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九章 中領軍

“大哥,這盱眙有這般重要麼,值得我軍七萬人馬齊齊堆於此地?依我之計,不如分出三千精騎,日夜兼程直奔九江,不消數日便能取下壽春城,直接滅了張繡的楚國!”

以前只是掛了皇親貴胄虛名的劉皇叔現在可是切切實實的一國之君——坐擁青徐之地的魯王,但是劉玄德並未選擇改騎馬爲乘坐車輦以顯示國君之風,仍是保留着以前行軍打仗騎馬前行的習慣。

而能在軍中對着劉備如此大聲呼喊的,卻也只有一人,那便是怎麼也約束不住的張翼德張三將軍。

如今張三仍是以前的張三,但卻不再是劉備勢力的三將軍,而是魯國的右將軍。

旁邊的魯國前將軍關羽自然對於張飛的言行舉止很是不滿:“翼德,汝怎地跟大王說話的?吾不是提醒過了嗎,現今已不是從前那個天下了,汝如此由着性子大呼小喝,成何體統?”

張飛還沒回嘴,劉備卻是笑道:“不用了,不用改口,吾等稱兄道弟十幾年了,怎可能一朝改口。”

關羽冷哼一聲:“這都一年多了,還是改口不過來,吾看他就是不想改口!”

張飛怒懟道:“吾就是不改口又怎地?你我與大哥爲結義兄弟,互叫大王將軍只顯得生分!”

關羽正要回口,劉備卻是笑道:“這都十六七年了,從涿郡到現在,你兩還是互相喜歡爭個長短見面就吵個不停。依我之間,這什麼魯王楚王的,不過都是人叫的。你我三人情同親兄弟,何必拘泥於禮數,以後就按原來的叫法叫吧,親切,二弟三弟以爲如何?”

關羽:“可是……”

劉備:“二弟不必多言,天下人皆知我劉玄德有云長翼德兩位賢弟做左膀右臂,又怎會多言體統之事?二弟汝休要多言了,此事就這麼定了,今後你我三人仍按兄弟之稱。再者,若是按體統,方纔翼德拍馬過來,你應以官階稱之爲右將軍,卻仍以表字相稱?”

關羽:“這……”

張飛喜笑顏開:“對啊,二哥,你剛纔應該叫我右將軍的,怎地直呼我表字了?”

шшш▲ ttκΛ n▲ CO

關羽說不過劉備,直接半闔上眼,自撫虯髯,任由張飛瞎掰。

張飛還想繼續得瑟,劉備卻是話鋒一轉:“三弟,你此時該坐鎮後軍,怎地又跑到前軍了?身爲統兵大將,擅離職守怎地讓麾下將校也盡心盡責?”

張飛:“……”

關羽突然半睜開眼,眼珠子一轉,指着遠處的淮河和丘陵窪地問道:“三弟,你是第一次到這盱眙吧?”

張飛不求甚解:“這盱眙有什麼不一樣地方麼?”

關羽道:“還記得我們與袁術第一次刀兵相見,就是在這盱眙與之大戰!”

шшш● тт kān● ¢〇

張飛抓頭猛撓:“我怎地一點也不記得了,這盱眙我還來過?”

關羽:“你當然不記得,你當時醉的可不輕!”

張飛更是困惑,轉頭看向劉備:“我還在這盱眙喝過酒?喝的什麼酒?”

劉備:“當時與袁術大戰,只有我與你二哥在此領軍,汝並不在此地!”

張飛抓耳撓腮仍是想不起來,劉備和關羽卻是不再理他,徑直率軍行軍。

陳登跟在劉備身後,拍馬從張飛身側經過,勸道:“右將軍還是回後軍鎮守罷,大王和前將軍言有所指!”

張飛:“但是我記得我最近在軍中沒喝過酒……至少沒喝醉過,大哥二哥這說的什麼意思?”

陳登道:“右將軍的確沒在盱眙喝過酒,但是卻在徐州城喝過酒啊!”

……

盱眙城野,趙雲率兩萬魯軍與楚將李通部三萬楚兵兩相對峙。

李通:“來將可是常山趙子龍?”

趙雲:“正是,汝可是江夏李文達,請不吝賜教!”

“那就對了!”李通哈哈大笑:“汝之聲名,我常聞我家大王提起,說是趙子龍趙將軍膽識超羣,勇略舉世無雙,今日親眼相見,趙將軍之人器宇軒昂,麾下軍馬肅整嚴備,果不負威名。”

趙雲:“多謝李將軍與楚王之贊,吾愧不敢當。吾也素聞李將軍乃楚國上將,今日還請指教一二!”

