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亂點鴛鴦

“嬸孃,這事兒倒是可以商量。只是我們府邸太小,怕是容不下這麼多人。”

漫步在淮河岸邊,張繡向着旁邊一位成熟婦人說道。

那成熟婦人看起來年紀也就是三十多的樣子,但其麗質絲毫不遜於二十歲的少女,舉止中透露出來的成熟風韻更是像一罈陳封發酵的美酒,僅僅是看着聞着,就足以讓人癡醉。

張繡此時穿着一身白色的衣衫,不同於中原流行衣服有寬大袖袍,張繡穿的服飾盡顯雍涼特色,窄袖緊身,讓人一看就有一種輕便的感覺。

本來張繡更喜歡藍色,但這個時代的染色技術實在令人不敢恭維,只好穿一身素裝。但白色倒是顯出了張繡一身的英武不凡,和旁邊的婦人淡粉色的衣裘相搭配,兩人倒是像是一對伉儷,來這風光秀麗的淮河岸邊踏青。

這個時代的河水是那麼清澈,山是那麼綠,盛開的桃花是那麼的妖嬈。魚兒是那麼活潑自由,鳥兒是那麼可人自在。天地之間全都是純自然的顏色,就算有一絲人爲的痕跡,那也不過是遠處的農田。

後世被污染成黑河的淮河此時就像一個少女,展現着清楚動人的風采。河波涌沙岸,沒有那些惹眼的白色垃圾,更沒有散發着異味的異色泡沫。

有的,只是兩個四五歲的小孩子,一男一女,在沙岸淺水處奔跑嬉戲。

天地之間,除了鳥叫聲,就剩下孩童的天籟笑聲。張繡此刻只感覺好像自己身處一片從未有人涉足的世外桃源,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不如,我們留下一些聽話懂事的侍女,其他的,你看哪個大人將軍有功勞或者合適,直接賞賜給他們,也免得他們現在重新安家了得尋女婢。”這風韻婦人正是張繡四十多歲的親嬸孃,原驃騎大將軍張濟的正妻——鄒氏。

鄒氏和張繡商量的,是原來袁術壽春宮裡幾百宮女嬪妃的去留問題。

張繡解放壽春後,立馬下令將壽春宮所有女婢派發盤纏進行遣散。之後因爲忙也沒顧得上再瞭解這事最後什麼結果。一直到張繡徵廬江回來,終於有點空陪自己兩個便宜孩子出來春遊踏青,鄒氏才找着機會來反映那數百宮女的實際問題。

壽春宮足足有八百宮女嬪妃,這些女人或者女孩,張繡以爲要麼是原來袁術的手下爲了拍馬屁爭寵進獻的,要麼是袁術強取豪奪的。反正大部分都是非自願的,既然不是自己情願的,給盤纏安家費派人送回家就行了。

但是直到鄒氏今天和他說了,張繡才知道,這八百宮女嬪妃,大部分居然都是自願進壽春宮的。

但是弄明白了原委,張繡也就不覺得奇怪了。

一小部分人,之所以進宮,就是爲了飛上枝頭變鳳凰。袁術當了天子,皇后雖然沒份,但憑藉美貌妖媚當個貴妃也是光耀門楣的事情。

但大部分人,進宮卻是爲了能夠吃上一口飯!

笑話,在袁術袁公路治下,想要靠種地吃上飯那是不可能的。

這時,袁術的壽春宮招人了。一個嬪妃的待遇,居然相當於一個任職將軍的待遇;一個小小洗衣洗菜的宮女,一個月的待遇頂的上一家一年的口糧。更別說還有三天兩頭的賞賜,另外但凡家裡有入宮的,居然免賦稅!

這樣的好事到哪裡去找?袁術自己估計沒人會送女兒來,畢竟自己要八百少女,八百!但實際上來壽春宮門口報名的直接爆棚。

雖然大家都知道待遇好,但落實不落實就是另外一回事了。甚至有官吏專門敲詐家裡有進宮的人家,但最可憐莫過天下父母心,自己能不能吃飽過好已經不是能夠考慮的了,起碼送自己女兒進宮不會挨餓受凍。

鄒氏給張繡講過一個宮女的遭遇。一聽說壽春宮招宮女,這個女孩立馬瞞着父母報名了。雖然自己明知道進宮後什麼事都有可能發生,也親眼見過有宮女的屍體大清早從宮門裹着席子用馬車拉出來。

