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奪嫡 (3)

朱由校拿着畫冊,踱起步來,喃喃着:“知道,朕知道……”他忽然揮舞着畫冊吼道,“可朕如今是皇帝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管他什麼人,都是臣民!無論誰找她回來,她都是朕的!”朱由校瞪着劉公公,“你敢說不是?”

劉公公低眉順眼:“陛下聖明。”

門口處,魏忠賢稟告:“楊天石父子覲見。”

朱由校一怔。

劉公公問:“陛下,是不是換個地方……”

“不,就在這兒!”

門口處,魏忠賢侍立在側,楊天石和布衣走了進來,魏忠賢怔怔地瞅着自己的兒子,但布衣理也不理。

面對朱由校,楊天石、布衣就要下跪:“陛下……”

朱由校滿臉的笑,扶住二人:“聖旨下,即日起,楊家三代可隨時進宮,詔諭免跪。欽此。”

“謝陛下隆恩。”

朱由校落座,先發制人地將布衣畫冊遞了上去:“朕知道你們來做什麼,可人不見了。”

楊天石一怔:“怎麼可能?”

布衣翻着畫冊,神情激動,擡頭不解地說:“我娘就盼着這一天!”

魏忠賢從旁提醒道:“布衣……”

布衣看也不看自己親生父親:“我的名字是我爹起的,不是隨便什麼人都可以亂叫。”

朱由校和劉公公都是一怔,瞅着魏忠賢。

魏忠賢早已今非昔比,恭順地對着皇帝說話,卻是說給楊天石父子聽:“是,奴才要說的是,陛下登基之後,頭一件事便是宣詔奉聖夫人可自由離宮。奴才親眼看到夫人收拾了首飾行李,奴才還斗膽勸了幾句,可夫人不聽,還是走了。陛下今早得知,已經責罰了奴才。”

這一番話,爲朱由校開脫得極爲妥帖,劉公公不禁眼神中露出佩服。

朱由校點點頭:“楊指揮使、布衣,你們聽到了?”

楊天石瞅一眼凌亂的宮室,相信了魏忠賢的話,“請陛下解除臣錦衣衛指揮使之職。”

所有人都一怔。

劉公公道:“新皇登基,正是用人之際,尤其是自己人。楊指揮使驟然離職,陛下心裡會難過的。”

楊天石毅然決然:“臣答應過布衣,一定把他親孃找回來。”

“兒子跟爹一起去找。”布衣接口道。

朱由校哈哈大笑起來,接着頓住,正色道:“朕不準。”

“陛下……”

朱由校說:“朕不准你們兩個全都離開朕。”

楊天石與布衣對視着,他按了按布衣的肩膀:“布衣還小……”

朱由校點點頭:“朕詔準楊布衣子承父職。”

“陛下,布衣還小……”

朱由校深深地瞅着楊天石:“你是說朕不配做這個皇帝。”

“臣不敢。”

“朕既可做皇帝,布衣與朕同年,自可做錦衣衛指揮使。”他詭異地笑着,“朕不僅要布衣子承父職,還要你楊天石父承子職,即日起,朕命你復任奉聖將軍之職,待尋回奉聖夫人,另有所任。”

楊天石父子皆跪:“謝陛下。”

奉聖宮工房內,“客印月木雕”豎立在牆壁前,頸處的岔口已經彌合得嚴絲合縫,但看得出膠水未乾,朱由校伸手摸向“客印月”的臉。

一旁的魏忠賢提醒道:“陛下,還摸不得。”

朱由校縮回手,深深地瞅着魏忠賢:“因爲她曾是你的女人?”

魏忠賢恭順地說:“奴才如今已無非分之想,就想着如何侍奉好陛下。”

朱由校又瞅向“客印月”:“事到如今,朕也有些糊塗了,這個女人到底是誰的女人。”

“只要是陛下喜歡的女人,她就不能是別人的女人。”

朱由校瞅魏忠賢一眼,在工房內巡視起來:“我大明洪武皇帝,討飯出身;朕如今也當上了皇帝,倒是個木匠出身。想一想,很是有趣。”

劉公公恭維道:“陛下雄才大略,此出身之地,從此可昭示後人發憤圖強。”

“朕可不想讓自己的兒子殺了朕。”

劉公公嚇了一跳,立刻跪下:“奴才失言!奴才該死!”

朱由校扶起劉公公:“好啦好啦,你勞苦功高,往後,魏公公的活兒,朕就交給你做了。”

劉公公大喜:“謝陛下隆恩!”

朱由校瞅向魏忠賢。魏忠賢低眉順眼。

“奴才什麼都不要。”

“你親生兒子……你也不要嗎?”

