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2章 太保

“來了,來了”

府邸大門外已經是鞭炮鑼鼓齊響,張府家下人全部着青衣,一溜煙的出來,站在大門兩側數十人,還有錦衣衛的直衛們出來維持秩序,好在這衚衕裡住的人家不多,全部都是朝廷命官,這些大人物儘管關切,卻也不便自己出來瞧這種熱鬧,只是各家的奴僕小廝都跑了出來,扶着帽子向這邊急急的趕着。

光祿寺卿張澤卻是自己趕了來,曹石之變那夜,他也帶人到張家表示關切和支援,雖未直接動手,但張佳木算是欠他一個人情,彼此就算是通家至好,熟不拘禮了,見張澤過來,彼此只是一笑,因爲傳旨的太監就要到了,所以乾脆就不行禮了,彼此笑一笑,就算見禮。

鞭炮的響聲中,大隊騎馬的宦官從宮中的方向趕了過來。

有青衣,有綠袍,也有深紅色的蟒袍……一樣的三山帽,革帶,白靴,標準的深宮中的宦官打扮。

穿蟒袍的當然是皇帝特賜,也是這一回頒旨的太監———來的是都知監的太監蔣安,很熟的熟人,遠遠見了張佳木,就是一臉燦爛的笑容。

一般來說,大明的朝旨並不是如人想象的那樣,全部都是由太監來傳。

錦衣衛旗校也會傳旨,但一般就是逮人的詔旨,很少恩旨。

正常的詔旨都是由內閣票擬,司禮批紅後,再由內閣發出,並不需要太監來頒旨。只有一些不經內閣的所謂“中旨”是直接由內廷派出太監來傳旨任命。

成化年間,中旨任命的“傳奉官”達數千人,浪費揮霍無度,甚至連道士和尚也授給官職,太過氾濫,到弘治年間,就把所有的傳奉官全罷免了。

但罷免和尚術士的同時,把一些匠人傳奉官也給免了,嚴重挫傷了工匠們的自尊和士氣,當然,這些文官也就不會去理會了。

此時還沒有幾個傳奉官,一般的程序還是通過內閣,但皇帝也會偶發中旨,用來任命官員,或是加給恩典。

比如格外的恩賜,就是直接由內廷派人頒旨就可了。

就如今天的情形一般。

聖旨沒有開讀的時候,蔣安就是一臉笑意了,看到他的模樣,各人也知道這是一份恩詔,想來是加官進爵。

果然,待蔣安搖頭晃腦的把聖旨讀完,張佳木表示奉命之後,蔣安頭一個上前,這個太監也是難得的哈一哈腰,笑道:“恭喜,恭喜”

張佳木甚是感慨,一邊用手接過聖旨,一邊道:“皇上待我真是恩重如山。”

“可不是麼”蔣安也道:“皇上待你可真是沒說的。”

“爲臣子者,一定要肝腦塗地,以報聖恩”

“不錯,不錯,咱家會把太保的話上覆給皇爺的。”

蔣安也笑的極是開心。他和張佳木是政治盟友,私交也很不壞。當初他剛復位,手頭無錢,也沒有什麼真正的權勢,張佳木一步步把他扶上來。

當然,這是彼此利用,可畢竟也是相扶相助兩年,看到張佳木升官,蔣安就算沒有什麼好處,也是自然而然的感覺很是開心。

在天子面前再奏上幾句好話,也是理所應當的了。

只是象蔣安這樣的宦官已經是少了,張佳木現在得罪宮中得罪的人,太監都是陰微小人,知道此時絕不能和張佳木正面相抗。

但暗地裡的動作已經很多了。

蔣安畢竟是宮中的人,知道的消息很多,比如不少人在周貴妃和太子面前說張佳木的小話,有人不停的在皇帝和皇后面前表示擔憂,太后跟前說怪話的人也不少。

就算是重慶公主,也是不少人在打邊鼓。

這個小姑娘賜書的事,不少有實權的太監把嘴都笑歪了。雖是幼稚,但也由此知道,大家所做的努力,並沒有完全白費。

就算是蔣安,也不敢阻止此事,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在一會闢開衆人,與張佳木私下商談,把事情告訴張佳木,由他自己處理就是了。

“恭喜太保爺”

“給太保爺賀喜。”

蔣安賀喜過後,自動閃開一邊。在他之後,就是過百人的張府下人一起涌上來,各人一起跪下叩首,由張福帶頭,向張佳木叩頭賀喜。

而在府門外的四周,數百人也是齊壓壓跪下,與張府下人一起,向着張佳木叩賀皇帝賜給的新職大喜。

便是張佳木自己,也是一陣陣的暈眩。

是的,皇帝賜書封授他爲太保,這是大明武臣可以在活着和死去之後獲得的最高榮譽。它不同於官職,勳、階,它是一種極高的榮譽,只有忠誠和勇敢一併都得到了皇帝最高的讚賞,只有那些威望素著,品格高潔,並且在宮廷之內,在朝野之間,在軍中也有極高權力和榮譽的宿將元老纔會被封爲太保一職。

在此之前,被封爲太保的有英國公張輔和成國公朱勇等元老勳舊,封一個二十來歲的人爲太保,在有大明以來,這還是頭一回。

當年朱勇也是歷任掌都督府和歷次加戰功,十年之間,纔在正統年間封到太保。就算這樣,也是年近中年,還有其父朱能的蔭庇所致。

張佳木能在這個年紀封授太保,並且完全是自己的努力,這,不能不說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奇蹟,便是他自己,也是深感殊榮,不知不覺間,也是面色激動,對遠在深宮的朱祈鎮深感敬佩。

當今皇帝,雖不是太祖太宗那樣的不世出的傑出帝王,在行政用人上昏庸的時候居多,但不管怎麼說,也是有大胸襟和大手筆的。

現在這個時候,越是皇帝對張佳木表示信任,屢屢加官,屢加撫慰,大局就越安穩,張佳木就越忠忱不二。

那些想在其中挑撥和居中謀利的人就得好好思量,皇帝和張佳木如此融洽,自己所作所爲,是不是合適,是不是有成功的可能?