說着說着趙雲已是提起長槍,指向李通。

李通:“不必了,吾至此只爲見識一下趙將軍之英姿。吾王早有明令告之,若是遇貴國關張兩位將軍以及趙將軍,不可鬥將,只准兵戰。”

趙雲略放低槍尖:“那便開戰罷!”

李通笑道:“貴國怕是與吾國有些誤會,世人誰不知吾家大王與魯王早在征討袁術時便有交情,當初還是靠劉皇叔臨陣指揮,兩家齊心協力,三戰三勝才贏了袁公路那逆天不道之人。這幾年我們兩家也頗有默契,且都與奸賊曹操素有仇怨,如今我家大王正發兵兩路攻打許昌,誓滅曹賊還中原一個太平安寧。劉皇叔不應我家大王之邀一同討伐曹賊也就罷了,而你我兩家卻居然在此地兵鋒相向,怕不是其中有所誤會?”

趙雲不答話,稍半響卻是忽然挺槍向天一指,喝令道:“全軍聽令,出擊!”

戰鼓擂響,趙雲身後的兩萬魯軍步騎化作一股黃色浪潮,席捲過來。

李通臉色極爲難看,裨將軍吳霸拍馬上前:“現該如何,先行撤退還是與之相戰?”

李通沉下一口氣道:“發兵,擂鼓迎戰!”

吳霸立即轉身發令。李通看了一眼西北方向,只是心中自語道:“大王啊大王,看來吾沒法多拖延魯軍數日了,只望援軍在魯軍主力到達盱眙之前趕至。”

盱眙城還在重建,李通只能率部與趙雲部野戰。雙方連續交戰數日,楚軍數量佔優,但魯軍有趙雲身先士卒率軍衝殺,李通雖然採取避之鋒芒只與之兵戰的策略,但數陣下來也是折了麾下數名勇猛將校。

李通難以取勝,只得在劉備的魯軍主力到達之前退入營壘堅守。又派吳霸率三千精騎輕兵去襲擾魯軍糧道,卻是不料吳霸碰上了都督後軍諸部的張飛,三千精兵被殺得潰不成軍不說,主將吳霸也是被張飛一槍挑了。

楚軍遭此挫敗,士氣大跌,李通不得不在劉備關羽趙雲合圍盱眙之前棄營向後撤逃,退到淮陵南面。

關羽率部再次擊敗李通,李通不得已只能率殘部退守淮陵城。而劉備留下趙雲包圍淮陵城,自己和關張二將率五萬魯軍直取壽春。

……

壽春宮。

大殿之上,太子張泉坐在楚國國君之位,丞相賈詡坐在旁邊的塌座上。左邊站的是華歆、王朗、袁渙等爲首的一衆文臣,右側武將位列卻只有寥寥數人。

司徒-華歆:“據諸葛子瑜(諸葛瑾表字)的軍報,李文達在臨淮郡連戰連敗,現今率殘部退守淮陵,已是完全不足以阻擋劉備的兵馬進攻淮南!幸而諸葛太守此前多將糧草囤積在淮陵城內,李通尚能堅守。但因此前魯國破獲我軍在下邳眼線據點之事,魯國已是獲悉我軍使用信鴿通信往來之事。因而諸葛太守擔心淮陵城被圍後將難以與壽都用信鴿通信,只能以信騎往來。”

司空王朗:“諸葛子瑜做了一年的臨淮太守,政績本算不錯……前兩個月才撥了錢糧優先重建盱眙城用作郡治所在,這城池還在重建,卻已是被劉備攻佔。這事……”

諫議大夫虞翻:“王司空,就快兵臨城下了,就先別計較司空府此前撥出去的錢糧了罷,今日臨時朝會,以談論兵事,還是以應對劉備來犯之事爲先!”

張泉平日巴不得這些文官爭論個面紅耳赤,今天卻只是對和打仗有關的事情感興趣。

“諸葛太守怕是多想了吧,信鴿能飛那麼高,且那麼輕巧靈活,尋常弓箭和尋常弓手怎麼可能射到?再說就算信鴿飛不過來,我們還有能飛到連人眼也看不到的高度的信鷹,還用怕消息不能及時傳達?”

衆人左右看了看,最後還是光祿勳袁胤站出來道:“回稟太子,信鴿飛的再高,也不過尋常鳥兒,軍中常有弓手以飛鳥爲靶射之才練就了神射本領。而且信鴿飛翔途中經常要落地覓食,饑民則常以鴿肉爲食。所以這信鴿通信,亦是多有不保險之處。至於信鷹,馴養條件太過苛刻,至今不過熬成三隻信鷹。大王每出征必帶一隻,丞相一隻,另一隻……”

張泉連忙擺手:“好了好了伯伯你不用說了!”

