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8章 大結局(一)

宋楠看着楊廷和靜靜道:“楊大人,你身爲兩朝元老,外廷文官之首,當朝內廷首輔,這是給大明朝的官員們帶了個極壞的開頭。大明朝千千萬萬的官員之中,說誰矯詔我都信,但我唯獨沒有想到的是你楊大人會這麼做。楊大人可是我大明朝文官眼中雅望德隆之人,你這麼做,不僅是毀了你自己,也毀了大明朝文官心中的信念。”

楊廷和眼望虛空,輕聲道:“我也是身不由己,宋楠,你知道我爲何要這麼做,你比我更清楚。”

宋楠微笑道:“我當然知道,你無非是爲了對抗我,你擔心若不採取這種極端手段,在新皇的人選上爭得先機,將來便會被我逼的走投無路。很好,既然到了今日,這些話其實也不必隱瞞。你我之間走到這一步並非私人恩怨,大明朝到了今天這一步也不是我宋楠願意看到的局面。我想請問你楊廷和,這八年來,朝廷經歷衆多紛亂,百姓流離,民生維艱,苦不堪言,依你之見,是什麼原因導致如此?”

楊廷和微微搖頭道:“我不知道,我自認已經盡力了。”

宋楠冷笑道:“你不敢說,我替你說。天災可怕,人禍更可怕,這一切都是人禍使然。當着皇上的面我曾經都說過,皇上自己有責任。但是,更大的責任在朝中文武羣臣的身上。大明朝立國百年,所經歷的一切無需我來贅述,但有一點,但凡盛世之時,均是羣臣無私吏治清明百姓安居人人精忠,而當今之朝,有幾人能做到無私精忠清廉?心中有私,爲事自然不公,如今的局面會變得如此,便是私心作祟。”

楊廷和默然無語,雙眉緊鎖,竭力保持臉上表情的平靜,但嘴角卻不斷的抽搐。

“楊大人定然想說我宋楠不過是誇誇其談,定想說我宋楠也是有私心的,不錯,我確實有私心,誰不想錦衣玉食風光門第?誰不想嬌妻美妾金銀滿屋?不瞞你說,曾幾何時我的目標便是如此。但我告訴你,我在幾年前便不這麼想了。我有私心,但我不會因爲個人的私心至大局於不顧,也不會爲了私心壓榨百姓的血汗,我相信我的家底你們恐怕比我自己還清楚,楊大人,你當着數萬人的面說句良心話,這麼多年來,我宋楠可曾做過一件欺壓百姓,損害朝廷之事?”

文官們均皺眉細細回想,他們忽然發現自己對宋楠的排斥和痛恨其實毫無理由,這麼多年來,宋楠確實沒有做過哪怕一件危害朝廷利益之事,爲何自己一派對他恨之入骨,欲除之而後快呢?

楊廷和緩緩擡頭道:“鎮國公,你莫忘了,劉瑾禍?國?殃?民,乃是本朝禍亂之源,若非你從中作梗,當年內閣李首輔劉大學士謝大士便早已將他剷除,又怎會有後來他的爲禍作亂?這還不是爲禍朝廷?”

宋楠冷笑道:“我便知道你要說這件事,當年皇上登基不久,李東陽便率內閣上書剷除八虎,不知是榮幸還是悲哀,本人當時還只是個小小的人物,也被你們盯上了,剷除的名冊之上居然有我宋楠的名字。誠然,當初如果你們得手了,今日自然是你們外廷一家獨大的局面,朝中或許少了許多紛爭。但我問你,當初內閣上書彈劾八虎的初衷是什麼?你可否實話實說?”

楊廷和道:“自然是清除皇上身邊的佞臣,不讓他們矇蔽慫恿皇上的耳目和行爲,讓皇上能將心思放在治國爲政之上,而非嬉戲玩樂。”

宋楠哈哈一笑道:“好個冠冕的理由,我不否認你說的這個目的的真實性,但你心裡明白,這不是最主要的原因,最主要的原因便是之前我所言的私心。事情的本質是,你們希望皇上像先皇一樣受控於內閣,被你們所左右,你們需要的是內閣的權力高於一切,所有想打破這種局面的勢力你們都會不遺餘力的加以彈壓,殺之而後快。”

宋楠的聲音變得森冷,直視楊廷和續道:“楊大人,你敢說內閣的動機是單純的麼?皇上繼位時不受你們的控制,不願像先皇一樣任你們擺佈,這些難道不是你們羣起而攻之,欲將所謂的八虎和其餘所有能左右皇上的人盡數殺光麼?很多人都在背地裡稱我爲殺人如麻的魔王,但其實我殺的人都是在戰場上,那是單純的殺人,是爲了戰爭的勝利而殺人,而真正殺人不眨眼的其實是你們,你們不用動刀子,只需口舌動動,遞上幾片白紙,便有人人頭落地,這殺人的手段,可比我們高明多了。”

楊廷和厲聲道:“然則後來如何?劉瑾又成了什麼樣的人?難道當初內閣的彈劾是錯誤的麼?劉瑾又做了些什麼?”

