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密奏

不菡木旱卜了錦衣衛昨天的新成績,在等室帝消化的當”在想着自己的措詞。

現在是個好機會,劉用誠等大太監沒一個在的,也沒有石亨交好的那幾個有說話資格的內臣在場。皇帝左右,只有幾個太監中的老實人,不大在外頭攬事的主。

還有一個蔣安,正擠眉弄眼的示意,張佳木嘴角掛出一絲笑來,示意對方,自己已經知道意思,不必再做些怪樣引他笑了。

錦衣衛現在雖然在外頭沒有明的分支機構,但皇朝安危豈能一朝盡棄?不過是由明轉暗,事情照辦,但不得藉着查辦案件情事擾民罷了。

現成的辦法,是把大量合格的錦衣衛安插到當地官府中當暗樁安插在各地驛站,大明驛政系統極爲發達,分爲各路,每路再分路,每個驛站都有官員驛夫,還有急遞等輔助,把人員安插在這裡面,消息靈通不說,傳遞消息到京師裡頭,不必用兵部的爭遞,消息傳的又快,而且又穩當保險,不怕泄露,每封爭報,都是封好彙總,到京師歸錦衣衛總務局處理,分門別類,擇其重要者上呈。當然,不那麼重要,但又非常有趣的消息,也會呈報給皇帝,搏皇帝一快而笑的消息,也算是合格的信息,報上來的,會受獎。

當然,絕不會僞造就是了。

其餘各地的谷糧價格,包括每個雞蛋的價格,按以往的慣例還是上呈的,其中京師的物價也是重點,還有流民的多少,京城治安,還包括京師的環境衛生等等,都是每天必須呈報的內容。當然,對這些皇帝愛看不看,隨意一些了。

皇帝看這些,只是要心裡清楚,不肯做冤大頭。

比如前一陣,皇帝交待要吃某種甜果子,御膳房報價若干兩,結果皇帝大怒,說道:“此物在正陽門大街四文錢一個,安得這麼許多?”

結果報花賬的內臣大到其霎小被斥的大官有幾個,還有不少人被打了屁股。後來內臣中有頭有臉的託人來和張佳木說話,以後這一類的物價情報,最好和他們打個招呼,免得下次再出錯,大家屁股遭殃。

這就是內臣對張佳木忌憚的原因,內廷之中就是靠着欺下瞞上混事,錦衣衛官不巴結好,或是加以壓制,則內廷反而受錦衣衛的壓制,大明祖制,司禮對內閣,東廠對錦衣衛,現在東廠和錦衣衛都等於落在張佳木一個人手裡,當然是把內臣壓的服服帖帖,根本不敢有人對張佳木乍翅了。

“混蛋,鼠輩乃敢如此。”不出張佳木所料,今天的奏報要頭有“好料”皇帝看到之後,果然勃然大怒。

天子震怒豈同等閒?留在皇帝身邊伺候的一羣勳臣和太監紛紛跪下,各人不知道什麼事,請求皇帝息怒的同時,不由得都把眼光投向張佳木,不少熟人拼命的使眼色,倒是想知道,今天這位錦衣衛官送來什麼消息,弄的龍顏如此震怒。

“臣請皇上息怒。”張佳木是在眼前這種場合裡唯一保持震定神色的臣子,他趨前一步,彎着腰輕聲道:“這廝是荒唐,不過皇上也不必同他生氣,該怎麼辦,就怎麼辦好了。”

“嗯。”朱祁鎮回過顏色來,想了一想,道:“你說的對,嗯,向來都對,那麼,這件事你的意思怎麼樣?”

最近的君臣對話,經常如此,在場的人也是習慣了。張佳木表現優異,事事都無錯處,所以皇帝向來都會垂詢這一類事張佳木有什麼想法或是建議奏陳。

但今天皇帝的語氣有點怪,似乎有點說不出來的異樣之感。張佳木也不以爲意,從容答道:“回皇上,秦永昌該顯戮之罪,其餘不是臣下所當言。

“顯戮也太便宜他了。”皇帝餘怒未消,想了一想,對身邊的太監做出指示道:“諭內閣,裕州知州秦永昌披黃衣閱兵,着斬首示衆,抄沒家產,其家十六歲以上男丁充軍極邊,女子皆沒入教坊司,欽此!”

司禮監太監牛玉聞言而出,此時也是知道了皇帝震怒的原由。原來這犯事的是一個知州,不知道怎麼豬油蒙了心,非法閱當地駐軍也罷了,當地千戶居然也答允了,然後布政使懷不查,按察司不問,都司不理,鎮守太監也無回報,要不是錦衣衛官查明瞭回報,恐怕皇帝還矇在鼓裡,對此事絲毫不知。

一個小小知州,居然也學皇帝大閱時的排場,騎白馬,官服之上,還猶加披了一層黃衣。閱兵已經犯忌了,叭二潯死不死,懷要黃袍加身。自只男戮也就罷了,懷卜滯八同時,當地的布政司並都司,太監,還有巡按御史,這一大批官兒都得倒黴不可。

此事關係謀逆,就算秦永昌是個不知忌諱的糊塗蛋,但皇家尊嚴攸關重要,無論如何,皇帝非重處不可。不然的話,大家你披一身,我也披一身,個個來個黃袍在身,皇帝的尊嚴,天子的威令,豈不都成了笑柄?

“嗯,布使司侯成、按察吳中,罰俸”。

“是,皇爺!”牛玉很乖巧,當是此時一點意見也不敢發表,只是老老實實的躬身聽令,一聲兒也不吭。

“巡按吳碗等官,着先下獄吧。”

張佳木上前一步,躬身應答道:“是。臣遵旨。”逮捕朝官下獄,這是錦衣衛的差使。一會領了駕帖,派堤騎出京去拿人,很便當的差事,只消防着犯官自盡,逃逸什麼的。在大明還沒有人敢。

“錦衣衛官張佳木辦差得力小賞白金五十兩。”

“是,奴婢遵旨!”

