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六章

說實話,其實陳登對於張繡集團的發展前景評價的還算中肯,縱觀中華古往今來五千年,卻是不難發現,極少有自南方向北成就王霸之業的,除卻朱元璋唯一一次創造了北伐驅元建立大明王朝的壯舉,絕大多數王朝一統都是自北向南完成的。

這倒不是說南北方有着強弱上的區別,而是因爲地理環境和人文環境等的問題,從北方往南征伐更容易完成。

從地理因素而言,北方的戰爭資源更多,且平闊通達的地形更有利於組織軍隊保證後勤。而南方多丘陵地形,羣落之間多阻隔。雖然平原地形也不少,但是密集河流水網卻也是造成了交通聯繫的不便。

從人文因素而言,北人的性格的特點是豪爽直接,且從來不乏好鬥勇悍之輩。而南人中雖然也有不少勇烈之人,但其性格與北人相比難免顯得畏畏縮縮瞻前顧後一點。君不見歷代北朝南征,不論勝敗,總是說打就敢打的。而南朝北伐,相當大的一部分卻因爲自己人問題胎死腹中,湮沒了多少忠烈嶽武穆。倒不是說南人的性格不如北人,而只是各有所長罷了,北人也不如南人細緻周謹。

所以擺事實講道理,陳登的評價和總結還是相當具有眼光的。張繡眼下雖然有着天下第三諸侯的綜合實力,甚至在袁曹決戰之後還能成爲當下天下“數一數二”的勢力集團,但是其之後的發展前景絕對是異常黯淡的。

別的不說,單說戰兵的組成,張繡麾下賴以爲根本的西涼軍歷經數戰已經不足四萬之數,絕對王牌西涼鐵騎因爲騎兵的損失和良馬的匱乏,其規模卻是已經縮編到了千人隊,甚至還不是足額滿員的!總之一句話,張繡軍目前的軍事實力雖然提升了很多,但是威懾力卻是大幅下降。以淮南兵和人心尚爲徹底歸服的江東兵爲主要構成的張繡軍,今後很難與北人軍隊爭雄中原。

而事實上,張繡不願在袁曹爭雄的當口攻略中原的原因其中就有陳登分析的這一條。雖然在淮南手下可用的兵馬數量多達十五萬,但是張繡這次卻沒有像當初以數萬西涼悍卒征討袁術一般的底氣,所以還需再進一步的積攢錢糧招納兵馬訓練士卒,厚積而薄發纔是張繡的可取之道。

同樣,也是這個原因,使得劉備和陳登敢放開了小沛和譙郡任由張繡去戰,就是掐中了張繡目前的騎兵實力不足以襲取許昌奪得天子這一點。

進取不足,陳登也不看好張繡能夠“守成有餘”。畢竟張繡出身西涼軍,是馬背上的漢子徒步的好手,但是絕不通湖舟江船之道,如此以來,儘管你張繡能取得長江以南的廣闊土地,卻也難以據江自守,到頭來還是一場空。

最後不得不說的是,如果是按照一般情況而言,陳登所預想所言的這些是絕對成立的。但是既然有一般的存在,那就是特殊的情況存在。而張繡本人正是那一特殊的存在。

身爲當代人的陳登僅以華夏三千年的史實就分析出來了南北相爭不如東西相爭的事實,而身爲現代人的張繡可是縱覽了中華五千年,自然比陳登更清楚以南伐北的難處。但是既然敢明知此路坎坷難行卻依然毅然決然選擇這條路,自然是有張繡自己的道理的。

而且另一個不得不提的自變因素是,素來目視甚高的陳元龍,這一次卻也是低估了賈詡的智謀。不過也對,像賈詡這種誰都貌似看得懂卻就是摸不透的人物,陳登將其低估纔是最正常的,若是被看出來了那就沒意思了。

“如此說來,張繡似乎並不是我大漢中興之患!”沉思良久,劉備喃喃吐言道。

陳登大笑兩聲:“依照現在的情勢,最終還是會成憂成患的,只是不是大憂大患而已。將軍不必多心,還是按照一切定計的那樣來,先自足山東福地,大業可期!”