但父母親已經是兩天只吃一頓飯,卻讓自己和年幼的弟弟一天能吃上一頓飯這樣過了三個多月了。

縱然父母得知後直接哭暈了過去,要把她鎖起來,但她仍然跑了。也許,她進宮後第二天就再也看不見月亮。但至少,她走後,弟弟每天能多吃一點,父母每天起碼能吃上一頓飯。

所以,張繡進城後自我感覺做的相當不錯的遣散宮女事情,實實在在是沒有從實際出發。因爲遣散令發出之後,只有極少數十幾個宮女回家去了。其他的,都滯留在壽春。因爲她們中大多數人此時已經沒有家了。或者,有人還做着變鳳凰的夢。

幸好在這一個多月裡,有鄒氏安慰他們。鄒氏沒有錢糧養活她們,但她至少可以做到暫時庇護這些可憐又可嘆的人,不讓壽春官吏爲難他們。然後憑藉身份,找機會尋張繡解決問題。

在鄒氏記憶裡,自己這個親侄子,和她的丈夫是同一類人。只關心軍政大事,對這些廢碎瑣事根本懶得聽。雖然她因爲沒有兒子,和張繡實際上有母子情誼,但也不保證張繡能認真去解決這件事。

而且,自從自己丈夫戰死,這個侄子哭昏在靈堂後,好像變了一個人一樣。不說對自己的態度怎樣,對泉兒和若兒兩個孩子的舉動,根本不像以前那樣了。

怎麼說呢,總感覺張繡看向自己兩個孩子一副想賣了的眼光。

這是什麼樣一種感覺?

聽着鄒氏的建議,張繡腦洞大開,沉吟片刻說道:“嬸孃倒是好提議,那羣五大三粗的傢伙我都給分了府邸,但家裡沒婆娘沒婢女也不像個家。這事我會馬上辦,只是煩請嬸孃把那些心裡有心思的都安排去打掃壽春宮吧。”

“另外嬸孃所說,倒是讓我想起了其他地方袁術興建的行宮還有很多宮女嬪妃。汝陰、廣陵、廬江這三地的行宮加在一起也有四五百宮嬪,估計地方官也和我一樣不甚重視。我等下便命人去將這些人也好好處置了,到時候還得嬸孃把把關,清汰一些不堪的女子。”

鄒氏笑着答應了:“繡兒說的正是嬸孃方纔還想問的,沒問題,嬸孃同爲女人,自當釐清這些事。”

“那就麻煩嬸孃了,實在是繡兒身邊可用之人不足以擔當此任,還得嬸孃費心。嬸孃還有什麼事情,要對繡兒查漏補缺嗎?”張繡問道。

實在是空談簡單,實幹起來才知道其中的彎彎道道。自以爲簡單遣散宮女讓他們回家團聚就是最好的處理辦法了,卻是根本連實情也不知道。

這毛病真得改,眼高手低好高騖遠早晚出事。

“要說還有什麼實情,其實有,其實也沒有,就是嬸孃想爲你好好考慮一下……”鄒氏一副欲言又止的樣子。

張繡摸不着頭腦:“什麼事,嬸孃你直說。”

“你看,泉兒今年五歲了,若兒今年也都三歲了……”鄒氏吞吞吐吐道。

張繡更糊塗了:“是啊,我知道啊,怎麼了?”

鄒氏還是一副欲口難言的樣子。張繡卻好像明白了什麼:“嬸孃,原來你是想說……”

“對對對!”鄒氏立馬確定道:“若兒都快三歲了,你還……”

張繡又迷糊了起來:“不是泉兒的生日快到了嗎,若兒還得好幾個月呢?”

鄒氏差點昏過去,忍不住直接道:“不是說若兒的生辰,是說你的……”

“我的?”張繡好好回憶了一下:“我的生辰也沒到啊?難道現在就準備,太早了吧!”

鄒氏再也忍不住了:“就是給你續絃的事!當年我曾問過你,你說得到她的喪期滿了在考慮。現在若兒已經三歲了,喪期已滿,你得重新考慮下。我倒不是怕帶這兩個孩子,就是怕你一個人,每天那麼多事,沒個人端茶送水。”

……

啥?娶媳婦?我現在才二十四歲,等等,按張繡的年齡,我現在剛好三十歲,快到而立之年了。

怎麼當時剛穿越沒發現這個可怕的問題,自己還以爲撿了個大便宜,原來老天爺騙了我六年時間。

六年,人生正值青春的六年,就這麼沒了。

雖然說來到三國,自己三個月學到的東西比整個大學都多得多。但,張繡心裡還是不是個滋味。

看到張繡面露苦色,鄒氏心裡也明白了。看來還不是時候啊,什麼袁術之女,袁耀的妹妹,本來家裡名聲就不好,現在還託人找我幫忙牽線。

只是下一刻,張繡忽然換了一副嘴臉:“嬸孃,你看,我…我…我現在可以嗎?”

