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五章

最終,劉表是在鄂縣見到了張繡。楚軍發動民夫在當地建壇以供二王會見,爲紀念此番浩大的武事,命壇名爲武昌壇。後來鄂縣據此更名爲武昌,武昌亦逐漸人口匯聚商賈通行成爲楚國重鎮之一,這些都是後話了。

張繡和劉表乃是第一次見面,倒沒有多餘的話說。加上出征已有五月,張繡欲早回壽春打理國政,於是此番會見相談不過三日,以劉表於武昌壇正式向楚國納表稱臣、並送質子劉琮隨張繡返回壽春告結。

此事雖然簡短,但意義卻是非常重大的。首先張繡的楚國第一個打破了禪國封邦以來的列國和平均勢,吞亡立國不過數月的孫氏吳國不說,還迫使劉氏韓國遣子稱臣,自此楚國一家獨大於南方,已成霸勢。

楚國做大做強自然會惹得其他諸侯忌憚,怕是自此列國紛爭便會迭起,類似春秋戰國的兼併戰爭很快便會在諸國之間拉開序幕,其激烈程度甚至還會較漢末戰亂更上一層,因爲這將徹徹底底進入爭雄奪霸的時代。

但這些都不是張繡造成的,而是大勢所趨。是人都會有野心和抱負,就看各自魄力手段了。

遣子爲質乃是夏商便已經有了的並在春秋戰國盛行的一種重要的外交手段,或稱臣納貢,或保障盟約,遣子往他國爲人質的做法是表示誠意和具有一定約束力的有效外交方式。

劉表有三個兒子,長子劉琦,次子劉琮,幼子劉修。劉表本是準備將長子帶着送往楚國的,卻不料張繡在回覆的書信中直接點名要劉琮爲質子,卻是讓劉表好幾天都沒睡好覺。

之所以睡不好覺,自然是因爲蔡夫人哭鬧了。這事放誰身上都一樣,自個最親最疼的小兒子忽然間就要被別人生生要走,這可是從自己身上掉下的一塊肉啊,哪裡捨得。

劉表也是心中煩悶,對於雖年幼但聰慧識禮的小兒子劉琮他也是極其喜愛的,甚至程度更勝於儒弱平常的長子劉琦。無奈形勢比人強,不送也得送了。只是不知這張繡從哪裡打聽到的消息,竟然知道劉琮之於他、之於整個荊襄之地的重要性。

蔡夫人也不是什麼無腦婦人,恰恰相反,蔡夫人比誰都明白富貴之道,也看得明白,依靠自己丈夫的能耐這輩子算是不可能使得自己和蔡氏一族顯赫於世了,但如果是結交好了張楚,榮華富貴還是妥妥的。於是哭鬧了幾天,蔡夫人終於是答應了張繡的條件,但卻要自己帶着劉琮和劉表一同前去面見張繡。

張繡點名道姓要劉琮自然是有他自己的考量的,畢竟他自個的一對親兒女還隱姓埋名在荊州,送出去容易再回來難,張繡可不想出任何的差錯,當下的楚國需要一位太子,唯一的好辦法便是先要劉琮爲質子,然後向劉表攤明此事,再強行要回自己那對便宜兒女。

反正有劉琮在手,以蔡夫人蔡瑁爲首的荊襄世族肯定不會加害自己的一對兒女,就算是扣留也不敢,反倒會盡心竭力護送張泉張若以及袁瀾返回楚國。

事實證明張繡的算計完全沒有問題,劉琮被交到張繡手中之後,張繡立刻向劉表攤明瞭昔日自己遣人送兒女赴荊州的往事,直接強勢要求劉表返回襄陽後尋找自己的兒女,並安全送回楚國。

等劉表聽完張繡所講,心中立即是無數個“難怪難怪”之聲在迴響,要是自己知曉這些消息,知道張繡的獨子就在自己眼皮子底下的話,今天怎會由張繡牽了鼻子在走,不過此刻後悔也沒用了。

另一邊,按禮數並未拋頭露面的蔡夫人聽了劉表身邊的隨從一字不漏的回報,心裡卻是另一番盤算。聽起來這張繡也是疼愛兒女的父親,最關鍵的是這位楚王不止是寶貝太子在襄陽,還有個千金之軀的公主。按年歲來算正好和自己的琮兒年歲相符,這豈不是一個機遇?

劉表這邊剛忍氣答應了張繡的要求,這邊蔡夫人便是使人編了個理由叫回了劉表,待劉表回來,卻是直接向張繡提起親來。

不過劉表開口並不是直接向張繡請兩家結姻之親,而是說襄陽蔡氏有個剛長成之女,欲嫁於張繡。此女也不是隨隨便便找的,正是自己老婆蔡夫人的親妹妹!

