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7章 真正的遺詔

楊一清話音落下,拱手朝宋楠一禮,道:“鎮國公,請宣讀皇上遺詔吧。”

宋楠微微點頭,目光掠過黑壓壓滿是人頭的廣場,輕輕整理好衣帽,看向張太后道:“太后,請准許臣宣讀遺詔。”

張太后緊張的舔着紅脣,啞聲道:“準鎮國公之請。”

宋楠不再看她回身挺起胸膛,單手托起遺詔朗聲道:“聖上遺詔!”

全場一片跪地之聲,數萬士兵數百大臣均匍匐於地,靜靜聆聽。

萬志和王勇協助宋楠展開長長的絹紙,宋楠單手撫在遺詔上,高聲誦讀。

“朕自知天命不久,彌留之時密令鎮國公宋楠回京,朕以大明皇帝之命,立此遺詔,諸臣民遵照執行,若有違背不遵之人,無論官爵,無論身份,均可視之爲大逆不道,人人可劾之。”

“朕自即位以來,經歷良多,朝中重臣戮力輔佐,本朝雖屢生變亂,但國本不失,諸臣忠君報國勤勉爲事,此乃我大明朝屹立不倒之根本。於朕而言,朕之功過皆有,但朕之功過是非,朕無意自評,待朕死後,留待後世評說也罷。朕之心跡,皆向宋楠剖白,生死之事雖有留戀,朕心中已無憾事。”

羣臣伏在地上聽着這段話,心中浮想聯翩,照皇上《『,..遺詔表達的意思,皇上駕崩之前定和宋楠有過一番長談。皇上自知不久於人世,沒有叫太后去說話,沒有叫皇后去說話,也沒有叫其他臣子,只是和宋楠‘剖白心跡’,足見宋楠和皇上之間的關係已經超越了臣子和皇帝的關係,甚至超越了親情,上升到另外的一個層面了。

“朕病重以來發生的一切,讓朕明白了什麼叫人心,朕一直以來都將衆人口中所言忠君之言,所行忠君之舉視爲發自內心,但朕病重之後,朕所聞所見讓朕恍然大悟,原來人心難測並非虛言,朕臨死之前明白人心難測,雖有些失望,但起碼朕清醒着離開人世,而非被矇蔽着死去,所以朕還是欣慰的。”

“鑑於朝中形勢,朕不得不做出應對,我大明江山從父皇手中傳入朕手,而朕也要穩穩妥妥的將他傳下去,任何對於大明社稷的覬覦和危害之行,朕都決不允許,哪怕是朝中重臣,宮中至親,你可對朕不仁不忠,但不可對大明社稷不仁不忠,這是朕的底線,這是朕最後的態度。”

張太后臉色蒼白,她聽得出來,正德雖沒有點名,但所謂宮中至親不仁不忠的指責便是指自己了,眼淚如斷了線的珍珠一般落了下來,打溼了頜下的絲巾。下方的楊廷和等人也都明白,所謂朝中重臣所指何人,此刻他們匍匐於地,大事失敗的恐慌,對正德的愧疚之情一起涌上心頭,心中五味雜陳,情緒波動之際幾欲放聲大呼。

“朕無子嗣,故而皇嗣之選成爲朝中大事之首,以至於朝中因此人心浮動變亂叢生,於此事上朕是有責任的。然通過此事,也讓狼子之心昭示於天下;逆賊朱宸濠意圖謀國奪位,幾欲得手,敗露之後起兵叛亂,這便是最好的明證。而朕重病期間,有人假借朕之口僞造所謂皇嗣之詔,此事也經宋楠查實,朕也親眼目睹僞詔副本,真叫朕切齒咬牙痛心疾首。朕絕不容逆臣如此膽大妄爲,朕此詔第一件事便是授命宋楠徹查此事,查出攪亂朝政目無君上禍亂朝廷之人,一經查出,無論其身居何位,一律按律法嚴懲不貸。”