……

咳咳,也許是覺得自己的表現有點不穩重,張繡忙繼續說道:“繡兒本來不想續絃的,只是繡兒部下那些人,這幾天不斷給我說要許他們家誰誰進府,繡兒想來想去,還是給這件事上個準信,斷了那些不合適的一些念想。”

不得不猴急啊,都多大人了,還是獨枕空席。

鄒氏聽了張繡匆忙編造的解釋,居然一副深以爲然的表情,點了下頭道:“嬸孃聽說袁家的告罪表已經遞到朝廷去了,是嗎?”

張繡實在跟不上這位便宜嬸孃的思路,只得老實道:“是的,據說是袁術臨死用血寫的,繡兒順帶上奏給朝廷了。”

哄鬼呢,袁術本來就被自己氣得半死不活,當時在廬江行宮直接被劉勳一句老狗直接氣得不省人事。加上逃回廬江的路上顛簸,據劉曄所說,剛進城就斷氣了。還能寫血書,呵呵。

“那意思是,袁家現在沒罪了?”鄒氏問道。

“袁氏本來就沒罪,畢竟還有一個天下第一諸侯袁紹。朝廷不會把稱帝這件事情怪罪到整個袁氏身上,有罪的只是袁術一人而已。”

“那就好,”鄒氏長出一口氣:“嬸孃就是怕影響到你。”

怎麼,這是怎麼回事,我又不姓袁。

“你聽說過袁術有一個女兒嗎?長得很是可人,爲人在性格上也很合你的意思,就是不知道你什麼意思?”

我擦嘞!什麼叫“很合我的意思”,我的口味興趣嬸孃你從哪裡知道的?

第一百九十七章 強掠桑女第四十章 血的教訓第一百零五章 涇縣雙雄第一百八十七章 白馬之戰第三十八章 蘄陽會戰第二百三十章 吳下阿蒙第一百四十二章 亡國太子第一百二十一章 借船伐吳第二百六十二章第八十六章 無名侍衛第一百六十三章 大水衝了龍王廟第二百五十章 甘寧相投第一百九十七章 強掠桑女第二百六十七章 得人心第八章 鬼才出世第一百五十六章 皆大歡喜第一百九十四章 主攻佯攻第二十章 人才濟濟第二百八十二章 陳宮獻謀第二百二十六章 新鮮出爐第一百一十四章 哭笑不得第八十四章 一箭之諾第七十二章 類似的歷史第二百九十一章 趙韙論戰第六十四章 折損過半第二百七十五章 未雨綢繆第一百零七章 幷州狼騎第七十二章 類似的歷史第一百九十三章 張繡戰劉備第四十六章 引蛇出洞第九十章 窮山惡水出刁民第二百七十九章 家宴第一百九十一章 犯蠢了第八十章 遠交近攻第三百整章 李異事敗第二百六十三章第十一章 仲氏皇帝第三百二十七章 灃水之戰(六)第二百九十四章 萬劫不復第六十四章 折損過半第一百二十三章 上了賊船第一百三十三章 腥風血雨第二百零四章 泰山之戰三第三百三十二章 李儒第一百二十三章 上了賊船第一百六十七章 大起大落第七十六章 八缺五的上將衆第一百零三章 虎步天下第一百六十七章 大起大落第十一章 仲氏皇帝第五十二章 重回歷史軌道?第一百七十一章 毒士癖好第八十八章 明漢將軍第一百零四章 真的英雄第一百零三章 虎步天下第二百七十九章 家宴第五十七章 暴風雨的前奏第二十九章 大好河山第一百九十二章 師出同門第二百零一章 劉備之德第二百四十八章 作案累累第三百零四章 許攸獻策第九十二章 周郎南渡第三百整章 李異事敗第二百三十五章 楚韓相爭第四十四章 死亡衝鋒第二百七十四章 廢儒第三百二十六章 灃水之戰(五)第九十一章 丹陽小山賊第三十一章 明槍易躲第一百三十章 自上而下第八十七章 查無此人第八十八章 明漢將軍第二百一十章 許都事變第二百六十三章第二十九章 大好河山第二百三十九章 邾城之戰第二百三十八章 渡江雜談第二百章 我是臧霸第二十八章 亂點鴛鴦第一百二十六章 三個小毛孩第二百九十三章 秦風無衣第一百七十章 今是昨非第一百九十二章 師出同門第一百一十八章 一片白帆第一百九十七章 強掠桑女第五十八章 最佳良機?第二百五十七章 太史之殤第一百九十五章第五十九章 于禁變節?第一百九十七章 強掠桑女第二百九十八章 驚弓之鳥第一百六十三章 大水衝了龍王廟第五十五章 呂布之死第二百一十五章 荀彧坑爹第二百八十四章 壽春留守第二百七十五章 未雨綢繆第四十九章 右手刺客第一百四十八章 後果很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