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二章

幷州狼騎悍勇異常,驅馬入陣之後便瞬間化爲了吳軍的噩夢。對於久居山川密林之中的五溪蠻兵來說,平常就很少見到騎馬之人,更是從未與騎兵作過戰,絲毫沒有對付輕騎衝殺的經驗和辦法,於是被幷州狼騎肆意虐殺也就很正常了。

至於普通的吳軍步卒,也是缺乏應付精銳騎兵的招數,加上中軍沒有得力的指揮,所以當幷州狼騎切入戰場,攪動起整個吳軍前陣,楚軍精銳步卒也趁勢全線進攻,吳軍這時候仍沒有什麼有效的對策,更多還是驚慌失措進退不得。

毫無疑問,整體的戰局已經徹底倒向了楚軍這邊。然而廣闊的戰場還有一處不同於其他地方,卻是吳軍在進攻。

這便是孫權所親率的兵車戰團和其宿衛車下虎士,在程普陷入楚軍戰團而楚軍又全線進擊的當口,孫權並未選擇暫退一步調度三軍,而是繼續率部沿着程普突殺之路前衝,最後竟然是逼近了距張繡所在地不過百餘步的距離。

孫權如此抉擇當然不僅僅因爲其孤注一擲想要襲殺張繡,也是考慮到了整體的戰局和即時的戰勢。因爲太史慈的橫江營精準狙擊,吳軍三百兵車和一千車下虎士居然是一下就折了兩成。主要是因爲楚軍射得出其不意,才損失如此之大。

好在橫江射手人數不多,射擊距離也略遠,一輪齊射才射得十來輛兵車失控,而主要造成吳軍損失的還是這十來輛兵車失控之後對其他兵車的誤撞。而身披重甲的車下虎士之所以死傷將近兩百,倒不是因爲楚軍的箭雨,大部分是因爲己方兵車失控之後的翻轉衝碾。

儘管前有楚軍勁弓強射,但孫權仍然選擇了率兵前進,因爲孫權明白此刻降低弓射殺傷的最好辦法,便是儘量接近楚軍造成近戰威脅,而不是背身逃跑。何況四匹馬拉動的兵車哪裡是那麼容易轉頭後撤的,步行的車下虎士也是機動不便。

再有最重要一點,吳軍士氣本就不如楚軍,此刻戰局稍顯不利,孫權身爲士皆矚目的吳王卻第一個掉頭後撤,定然對吳軍的軍心造成不可挽回的傷害,甚至直接演變成全軍潰敗也不是沒有可能。畢竟那數千五溪蠻就是最大的不穩定因素,以錢糧布帛利誘助戰之輩,關鍵時刻是絕對靠不住的,還是得憑藉我江東子弟兵決一死戰。

再說幷州狼騎,雖然肆意虐殺吳軍步騎,但是碰上孫權所率的兵車卻是被撞得沒脾氣。因爲從某種程度而言,兵車也是剋制騎兵的。一般的兵車兩側車輪都會加裝橫刺,這是戰馬馬腿的剋星之一。

再從另外一點而言,騎兵懼弓兵,而一輛兵車的標配則是三人,一名馭手,一名執長戈甲士,一名弓弩手。如此一來,兩相沖殺的話,戰車在中遠距離便能夠給予騎兵造成打擊傷害,而就算近距離接戰,兵車上的執戈甲士也能教騎兵做人。

騎兵面對兵車是比較尷尬的,一是沒辦法比衝擊力,而是肉搏近戰容易吃虧。當然這種剋制不是絕對的剋制。若是精通騎射的弓騎兵,也是同樣憑藉其靈活機動性教戰車兵做人的,匈奴等族之所以壓着漢人打數百年也是因爲此道,直到漢人同樣組建了騎兵部隊這種情況纔得到改觀。

幷州狼騎攔不住吳軍兵車,武威營同樣也是騎兵難以阻敵,與兵車相撞定是要吃虧。好在不知道什麼時候,步兵校尉廖化已經是率一部陷陣營士卒列陣在了張繡和孫權中間,而太史慈也率領橫江營出現在了張繡身後。

正前面是楚軍陷陣營的嚴陣以待和橫江射手的攢弓待射,兩側是一衆幷州狼騎兵的虎視眈眈一副隨時衝上來撕咬上一口架勢。傳說中張繡的親衛武威營也是肅整待戰,但孫權此時終於是明白程普和自己在此戰犯了多大一個錯誤。

