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一章

張繡不等山越改化取得更大進展便返回淮南,自然是因爲北方即將風起雲涌的原因。

剛回到壽春,便有兩個不大好的消息被稟告給了張繡。其一便是郭嘉與許褚挾持了賈詡的出逃事件。

毫無疑問,這個事件的性質是極其惡劣的。在自家老巢能發生這種後果極其嚴重的事件,按理說所有有關的當事人都理應受到重罰,但是張繡的處理卻是出人意料,並沒有處罰讓許褚被輕易放出的直接責任人壽春宮令袁胤,相反的,張繡還褒賞了“救人”有功的其子侄袁耀袁宮尉,而對於郭嘉和許褚這兩位重量級人物的脫逃卻是沒有任何的責任追究,着實令衆人困惑。

另外因爲張遼高順兩位大將的回師,周瑜卸任暫代的壽春副守備之職,不過他有更好的去處,那就是去整頓孱弱的揚州水軍。

因爲之前的諸侯爭雄焦點都在中原大地上,加上張繡根基不穩精力有限的原因,張繡軍的水軍一直處於無足輕重的地位。不過張繡本人並不是那種大陸軍主義者,之前通過橫渡長江襲取江東已經充分顯現出來了水軍不可或缺的作用性,尤其是張繡如果想要在江淮之間有所作爲,那就必需新建戰船,編練水卒,如此一來才能在這亂世之間獲得更強的戰略縱深性和延展性。

說幹就幹!周瑜擔任壽春副守備的這段時期,壽春的文武都見識到了美周郎的文才武幹,尤其是壽春城外目睹了這位年僅二十四歲的青年俊傑的膽識機變和英勇表現之後,卻是沒人對於張繡選擇讓周瑜做揚州水軍都督有所質疑的。

另外的,張繡還將在震澤水戰中表現優異的呂蒙安插進了水軍中,授意軍職,歸周瑜調遣。

還有猛將太史慈,張繡一度考慮過讓太史慈與曹性一起掌管羌胡弓騎,但是細思良久,張繡還是選擇了將太史慈下放至匱乏統兵將領的張勳軍中,並授以掌兵實權,以示看重。

至於在舒城意外挖掘出來的童飛,張繡除了其武力值之外並不確定其其他能力,便按照以往的慣例,先留在身邊當一段時間的親將再說。

另外一個不大好的消息是賈詡告訴張繡的,李儒來投奔張繡來了。

李儒何許人也?昔日國賊董卓的第一智囊加第一親信心腹也!在整個董卓之亂中扮演了一個極其重要的角色。可以這麼說,董卓做過的禍事,一半以上都有李儒的身影顯現其中。如果說賈詡因爲攻毒於心計而被人稱之爲毒士的話,李儒的所作所爲卻是明面上的直接就端的是毒辣無比,做過的其一毒辣之事就是親手鳩殺少帝並連帶殺掉了唐妃與何太后!

也許是做過的事太過天怒人怨,後來董卓被殺,王允等人第二個找的就是李儒,不過好在李儒不光手段狠辣,眼光也是夠毒,早就看出來了呂布的二心,因此事發剛開始抱病在家的他就趁亂溜掉了。但是後來李傕和郭汜殺回長安,掌權的李傕爲李儒重新請任官職,卻是遭到了獻帝的寧死不從的堅決反對,加上李儒在西涼軍內也不怎麼受待見,此事最後作罷。

其實也是,李儒你殺了人家劉協的親哥哥,於情於理劉協都不可能再容忍李儒再次上堂朝拜,要不然大漢朝廷劉氏皇族真的就成了天大的笑話了。

無官無職的李儒從此隱沒。李傕和郭汜之後也沒有絲毫重用李儒的意思。其實從最開始李傕表賈詡爲左馮翊卻只是奏李儒爲區區侍中的時候李儒就已經喪失了在西涼閥中的地位。後來賈詡又被表爲尚書僕射、光祿大夫甚至還要封侯,昔日西涼第一謀士李儒卻是徹徹底底從政治舞臺上消失湮滅。

不過可以確定的是,李儒並沒有死於王允的政變和其他兵亂中,特別是李儒帶着賈詡的家人來到壽春更是直接向張繡證明了這點。

親面張繡,低頭躬身的李儒一言一句老老實實將自己不爲人所知的遭遇向張繡道來。其中的大致意思如下:李儒看出李傕郭汜時運不久而私逃回老家西涼,又因種種原因不得不重返中原討生活,其間作出決定來投奔張繡,半路偶遇在南陽附近巧遇從武關押送賈詡親屬去許昌的段煨部士卒,通過自己曾是西涼閥中人的經驗並施巧計,救出賈詡家人,一路晝伏夜出,各種打探消息,終於奔走來了淮南。

“李儒自知罪孽深重,常恨不能爲漢君賜死以得解脫並慰天下民衆,也曾想自我了斷以示往日悔恨,但人終有一死,早死實在便宜李某犯下的累累罪行了,因而我李儒願擇一明主仁君效犬馬之勞,傾盡所有以助興漢救民之業,望鎮東將軍成全!”