這一次是牛玉上來答應,雖然在御駕前不允許有私人的應酬。牛玉小還是笑嘻嘻的向着張佳木點了點頭。

皇帝顯的很乏,眉宇間疲憊之色很明顯。秦永昌的事很荒唐,但顯出各地官僚機構的拖沓和漫不經心。除了錦衣衛官,此事居然沒有人奏報上來,荒唐懈怠也還罷了,但如果牽扯到“人心”這兩個字,自覺皇位四周總是有些不懷好意的窺探者的皇帝自然是心思身也累了。他揉了揉眉心,先誇張佳木一句:“你這件事辦的很好,非卿,聯被鼠輩欺矇矣

不等張佳木有所表示,皇帝又道:“還有件麼事沒有?”

他是倦了,沒有什麼重要事情,就打算回冉廷休息。

至於午朝和晚朝,取消久矣。事實上,皇帝常朝已經很不易了,他的子孫,能堅持常朝的都少。成化年間,閣臣都久不見皇帝,偶爾見一次,未及說政務則萬歲之聲而出,在御前,萬歲一出則大臣必退,閣臣們就狼狽退出,經此一事,現今的太子,後來的成化皇帝就再也不肯見閣臣了。

連內閣大臣也難見皇帝,更別提日常的常朝了。

皇帝每天都堅持常朝,特別是前一陣子朔風如刀,每天天不亮就起身,宮殿空曠風大,御門聽政也是件極爲辛苦的事,但朱祁鎮堅持下來,甘之如擡,並沒有不滿的表示,甚至偶感風寒,也是堅持如往,就是因爲皇位回來的不容易,天順之佳名皇帝不敢報以厚望,只是指望自己勤政愛民,以順天意罷了。

當然,勤政之餘,對勳戚和羣臣的嚴格防範和嚴厲的處置,在皇帝看來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嗯,他還算勤謹在準備退朝的時候,皇帝看着張佳木,暗道:“徐有貞這廝,說的也未必全是實話,他性子浮燥,我該再多問些人。”

“皇上,臣還有事要奏。”張佳木道:“不過臣請密奏

“哦?”皇帝詫異,但還是立刻揮手叫衆人告退,等身邊只有幾個親近內侍,而且背過身不敢去聽的時候。皇帝才又問道:“什麼事,你說吧!”

“臣昨日應會昌侯所邀,商議京營一事。”張佳木神色安然,把昨天的事娓娓道來,皇帝面無表情的聽着,待他說完,才又用平淡的聲音問道:“那麼,你的意思是怎麼樣呢?。

“皇上,他們都是勳臣張佳木從容道:,“其實地位是在臣之上的。臣以爲,召臣去說此事,只是因爲皇帝信重,所以臣私心忖度,不能估恩欺上,凡事都得以皇上爲先

這話就近於諂媚了!張佳木雖然是近臣,與普通的文臣武官不同,但也很少說這種話,但今天這種事情,說來就很應景,皇帝聽的心中當真感動,雖然臉上仍是一無表情,口吻卻是柔和的多,他道:“你說,你說!”

“臣覺得,事權不可操於一人之手。勳臣會昌侯等人言,回覆十團營,臣亦可領一營,但臣以爲,臣已經領錦衣衛,並任幼軍提督,幼軍雖不能和京營比,亦是營兵一制,臣再伸手,就算臣無異志,開此先例,亦非臣之福,朝廷也會多事。所以,臣想來想去,就算是復十團營有利,但勳臣掌兵難制,恐兵權入私門,皇上還是不允他們的好!”(未完待續)

第140章 如何安頓第134章 北鎮撫司第67章 生死由命第258章 賀喜第163章 金牌第620章 解套第411章 人情第163章 金牌第686章 肅清第520章 人心第475章 鐵壁第524章 襲殺第314章 同車第361章 葉宗留第77章 莊子第418章 巧遇第224章 嶽正第32章 人生百味第640章 舊事第60章 品評第279章 討教第605章 肅貪第606章 妙棋第227章 簡單粗暴第209章 破府第533章 酒話第250章 內閣第81章 大變將起第291章 欺心第79章 拜年第315章 狂歡第270章 手弩第275章 出操第251章 密奏第598章 詢問第五卷權傾天下第四百二十三章第104章 萬宮女第45章 挑人第365章 訴說第493章 羅網第五卷權傾天下第四百三十六六章 破陣第557章 正副使第126章 敲鐘第365章 訴說第339章 不仁第286章 油滑第604章 奏事第480章 知兵事第501章 不行第515章 君恩第5章 驚變第116章 後浪前浪第192章 連鎖第482章 西朝房第572章 管事第560章 起始第321章 好事第82章 重臣第470章 選鋒第397章 撐腰第4章 意外第102章 太后召見第219章 校閱第300章 零二章諸王第265章 生而知之第68章 一線之明第482章 西朝房第307章 好奇第264章 收成第236章 內親第390章 縣衙第83章 異常第434章 第三條路第537章 打趣第512章 封侯第90章 新手下第559章 賢妻第16章 楊大老爺第174章 賜宴第491章 消息第五卷權傾天下第四百三十六三章 秘器第520章 人心第404章 麥子第607章 可惜第366章 動身第381章 太平侯第172章 結納第139章 盤算第637章 銀本第248章 種禍第159章 從容第223章 傳臚第545章 離間第420章 翻盤第380章 羣狼第307章 好奇第186章 見過公公第487章 強弩第566章 入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