這是第一次從正德的遺詔之中確認了有一份假遺詔的存在,之前在養心殿前,大多數官員聽宋楠說楊廷和等人手中的遺詔是假遺詔的時候,都抱着將信將疑的態度。與其說他們太信任楊廷和不會做出這種事,還不如說他們其實是對宋楠的排斥和不信任。即便宋楠有鼻子有眼的背誦出那遺詔的內容,很多人也只是把此事當成是宋楠的詭計。而現在,皇上的遺詔上點出此事,官員們大爲震驚,楊廷和這個衆人眼中的完美人物,居然做出這種大逆不道之事,當真匪夷所思。

“朕對皇位的人選早有定議,朕決定立淮恭王朱載坮爲皇太子,朕殯天之後,由朱載坮繼承大統君臨天下,列位臣工當不遺餘力輔佐新皇,讓我大明江山穩固振興千秋萬代。”

羣臣終於知道了未來的皇帝是誰,雖然這位淮恭王名不見經傳,很多人甚至都沒見過他,但一旦確立他爲未來新皇,很多人終於鬆了口氣;關於皇嗣人選的問題數年前便開始爭論猜測,以至於釀成了朱宸濠叛亂,楊廷和矯詔等一系列惡劣的事件,到現在爲止,終於塵埃落定,花落一家。

沒有人去想這位朱載坮是什麼樣的人,是昏庸還是聖明,也無人去想爲何正德會矚意於他,大明朝成百上千的藩王,皇位的人選落於任何一人的手中他們都不會驚訝。骨子裡,這些臣子們只懂得一件事,只要這個人姓朱,身上流着的是太祖的血脈,那便沒什麼可反對的。更何況是皇上的遺詔宣佈的,那更是無可置疑了。

宋楠也暗中注意着羣臣的反應,朱載坮這個人選本就是他和楊一清張侖倉促之下的選擇,面對皇嗣之爭的日益白熱化,宋楠不得不推出一個人選來參與競爭,而對於這位朱載坮他壓根都沒有深入的瞭解。只是在去江西的時候聽王守仁誇讚過這位年幼的郡王,回京之後,當和楊一清張侖商議推舉人選的時候,宋楠只是隨意的提了一句朱載坮的名字,楊一清和張侖定以爲宋楠已經深入瞭解過這位郡王,之後鄭重的和正德商談了此事,而正德居然也同意了。宋楠今日在正德臨終之前聽到這個名字的時候,心中其實也很吃驚,但事已至此,宋楠也只能順水推舟,而這位朱載坮莫名的便成爲了未來的皇上,這連宋楠自己都覺的太過兒戲。

無論如何,此事已經板上釘釘,宋楠也無暇去想這麼做的對與錯;但終歸是有些心虛,所以才如此關注羣臣的反應。沒想到的是大家都很平靜,彷彿這朱載坮本就該繼承皇位一般,這讓宋楠徹底的放下心來。

“鑑於朱載坮年紀尚幼,即位之後難以親政視事治理國家,朕經深思後作如下安排,授宋楠、張侖、楊一清、陸機爲顧命四臣,輔佐新君料理國事,至新皇視事親政爲止。特加張侖太子太保銜、加楊一清文華殿大學士入內閣。四顧命之臣須得對新皇悉心教導,宋楠以顧命首臣負首責。鎮國公宋楠多年來爲大明鞠躬盡瘁勞苦功高,難得的是居功不傲對朕忠心不二,朕心甚慰;今授宋楠鎮國郡王之爵、加太保、授奉天殿大學士銜,朕望宋楠記得答應朕的話,不負朕之重託,全心全意輔佐新皇,讓我大明蒸蒸日上,朕也好泉下告慰列祖列宗。”

