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驚夢 (3)

“奉聖夫人是私自出宮。”

“難道陛下不知道?”

“……陛下自然是知道的……”

朱由檢長吁一聲:“那就是了,陛下思念奉聖夫人,特旨公公前來接回?”

“是。可奴才找不到奉聖夫人。”

“怎麼可能?陛下既是知道……”

“可確實找不到,找不到啊……”

說話間,只聽一聲歡呼:“找到了!”

衆人一怔。

只見兩個東廠太監一左一右,將客印月引向客廳。

魏忠賢和朱由檢都忽地站了起來。

錢寧吃驚不小,魏忠賢大喜過望,朱由檢沉吟着。

客印月進到客廳,一太監朝魏忠賢逢迎道:“魏公公真是料事如神。”

魏忠賢呵斥:“住口!”趨步上前,朝客印月跪下,“奴才叩見奉聖夫人。”客印月理也不理,走向朱由檢,魏忠賢被晾在那裡。

朱由檢微微頷首:“奉聖夫人光臨寒舍,由檢竟然不知,有罪,有罪。”

客印月也微微施禮:“不速之客,給王爺添麻煩了。”

“請夫人上座。”

“不敢,王爺是主,印月是客。”

朱由檢堅持道:“夫人請。”

客印月這才盈盈地坐到方纔魏忠賢的座位上。

朱由檢吩咐道:“給夫人奉茶。”

那邊,兩個太監攙扶起魏忠賢。

“公公您看這……”

“明明是王府藏了人……”

魏忠賢一聲斷喝:“來人!”

門口的四個東廠太監應聲而入。

“將這兩個不曉事的奴才拉出去,亂棍打死!”

兩個太監掙扎着:“哎,公公,公公,我等沒犯錯啊……”但已被拉了出去。

“給我狠狠打!”

朱由檢從旁攔道:“慢!”

魏忠賢轉身面對朱由檢:“奴才們不懂事。”

“那是公公的家事,公公可回到自家再行料理,給魏公公看座。”

魏忠賢一怔,朝外喝道:“將那兩個狗奴才先押起來。”然後面對朱由檢,“謝王爺。”到椅前坐下。

信王府別院,楊天石的臨時住所,斜靠在牀頭的蕭妻氣色好多了,兩個孩子見楊天石進來,奔了過去,拉着他的手,“叔叔、叔叔”地叫着。

楊天石抱起一個,拉着一個,走向牀邊。御醫識相地出去帶上了門。

蕭妻瞅着楊天石:“印月讓他們帶走了。”

楊天石點點頭:“嫂子大好了?”說着把孩子放在牀沿上。

“他們會把印月怎樣?”

“嫂子放心……”

“他們要帶她回宮?”

“我決不允許!”

客廳裡,魏忠賢放下茶盞,面對客印月恭敬地說:“奉聖夫人既是在信王府駐蹕,奴才就放心了。可陛下思念夫人,夫人是否允許奴才護駕回宮?”

客印月看也不看魏忠賢,瞅着朱由檢問:“王爺,可有酒?”

“有,有。來人,給奉聖夫人上酒。哎呀,夫人算是問着了,我這王府裡頭,別的不敢說,江南好酒,還真是不缺。”

兩個僕人抱着一罈女兒紅,端着酒盞,進來了。

朱由檢上前,接過那罈女兒紅,親自給客印月斟酒,魏忠賢訕訕地坐下了。

客印月站起:“真是不敢當。”

“夫人請坐。”朱由檢扭頭瞅着魏忠賢,“公公也來一盞?”

魏忠賢推辭:“多謝,奴才不勝酒量。”

酒已斟滿,朱由檢回到座位:“好好,那咱們喝茶,喝茶。”

朱、魏二人端起茶盞。

客印月執酒盞一飲而盡。

朱由檢笑道:“早就聽說奉聖夫人海量,果然是名不虛傳。”

客印月酒色上臉,豔若桃花:“讓王爺見笑了。”說着,執酒盞而起,面有浪容,“王爺可知印月會唱戲?”

朱由檢趕緊站起:“由檢哪有這等福分。”

客印月美目顧盼:“王爺可願聽上一曲?”

“不敢。然夫人可自便。”

忽然間,門口處,楊天石與管家同時到達,管家急衝衝到了朱由檢面前,“王爺,李贄先生帶着戲班子來了,說是王爺有言在先。”

朱由檢彷彿突然想起:“不錯不錯,是……牡丹亭。”

楊天石在門口處怔怔地瞅着客印月。

客印月長袖飄飄,已在輕吟慢舞:

(唸白)天下女子有情,寧有如杜麗娘者乎!