給張繡提親張繡自然是不答應的,自己又不是種馬,照劉表這種提親法,張繡估計回到壽春後宮裡就是一大堆的曹氏、袁氏什麼的。袁紹曹操那兩位可是極其喜歡子女外交的,膝下一大堆的兒子女兒等着呢。還有那韜光養晦的劉皇叔,雖然到現在也沒生一個兒子,但女兒可不少,就等着合適機會往外送呢!

見張繡直接拒絕,劉表先是故作失落之態,忽得又提起了張繡的一對兒女,接着終於是扯出了正事,要使自己次子劉琮與張繡長女張若婚配的親事。

張繡一個不注意便是着了劉表這老狐狸的道,這次會面張繡已經很強勢霸道了,要劉表俯首稱臣不說,還要了劉表的寶貝兒子,又要劉表保護着自己兒女給送回來,最後接連拒絕劉表提出的兩個親事實在說不過去。反正細思起來這門親事對楚國也只有利沒有弊,再不答應就不是強勢而是強橫了。

反正自己的原本的打算就是暫時留存力量不對荊襄動刀兵,但強拉韓國到自己這一邊的想法。如今劉表此舉,卻是自己想把韓國綁在楚國這輛戰車之上的意向,正遂張繡的願。

於是張繡不再拒絕,不過也沒徹底答應。打了個哈哈道:“兒女姻緣,隨他們自己。若是有緣,孤自當爲他們湊‘份’!”

有了張繡這番話,劉表的心纔算放下一半,也算是對自己老婆有了交代。楚韓會盟算是以一個圓滿的結局結束。

留徵東將軍張勳駐江夏鎮守楚國西線,華歆收撫荊南豫章諸郡,呂蒙仍統領水師,張繡點甘寧張武陳孫等一干功勳文武率軍回師壽春。

始業元年六月,張繡率軍回到壽春。此時呂範孫賁孫輔等人已接孫權勸降書盡降,於是向天下昭示孫氏吳國之亡,並聲名楚韓之盟。楚國威名由是先諸國一步響徹九州。

楚國初立,便有徵伐。張繡在外征戰半載,國政均由丞相賈詡打理,待楚王回都,國政軍事井然有序,民情平穩,於是以賈詡爲最大功者,賜食邑千戶,並封山陰侯。

徵東將軍張勳護疆開土有功,封二等勳爵,加賜五等將爵即三百戶食邑,錢千金帛百匹。

徵西將軍高順此番徵吳當論首功,並計先前功勳。封三等勳爵,賜號鍾陵伯,是爲楚國立國以來第二位伯爵,再賜四等將爵即百戶食邑,千金百帛。

太尉陳宮隨軍出謀劃策,實爲楚軍征戰得勝不可或缺的首席智囊也。亦封爲三等勳爵,賜號海昏伯,得百戶食邑。

水師都督周瑜,彭澤水戰坐鎮指揮有功,作戰負傷。正式任爲樓船將軍,精選食藥百副賜之。

降將甘寧,數戰有功,斬殺韓將張碩、鄧龍,並襲殺黃祖。任其爲折衝中郎將。

水師代都督呂蒙,接戰有功,破西陵斬韓將陳就,任爲橫野中郎將,自此正式爲楚國水軍副都督。

射聲校尉太史慈統兵作戰有功,又先射殺蔣欽,並於贛水斬殺孫權親將潘璋。任其爲橫江中郎將。

周、甘、呂、太史四人論功也皆得五十戶食邑即三等將爵的賞賜,錢帛田宅另計。漢末以來人丁銳減,大縣不過數千戶人口,小縣甚至不足千戶,張繡如此封賞,已經盡顯王道。另有李通祖郎徐盛等立功將領,也各有拔升或將爵封賞。

而至於戰死將士,因爲將至盛夏酷暑,屍體難以運回,則就地火葬,將其骨灰帶回。戰爭算不上很慘烈,也極少有成建制被消滅的楚軍,而因爲軍功爵中的連坐並算制,活存的士卒定然清楚記得陣亡犧牲同袍的殺敵立功情況,於是將撫卹金和軍功爵所計賞賜一併付予。

而也有相當的士卒骨灰無人認領,張繡則於壽春北邊的北山附近擇風水之地,特開靖國園,專門埋葬楚國陣亡將士。在六月十五親往祭祀哭難,于山底立刻名碑石,並命每年按時祭祀。