魏忠賢面容痛苦:“奴才已是淨身之人,奴才只有布衣這一個兒子。”

“朕定要讓他認你這個親生父親。”

魏忠賢搖着頭。

朱由校走動起來:“有件事,朕始終不解,本朝歷代皇帝,無不將東廠置於錦衣衛之上,因爲錦衣衛雖爲近侍,指揮使畢竟是外臣。東廠便不同,東廠大檔乃宮內司禮太監兼任,承旨述旨,畢竟方便得多。你們可知這是爲何?”

魏忠賢懵懂不知。

劉公公接口:“奴才所知不多,不過東廠自成祖以來,方纔煊赫當朝,因爲成祖能得到天下,宮裡的公公們出了大力。”

“你們也出了大力。”

魏忠賢、劉公公一起道:“奴才不敢居功。”

朱由校親切地瞅着二人:“功在朕心,魏忠賢……”

“陛下。”

“朕命你重組東廠。”

魏忠賢仍是不大明白:“陛下……”

“蠢材!東廠在錦衣衛之上,你這個東廠大檔也就在你親生兒子之上,久而久之,還怕他不認你嗎?”

魏忠賢如夢方醒,感激涕零,整衣而跪:“奴才謝陛下隆恩!”

朱由校深深地瞅着魏忠賢:“天下乃朕一人之天下,朕要你父子鎮守朕的家門。”

魏忠賢俯首帖耳:“陛下家門口從此有了一條忠心耿耿的惡狗。”

東廠官邸,大門大開,列隊院落兩側的東廠太監一色皁衣黃腰帶,個個將木梃戳在地上,整齊地戳擊着,齊聲呼道:“效忠陛下,服從大檔!”持續不斷。

魏忠賢一身光鮮,在兩名太監的侍從下進入院落,接受太監們的歡呼,其熏天權勢逼面而來。

當年的蟠龍縣令趙琪,如今已是三品官服在身,他候在魏忠賢官邸門前,見到魏忠賢,便恭順地迎了上去:“卑職迎候魏公公。”

魏忠賢鼻子哼了一聲。

魏忠賢坐定,瞅着桌案上的文房四寶,拿起毛筆,陌生地瞅着,嘿嘿地笑了:“這玩意兒,它認得我,我不認得它。”

趙琪在側謙卑地說:“公公大才,這等芝麻小吏俗務,卑職代勞。”

“芝麻小吏?”魏忠賢瞪眼道,“你還嫌官小嗎?”

趙琪笑了:“趙琪混了一輩子,不過七品縣令,公公一聲召喚,擢升三品,亙古未有。”他從旁捧過一個金漆木盒,放在魏忠賢面前,打開盒蓋,裡面裝滿了長條的木片。“公公發號施令,用得着這些。”

魏忠賢皺眉:“用這玩意兒?”

趙琪輕輕推開文房四寶,桌面上露出一個暗箱,裡面整整齊齊,擺放着雕工工具。

“公公要奴才們做什麼事情……”他拿起一塊木片,“隨便給它一刀便是。”

魏忠賢拿起一柄刻刀,在木片上一劃,竟是一個月牙狀。

“月牙彎彎,外出斂錢。”趙琪順嘴胡謅。

魏忠賢瞅着趙琪:“官兒有了,就要撈錢?”

趙琪又捧上一塊木片:“當官發財,原是不分家的。”

魏忠賢又在木片上一劃,竟然削去了一角。

“哎呀不得了,公公要殺人。”說着,趙琪又捧上了一塊木片。

這一次,魏忠賢刻得仔細,竟刻出一個“♂”符號。

趙琪沉吟着。

魏忠賢笑了:“公公我腦袋裡的玩意兒,沒那麼好猜的。”

“公公這是要奴才們帶令出行,去哪呢?東廠對面便是錦衣衛衙署,那自然是去錦衣衛。錦衣衛是圓圈,我東廠是利箭,廠在上,衛在下,原來有公公索要之人關押在錦衣衛,公公要將其移送東廠。”

魏忠賢真的有些驚訝了:“你肚子裡果然有點雜碎,能破解我的天書。”

“卑職日日有天書可讀,總算是不枉此生。”

魏忠賢舉起這木片令牌:“速將此弒君之徒移送東廠。”

趙琪接過木片:“卑職遵命。”走向門口。

“等等。”魏忠賢起身離案,“還是我親自去吧。”

趙琪在門口瞅着有“♂”符號的令牌,“怪不得箭頭衝上,公公原來投鼠忌器。”

魏忠賢怒道:“放屁!”

錦衣衛衙署白虎堂內,身着錦衣衛指揮使官服的布衣,在下侍立着。

坐在白虎椅上的楊天石沉吟片刻,交代道:“有件事你一定要記牢,我不在,錦衣衛除了常規禁衛,別的什麼都不要幹。”

“陛下若有特旨呢?”