自古以來,所謂山東指的是崤山以東,但是隨着時代變遷,山東這個地域概念卻是已經發生了演變。就比如現在,劉備就知道陳登所說的並不是崤山以東,而是太行山、泰山以東的意思。

“那是自然,先前我軍兵微將寡,尚不足以與曹賊爲戰。但是此番曹操去戰袁紹,而吾又得子龍助陣,定然旗開得勝!”劉備微微擡起頭,擲地有聲道。

“皇叔有趙將軍爲衝陣利器,去戰那泰山賊臧霸自然沒有多大問題。不過希望皇叔切記袁曹相爭的中原大局,適可爲之!”陳登瞄了一眼旁邊遠遠侍立着的趙雲,稟手道:“三將軍和張繡這邊,交給元龍調度就好!”

……

與此同時,張繡自然是不知道劉備和陳登兩人對於自己的評價和預測的,此刻的張繡卻是忙着撰寫一份書信。

按照一般的情況,張繡倒是沒有必要親筆寫信,自有主薄文書記室一幫子人代勞。此番張繡身邊有儒生諸葛瑾,還有着便宜侄子陸遜,都是完全可以信得過的人,並沒有必要親自提筆去寫那些麻煩的要死的繁體隸書。但是既然平日裡不喜瑣碎事務的張繡提筆,卻是說明了此番要通信之人的重要性。

說起來,張繡的小篆和隸書還是袁瀾教的。那時張繡初定淮南,各種軍政事務需要處理,雖然有賈詡和袁渙閻象楊弘等人分擔大部分繁雜事務,但是需要張繡總攬的卻不少。也是這個時候,張繡才發現自己需要在中國的古文化古語言這方面下苦功夫了。

隸書還好些,其實已經相當接近後世的繁體版楷書了,張繡還大都能看懂,但是肯定是無法寫下來的,需要有人教。而小篆張繡就是完全不通了,雖說小篆在東漢末年已經不再通用,但是在某些特殊的地方使用着。張繡左想右想,既不想袁渙賈詡在公務之餘教自己文字,也不能讓自己出身大家閨秀但如今寡居的嬸孃來教導自己。所以最後,博覽諸子百家經典喜好詩詞歌賦的“侍婢”袁瀾卻是最合適的。

那段時光或許是張繡來三國以後最爲輕鬆沒有壓迫感的日子,想起那天夕陽下纖手,那是我逝去的青春,是不在眼前但留存心底的感情,我的生涯一片無悔!

想起了袁瀾,張繡的記憶閘門突然就剎不住了。

看見張繡剛寫了個開頭就走神了,一旁磨墨的少年陸遜也是無語,只好擡手在張繡眼前晃了一晃,試探聲叫道“叔父?叔父?”

被喚醒的張繡一抹額頭,重新凝神提筆,又寫了一言卻是再難下筆,只能放下毛筆朝着陸遜道:“此事事關重大,只留形於筆墨未免太過草率,這樣,你帶叔父口信去一趟,向其說明事理。路上安全不必操心,叔父送你一匹西涼良馬,並派童統領隨你前去。怎樣,敢去走這一遭麼?”

張繡口中的童統領自然指的是童飛,童飛和張繡的關係以及其自身的能力陸遜可是很清楚的,此事需要將童飛派出馬,自然顯示了此番行事的危險性與困難性絕不是一般的非同小可。

但是陸遜陸伯言豈有不敢爲的事情,是故我們的少年郎陸遜卻是絲毫沒有猶豫,當即一口應承下來:“叔父有命,伯言自然從命!”

當日下午,七八騎開出張繡軍營寨南門,直接往南絕塵而去。彭城周圍的劉備軍哨騎看見了也不以爲意,只當是普通的張繡軍與壽春聯絡的日常信騎。

這七八騎往南疾馳了十餘里,忽然分成兩隊,一隊仍然往南去,這一隊倒是貨真價實的張繡軍信騎。而另一隊四人則轉道向東,其中的兩人正是陸遜和童飛。

荊州在西邊,陸遜和童飛自然不是去接袁瀾和張繡的一對便宜兒女的。雖然近來張繡對袁瀾和張泉張若存有的念想愈發深重,但是張繡深知當下還不是接袁瀾和自己兒子女兒回淮南的合適時機。雖然當下自己已經具有了保護她們的實力,但是畢竟荊州是劉景升的地盤,一旦身份暴露,造成的後果絕對不可預測。事實上將袁瀾等人送出淮南之後,張繡甚至連書信聯繫也未曾與袁瀾進行過,就是生怕萬一出現意外而使得自己終生後悔莫及。