廣場上一片抽氣之聲。當年英國公張懋在世時雖加了柱國、少保等榮寵備至的頭銜,但直到去世之後,才被追贈了寧陽王的郡王爵位。而現在,年方二十四的鎮國公還活着便已經被封爲郡王,這打破了大明朝歷來的諸多禁忌。什麼異姓不可封王,在世之臣不可封王,什麼資歷年紀的限制云云,均被統統打破摔碎。於此同時,加封的太保乃是三公之一的極品人臣的榮耀,加封的奉天殿大學士頭銜更是讓人浮想聯翩。從來便沒有武將出身被加封大學士頭銜,朝中也從來沒有奉天殿大學士這個頭銜。奉天殿可是百官朝拜皇上臨朝的大殿,冠以奉天殿大學士頭銜之稱堪稱大明朝絕無之事。

衆人也同時明白了遺詔的用心,這是讓宋楠同時擁有了勳戚高爵,武將之遵以及文臣之極的身份,也就是說,宋楠將可以領袖羣臣,發號施令,無論文武官員還是宗族勳戚。

在新皇即位到親政之前,宋楠將是大明朝羣臣之首,甚或可以說,新皇親政之前,宋楠便是這大明朝的皇上,一個真正的擁有至尊無上權力的隱形皇帝。

羣臣心中不知何種滋味,宋楠的能力人盡皆知,有他在,大明朝的將來定會欣欣向榮,除了他,也沒人能夠掌控如今的局勢,然而這畢竟是皇權的式微,這在很多臣子的心頭涌起了淡淡的悲哀。

除了悲哀,還有隱憂。新皇很明顯是宋楠輔佐登上皇位的,在皇上幼小之時固然沒什麼爭執,但將來皇上年紀大了要親政的時候,宋楠是否會願意將權力移交皇上這便是個問題;到那時會不會又掀起大明朝的狂風暴雨呢?大明朝是否又要經歷一場權力的劫難,到那時宋楠會不會已經掌控了大明的所有力量,會不會廢君自立,會不會沉溺於權力之中不可自拔呢?沒有人能給出答案。

遺詔的宣讀還在繼續,宋楠的聲音還在廣場上回蕩,一字一句清清楚楚的送入羣臣和數萬軍民的耳朵裡去。

“朕將離開人世,朝中政務有宋楠楊一清張侖等人主持,朕是放心的,朕也相信宋楠等人不會辜負朕的期望;對大明社稷而言,朕可安心。朕唯一不能安心的便是母后和康寧;這數年來,太后所作所爲讓朕極爲失望,雖有人利用太后達到個人目的,有受人蠱惑之嫌,但太后違背祖訓後宮參政,幾給朝廷釀成大禍,讓皇嗣之位差點落入狼子之手,朕實痛心不已。”

張太后臉色蒼白站在一側的黑暗裡,身子搖搖欲墜,一旁的康寧伸手扶她,卻被她甩手掙脫,倔強的自己站立在原地。

“然而即便有再大的過錯,她也是朕的母后,母后之過便是朕之過,朕雖痛心,卻不忍嚴加責罰。朕在此立下遺訓,從今而後,後宮諸人一律不得參與政務,若有違者,必不姑息。太后之過亦要小懲,朕故去後,便請太后移居西苑介福殿居住,從此不得過問政務,不得踏足皇宮大內,除此之外,一應供應伺候如常,不得怠慢。”

羣臣默然無語,張太后面色慘白,眼淚滾滾而出;她明白,終此一生她都將在西苑湖心島上的介福宮中渡過了,她哭泣不是因爲將要在冷宮渡過餘生,她是悔恨自己的愚蠢,看不清局勢,又爲人利用,自己的兒子垂危之時,她還在上躥下跳的爲楊廷和等人出力,讓皇上在彌留之際沒有得到慰藉,也失去了對她的母愛。沒有任何一種痛苦能和被兒子拋棄可以相比,正德的遺詔雖沒有多少激烈的言辭,但正是這種淡漠,讓張太后品味到了正德對自己的失望。

