣做是無用的。”張佳木道:“當務之急,是挑兵充實京營,十二團營和上衛親軍,加四衛旗軍,京師內有三十萬以上的勝兵,緩急之時,就可當大用了。”

“爲何說無用?”

“若這般嚴刑酷法用的話,太祖高皇帝也就沒有苦惱了。”

“你是說,太祖年間,就有佔役,貪污?”

“是啊,太祖曾經說過,小軍一月關那麼點糧米,哪經得起軍官盤剝貪污,硬拿硬要?其實,太祖年間,軍士就逃亡,就被佔役,被強扣軍餉,到現在,內地衛所的情形,皇上又不是不知道,天下武官有十幾萬人,人人都是如此,皇上你要把他們全殺光麼?”

皇帝聞言默然,良久之後,才恨恨的道:“雖然如此,朕心中着實不樂。”

“皇上若是信臣,”張佳木肅然道:“臣可以教武官不敢再行佔役之事,而且,可以肅清貪腐之事。不過,如果要重得百萬虎狼之師,恐怕非一朝一夕可得。這一次充實京營,臣打算調集直隸、山東、河南、陝西諸省的班操軍,從中挑選精銳留在京師,這預先要和各省說明,小軍們也要有離鄉的準備,京營要有住處,要安頓家屬,京師可有十萬餘軍,剩下的,就得從諸省中挑選精銳充實了。”

“你儘管放手去做就是。”皇帝緩緩道:“朕總信你就是。”

……

待得張佳木出來,已經是夕陽西下,再過小半個時辰,就得關閉宮門了。

隔的老遠,就有一個穿着大紅蟒袍的武官迎過來,笑道:“太保真是好聖眷,這麼一召見,獨對居然有一個多時辰,真是叫我等羨殺啊”

第162章 希望第562章 內閣第615章 喉舌第290章 監視第366章 動身第557章 正副使第313章 定論第377章 閣老第174章 賜宴第539章 謀利第240章 不虛此行第627章 無聲第33章 上任第77章 莊子第574章 內助第564章 儲備第531章 衙門第81章 大變將起第660章 鑄錯第623章 變法第207章 收權第20章 變故突起第239章 軍中耆舊第102章 太后召見第135章 選擇第59章 相國心思第379章 呈冊第662章 監軍第189章 警句第405章 三患第179章 土地第588章 通風第678章 奔馬第171章 遇真佛第216章 甲胃在身第520章 人心第693章 底氣第540章 錢莊第65章 感激第689章 集團第134章 北鎮撫司第253章 急遞第602章 工匠第487章 強弩第五卷權傾天下第四百三十六五章 意氣第125章 奪門第431章 起火第15章 攪動風雲第695章 富強第100章 真英傑也第238章 訓誨第652章 裁撤第92章 出隊第296章 機鋒第184章 文官第10章 射柳大會第128章 早做謀劃第41章 意外收穫第433章 靈機一動第632章 論吏第680章 開恩第366章 動身第539章 謀利第192章 連鎖第390章 縣衙第606章 妙棋第192章 連鎖第424章 變故再起第684章 淒涼第609章 攤派第485章 東朝房第207章 收權第100章 真英傑也第210章 財富第589章 決斷第277章 索駕帖第388章 約定第249章 新聞第425章 叔侄第107章 盤查第391章 收服第261章 行樂第624章 變化第564章 儲備第96章 面聖第88章 威風殺氣第621章 加薪第654章 威壓第233章 瞠目第9章 赴宴第410章 嫉妒第634章 說獄第330章 賜婚第562章 內閣第264章 收成第524章 襲殺第503章 狂悖第266章 環第14章 新的任務第547章 京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