那便是將此戰的主要戰鬥放在了楚軍的前陣中而不是吳軍的陣中來打!楚軍比之東拼西湊的吳軍本就訓練有素調度有方,如此選擇卻是使得楚軍調兵遣將更爲便捷迅速,相對吳軍卻是前後不繼,打得極爲不順手。

這個錯誤直到此時才得以看出來,倒不是楚軍老謀深算用計深沉,主要還是孫權自己尚不夠沉穩持重,在歸根究底也是因爲自己太急於取勝,太想一戰而定。倒是不能太多怪程普,因爲畢竟程普及其所率的荊南軍要算半個客軍,雖然亦有大將之風,但實在不能勉強其做一個良帥。

相比吳軍張昭張紘呂範這些都是半吊子的軍事水平,楚軍這邊爲張繡出謀劃策的軍師可不少,陳宮自然不用多說,乃是長有謀略的代表性人物,加之以華歆的號召輔助,高順的臨場應變,小陸遜的奇謀,是完勝於吳國的。

不過此時可不是總結的好時候,眼見殺兄仇人就在前面不遠處,孫權忽的拔劍前指,碧眼圓睜,怒喝一聲:“張繡休走!”便是御車直衝。

張繡一時略有些驚詫,不過片刻便是釋然了,怕孫仲謀心中把擒殺自己當做了最後一根救命取勝的稻草了吧。如此也好,也好,這樣一來也省得自己再花費人力物力攻城了。

張繡已經來不及給廖化下令,便是優先命太史慈放箭。而前面的廖化也是自己該怎麼做了。便是急令麾下這部五百人規模的陷陣營固陣。

中等的距離,又是基本相當於面對面的情況,橫江射手們的準頭提升了不止一個檔次。這一輪千箭齊發,戰果相當巨大。一般的射手頂多在百步開外距離射一輪箭,但橫江射手們卻是在吳軍兵車衝撞上陷陣營之前人手至少放出兩箭。在陷陣營接戰之後,箭雨也不聽,稍微修改弧度便是瘋狂拋射後面的吳軍。

陷陣營的堅韌程度在此刻顯露無遺,儘管只有五百人,卻能凝聚爆發出了上千人的陣勢,硬是生生扛住了數十輛吳軍前驅戰車的第一輪衝陣!

有句話道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用這句話形容戰車戰術再好不過。兵車衝陣,猶是如此。便就是拼的第一波,其餘戰車都是跟在第一波之後進行再衝擊的,若是第一波沒有成效,那前面就不止只是有敵軍的人牆了,還有自軍的戰車殘骸阻礙。戰車的第一波衝擊如此重要,威力那也是相當的,但就是如此,卻竟然還是被這五百陷陣營死死頂住了。

不少陷陣猛士頂着盾牌,被撞的身體變形口吐鮮血甚至直接昏厥死亡,但其下身的立腳卻是死死墩在地面,縱然是被巨大的慣性衝擊地平行着往後倒退,其腿腳立着的姿勢也是紋絲不動的。

孫權滿以爲第一輪衝陣足以撞開楚軍步卒的防守,但是事實卻讓他手腳有些冰涼!也讓無數吳軍兵車士卒和車下虎士無不驚駭,對面的這到底是怎樣的敵人!

電光火石之間,孫權座下戰車也是將要撞上楚軍盾陣,孫權手足無措不知進退,御車的那名馭手卻反應迅速,趕緊是勒馬降速,如此纔不至於孫權直接撞上陷陣營的盾牆。此時左右的數輛兵車也是反應了過來,各是咬牙揚鞭,提升速度集中衝撞孫權兵車正前面的楚軍陣牆。

這次倒是衝開了陷陣營的陣形,畢竟這五百陷陣猛士再如同一心拼死用命阻滯吳軍,也不過都是血肉之軀而已,怎可能做到真真正正的銅牆鐵壁,在這幾輛兵車的全力一擊之下,終於是給孫權露出了一個缺口。