“一步登天……我真是不明白。”楊天石若有所思,答非所問。

“兒子與三殿下曾經結拜。”

楊天石走過來,爲布衣整理一下官服。

“或許……因爲……你還有一個親爹。”

布衣斷然道:“爹,你知道兒子的意思。”

楊天石點頭:“布衣,你還不瞭解錦衣衛,不瞭解宮廷。爹要你遇事多想想,若想不明白,避之則吉。”他沉吟了一下,“可有些事情,你想躲都躲不開。”

“兒子若想不明白,就去問爺爺。”

“可有的事情,還是要自己擔當,不能讓爺爺操心。”

“兒子有分寸。”

侍衛入內報告:“魏公公請見。”

布衣乾脆地說:“不見!”

楊天石制止道:“等等。”對着布衣,“公事就是公事,我先去看看。”

詔獄大院中央,魏忠賢微笑着拱手:“啊,奉聖將軍。”他的身邊站立着趙琪,身後是持梃太監,今非昔比,大不一樣。

楊天石亦拱手:“魏公公有事?”

魏忠賢瞅着楊天石:“雖說都是一家人,有的事情,恐怕還是要指揮使大人親自出面。”

“我還沒卸任,今日之事,還是可以跟我說。”

魏忠賢朝趙琪使個眼色:“那也好。”

趙琪立刻向楊天石捧上有“♂”符號的令牌。

楊天石拿在手裡:“這是什麼?”

“東廠初創,一切從簡,就是令牌也比不得錦衣衛。”

“看不懂。”

魏忠賢點點頭:“先皇遺詔,楊大人沒親耳聽到,可一定聽說了。兩個弒君逆賊所做之事,那是不能傳出去的,所以需移送我東廠審訊。”

“錦衣衛詔獄同樣是陛下庭審機關。”

魏忠賢笑了:“畢竟一個門裡,一個門外,門一關,那就嚴實多嘍。”

錢寧忽然出現在詔獄大門前,滿臉的冷峻:“要提人,提好啦!”

魏忠賢冷冷地瞅着錢寧,舊恨新仇涌上心頭,他冷笑道:“原來是錢大人,令尊乃陛下欽犯,錢大人仍能主管詔獄,你本事不小啊。”

“我知道魏公公恨不得剝了我的皮,可惜老子不歸你管。”

“你以爲我管不着?”

“除非陛下親口諭旨,罷了錢寧。”

“不會過了今日。”

朱由檢自外信步而來:“哪來的狗奴才,氣焰不小啊。”

衆人一怔,尤其是魏忠賢,趨步上前施禮:“奴才見過信王爺。”

朱由檢昂然而立,瞅也不瞅魏忠賢:“你是誰?”

魏忠賢語塞:“奴才……”

趙琪趕緊道:“啓稟信王爺,這位魏公公有功於陛下,所以取代了原來的那個魏公公,成了新的魏公公,如今奉旨主管東廠。”

“原來是我三弟的一條狗。”

魏忠賢低眉順眼:“奴才是陛下的狗,也是信王爺的狗。”

朱由檢冷冷地說:“你知道就好。楊大人,我要見見我大哥和錢仕達。”

楊天石瞅向錢寧說:“錢大人,給信王爺引路。”

魏忠賢趨步而前,擋在朱由檢面前說:“信王爺,這,這不太好吧……”

朱由檢冷冷地注視着魏忠賢說:“主子的道你也敢擋嗎?”

“奴才不敢,奴才是說陛下的欽犯……”

朱由檢一腳踹過去說:“滾開!”

錢寧帶朱由檢昂然而入詔獄大門。

走廊上,錢寧接過了錦衣衛獄卒的鑰匙:“門口看着,任何人不準進來。”

獄卒應着離開了。

朱由檢至牢門前,忽然倒吸了一口冷氣。

錢仕達和朱由榿滿嘴是血,奄奄一息,顯然舌頭已被割掉,說不出話來。

朱由檢竭力鎮靜着自己望向錢寧:“是你滅的口?”

“是。”

“所有秘密就只有你一個人知道了?”

“是。家父要兒子只稟告信王爺一個。”

“我如何知道你所說是真是假?”

