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四章 戰車衝陣

楚國的二十等軍功爵制大致便是如此,並且張繡也沿襲了先秦在發展軍功爵制中的最大創舉——連坐倒扣法。

提起連坐,誰都不會陌生,畢竟這可是是先秦法制中最特色鮮明和應用的最著名和最廣泛的一條法制原則。當然連坐制度並不是秦國首創,只不過在商鞅的手中被活用在了先秦政治軍事經濟農業的各個方面,包括在軍功爵制中,連坐原則也是其中極爲重要的一環。

其實當時的戰國七雄都有在政治軍事方面的革新,包括在獎勵軍功方面也都毫不吝嗇,比如趙國當時“功大者身尊”之法,韓國申不害的“循功勞,視次第”,燕昭王和樂毅的“公子無功不當封”以及建立的四等軍功制度等等,但是卻只有秦國一家的軍功爵制見效最大且最爲著名。這其中連坐倒扣法的應用應該是導致差別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連坐制在軍功爵制中是這麼應用的,比如五人一伍,十人一什,伍什乃是最基本的戰鬥單位。若是在戰鬥中一人戰死,則其他四人或者九人都要負有直接責任,即視作有罪,但是你也可以通過殺敵來將功折罪,殺敵一人抵命一條,多殺才算做軍功。這種既有連坐制又要倒扣計算戰功的方法,便是秦國軍功爵制最亮點的一條。如此一來,卻不光是能激勵個個士卒奮勇殺敵,也使得士卒之間自覺提高戰陣配合度,能最大程度同時激發軍隊的整體戰鬥力和個人的戰力!

儘管時隔千百個春秋,每當張繡讀起這段歷史,沒有一次不驚歎於商鞅個人超凡脫俗極富卓見的頭腦,有如此完善全面且針對性十足的軍功爵制,秦國的軍事實力一躍成爲七雄之首。秦人生性豪邁,平時好勇鬥狠,互相毆鬥仇殺乃是常事。打仗雖然個個剽悍兇勇,但喜歡各打各的,打紅眼更是什麼都不管不顧,不從將令乃是常事。其戰陣配合乃七雄最差沒有之一。時人常言:秦戎雖勇,但無章法。

然而等秦國推行此法,秦人皆畏懼於商鞅制定的無比冷酷嚴苛刑法,自然是不敢再恣意妄爲。於是虎狼之輩的秦士也有了令行禁止的進退之法,再加上錢帛奴隸田宅爵位這些不吝的賞格,生死榮辱與共於一身的秦軍自此便無敵於天下!

而楚國的刑法自然不會像秦國那般冷酷嚴苛,所謂物極必反,張繡可不會重蹈秦二世而亡的覆轍。而且淮泗人和江東人也不像秦人那般好勇鬥狠恣意任爲,凡事恰到好處便好。

對於絕大多數的楚軍將士而言,十四等兵爵和將爵便是他們能夠通過在戰場上的搏殺能夠獲得的最大賞賜了,當着這些對於農丁出身的他們完全足夠,田地宅院錢糧絹帛這些比起什麼不切實際的封侯拜公實在多了。

而這裡需要知道的是,一旦成爲幷州狼騎的一員,不論之前的戰功如何,一律直接加賜六等兵爵和八等將爵。即可以直接獲得三百畝良田、食十戶租稅、錢糧絹帛各數的賞賜!自此可一洗家中清貧,妻兒父母衣食無無憂,子孫三代無慮!

雖然聽起來這賞賜似乎也不怎麼豐厚,但是在這餓殍遍地的亂世,卻是無數人所幻想可以得到的。而就算是在太平之世,也是絕大多數人所可想不可及的。

當然這僅僅只是一個開始而已。楚國另有軍制規定,凡是諸如陷陣營、武威禁衛營、橫江營、飛熊軍以及幷州狼騎等等這些精英部隊,軍功皆按雙倍計賞,殺敵一人,則按殺敵兩人給予封賞。這主要是因爲幷州狼騎陷陣營這些部隊往往要承擔最重要關鍵的作戰任務,面對的是最精銳的敵人,作戰的風險和傷亡率最大,所以在軍功爵制中按計以雙倍軍功。同時這也是激勵楚軍普通士卒積極踊躍躋身精銳之列的一項關鍵措施。

這也就不難理解爲何幷州狼騎的選拔那麼嚴苛殘酷,卻依然有衆多楚軍士兵甚至底層軍官想要成爲其中的一員。當兵打仗就是伴隨着生生死死,與其默默無聞籍籍無名,不如捨命拼搏一場,爲妻兒老小搏一個衣食無憂,說不定運氣好,還能保子孫後代富貴呢!