說起來,張繡現今並沒有多少私事,袁瀾和一對便宜兒女就幾乎是張繡的私事的全部了。至於嬸孃鄒氏,在壽春兵變之後卻是閉門淡隱,亦是不再過問張繡的事情,甚至近來有了落髮出家的趨勢。張繡對其倒是一切照舊,但是很明顯的,原先的感情卻是日趨淡化。

既然不是爲了張繡的私事,那陸遜和童飛自然是爲公而行的。他們此行的目的地,便是左將軍劉備在數日後將要出兵征伐的——琅琊郡。

琅琊郡屬於徐州,但是現在卻並不歸屬於劉備治下。當下控制着琅琊郡的,正是曹軍臧霸部。而陸遜和童飛此行的任務,就是救臧霸這員當世良將於生死存亡之間。

第十九章 初主淮南第八十九章 丹陽賊寇第四十三章 慘烈攻城第一百零九章 似乎無懸念第二百五十一章 西陵大戰第十七章 蘄陽三戰第一百八十四章 衣帶詔第一百二十三章 上了賊船第九十章 窮山惡水出刁民第二百一十七章 安天命第一百四十六章 臨陣倒戈第二百九十六章 蛇鼠一窩第八十八章 明漢將軍第一百六十九章 青梅竹馬第一百八十五章 大漢棟樑第四十六章 引蛇出洞第二百五十三章 二十等爵第六十八章 攻其不備第八十八章 明漢將軍第三百二十七章 灃水之戰(六)第二百五十六章 李通出戰第五十八章 最佳良機?第三百零七章 巡視六郡第二百零一章 劉備之德第一百三十九章 吳郡紈絝第二百三十五章 楚韓相爭第一百八十八章 延津之戰第九章 借道汝南第二百八十五章 甘寧舉薦第二百九十三章 秦風無衣第四十章 血的教訓第二十八章 亂點鴛鴦第二百三十一章 江夏出兵第一百一十三章 馬背藏香第二百九十九章 囊中之物第一百一十八章 一片白帆第二十七章 兵不血刃第一百四十章 宋憲大敗第三百零二章 政治犧牲品第一百零三章 虎步天下第一百零二章 嚴父慈母第三百二十二章 灃水之戰(一)第二百三十六章 文諂武蔽第一百六十四章 神亭小將第二百七十三章 廢鄉老第二十章 人才濟濟第三百二十章 楚國老兵第二百六十三章第二百零二章 泰山之戰一第二百二十九章 你死我活第二百零一章 劉備之德第三百一十章第二百五十章 甘寧相投第二百一十二章 碭山之悟第七十三章 淮南之春第二百九十章 錦官城第二百一十章 許都事變第四十章 血的教訓第一百八十一章第三章 文和亂武第一百七十六章 過河雜事第二百八十六章 張武陳孫第二百八十五章 甘寧舉薦第二十三章 淮南劉曄第二百九十六章 蛇鼠一窩第三百一十一章第一百七十六章 過河雜事第三百一十一章第一百二十三章 上了賊船第十九章 初主淮南第三百三十三章 關羽第六十二章 古之惡來的決死一戰第四十四章 死亡衝鋒第二百七十三章 廢鄉老第二百二十九章 你死我活第一百六十五章 權慾薰心第二百五十六章 李通出戰第三百六十四章第二百五十九章 陷陣銳步第三百一十章第二百八十一章 袁夫人第一百三十五章 考慮全面第二百章 我是臧霸第三十四章 大意之舉第一百九十六章第二百零九章 暗流涌動第二百五十八章 軍法森嚴第二百五十章 甘寧相投第一百五十二章 吸取了教訓的孫伯符第三百一十七章 交州士家第一百二十二章 志在天下第二百九十八章 驚弓之鳥第十三章 唯有死戰第二百六十一章 槍矛對殺第二百二十七章 彭澤水戰第一百一十六章 明槍暗箭第九十三章 美周郎來了第二百六十一章 槍矛對殺第二百二十八章 調虎離山第四十七章 打蛇七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