錢寧打開門:“信王爺,請。”

朱由檢進入,錢寧掏出一塊手帕遞給朱由檢:“家父和大殿下可以告訴你。”

見到朱由檢,朱由榿掙扎着坐起,他蘸上血艱難地在布片上寫着,血幹了,錢寧用刀劃破自己的手指……

朱由檢最終看到了六個歪歪扭扭的字:新皇弒君奪嫡。

錢仕達在一側點着頭。

“其他事情,由卑職稟告。”

朱由檢將血書揣在懷裡,轉身大步而出,行至門口留下話:“人,東廠可以帶走。”錢寧跟在他後面。

魏忠賢一個眼色,兩名持梃太監奔入詔獄大門。

楊天石迷惑地瞅着。

魏忠賢對楊天石低聲笑道:“楊大人高擡貴手,哪天讓我見見兒子?”

楊天石點頭:“給布衣一點時間,他會認你這個親爹。”

魏忠賢低聲道:“不知布衣喜歡什麼,我如今有能力爲他做到一切。”

楊天石深深地瞅着魏忠賢:“他其實很想要他的親爹:可惜他要的時候,他親爹卻不在。”

忽然,兩個入內的持梃太監驚恐地奔了出來:“魏公公,不好啦!”

第七章 情深非骨肉 (1)第十五章 生生死死憑誰斷 (3)第十章 冥冥中自有天意 (2)第二十四章 死島死士 (1)第九章 先下手爲強 (2)第八章 陽光雨露布衣家 (3)第十章 冥冥中自有天意 (1)第二十七章 東林劫難 (2)第二十九章 敢有歌吟動地哀 (1)第二十章 江南煙雨 (2)第二十八章 皇兄皇弟 (3)第四章 天石印月 (3)第五章 問世間情是何物 (3)第六章 奉聖夫人奉聖宮 (4)第二十三章 驚夢 (2)第七章 情深非骨肉 (3)第十三章 魏忠賢進宮 (2)第二十七章 東林劫難 (3)第十九章 花自飄零水自流 (1)第十六章 梃擊案 (3)第二十五章 卓吾先生 (3)第十七章 弒君 (3)第一章 接班人問題 (1)第二十四章 死島死士 (3)第二十章 江南煙雨 (3)第四章 天石印月 (2)第二十七章 東林劫難 (3)第十五章 生生死死憑誰斷 (1)第十一章 魏忠賢出世 (1)第二十一章 民變 (2)第二章 血濺深宮 (2)第一章 接班人問題 (3)第二十四章 死島死士 (3)第十章 冥冥中自有天意 (2)第二章 血濺深宮 (3)第七章 情深非骨肉 (2)第五章 問世間情是何物 (1)第一章 接班人問題 (2)第二十六章 冷血殺手 (3)第十章 冥冥中自有天意 (1)第二十三章 驚夢 (2)第二章 血濺深宮 (1)第十七章 弒君 (1)第二十二章 三傑聚會 (2)第二十二章 三傑聚會 (2)第五章 問世間情是何物 (2)第十六章 梃擊案 (3)第二十章 江南煙雨 (3)第二十三章 驚夢 (4)第二十八章 皇兄皇弟 (1)第二十四章 死島死士 (2)第十章 冥冥中自有天意 (1)第十八章 奪嫡 (3)第二十八章 皇兄皇弟 (1)第二章 血濺深宮 (1)第十七章 弒君 (2)第五章 問世間情是何物 (3)第二十八章 皇兄皇弟 (3)第三章 錦衣衛之功能 (2)第十八章 奪嫡 (1)第十五章 生生死死憑誰斷 (2)第二十四章 死島死士 (2)第五章 問世間情是何物 (3)第十二章 國之大事惟祀與戎 (1)第十一章 魏忠賢出世 (2)第八章 陽光雨露布衣家 (2)第二章 血濺深宮 (1)第十一章 魏忠賢出世 (3)第五章 問世間情是何物 (2)第二十四章 死島死士 (4)第十六章 梃擊案 (3)第二十章 江南煙雨 (3)第十二章 國之大事惟祀與戎 (2)第二十二章 三傑聚會 (1)第六章 奉聖夫人奉聖宮 (2)第十八章 奪嫡 (2)第二十六章 冷血殺手 (1)第四章 天石印月 (2)第十六章 梃擊案 (3)第二章 血濺深宮 (3)第二十四章 死島死士 (2)第十章 冥冥中自有天意 (3)第二十章 江南煙雨 (1)第十六章 梃擊案 (3)第二十一章 民變 (2)第五章 問世間情是何物 (3)第六章 奉聖夫人奉聖宮 (1)第二章 血濺深宮 (3)第四章 天石印月 (1)第二十七章 東林劫難 (3)第九章 先下手爲強 (2)第三章 錦衣衛之功能 (2)第二十七章 東林劫難 (3)第二十三章 驚夢 (3)第二十一章 民變 (1)第二十二章 三傑聚會 (3)第二十四章 死島死士 (1)第十二章 國之大事惟祀與戎 (2)第十七章 弒君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