夢其人即病,病即彌連,至手畫形容,傳於世而後死。

死十七年矣,復能冥冥中追其所夢者而生。

如麗娘者,乃可謂之有情人耳。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而不可與死,死可以生。

生而不可與死,死而不可復生者,皆非情之至也。

客印月向朱由檢微微施禮(唸白):“王爺,印月去也……”說着,趨步奔出客廳。

魏忠賢忽地站起:“夫人!”

朱由檢哈哈大笑:“奉聖夫人一來,天開雲散,樂也來,舞也來,好好好。”隨即吩咐管家,“去,好好照顧奉聖夫人。”

管家顛顛地跟在後面去了。

魏忠賢怔怔地坐下。

朱由檢整衣而坐:“魏公公,你到底要如何,說吧。”

“奉陛下密詔,迎奉聖夫人回宮。”

“既有密詔,請公公宣旨。”說着,就要跪……

“等等。”魏忠賢忽地站起。朱由檢卻仍是欲跪的姿勢——

“怎麼?”

“哦,這個,陛下傳的是口諭……”

朱由檢挺身而起:“魏忠賢,你耍弄本王嗎?”

魏忠賢低眉順眼:“奴才不敢。”

“那就是沒有聖諭!”

“王爺不信奴才,奴才也沒辦法。”

朱由檢瞅着楊天石、錢寧:“本王要相信他嗎?”

楊天石道:“陛下確有口諭。”

這下是朱由檢、錢寧吃驚,魏忠賢高興起來:“奴才從不撒謊。”

“陛下宣諭之時,魏公公確實在場,但陛下所宣之諭,卻是要卑職復任奉聖將軍之職,直到找到奉聖夫人爲止。魏公公,這你是聽到的。”

“聽到了聽到了,嗯嗯,這麼說吧,誰先找到奉聖夫人,這不要緊,要緊的是找到了。楊將軍,公公我願意不要這個功勞,就請楊將軍護送奉聖夫人回宮。”

“可還有一道聖諭,魏公公沒聽到,那纔是真正的密詔。”

“還有密詔?”魏忠賢疑惑了。

“陛下的密詔是,奉聖夫人不是親孃,親如生母,要卑職找到奉聖夫人後,一切惟夫人之命是從。陛下惟求夫人安全。夫人要在江南遊玩,聽其自便,由卑職扈從。”

“決無此諭!”魏忠賢怒道。

“難道只有你的密詔是真,別人都是假?”楊天石冷笑道。

“你!楊天石,你到底要如何?”

“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楊將軍,”魏忠賢瞅着楊天石,“你可知宮裡規矩?”

“正要請教。”

“宮裡的女人都是陛下的女人。”

“那女人若出了宮又如何?”

“一日爲陛下的女人,終生都是陛下的女人。”

“宮裡有宮女,有皇后,有嬪妃,更有皇后娘娘。奉聖夫人之名號乃先皇所賜,當今陛下視如母后,不知算哪一種女人?”

“這你知道!”

“我不知道!”

朱由檢嘿嘿地笑了:“宮裡的事情自然還是魏公公知道得多些,楊將軍所問之事,本王也有興趣,這裡沒外人,魏公公不妨說說。”魏忠賢一聽,心裡咯噔一下。

“王爺,宮裡的事情,有些還是不知道的好。”

“那就莫怪本王無禮了!”朱由檢一繃臉,“陛下既欽復天石奉聖將軍之職,自是要楊將軍扈從奉聖夫人。奉聖夫人既駐蹕本王府,本王自當代陛下孝敬夫人,如陛下一般視如母后,也自然要請楊將軍留下。其餘之事,本王一概不問。”

“王爺……”魏忠賢還要再爭。朱由檢已是一聲斷喝:

“來人!”

“王爺。”管家進來了。

“王府南院,清理一新,請奉聖夫人駐蹕。”

“遵命!”管家領命而去。

朱由檢也站了起來:“魏公公遠道而來,是否也留住一宿啊?”