宋楠冷笑道:“人是會變化的,當初的劉瑾可不該死,但後來他該死了,所以他死了。那不是你們的眼界高明可以預知他的未來。說句你楊大人不愛聽的話,楊大人曾經信誓旦旦忠君報國,又可曾預料到今日你也會矯詔而爲,犯下大逆不道之罪呢?若是能預測命運的話,知道何人將來爲賊子惡人,何不在襁褓之中便丟去喂虎狼了,天下豈不永遠清淨太平?”

楊廷和啞口無言,雖然滿腹經綸,但面對宋楠,他似乎從沒有辯過此人,此人說出的理由看似荒謬,但其實細想來卻令人難以反駁。

“楊大人,你們自詡都是忠臣,直臣,都是心底無私之人,但你自己心裡明白,今日之局面,無非是你們想利用新皇登基的機會故伎重演,想將大明朝廷完全握在你的手中,不容他人染指;爲了這個目的,你不惜矯詔作亂,不惜兵戎相伐。你看,你的私心導致了這場災難,本朝所有的紛亂也都源於各種各樣的權力爭奪的後果,該反省了,該反思了,若再不改變的話,大明朝便完了,真的完了。覆巢之下無完卵,若朝廷都完了,我們還爭權奪利作甚?還有這個必要麼?”宋楠聲音低沉,充滿了深深的無奈。

“然則……皇上把朝政託付於你,你便能保證心底無私麼?焉知你便是那個扭轉局面之人?我楊廷和愧對皇上,但我內心中一直殷切盼望能扭轉局面,我所做的一切不過是爲了能放開手腳做事罷了,你宋大人如今受命於皇上,你又怎能保證大明朝便將欣欣向榮,便將結束紛亂呢?”

宋楠看着楊廷和道:“我當然不能保證,但這麼多年來我都在給你們擦屁股,你們弄出來的禍事和紛亂,我卻不得不率兵去給你們平息;皇上能信任我,將朝中大事交付於我,誠惶誠恐之餘,我也很是高興。我高興的是不是我能夠權傾朝野,而是高興我再也不用爲你們的過錯而去替你們彌補。至於我如何做,那是我的事,與你無干。我只能告訴你,江山代有才人出,莫以爲你纔是救世主,朝中能人無數,只是你沒發現不認可罷了。”

楊廷和垂首道:“老夫自知罪不容恕,但只懲老夫一人,其餘人都是奉老夫之命爲之,殺戮已經夠了,希望您能夠寬恕他們。”

宋楠點頭道:“不用你說,我也會這麼做,朝廷需要穩定,當然不能再造殺戮。樑儲欲逃出南門,被錦衣衛射殺於永定門大街,譚佑死於我的手下,你楊廷和,大學士費宏,五軍都督府都督張偉都是主犯,自然難逃懲罰。除了你們之外,其餘人都將不涉及,我也不會去追查。”

楊廷和沉默半晌,低聲道:“多謝宋大人,你比我襟懷開闊的多。”

宋楠沒有看他,擡頭看着廣場上黑壓壓的軍民臣子,朗聲道:“宋某在此立誓,從現在起,以前種種都一筆勾銷,新皇即位就像大明朝重生一般,我希望朝中官員也如重生一般脫胎換骨。你我共同努力,讓所有的苦難遠離大明朝的百姓,讓大明朝中興於世,萬世永存。”

……

晨曦乍現,朝陽將萬千條金光灑在北京城中,紅牆碧瓦,綠樹長街之上都鍍上了一層耀眼的外衣。三月初四的清晨像是以往任何一個大明朝京城的清晨一樣看上去普普通通,但所有大明朝的臣民們都知道,這個早晨和以前的早晨早已不同了。

辰時正,鼓樓的鐘聲悠悠敲響,不久後,皇上駕崩的告示貼在各大衙門前的廣場告示欄上,城中幾乎在片刻之間陷入一片悲慼之中。不管這個皇帝生前做過什麼,是昏庸還是英明,身爲大明朝的子民,皇帝的死總是會讓百姓們感到六神無主,這是他們內心中早已打上的忠君思想的烙印在作祟,皇上總歸是大明朝這條船上的掌舵人,如今掌舵之人死了,這條船何去何從?人們心中的悲慼不僅是哀悼於皇上殯天,也在爲他們自己的未來而迷惘悲傷。