畢竟楚國的軍功爵制也包括對犧牲戰死之士的賞賜,以及對軍卒遺孀孤兒老矜的妥善照顧制度,就算戰場戰死,妻兒老小不僅可以得到戰死者生前所獲的軍功爵賞賜,還可以得到一筆撫卹的錢糧。大楚國策如此優軍厚兵,怎麼不讓士者效以死力?

此戰幷州狼騎雖然在列,但是高順並未讓其直接參戰,而是排出了戰車先驅衝陣、騎兵接後掩殺、弓弩手兩側夾攻,重步輕步一齊全線推進的作戰方式,而是將幷州狼騎放在了預備隊的位置,這倒是讓一衆數百狼騎兵們甚是飢渴難耐。

那邊吳軍也針鋒相對,將精銳弓手布在兩翼,並以騎兵在後掩護,而將重步悉數放在了中央位置,用來抵禦楚軍的戰車衝陣。

儘管屬於戰車的時代早已過去,但是在漢末,戰車仍然作爲一種傳統的作戰兵種存在於軍隊戰鬥序列中,野戰中使用戰車衝陣也還是一項重要的作戰方式。

吳楚兩軍其實都沒有多少戰車,這和兩國所處的地理環境有關。在山林川澤密佈的淮南和江東,戰車的應用性甚至要比騎兵還低。

但是如果將戰場設定在一馬平川的平原之地,戰車所帶來的作用卻是不言而喻的。而且一直在積攢軍備的楚國的戰車無論數量還是質量,都是遠遠超過吳國的。既然使用戰車作戰能夠創造更大的優勢,那爲何不用呢?

數量不到楚軍戰車五分之一的吳國戰車隊自然不敢和楚軍對衝,而最好的破解戰車衝陣之法,則莫過於用長槍陣抵禦了。但是長矛兵在南方也是稀缺兵種,這是因爲長達數米的長矛長戈在南方密集的叢林中實在活動不便,且這種常常需要結陣才能發揮作用的陣地戰兵種極其不能適應丘陵山澤地區的快速機動作戰。

既然也缺乏長槍兵,那麼若是想要抵禦戰車,也就只能頂上重甲步卒了,依靠人堆和盾陣來阻滯戰車的衝陣。

這個辦法是兩敗俱傷的。數以千百計的密集人陣固然可以阻擋住木製戰車的衝擊,但是四匹戰馬拉動的高速疾馳狀態的戰車所攜帶的動能也是超乎尋常巨大的。加上戰車關鍵部位裝有的青銅或鐵製的勾刺,這些個戰車衝撞在人堆裡,無一不掀起陣陣腥風血雨。

戰車衝陣所要付出的代價往往是極爲慘痛的,比如首當其衝的四匹拉車駿馬,在駕車者鞭笞之下竭力衝撞,結果就是非死即殘。接着就是車身和車上的三名戰車兵,被巨大的慣性往前一齊甩出,運氣不好就直接人死車散架,運氣好的話落地也是身陷敵陣被重重包圍。

戰車能夠輝煌數百年延續上千年至今仍爲所用的原因在於,戰車在戰場上的作用乃是巨大的,某種程度而言也是難以替代的。

畢竟旌旗飄展、千乘戰車轟隆作響着一齊疾馳的畫面可是相當壯觀的,且這應該是冷兵器時代最爲壯觀的戰場景象,沒有之一。甚至就算是萬騎奔騰的畫面比之也有氣勢上的不足。無論是從體積、製造出的動靜、兩軍士卒的直接視感上而言,千乘萬乘戰車迎面撲來給予人的震撼乃是一生都難以磨滅的。

甚至毫不誇張的說一句話,現代的裝甲坦克集羣衝鋒的場面也是不如古代戰車集羣衝鋒的陣勢的。人馬嘶鳴、旌旗飛揚,高速揚起的塵土看起來比死氣沉沉的坦克裝甲車更富有渲染力!

