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內閣

不菡木到御駕前的時候。早朝凡退,內閣井退出辦※

大學士中,現在當然是以李賢最爲風光。不過,李賢現在看出不是出頭的時機,所以韜光養晦,除了應份該辦的政務之外,閒事一律不問,說也不說,每天在紫禁城東邊的文淵閣中辦事,下午就回家,一般也不見外客,如此謹慎,在皇帝心中的地位可是越來越重要,但皇帝越是倚重,李賢就越是謹慎,內閣上下不知道他的用意,也就不大拿他當首輔看,大家各自辦事,彼此間到也是相安無事。

按制度來說,常朝不僅要天天進行,而且要分爲早午晚三次朝會,不過現在肯定是不成了,早朝之後,沒有重大事情,閣臣也就不再請見了。

今天沒有什麼要緊的事,李賢辦完了手頭的事情,然後召集其餘的大學士出來,大家一起商議票擬。

內閣票擬是對君權最直接的限制,不經內閣,哪怕就是明武宗這樣任性的皇帝也要心慌,有明二百餘年,票擬由始自終,與六科給事中一起,對君權形成了極大的限制。所以票擬雖然有“上委之聖裁,下委之六部。的推譚之語,不過比起司禮批紅來,更具權威,所以實際的作用也就更大,票擬之重要性,也就可見一斑了。

今天要議的奏章都是由通政司送進來,有十幾件要緊的地方軍政事務都要立刻處理,因爲已經在早朝的時候和皇帝談過大概,內閣票擬過後,交給司禮批紅之後,再下發給該管的給事中,沒有異議之後,就成爲正式的詔旨和朝廷政命了。

不過今天議事不順,李賢雖然是首輔,不過對其餘的大學士沒有約束和管轄的權力。一般來說,首輔爲了事權統一,會安排自己的親信入閣,內閣人數不多,安排兩三知已進入內閣之後,事情就可以一如首輔的意志來辦,比如嘉靖年間的嚴嵩和萬曆年間的張居正,都是如此辦小事的。

但李賢沒有這種權力,別人不說,原本有望幹首輔的徐有貞被他擠了下來,封爵的事也沒有希望,但徐有貞每天努力辦事,上朝時也希圖表現自己,最近帝意似乎有所緩和,所以在內閣之中徐有貞根本不賣李賢的賬,而李賢也是無法可想了。

一個穿着元青色官服,系銀帶,頭頂烏紗帽的內閣中書趨前俯身,向着李賢輕聲道:“大人,徐大人早朝之後,直接出宮去了,交待下來。今天不來內閣了

“唉,這太不成話嶽正是有什麼說什麼的人,當下就把手中的公文重重一擱,怒道:“就知道趨奉皇上,咱們內閣成什麼了,想來就來,不想來就不來。公事怎麼的?咱們擬上去,他再說怪話,豈不是我們檀權了?”

“嗯,我要說話。”李賢雖然不願多事,不過這件事也是關係到內閣日常公事的運作,因爲很多票擬要公議,如果徐有貞不在各人議定了,只怕將來真的有擅權之說,到了被人說的時候自弓再來解釋。那可就是真的被動了。

“嗯,一切仰仗

嶽正答應一句,接着又想起什麼事來似的,摸了摸頭,道:“今晚可派什麼人去輪值登聞鼓啊?”

登聞鼓是宮禁一側的一個大鼓,豎起來讓百姓告御狀用的,當然,這鼓豎起來這麼多年,敢來告御狀的也沒幾個,但制度就是制度,按大明制度,每天都要有官員,而且是年輕的清要言官或是監察官,要麼也是刑部的官員,纔有資格輪值登聞鼓。

這是件小事,不過嶽正專喜歡在小事上做文章,李賢心裡覺得很是無聊,不過還是在臉上做出很認真的神情,想了再想,最後道:“不如在新科進士裡挑吧,有沒有分到都察院的?。????“向例這種差事給事中裡挑的多嶽正說:,“不過也不妨變通一下,我看,新科進士裡有個叫楊繼宗的,人很不壞,堪稱賢良方正,在部時間不久,清名已經傳頌一時,叫他去多辦些差吧,年輕人要多歷練

李賢也知道楊繼宗,知道此人和嶽正一樣,是個稍嫌迂腐很難變通的新科進士,嶽正也是打算提拔他,叫姓楊的多辦一些差來揚名。

不過這等小事,也不必同他去爭,於是看看別的閣老都無意見,於是便點頭道:“好吧,就挑楊主事吧,輪值要三人,再挑兩個就是了

“好”嶽正對此等事很熱心,答應一聲,就起身匆匆走了。

“無事可辦”。李賢心裡苦笑,想了一下,覺得現在不是去見皇帝的時機,總得打聽清楚徐有貞幹嗎去了,然後纔好措詞,於是向着閣中其餘人道:“議不成事,不如早點散,打聽好消息

其實李賢知道徐有貞的去向小早朝之後,徐有貞請密奏,就在奉天門左側的偏殿之中說了好一陣子,出來之後,徐有貞一臉得色的走了,李賢心知必定是有要緊事奏,但說了什麼,卻也是不大清楚。

wWW_ttκд n_¢ ○

“管他呢李賢心道:,“但願他別去惹張佳木,不然,非得自己撞滿頭包不可!”