“除此之外,朕唯一不牽掛之人便是康寧公主,皇姐性子嬌憨,從不與人爭長短,朕在世時,固然可以庇佑皇姐安穩度日,但朕一去,皇姐孤苦一身,性子和善,朕恐其受人欺凌,心中甚是不安。皇姐年長未嫁,亦過婚配之年,她的將來是朕心中最爲掛念之事。早年間有人私下散步皇姐於宋楠之間子虛烏有之事,朕雖嚴加制止,但不免口舌紛紜,愈演俞烈。爲皇姐的未來考慮,同時也平息外間無妄之論,堵衆人爍金之口,朕徵求宋楠之意,做如下決定,準宋楠之請,特許鎮國郡王府設左右夫人之位,準宋楠迎娶康寧公主之請,入鎮國郡王府立爲左夫人,從今而後,宋楠替朕肩負起照顧康寧之責,務必對其愛敬有加,呵護備至;皇姐本人也需孝敬尊長恪守婦道相夫教子,不可以皇家之身驕縱霸道,爲天下婦道楷模之先。”

羣臣的嘴巴張的合不攏了,皇上的遺詔居然公然允許宋楠設左右夫人位,只是爲了將康寧公主嫁給宋楠。大明令中規定大明朝男子只允許有一名正妻,允許宋楠設左右夫人,便是讓宋楠擁有兩位正妻,在沒有修改大明令的情況下這麼做,這是公然違背大明令的行爲。熟知歷史典故的某些臣子們不禁生出聯想,左右夫人這種事只有西晉權臣賈充幹過,而賈充此人曾幹過悖逆弒君之事,卻不知皇上這麼做是不是有什麼深意。

這些人腦洞太大,但其實正德的用意沒那麼艱深,正德也壓根不知道賈充這個人幹過什麼事,他短短的一生吃喝玩樂用去了大半時間,剩下的時間中又有多少去讀書研史,這左右夫人的恩寵,正德壓根就是爲了讓康寧能名正言順的嫁給宋楠而已,甚至連違背大明令的事他都不太清楚。宋楠當時記錄的時候雖然知道有些不妥,但他是絕不肯提醒正德此事不當的,宋楠打定主意,待形勢穩定下來,便修改大明令,特許公爵以上人等設立左右夫人,免得無聊的人吵吵鬧鬧。

人們的目光匯聚到跪在太后之側的康寧身上,康寧垂着頭,身子微微的顫抖,她的臉上早已淚水奔流。

多年的夙願今日終成現實,皇上臨終之時宋楠終於獲得了他的准許,妥善了安排好了自己的未來,她臉上流的是喜悅之淚;但同時,本就哀痛於皇上的殯天,又聞皇上如此悉心的安排自己,更增添心中傷痛之情,那臉上流淌的熱淚也可說是悲痛之淚;交織着喜悅和悲痛的淚水,康寧伏於地上,輕輕的磕了一個頭。

“內閣楊廷和樑儲費宏等人,讓朕極爲失望與憤怒,朕重病期間,瞞着朕結黨謀劃蠱惑太后,行止失當,有負朕對他們的恩寵,本擬嚴懲不怠,但朕慮及楊廷和等人也曾爲國辛勞,殫精竭慮,念及於此,朕實爲難。人之將死其言也善,此事朕交予宋楠依律處置,但宋楠需念及衆人過往功勞,酌情而爲之,但知錯能改今後竭力報效朝廷,亦非不可恕之。朕將不久於人世,望諸君莫負朕之所託,爲我大明社稷萬世延續盡心盡力,將來諸君於泉下見朕,你我君臣相逢一笑之時,但願諸君能說一句我已盡力,我已無愧,便足矣。欽此!”