戰車的作用大,但是這並不代表它帶來的戰果就大。戰車本質上是一種高值易耗損品,製作工藝複雜造價昂貴,卻往往只是一次性用品,一場仗下來連車帶馬都折出去。雖然往往一架戰車面對步卒和普通騎兵能夠造成數十人的殺傷,但是基本都是同歸於盡式的。且經常受限於天氣和地理條件,在如今各種步騎弓兵種體系健全完備的世界,卻是愈發的跟不上時代。

話不多說,楚軍的戰車已經是衝撞上了吳軍的重步盾陣,先是馬匹撞在一人高的盾牌上血肉模糊,接着後面的車駕也被巨大的慣性甩出,有的車駕是直接倒飛在空中墜落在吳軍盾陣上面,有的則是翻滾着直直貼撞在盾陣正面,運氣算好的則是直直正面飛撞向吳軍,反正姿勢各種各樣,絕大部分車駕一個照面便是都稀巴爛了,連帶着上面的楚軍士卒也是摔得七竅流血慘不忍睹,有命好的沒摔死,在吳軍陣中剛落地就被亂刀砍死,基本上留不下活口。

吳軍也好不到哪裡去,前排舉櫓扛盾的士卒皆是挑選出來的力士壯漢,饒是如此,只要挨着戰車的衝撞也只有被震碎內臟肺腑口噴鮮血而亡的份,更有甚者會被巨大的衝擊力連人帶盾一起被撞上天,還有就是戰車散架之後上面安裝的勾刺也會在吳軍盾陣裡面的密集人羣中橫叉豎捅亂插一通,但是不論你前面的人是被撞得整個胸口凹陷下去噴血而亡而是被木刺銅勾穿腦而過,後面的人都必須咬牙繼續往前頂,不頂則下面他們自己會死的更慘!

第十九章 初主淮南第三百二十八章 治世能臣第一百三十三章 腥風血雨第一百九十四章 主攻佯攻第九十二章 周郎南渡第一百五十章 絲毫不懼第一百零八章 鐵騎vs狼騎第六十六章 哀兵必勝第八十三章 私兵飛熊第三百二十三章 灃水之戰(二)第二百九十八章 驚弓之鳥第一百三十二章 海內稱義第三百零四章 許攸獻策第一百三十五章 考慮全面第九十五章 叔叔抱過你第二百五十七章 太史之殤第一百一十八章 一片白帆第三百二十四章 灃水之戰三第二章 軍有逃卒第一百零八章 鐵騎vs狼騎第六十八章 攻其不備第一百七十六章 過河雜事第二百五十四章 戰車衝陣第六十章 早有預謀第一百一十九章 你是誰第五十八章 最佳良機?第一百七十一章 毒士癖好第一百五十六章 皆大歡喜第二百九十一章 趙韙論戰第九十一章 丹陽小山賊第八十九章 丹陽賊寇第一百五十三章 註定的戰局第三十七章 無言侍女第八十五章 自由的空氣第二百五十七章 太史之殤第一百九十三章 張繡戰劉備第一百六十章 兩全其美第九十四章 公侯王臣第二百三十三章 釜鼎之論第三百一十五章第二百七十四章 廢儒第四十八章 此心微涼第三百二十三章 灃水之戰(二)第二百一十一章 出走許都第六十章 早有預謀第一百七十三章 氣急敗壞第一百二十四章 空虛鬆懈第一百九十三章 張繡戰劉備第七十六章 八缺五的上將衆第一百四十四章 鋌而走險第二百八十章 珠璧聯合第一百四十八章 後果很嚴重第三百零六章 曹操之變第一百八十四章 衣帶詔第二百八十章 珠璧聯合第三百零一章 江州都督第一百八十六章 袁渙之幹第一百四十七章 顧陸兩姓第三百二十二章 灃水之戰(一)楔子第三百零八章第二十一章 人禍天災第五十章 內心成長第二百四十七章 曹嵩之死第六十八章 攻其不備第九十八章 二談呂布之死第一百三十五章 考慮全面第十三章 唯有死戰第二百二十九章 你死我活第十七章 蘄陽三戰第二百四十六章 江表虎臣第二百六十七章 得人心第一百九十九章 棄城撤軍第一百四十三章 鋌而走險第一百六十五章 權慾薰心第二百七十四章 廢儒第一百零四章 真的英雄第九十九章 溫侯隕落第一百四十四章 軍功爵與廉政第九章 借道汝南第七十一章 重演歷史?第三百整章 李異事敗第二百二十一章 兩敗俱傷第一百一十六章 明槍暗箭第三百一十八章第一百三十七章 我們不傻第三百一十五章第四十二章 再繡下限第二百八十章 珠璧聯合第二百六十章 拉開序幕第二百七十五章 未雨綢繆第二百三十二章 張紘歸來第二百零六章 泰山之戰五第二百八十二章 陳宮獻謀第一百九十三章 張繡戰劉備第一百四十六章 臨陣倒戈第二百九十三章 秦風無衣第二百五十八章 軍法森嚴第一百零四章 真的英雄第二百八十一章 袁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