“不敢叨擾王爺。”魏忠賢一拱手,拂袖而去。朱由檢親自送到門口——

“恕不遠送。”

在外等候的劉三迎着魏忠賢:“公公……”魏忠賢猛然站住。

“那兩個狗奴才在哪?”兩個太監從角落跑出來……

“魏公公。”

魏忠賢瞅着兩個太監,話卻是說給身後的朱由檢:“奉聖夫人駐蹕信王府,你們兩個給我好生伺候,若被外人驚擾,有絲毫閃失,本公公要你們的腦袋!”

“奴才遵命!”

魏忠賢在劉三的陪侍下,揚長而去。

廳堂中央,楊天石沉吟着:“信王爺救了印月。”

“你和印月之事,我都稟告了王爺。”

楊天石瞪了錢寧一眼:“多嘴!”趨步走向朱由檢,“方纔多謝王爺。”

門口處,朱由檢卻仍然瞅着魏忠賢遠去的背影:“一日爲陛下女人,終生爲陛下女人。魏忠賢說得並不錯。”

“王爺……”錢寧走了過來。

朱由檢仍然瞅着門外:“宮裡頭的女人,哪怕是一個宮女,外人略有染指,都是死罪,更不要說是奉聖夫人。”

“王爺,卑職曾經稟告,此事前因後果,很是複雜。”朱由檢不理錢寧,卻是親切地瞅向楊天石——

“可本王偏要破破宮裡頭的規矩。”

“王爺……”

“魏忠賢不是善類,即使在江南,奉聖夫人還是在東廠奴才監視之下,不過,你既有奉聖將軍之職,理當悉心守護。”

“卑職不敢請王爺擔此風險。”楊天石心中感激。

“你在冒險,錢寧在冒險,本王更是在冒險。”朱由檢把楊天石和錢寧的手都拉住了,“你我三人要做的事,早已無時無處不無風險。無非是上頭還有個天。我請你們幫我,捅它一個窟窿。”

錢寧道:“王爺放心,天石定會鼎力協助王爺。”

朱由檢攜手二人朝外走去:“走走走,咱們也去聽戲。”

庭院深處,傳來崑曲樂聲……

園中,以牡丹亭爲中心佈置得像個大戲臺,劇中的侍女春香由嫣紅扮演,李贄的紅顏知己、美婦扮演杜麗娘,四周松明高照,薄煙嫋嫋,牡丹亭籠罩在如夢如幻之中。

園中設置了三個桌案,中央桌案顯然是留給朱由檢的,右側桌案前坐着顧憲成,他的身後站立着東林弟子們,左側桌案前坐着客印月和李贄,各桌案上擺有茶、酒及瓜果點心。

客印月身後,兩個東廠太監侍立着,客印月顯然已是半醉。

“信王爺駕到!”隨着通報,奏樂、演唱立停,朱由檢在楊天石、錢寧的陪侍下,笑嘻嘻地出現了。

衆人皆起,朱由檢走到了顧憲成面前:“啊,東林先生也來了。”

顧憲成指着隔案的李贄:“昨日遭亂民綁架,今日又被卓吾先生強逼。”

朱由檢坐到主座上,笑嘻嘻地瞅着李贄:“卓吾先生定要在我王府彩排此劇,且將東林會講之題定爲《牡丹亭》,實在是蓄謀已久,不知是也不是?”

“王爺明鑑。《牡丹亭》一劇,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千古絕唱。然一年之前,先皇驟然宣諭,以《牡丹亭》爲邪詞淫曲,飭令罷演,焚燒劇本,不得流傳。李贄心中不服,敢請王爺觀賞此劇,以求平反昭雪。”

朱由檢點點頭,面向客印月:“奉聖夫人。”

客印月滿面桃花:“王爺……”

“父皇宣諭之時,由檢尚在宗人府。不過,聽說宮中並未禁演此劇。還聽說,宮中所以沒禁演,乃夫人一言定乾坤,且夫人精熟此劇,十分喜愛。”

“其實就是先皇也喜歡此劇,所以將李贄先生的戲班子留在鐘鼓司。”

“宮裡宮外,天上人間,自然尺度不同。”顧憲成道。

“不知有何不同?”客印月問。

“哦,”顧憲成愣怔一下,“先皇於民間禁演此劇,乃因此劇顛倒情理,蠱惑人心。聽說有優伶演唱此劇之《尋夢》一出,悲慟氣絕於舞臺;婁江女子俞二孃亦因此劇之無謂感懷,傷情而絕。此等悖理之情,大出《女戒》之誡。還有個叫馮小青的女子,讀此劇本後賦詩言道:‘冷雨幽簾不可聽,挑燈閒看《牡丹亭》。人間亦有癡於我,豈獨傷心是小青。’倘若天下女子盡皆如此癡癡呆呆,豈非婦道皆無,害人匪淺?”