奉天殿中一片忙碌,一夜未睡的宋楠和羣臣在奉天殿中連夜商議,針對皇上的喪事和新皇的即位制定方案;說是討論商議,在現在的情形下,基本上是宋楠張侖楊一清等人提出辦法,其餘官員做些無關緊要的補充罷了。

“諸位大人,既然諸位無異議,那麼治喪之事便由我牽頭,即日起着手準備大喪之事;迎接新皇入京之事便交給英國公和內閣大學士楊一清兩位大人,匯同身在江西的王守仁大人一併妥善安排。饒州和京城遠隔數千裡,這一路上請英國公和楊一清大人務必小心,將新皇安全迎入京城。”

宋楠嗓子有些嘶啞,神情也略有些倦怠,但他的思路是很清晰的,這兩件事須得同時進行,皇上安葬之後便要立刻舉行登基儀式,國不可一日無君,要安定民心軍心乃至於讓大明朝角角落落之中一雙雙窺伺皇位的眼睛徹底閉上,便不能在新皇登基的事上耽擱。

“遵宋大人之命。”羣臣皆道,他們嘗試喊過宋楠王爺,喊過太保,還有的喊過大學士,這些都被宋楠一一拒絕,宋楠只要他們喊自己宋大人便可,宋楠不需要標榜自己是人臣之極,如今的他已經無需這些花哨的官職稱呼來顯示權力,從羣臣這一夜來的態度變化中他可以感受到,初始的驚慌失措已經漸漸消散,昨夜廣場上自己和楊廷和的一番對話起到了安定人心的作用,獲得新生的官員們得到了既往不咎的承諾,自然安定了下來。

宋楠不是沒想過立即進行血腥的大清洗,但他知道,此時絕對不宜意氣用事,眼下的很多事情還需要官員們去做,手頭也沒有更多的替換人選,唯有保持段時間的穩定方可順利渡過這段危險的時候,之後慢慢的替換慢慢的處理。此刻他不能在朝中掀起這場風雨,一來自己的威嚴無需用一場血腥的大清洗來樹立,二來也不願給暗中隱藏的藩王和邊將們有趁機作亂的理由,宋楠早已想好了一切步驟。

第418章 山高不知人去處第409章 披風貴如命第167章 仁至第26章 一對應聲蟲第64章 入職第593章 攪局的小兒第835章 英雄人物第75章 烤鴨第866章 平息第698章 序幕第235章 踏青十里莊第265章 萬難第851章 闖寢殿第227章 夜闖尚書府第613章 差一點就出了人命第429章 又聞疑雲再起時第481章 龍潭虎穴第754章 廷議第207章 交鋒之日第107章 賠禮第六百四十六章第1章 大夢五百年(上)第325章 探望第838章 江流第552章 覺悟第322章 悲劇的新婚之夜第648章 夜覲第592章 掏心掏肺一席談第35章 芳蹤無覓處第533章 機關重重第396章 微山湖上靜悄悄第708章 大戰靈州第193章 正陽門外第496章 兇吉未卜第174章 下藥第327章 唱新曲走老路第372章 一葦渡江第644章 發動第655章 漫步人生路第115章 周旋第389章 備戰第350章 哥哥和妹妹第42章 誠言釋冰心第269章 黎明前的黑暗第32章 看誰算盤精第3章 邊城非淨地第756章 復套之爭第36章 青樓夜半驚第779章 好事將近第698章 序幕第477章 有所發現第276章 大戰在即第645章 東窗事發第753章 順水推舟第607章 退就是進第12章 此路原不通第519章 叛亂第794章 意志薄弱第444章 侯爺們的閒言碎語第677章 重逢第93章 討要第755章 反擊第596章 荒唐的要求第668章 身份確認第648章 夜覲第483章 誤入西樓第758章 送他一份大禮第137章 反噬第76章 實驗第783章 阻撓第772章 英雄末路第121章 垂危第416章 消失的少女第110章 雨露第466章 王府夜宴(上)第298章 國事家事第684章 甘肅之敗第127章 籌碼第694章 約法三章第638章 揚名之日第196章 一蹴而就第310章 荒墳草廬第796章 悍匪爲患第681章 驚變第736章 長城保衛戰(一)第401章 報應是什麼玩意兒第823章 戰南昌第33章 一石三鳥成第697章 新仇舊恨第384章 約法三章第467章 王府夜宴(中)第780章 請醫第208章 羣起攻之第816章 守仁受命第222章 花癡少女第590章 大婚之禮第七六十四章 逼迫第374章 真正的目的第588章 利益相關第548章 百萬髒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