陣破就沒有繼續強撐的意義了,廖化臉色鐵青,但仍是快速下令。剩餘的陷陣營猛士頓時又從整體的大陣化作了十幾名幾十人一塊的小陣,此時迎接吳軍兵車的噩夢纔剛剛開始。

古人作戰的智慧是無窮的,步兵面對兵車並不是總是一昧被碾壓捱打,只要條件合適,也是可以反過來教兵車做人的。

只見陷陣營猛士們團在一起,列盾拼合成斜坡形,一側高一側低,只待吳軍兵車剎不住車速衝將上來,便是側翻車毀的下場。如此列陣之法十餘人到數十人都可,人數越多坡面就越大,吳軍兵車便更不容易剎車改道。

此翻車之法如此巧妙,但並不好用。首要要求便是要所用士卒必須極其訓練有素,且配合必須默契無縫,而且單個士卒必須有強悍的身體素質,能執盾扛住戰馬踏過車輪碾過,而不能有一人成爲整體的漏點命門,因爲此法稍有行差行錯便會弄巧成拙。

好在,這些條件陷陣營無一不滿足!

先是橫江射手的精準壓制性射擊,接着又是五百陷陣營猛士的拼死阻擊,吳軍兩百多輛兵車,一時之間竟然只有孫權那一輛戰車衝到了張繡跟前。

注:古時步卒組盾陣使戰車翻車之法,有意讀者可參看電影《江山美人》,其戰爭場面有其片段。

第三百零八章楔子第二十八章 亂點鴛鴦第一百四十六章 臨陣倒戈第二十八章 亂點鴛鴦第五十四章 高順其人第二百九十八章 驚弓之鳥第九十六章 姣好的女眷第一百六十章 兩全其美第一百六十四章 神亭小將第四十九章 右手刺客第九十六章 姣好的女眷第一百六十三章 大水衝了龍王廟第一百四十章 宋憲大敗第四十章 血的教訓第一百五十四章 意外的戰果第二百一十二章 碭山之悟第三章 文和亂武第一百七十章 今是昨非第十二章 細陽會盟第三百六十四章第三百一十章第二百一十章 許都事變第一百八十一章第一百八十章 平亂山越第二十章 人才濟濟第一百零三章 虎步天下第一百三十三章 腥風血雨第三百三十二章 李儒第五十二章 重回歷史軌道?第一百八十六章 袁渙之幹第二百五十八章 軍法森嚴第一百三十章 自上而下第二百四十六章 江表虎臣第一百八十六章 袁渙之幹第八十七章 查無此人第一百三十三章 腥風血雨第七十五章 張繡四大將第七十一章 重演歷史?第二百五十二章 圍城打援第三百一十七章 交州士家第三百三十二章 李儒第八十七章 查無此人第七十五章 張繡四大將第二十八章 亂點鴛鴦第二百一十八章 新官渡之戰(上)第二百七十四章 廢儒第七十三章 淮南之春第二百五十二章 圍城打援第二百二十六章 新鮮出爐第一百六十章 兩全其美第二百九十二章 陰差陽錯第一百六十九章 青梅竹馬第八十八章 明漢將軍第一百一十章 你來我往第一百五十五章 肝膽俱裂第一百六十四章 神亭小將第七十一章 重演歷史?第三十一章 明槍易躲第三十章 一夢驚魂第二十章 人才濟濟第九十二章 周郎南渡第六十九章 霸道vs仁道第一百八十九章 文丑之敗第二百八十一章 袁夫人第一百零四章 真的英雄第一百六十二章 亂世奸雄第一百六十八章 誤會解除第五章 賈詡謀心第二百一十章 許都事變第二百三十一章 江夏出兵第一百五十七章 也被賣了第二百一十二章 碭山之悟第七十三章 淮南之春第二百五十八章 軍法森嚴第二百五十八章 軍法森嚴第一百七十一章 毒士癖好第三百二十四章 灃水之戰三第二十五章 廬江事變第三十章 一夢驚魂第三百二十三章 灃水之戰(二)第七十九章 一時豪傑第五十七章 暴風雨的前奏第一百五十九章 祥和與肅穆第五十章 內心成長第八十二章 毒士鬼才第二百三十二章 張紘歸來第一百七十七章 第三隻手第七十二章 類似的歷史第二百五十六章 李通出戰第二百二十九章 你死我活第三百二十二章 灃水之戰(一)第七十三章 淮南之春第六十一章 終極對決第二百二十七章 彭澤水戰第一百九十三章 張繡戰劉備第一百七十六章 過河雜事第二十四章 桃園論世第二百零六章 泰山之戰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