朱由檢一聽,不禁大感興趣。

“先前所知,《牡丹亭》不過言情之劇,聽先生一席話,此劇至情,竟能殺人於無形,倒讓由檢長了見識。”

李贄沉鬱地站了起來,他顯然不贊成顧憲成的一番話。

第四章 天石印月 (1)第四章 天石印月 (3)第二十三章 驚夢 (3)第二十四章 死島死士 (2)第七章 情深非骨肉 (3)第二十九章 敢有歌吟動地哀 (2)第十三章 魏忠賢進宮 (3)第十三章 魏忠賢進宮 (1)第十七章 弒君 (1)第二十七章 東林劫難 (1)第五章 問世間情是何物 (2)第二十九章 敢有歌吟動地哀 (1)第九章 先下手爲強 (3)第二十三章 驚夢 (2)第十四章 觀虜典兵 (2)第七章 情深非骨肉 (2)第十七章 弒君 (2)第二十三章 驚夢 (3)第二十五章 卓吾先生 (3)第九章 先下手爲強 (2)第二十一章 民變 (2)第十三章 魏忠賢進宮 (2)第十四章 觀虜典兵 (3)第七章 情深非骨肉 (1)第二十六章 冷血殺手 (3)第二十六章 冷血殺手 (3)第一章 接班人問題 (2)第九章 先下手爲強 (3)第二十六章 冷血殺手 (2)第十四章 觀虜典兵 (1)第六章 奉聖夫人奉聖宮 (1)第十七章 弒君 (3)第十一章 魏忠賢出世 (2)第六章 奉聖夫人奉聖宮 (3)第一章 接班人問題 (4)第八章 陽光雨露布衣家 (1)第十五章 生生死死憑誰斷 (2)第九章 先下手爲強 (1)第十七章 弒君 (3)第六章 奉聖夫人奉聖宮 (2)第二十八章 皇兄皇弟 (2)第二十章 江南煙雨 (1)第九章 先下手爲強 (1)第二十五章 卓吾先生 (3)第四章 天石印月 (1)第二十九章 敢有歌吟動地哀 (2)第十九章 花自飄零水自流 (3)第四章 天石印月 (2)第二十章 江南煙雨 (1)第十五章 生生死死憑誰斷 (1)第五章 問世間情是何物 (1)第三章 錦衣衛之功能 (1)第二十八章 皇兄皇弟 (3)第五章 問世間情是何物 (1)第三章 錦衣衛之功能 (2)第二十五章 卓吾先生 (1)第十六章 梃擊案 (1)第十七章 弒君 (2)第二十一章 民變 (1)第十五章 生生死死憑誰斷 (1)第二十五章 卓吾先生 (1)第二十三章 驚夢 (4)第九章 先下手爲強 (2)第十九章 花自飄零水自流 (1)第二十七章 東林劫難 (2)第十章 冥冥中自有天意 (3)第十章 冥冥中自有天意 (3)第二十七章 東林劫難 (2)第六章 奉聖夫人奉聖宮 (3)第二十章 江南煙雨 (1)第十三章 魏忠賢進宮 (3)第三章 錦衣衛之功能 (1)第十三章 魏忠賢進宮 (1)第十三章 魏忠賢進宮 (3)第十二章 國之大事惟祀與戎 (3)第二十一章 民變 (3)第二十四章 死島死士 (1)第二十七章 東林劫難 (2)第二十四章 死島死士 (2)第二章 血濺深宮 (1)第十四章 觀虜典兵 (3)第十六章 梃擊案 (1)第二十四章 死島死士 (2)第七章 情深非骨肉 (2)第四章 天石印月 (1)第十二章 國之大事惟祀與戎 (1)第十二章 國之大事惟祀與戎 (3)第十章 冥冥中自有天意 (1)第一章 接班人問題 (2)第十三章 魏忠賢進宮 (2)第十一章 魏忠賢出世 (3)第一章 接班人問題 (1)第二十六章 冷血殺手 (2)第二十四章 死島死士 (1)第二十章 江南煙雨 (3)第十三章 魏忠賢進宮 (3)第二十九章 敢有歌吟動地哀 (1)第十五章 生生死死憑誰斷 (2)第二十四章 死島死士 (1)第二十三章 驚夢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