“吾皇萬歲萬萬歲!”羣臣伏地磕頭,高聲大呼。這份長長的遺詔終於唸完了,所有人的心中都翻騰不休難以平靜,大家都明白,這份遺詔宣告了一個新時代的到來,不僅是新皇即將到來的改朝換代,也是宋楠執掌朝政的時代,從現在起,宋楠就是大明朝實際意義上的第一人,正德在遺詔之中明確確立了這一點。

很多人都暗暗嘆息,皇上臨死前其實是糊塗的,如此一來,將來誰可遏制宋楠的權力?但他們也僅僅是嘆息和擔憂,在這個時候,誰也不會出來指出這一點,那簡直是自找死路。而且宋楠做的這一切都名正言順,一切都是從正德的口中出來,看上去宋楠不過是個被動的接受者,也沒辦法對他指責什麼。

宋楠輕輕合上遺詔走向羣臣,在衆人詫異的目光之中走到楊廷和費宏等人面前,將遺詔奉上,低聲道:“楊首輔,你此刻還是內閣的首輔,我請你驗看這份遺詔的真假,皇上心中對你們還是恩寵的,但願你們還沒喪失最後的忠誠,好好看一看吧,然後告訴大家,我的這一份是真,還是你的那一份所謂的遺詔是真。”

楊廷和麪容清倦,皮肉鬆弛,一夜之間這位大明首輔彷彿老了十幾歲,他顫抖着手結果遺詔,細細讀了一遍,仔細看了後方正德臨終時的簽名,半晌啞聲道:“這遺詔……確然是真。老臣辜負聖意,老臣該死,之前我握有的遺詔是假的。”

第380章 踏秋遇遠客第762章 布龍湖畔(續)第541章 最後的瘋狂(續)第95章 升職第817章 圍魏救趙第107章 賠禮第23章 請君入我甕(下)第621章 殺器的雛形第71章 逼迫第631章 報應快第453章 相見第497 心有猛虎第170章 了結第472章 事與願違第355章 掉以輕心第516章 後顧無憂第168章 義盡第819章 解決之道第178章 豹子第275章 生死一線第441章 兵部之爭第293章 提拔第483章 誤入西樓第426章 相忘於紅塵第383章 雖千萬人吾往矣第166章 夜客第266章 悍勇第28章 蚍蜉撼大樹(中)第266章 悍勇第11章 好大一條棍第107章 賠禮第149章 妥協第760章 鳳求凰第497 心有猛虎第403章 戰前會議第564章 他想謀反第126章 線索第422章 緣由第381章 這個王爺不太熟第151章 雙活第781章 鐵口直斷第540章 最後的瘋狂第24章 夜奔黑山堡第754章 踐行第268章 咫尺天涯第133章 謝宴第111章 面試第665章 相約第647章 危機重重第648章 夜覲第171章 同流第707章 一切出於信任第416章 消失的少女第7章 精明江千戶第14章 何處不相逢第859章 京城大搏殺(二)第269章 黎明前的黑暗第461章 下馬之威第45章 飆戲四方樓第440章 尖峰時刻(三)第589章 針鋒相對第140章 東宮第635章 窮追不捨第121章 垂危第272章 果腹之物第702章 激戰第710章 混亂中的希望第800章 剿匪記第478章 老實人不能娶俊媳婦第651章 雲煙姑娘第131章 換命第127章 籌碼第673章 真面目第296章 願君只負我一人第311章 蒙塵第615章 入夥第820章 守仁顯身手第862章 巨炮第377章 舌戰羣臣(續)第334章 關鍵人物第715章 建築史上的奇蹟第270章 生存危機第338章 鬼迷心竅第839章 安穩覺第202章 陸青璃的特殊才能第7章 精明江千戶第627章 君臣豪賭第544章 我希望世界和平第156章 胡攪第381章 這個王爺不太熟第183章 飛賊夫妻第578章 大計第722章 敗露第812章 再無妥協第695章 運籌帷幄第595章 掩飾第86章 鬧衙第262章 堅守第15章 天上掉餡餅第822章 幡然醒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