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9章 吉兆

按大明典制,親王也有相應的車駕,服飾,后妃、印信,當然,最爲要緊的還有儀衛。什麼杖衛、勳衛、散手杖衛,還有傘、蓋之類的,加起來也得好幾百人。

這些都是歸內府來管,倒不需要張佳木這樣的大臣操什麼心。

但王府護衛則是錦衣衛和親軍諸衛的責任,原本倒也不需太過緊張,按成例辦就是了。但城中剛剛經過大亂,想來是後宮另有要求,所以李春才負責協調。

果然,李春笑道:“皇上的意思,是從旗手衛調三百人,府軍前衛調三百人,王府有這麼六百護衛,也足夠了。但王恭妃的意思是,城中還是錦衣衛最爲精銳悍勇,一旦生變,沒有錦衣衛的護衛,她不能放心。”

“這個,倒是王恭妃過獎了。”

“這我們且不必管她。”李春頗爲煩惱的抓一抓頭,道:“原本皇上也不理會,但恭妃哭哭啼啼的不依,後宮中老是鬧,皇上也很煩憂。”

“這個,主憂臣辱,確實需得好生謀劃一下。”

這其實就是真正的皇帝后宮的家事,一般的文臣,連聽也不願聽。但明朝已經有不好的先例,宣宗廢后,成祖殺妃,都是極盡殘苛之事,現在後宮又有不穩的苗頭,錦衣衛和府軍前衛都算是皇帝的家臣一般,爲皇帝操持一下,也算是份屬應當。

“是了”李春道:“太后的意思,既然王恭妃堅持,不妨答應了他。”

“那好,我抽調校尉就是。”

“可是,”李春彷彿下了決心似的,向着張佳木道:“此事周貴妃極爲不滿,她只是不敢頂撞太后,但亦放出話來,說是出府而居,原本就是早了,還要調錦衣衛護侍,更是逾份違制,所以,誰答應了,將來她準保不答應。”

“誰來理她?”張佳木冷笑道:“我奉命辦事,可沒空和一個女人家磨牙。”

他態度如此激越堅決,甚至對周妃有蔑視之語,這在宮廷之中可是一件很難得的事。李春大爲不安,只道:“太保慎言,慎言。”

“無須不安,”東華門在望,張佳木道:“天都快黑了,我還得趕出城去?真的是沒有功夫和一個女人糾纏,這樣吧,我派出孫錫恩和一千二百名校尉,以做德王的王府護衛。將來之國,願意隨德王去的,聽隨自便,李大人,你看這樣如何?”

“這樣……”李春頗感吃驚,張佳木不僅答應下來,而且如此堅決爽快,他倒是真的很吃了一驚。

原是要再好好想想,但對方是何等人,又言明瞭還要出城,自是不能再等他耽擱下去。

當下咬一咬牙,便是立刻答應道:“太保大人真是爽快,既然這樣,此事就這麼定論,等德王挑府的地方定了,太保便如約派人就是。”

“現在我就挑好人,說明了,連衣服都給他們做好。”

張佳木一臉微笑着道。

按例,錦衣衛使是蟒袍飛魚服,鸞帶、校尉則不一定如外人想的那樣有飛魚服穿,千百戶是青綠錦繡服,校尉則是布衣布服。

只有特賜或是特別頒發的,纔會有飛魚服穿着,至於蟒袍、麒麟袍,都是上頭看心情賞賜,更加不是人人都有資格穿着的。

當然,時間久了,賞賜氾濫,一般的校尉弄一身飛魚,倒並不是什麼困難的事了。

張佳木所說的衣服,自然是繡衣華服,並且製成旗幟,頒發鎧甲鼓號,等於是正式成立王府親軍護衛一般。

事到如此,李春倒是頗覺後悔,雖然對方的態度是他巴不得的,但這麼爽快,又這麼逾制違規的大張旗鼓,總覺得這裡頭別有文章。

但事情已經說妥,要叫他和一個新任的太保打擂臺,就算是張佳木一直以友朋之道來待他,他卻仍然沒有這個膽。

想了再想,此事就是太后和皇帝交辦的,他在其中不過是個跑腿的,周妃就是要怨,也只能怨着太后和張佳木,卻是很不與他相關。

當下咬着牙齒,似乎被人在臉上打了一拳似的答道:“成,那就是這麼辦吧。”

“咦”張佳木奇道:“李兄似乎還有苦衷?”

“哪有,哪有?”李春苦着臉道:“實在是歡喜的過了。”

“如此便好。”張佳木微笑道:“那就是這麼定了。”

看着李春愁眉苦臉的去了,張佳木幾欲大笑。這廝看着方正忠厚,實在也是個滑不留手的。這一回居中傳話,看着爲難,其實就是要把炭糰子給自己拿着,他卻不擔什麼責任。這一下,自己立時就應,而且翻了一番,這固然有着自己的算盤,但無論如何,也是小小的叫李春吃了個悶虧。

這廝可是常常奔走內廷的,最近這陣子,可是要好好看看周貴妃的臉色了。

……

“大人,教李都指揮吃什麼虧了?”李春一走,錦衣衛衆人就追了上來,黃二是憋不住話的,第一個搶先問道:“看李大人的臉色,可着實難看啊。”

“你的臉色很好看麼?”張佳木淡淡地道:“看來我家的箭道很短,你回來跑一百次還是嫌短了。”

他面露沉吟之色,似乎在想着合適的懲罰黃二的地方,這麼一弄,黃二立時臉色大變,躲到劉勇的身後,可再也不敢說話出聲了。

“我看大人這一次入宮,說是來謝恩,但着實是惹出心事來了?”衆人之中,只有年錫之適合說話,他上前兩步,向着張佳木含笑道:“大人事業已經今非昔比,何必自己悶着,說出來,大家參謀一下也好。”