在張佳木來說,皇帝如此表示信任的態度,很多事,他倒是可以專擅一點而行,不必太擔心身後了。

時間很快流逝,他不願把太多的時間浪費在內鬥上。

以前,已經浪費的夠多了。

“佳木……喔不,太保,皇上待你,真是天高地厚之恩,吾輩真是羨慕嫉妒兼而有之啊”

這會子張澤也是過來,笑着拱手致意,恭喜張佳木又獲新職。

和太師、太傅一樣,太保也是大明的三公三孤中的三公一職之一。蕕得此職,不光是一個正一品的頭銜,張佳木的侯爵已經是超品了,都督也是正一品,在官職上,是無有增益,並沒有什麼變化。

但侯爵很多,都督也很多,現在活在世上的太保卻只是他一個人了。除了加太保,皇帝還把張佳木的歲祿增加到三千石。

這個俸祿,已經極盡優厚。當然,張佳木也不把這點歲祿看在心上,只是一種榮譽的象徵罷了。

有這個職位,任何一個武官在見到張佳木的時候,都只能摧眉折腰,表示尊敬。對張佳木的安排和任命,都將無疑是不折不扣的執行。

事實上,有這個頭銜之後,張佳木就是大明軍中的第一人,這一點,沒有任何的疑惑

“幼常太客氣了。”張佳木叫着張澤的字,笑道:“日後還是如常的好,不必因爲我的官職有什麼變化而變化,吾等是貧賤之交,貧賤之交不可棄啊。”

“太保說笑了。”張澤微微一笑,道:“禮不可廢。”

在他恭喜之後,自然而然的,衚衕中其餘幾家的主人也來恭賀,張佳木和他們平素來往甚少,此時也只是淡淡的敷衍幾句,便是打發客人去了。

“這麼急做什麼?”送走幾批客人,張澤便要告辭,張佳木奇道:“兄在這裡,理當請入內奉茶,這麼在門前說上幾句就走,我豈不是太失禮了。”

“哪裡,哪裡,言重了。”張澤頗有不安的樣子,呆了一會兒,才慢吞吞的道:“東宮要一些東西,開了單子出來,叫我去辦。”

“咦?”張佳木奇道:“不是說不準和買了,皇上都首肯了的。”

“是啊。”張澤道:“不過,東宮有所要求,吾輩臣子,似乎也沒有辦法峻拒。”他苦笑一聲,攤了攤手,搖頭道:“說實話,對我來說也是一樁苦差了。”

張澤是以光祿寺小吏起家,這兩年來辦事也很勤謹,明制和清制不一樣,御膳房就是歸光祿寺管理,還有西苑、南苑、還有在新興建中的南宮,都有大量的亭臺樓閣,當然也就有大量的太監宦官和宮女雜役等等。

大明宮中,人數最多時確實有近十萬人,不光是紫禁城內,是整個皇城和離宮別苑加起來的人數在一起。

這麼多的人數,就得有一個專門的負責部門來照料,光祿寺就是這個專爲皇家服務的部門了。在很多職責權力上,光祿寺倒是和清朝的內務府很象,最少,光祿寺有自己的草場,有自己的牧場,最多時,光是廚子就有近萬人,還有大量的儀從人員,這個部門的頭兒,就有點象宮廷在外頭的大管家,非辦事幹練,而且忠誠可靠的人不能爲。

第523章 潛入第120章 誓殺于謙第177章 制度第354章 不敢要第526章 後援第426章 今夜如何第435章 反水第413章 哪一天第664章 司法第121章 靜候第607章 可惜第144章 文武之爭第595章 貢金第634章 說獄第236章 內親第241章 造勢第266章 環第488章 下風第191章 掄才大典第566章 入營第568章 對坐第553章 襄王第286章 油滑第262章 夫妻第89章 請客第364章 特科第348章 踏實第82章 重臣第293章 不得勁第125章 奪門第666章 東宮第109章 徘徊第531章 衙門第238章 訓誨第五卷權傾天下第四百三十六七章 叫陣第310章 不識趣第236章 內親第230章 不同看法第100章 真英傑也第81章 大變將起第31章 升官第297章 翻第155章 進宮第273章 人情第468章 承諾第30章 處理意見第132章 小人風骨第205章 謀反第384章 忍第653章 編制第620章 解套第684章 淒涼第227章 簡單粗暴第348章 踏實第566章 入營第524章 襲殺第282章 來使第52章 爲官之道第691章 傳承第493章 羅網第62章 買田第205章 謀反第五卷權傾天下第四百三十六六章 破陣第497章 堤壩第77章 莊子第630章 少年第393章 狂奴第648章 選擇第665章 農桑第96章 面聖第397章 撐腰第72章 逼債第420章 翻盤第628章 所見第150章 不簡單第577章 大事第632章 論吏第627章 無聲第517章 平靜第五卷權傾天下第四百三十六七章 叫陣第611章 聖恩第130章 升官第217章 白馬第682章 破局第664章 司法第264章 收成第379章 呈冊第269章 基地第406章 盛衰第181章 忠臣的下場第107章 盤查第258章 賀喜第76章 衝突第298章 火起第495章 埋伏第334章 暴打第140章 如何安頓第385章 驚心動魄第619章 迷茫第318章 慶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