徐有貞本人卻是沒有李賢的這種見解和認識。當然,潛意識裡或許是有些,不過以他的經歷和爲人,斷然不會服氣,也不可能承認這一點,他只是覺得,張佳木太礙事了,害他甚重,非得把場子找回來不可。

如果不是張佳木做梗,他已經和王驟、石亨、張氏兄弟,還有門達等武官都商議好了,十六日晚起事,十七日早御門,則大事定矣。

他以奪門首功加謀主的身份。還早早見過當時的太上皇請策定計,功勞豈小?朱祁鎮是念舊的人,有這種功勞情份,這一世是吃不完了。

別說當內閣首輔文臣第一,恐怕封爵也不是難事。

就算如此,在石亨等人的援引幫助下,他還是差點就當了首輔,封爵的事也有了眉目,聽說是封“小武功伯。名號不壞,就算是一世的伯不能世襲,好歹也是封爵,國朝文臣封爵可有多難,那是多風光的事,當初被于謙趕出朝廷的醜事。就可以靠着這件事一牀錦被遮掩了去。

但一切都失敗了,就是張佳木在其中攪局破壞,結果一夢成空,啥也沒撈着。辛辛苦苦,卻是爲別人做了嫁衣,這口氣,如何忍得下來?

況且還有張佳木救于謙一事,更是他的生死大仇。誰都知道,徐某人一生的運氣名聲,卻是被于謙那一喝斷送,此仇不共戴天,辛苦修河重回中樞所爲何來?豈不就是等着于謙人頭落地,名聲盡毀的那一天?結果一切成空,這個仇,真的無可排解,也就只能和張佳木死拼到底不可了。

從宮中出來,徐有貞並沒有回自己家裡,而是略等一會之後,等石亨帶着大票武官出來,這纔在家下人的簇擁下,迎接上去。

“見過侯爺

“徐大人不必客氣石亨氣色很好,每天進宮出來之後,他氣色都會很好。這一次又有不少軍官得以面聖,他吹的牛皮向來沒有叫他現眼,現在大家都對他大爲吹捧,面聖之後,這些武官也就有了提升的理冉,他的勢力在京營中則是水漲船高。當然叫他再歡喜不過了。

見着徐有貞,石亨知道他有事談,於是擺了擺手,向着諸多武官道:“諸位先回,一會我回去,有隻羊很肥,火腿也出了法,咱們今天消繳了它。”

“是勒,侯爺”。

十幾個武官亂七八糟的答應下來,然後便先去了。石府下人與徐府的人分到兩邊,把道路阻斷,所有人隔開一段距離,等着兩家的主人說話。

等徐有貞把早朝後面奏的情形說完,石亨點了點頭,冷哼一聲,問道:“這麼說,這一次我們能叫那小子難看了?”

“是啊徐有貞興致勃勃的道:“昨天的事他還沒說,我就在皇上面前講了,這一次皇上肯定會對他不滿。不過,是不是當面叫他難看,還是事後有所佈置,我們等着瞧好了。”

“你說他會不會搶先和皇上講?”

“不會徐有貞很肯定的道:“換了侯爺你,會不會說?。

石亨搖頭道:“我當然不會說,豈不是傻?這麼多人奉承他,事情成了,他勢力可就真大了。到時候,我都得去捧他的臭腳,不然的話,人家硬擠也把我給擠死了

他怪笑一聲,又道:“不過咱們這一次先在皇上面前給他下了眼藥,皇上最近也肯聽你的話,這小子看來是真要到黴了

“是啊!”徐有貞覺得對方說話粗魯不文,簡直就是有侮斯文,把自己說成了告奸的小小人一樣。不過還是順嘴跟着道:“這一次他非倒黴不可了

“真的嗎?”石亨還是有點不放心,幾次和張佳木鬥法,他都是以失敗而告終,這一次他也不能完全的放心。

“是的,侯爺放心好了。”徐有貞看出對方的疑慮,他拍着胸口道:“插手京營是大忌,皇上絕不能容忍。而張某人也不會放手,所以一定會被我說中,侯爺,我們等着看笑話好了!”

“嗯石亨心滿意足的道:,“這一次就算打不死他,聖眷一衰,底下我們再羣起攻之,非得要他的小命不可!”

第546章 謝恩第143章 錦衣都督第579章 仁德第294章 出行第609章 攤派第500章 贏家第27章 暗箭難防第344章 草原第165章 徐府第196章 進場第593章 賑濟第88章 威風殺氣第300章 零五章焚香第172章 結納第154章 提人第184章 文官第408章 軍制第184章 文官第228章 痛快第170章 經營收納第686章 肅清第483章 反了第102章 太后召見第254章 聰明第543章 和買第152章 人心第377章 閣老第399 十團營第575章 新司第306章 巧遇第340章 餘百戶第318章 慶賀第653章 編制第286章 油滑第505章 深宅第560章 起始第491章 消息第348章 踏實第513章 喜事第五卷權傾天下第五百八十四章第682章 破局第408章 軍制第285章 森嚴第503章 狂悖第48章 保證金制度第四卷錦衣都督第三百三五章 羨慕第562章 內閣第646章 議曹第696章 屏息第223章 傳臚第252章 臣不密第326章 鹽引第608章 間子第188章 辣椒第213章 因禍得福第226章 風水輪流轉第276章 動手第624章 變化第420章 敬酒第183章 世家第五卷權傾天下第四百三十六四章 反制第254章 聰明第664章 司法第292章 用人之道第22章 亂第286章 油滑第309章 露臉第256章 打秋風第586章 光祿寺第366章 動身第477章 慘事第85章 斷指第646章 議曹第358章 駕臨第564章 儲備第572章 管事第341章 集體第374章 族誅第392章 潛伏第516章 報效第71章 夜宵第356章 分贓第348章 踏實第414章 消息第607章 可惜第571章 家國第366章 動身第6章 開荒任務第671章 論道第321章 好事第530章 大格局第531章 衙門第591章 正道第343章 韃子第367章 處處爲營第262章 夫妻第323章 編號第370章 學校第224章 嶽正第240章 不虛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