最後是關於吳國降王降臣的安置。對於孫權,降號爲侯,即吳侯,食邑五千戶!吳國私庫也絲毫不動歸於孫氏宗族,但若不得張繡之命,孫權不得私自踏出壽春地界一步。毫無疑問,張繡對於孫氏宗族的安置還是很豐厚的,當然除了變相軟禁這一條。

而至於張昭張紘呂範這些吳國重臣,用起來自然不會讓人踏實舒心的,但這幾人尤其江東二張乃都是名動天下的國士,棄之不用實在太過可惜,張繡細思良久,最終決定借張昭張紘文風之長,賜號大學士,平時於太常寺國子監或太學授課講學,也兼文事顧問之責。

至於呂範徐琨,還有早在襲取江東時生擒的吳景,這幾人名望雖然不如張昭張紘,但都是有謀知兵之人,且又和孫氏關係緊密,決不可授予實職。於是這幾人都被授了散騎常侍的虛職。

贛水之戰揚子江雙雄之二的周泰亦慷慨死於童飛槍下,韓當倒是血戰力竭卻沒死,回到壽春拒絕了張繡的虛職,甘願爲孫氏護院家將。

第一百二十一章 借船伐吳第二百六十二章第二百五十三章 二十等爵第一百零八章 鐵騎vs狼騎第二百零二章 泰山之戰一第二十五章 廬江事變第九十九章 溫侯隕落第二百八十六章 張武陳孫第二百一十二章 碭山之悟第九十章 窮山惡水出刁民第一百八十一章第八十一章 做牛做馬第一百四十三章 鋌而走險第二百六十七章 得人心第五十六章 曹操和曹軍的瘋狂第一百六十三章 大水衝了龍王廟第十一章 仲氏皇帝第二百三十七章 老邁昏聵第十二章 細陽會盟第一百八十五章 大漢棟樑第八十六章 無名侍衛第二百九十五章 兩線作戰第三百零九章第一百八十章 平亂山越第六十五章 輕功冒進第三百一十五章第二百五十七章 太史之殤第一百七十五章 壽春首惡第一百一十二章 後生可畏第二百一十七章 安天命第一百六十九章 青梅竹馬第二百九十一章 趙韙論戰第三百一十一章第一百四十章 宋憲大敗第四十六章 引蛇出洞第五十九章 于禁變節?第一百五十五章 肝膽俱裂第五十四章 高順其人第三百三十一章 北門失守第二百三十七章 老邁昏聵第二百六十三章第一百二十四章 空虛鬆懈第三百零五章 倉亭之戰第二十章 人才濟濟第一百七十八章 建安四年第六十七章 攻其不備第三十六章 雪上加霜第六十九章 霸道vs仁道第一百三十六章 破而後立第九十一章 丹陽小山賊第四十二章 再繡下限第二百六十八章 顛龍倒鳳第一百一十九章 你是誰第三十二章 暗箭難防第二百八十九章 三輔流民第一百四十四章 軍功爵與廉政第二百二十一章 兩敗俱傷第一百八十三章 癩蛤蟆想吃天鵝肉第一百五十一章 宛陵之戰第五十五章 呂布之死第二百七十五章 未雨綢繆第二百二十五章 禪國封邦第三百三十二章 李儒第一百五十五章 肝膽俱裂第一百四十六章 臨陣倒戈第九十三章 美周郎來了第三百二十六章 灃水之戰(五)第二百一十六章 盡人事第一百一十一章 猿臂神射第二百七十二章 南征交州第二十章 人才濟濟第三百零七章 巡視六郡第五十五章 呂布之死第八十三章 私兵飛熊第七十八章 三國第一義士第十一章 仲氏皇帝第一百一十八章 一片白帆第三百零五章 倉亭之戰第八十九章 丹陽賊寇第一百八十二章 白疊子第一百七十七章 第三隻手第二十八章 亂點鴛鴦第三百整章 李異事敗第一百九十七章 強掠桑女第三百零四章 許攸獻策第六十章 早有預謀第二百零五章 泰山之戰四第二百五十三章 二十等爵第五十二章 重回歷史軌道?第二百七十二章 南征交州第一百五十一章 宛陵之戰第二百九十一章 趙韙論戰第一百四十八章 後果很嚴重第九十三章 美周郎來了第九章 借道汝南第一百五十六章 皆大歡喜第一百三十三章 腥風血雨第三百二十七章 灃水之戰(六)第一百六十三章 大水衝了龍王廟第二百六十一章 槍矛對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