年錫之先說,在一邊的陳懷忠也才接口道:“是的,太保就算智慮過人,但職等也是備列參議,要是什麼事都悶在心裡,咱們幾個可沒臉領大人的俸祿了。”

他這麼亦莊亦諧的一說,張佳木展顏一笑,衆人自是俱跟着陪笑,待笑過之後,張佳木方把在太子*中的事向着衆人說了。

“大人,”陳懷忠性子急,一邊在張佳木的身邊急着腳趕路,一邊就道:“此事出後,就算大人於太子有相救之情,恐怕,將來地位也很難鞏固了。”

“是的。”年錫之凡事要想過再說,但此事很是明顯,他也是道:“大人失寵之狀已經很明顯,而且這一次是和上一次大爲不同,上一次是情誼可感就能化解,這一次……”說到這,他搖了搖頭,嘆息道:“恐怕不是情誼可感的事了。”

這一說是比陳懷忠更深了一層,但倒不是年錫之的見識比陳懷忠高出太多,是因爲縱火太子行宮而設計救人,以情義感化太子的事是當年這幾人一手安排,感同身受,所以纔有這麼樣的見識。

當時太子也是被人離間,張佳木爲了拉近與太子的距離,不惜派人在太子行宮縱火,然後救出太子,用這般的忠義和情義來打動太子。

效果也是很好,皇帝嘉悅,衆臣傳誦一時,而太子心感身受,對張佳木的疑忌確實是小了很多,而且感情上又恢復了七七八八。

幼軍能順當發展,太子的首肯和支持也是很重要的。畢竟這是太子的親軍,如果太子就首先不信,處處懷疑掣肘,幼軍在這一次事變中能發揮多大的作用,也就是難說的很了。而張佳木沒有幼軍這支強力武裝在手,事變之中和之後,能不能真正的壓服那些野心勃勃的傢伙,還真是難說的很。

但張佳木和太子的蜜月顯然就到此爲止了。

這一次可不是小人離間,太子小心眼發作的小小爭端,而是在國事大政和權力上的大爭執,鴻已經成型,如太子和周妃,已經在治國理政上成爲張佳木的絆腳石

就這一次和買來說,太子顯然認爲是小事,而在張佳木來看,卻是動搖他信義根本的大事。不爭,則信義全失,一爭,則是真正與太子決裂的開始。

有此一事,再往下去就算彌補,恐怕也是無濟於事了。

想到這裡,各人自然都是面色大變。皇上還能在位多少年,難說的很,現在得罪太子如此之深,將來太子即位,錦衣衛是否有今日之風光,張佳木能否全其令名,都是一件很難說,也不敢說的事了。

“如失根本,如失根本啊。”就算是向來冷靜的孫錫恩,也是面露惶急之色。

“失根本,就再造一個好了。”張佳木面色沉靜,大步急行,說話的聲音也是急促而有力,他揮着手道:“好不容易,纔有現在的局面,誰再來阻我,便是我之生死大敵諸君,聽懂我的意思沒有?”

“懂了”各人都是大震,但跟隨張佳木日久,福禍相連,上船容易,下船卻是難了。

“好,”張佳木微微一笑,將與李春說好的佈置向衆人說了,到最後,纔對孫錫恩道:“你看,這樣安排如何?”

“天與不取,反受其禍。”孫錫恩面色沉靜,侃侃道:“這是上天給大人的機會,好在大人沒有猶豫,直接就抓住了……”他娓娓而談,下拜道:“恭喜大人,賀喜大人,有此良機,實乃天大的吉兆啊”

第103章 當年事當年情第570章 商機第283章 外勤第665章 農桑第338章 同年第123章 迎駕第69章 太上皇第285章 森嚴第153章 狂潮第174章 賜宴第375章 創作第6章 開荒任務第649章 禁軍第672章 尊榮第93章 巧遇第278章 營房第153章 狂潮第556章 嫁妝第326章 鹽引第589章 決斷第51章 爭執第226章 風水輪流轉第84章 坳相公第470章 選鋒第486章 路遇第561章 制度第542章 太保第677章 酒話第541章 新旨第436章 殺賊第406章 盛衰第247章 擺隊第99章 沂王第494章 搶功第228章 痛快第406章 盛衰第334章 暴打第651章 錢糧第365章 訴說第103章 當年事當年情第163章 金牌第610章 羅網第58章 賦詩第107章 盤查第662章 監軍第1章 倒黴差使第253章 急遞第660章 鑄錯第551章 玻璃第12章 靖遠伯第478章 謀劃第668章 積毀第208章 接旨第489章 勇士第502章 宮保第289章 清晨第179章 土地第2章 靜夜思第334章 暴打第133章 斷手第264章 收成第8章 請君入甕第76章 衝突第44章 新思維第522章 動員第363章 江湖第354章 不敢要第618章 祖孫第309章 露臉第479章 曹府第345章 大人到第43章 想錢想瘋了第62章 買田第321章 好事第18章 內鬼第194章 一夫當關第269章 基地第2章 靜夜思第294章 出行第502章 宮保第435章 反水第125章 奪門第399 十團營第209章 破府第407章 拜託第126章 敲鐘第523章 潛入第125章 奪門第665章 農桑第241章 造勢第589章 決斷第412章 欲雪第73章 心願第543章 和買第189章 警句第571章 家國第569章 推手第420章 敬酒第242章 崩壞第287章 心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