“我知道嘛,信鴿還是鴿子嘛,我在襄陽的時候還用穀物和簸箕抓過鴿子呢,烤熟之後那味道……”

看見大殿上氣氛驟然變冷,衆人齊齊盯着張泉,張泉只得立馬住口,嘿嘿笑道:“你們不要那麼嚴肅正經好不好,我父王又沒在這兒。你們吃沒吃飯啊,要不我現在讓人做上一頓飯菜咱們邊吃邊說,反正我下午飯還沒吃……”

說着說着,張泉忽然感覺到身旁一道目光落在自己身上,張泉不覺打了一個寒戰,又是立刻閉嘴。

門外有人唱道:“九江郡太守劉馥求見太子殿下與賈丞相!”

張泉面露喜色,幾乎要跳起來一般道:“快讓他進來!”

九江郡太守劉馥快步走進大殿,上前奏道:“臣接本郡都尉探報,劉備只留中領軍趙雲率不到兩萬人包圍淮陵,劉備則與關羽張飛二將親率五萬魯軍進入九江郡界,直奔我國都壽春而來。按魯軍行軍推算,怕是不出六日,劉備軍便可直達壽春城下!”

第二百二十八章 調虎離山第四十九章 右手刺客第三十五章 抉擇抉擇第一百九十六章第三十九章 兵不厭詐第二百四十六章 江表虎臣第二百五十八章 軍法森嚴第九十一章 丹陽小山賊第二百五十二章 圍城打援第四十二章 再繡下限第二百五十四章 戰車衝陣第二百零一章 劉備之德第一百四十一章 誘敵之計第十四章 蘄陽大戰第一百三十三章 腥風血雨第七十一章 重演歷史?第三十五章 抉擇抉擇第二百六十六章 風起第三章 文和亂武第一百六十一章 進退兩難第二百三十四章 攻心爲上第三十八章 蘄陽會戰第二百零四章 泰山之戰三第六章 守門之犬第一百八十二章 白疊子第一百四十六章 臨陣倒戈第三十四章 大意之舉第一百二十章 弓弦聲響第二百四十九章 攻克邾縣第十六章 蘄陽二戰第三百二十三章 灃水之戰(二)第二章 軍有逃卒第二百七十九章 家宴第三百一十五章第二百九十三章 秦風無衣第三百一十五章第三十五章 抉擇抉擇第七十三章 淮南之春第三百二十三章 灃水之戰(二)第七十五章 張繡四大將第二百四十六章 江表虎臣第一百五十四章 意外的戰果第三十五章 抉擇抉擇第七十八章 三國第一義士第一百二十六章 三個小毛孩第五十一章 可以避免的慘敗第二百八十二章 陳宮獻謀第三十二章 暗箭難防第二百七十二章 南征交州第一百三十八章 按耐不住第七十三章 淮南之春第二百八十八章 李儒用兵第六十八章 攻其不備第二十六章 竊聽風雲第二百三十五章 楚韓相爭第二百一十章 許都事變第二百三十九章 邾城之戰第一百八十四章 衣帶詔第三百零一章 江州都督第三百二十二章 灃水之戰(一)第一百一十二章 後生可畏第五十五章 呂布之死第三百零七章 巡視六郡第一百四十三章 鋌而走險第二百八十六章 張武陳孫第一百二十章 弓弦聲響第一百九十四章 主攻佯攻第二百零七章 泰山之戰六第一百六十三章 大水衝了龍王廟第二百八十八章 李儒用兵第五十五章 呂布之死第一百六十四章 神亭小將第一百二十章 弓弦聲響第一百二十八章 好消息壞消息第七十九章 一時豪傑第二百三十五章 楚韓相爭第二百零七章 泰山之戰六第二百五十一章 西陵大戰第一百六十三章 大水衝了龍王廟第五十五章 呂布之死第二百二十八章 調虎離山第三百三十一章 北門失守第二百六十六章 風起第三百一十三章第五十九章 于禁變節?第六十章 早有預謀第三百零七章 巡視六郡第十九章 初主淮南第四十章 血的教訓第一百一十一章 猿臂神射第三百二十四章 灃水之戰三第一百二十六章 三個小毛孩第二百三十六章 文諂武蔽第八十四章 一箭之諾第七十二章 類似的歷史第一百三十章 自上而下第一百七十七章 第三隻手第一百三十二章 海內稱義第二百一十九章 新官渡之戰(中)第三百二十四章 灃水之戰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