坐在上首位置的張繡雖然面色沉重神情專注,其實張繡心裡對於李儒所講的遭遇是一個標點符號都不信的。倒不是說李儒說的都是假的,而是張繡清楚李儒所說的都帶有渲染和誇張的成分。

能在李傕郭汜掌權的一開始看出李傕和郭汜時運不久?這個我信,畢竟是能夠一眼看出呂布飛將潛力的人,而且能夠憑藉貂蟬一事料定董卓敗亡,這樣的眼力看出李傕郭汜不長久很正常。

逃回老家西涼又混不下去?別人不清楚偏遠的西涼現在什麼情況,但是熟記歷史的張繡卻是心裡清楚。在董卓後期,西涼地區便已經脫離了董卓的掌控。以馬騰韓遂爲首的新西涼閥對待董卓的舊西涼閥是敵視的,那麼自然不會對董卓李儒留在西涼的田產宅院什麼的客氣,那麼李儒在西涼混不下去自然可以說得通。

但是更說得通的一件事情就是,天下人都知道李儒弒帝的滔天罪孽,失勢之後的李儒肯定不能逃往南邊益州荊州這樣的漢室宗親掌權的地區,也更不能逃往東邊的宿仇曹操和袁紹處。要知道曹操和袁紹兩人早年的政治資本都是依靠刺殺董卓發動討董運動積累起來的,李儒去了中原肯定是下油鍋的命。那麼如果不想逃往北方與匈奴鮮卑胡人廝混,那就只能潛逃回老家謀生。

至於決定投奔有些淵源的張繡,順路救下了賈詡的家屬?張繡就呵呵了,恐怕真實的情況是顛倒過來的吧。應該先是偶然遇見了賈詡的家屬,這纔有了借勢投靠張繡的想法吧。要不然的話,哼哼,張繡雖然對於東漢朝廷沒有多少忠誠,但是如果要張繡在李儒和東漢朝廷之間選一個的話,張繡絕對會選曹操掌權的東漢朝廷。

原因不爲什麼,就因爲李儒的名聲太惡劣了,從某種程度而言,收容李儒就是與全天下作對!

想人家漢獻帝一夜之間身邊死了上萬的漢室臣民兵卒,但在窮兇惡極的李傕面前卻仍然咬牙痛罵李儒拒絕授官,張繡若是平白無故的收容了李儒這個罪大惡極的弒帝逆賊,絕對會立馬成爲天下人衆矢之的。李儒的才謀雖然不在賈詡之下,但是絕對大不到張繡爲了他而與天下人爲敵的程度。

好在李儒自己是有自知之明的,清楚張繡的顧慮。也明白張繡到現在還肯聽他瞎掰而沒有把他腦袋砍下來送到許昌已經是極大的容忍了。

來淮南之前,李儒其實以爲憑藉着救了賈詡家人的功勞,加上賈詡如今在張繡集團的地位,他還是能混個不上不下的官職的。但是來到壽春的第一天李儒就明白自己把一切構想的太簡單了,也把賈詡和張繡兩個人想的太簡單了。

李儒來的第一天,也就是郭嘉誆騙袁胤救出許褚挾持賈詡大鬧壽春的日子。李儒當時還在和賈詡客套,不過突然之間賈詡就莫名其妙地說自己要去前堂取一件東西。然後,賈詡走出去之後沒多長時間,賈府大亂,等李儒惶惶如驚弓之鳥一位賈詡要取自己性命而準備奪門而逃的時候,卻是發現賈詡居然被一個虎背熊腰身穿囚衣的憨漢挾持了!

當時的李儒並不清楚發生了什麼,只能繼續以賈家人救命恩人的身份呆在賈府哪裡都不敢去。直到傍晚傳來消息,挾持賈詡的兩人一人是曹操的心腹謀士郭嘉,另一人是曹操的愛將許褚,而之前這兩人的身份都是張繡軍的俘虜的時候,李儒卻是頓時明白了一切!也猜測得到隨後的時態發展。

果然,雖然留守壽春的兩員將領李通和周瑜都沒能救下賈詡,但是隻是一天之後,賈詡就莫名其妙被一個相當於混吃等死壽春宮尉救了回來,這大大出乎了所有人的預料,但是卻是讓李儒心驚膽戰!

賈詡回來之後依舊風淡雲輕,但是李儒卻是再也不敢拿自己救了賈詡的家人說事了。事情的真相已經明擺着了,賈詡的心機之深絕非自己能測,同樣這也值得張繡放掉郭嘉和許褚來從曹操處換取賈詡家人。而自己的橫插一槓,則是打破了這一即將發生的情況。

好在事態被自己推向了更好的方向去發展。賈詡在家人獲得安全之後仍然選擇了將郭嘉和許褚兩人放掉的原因李儒也猜的到,無非與當下袁強曹弱的情況有關,畢竟現在的現實是中原幾家諸侯之間內耗太嚴重,捆在一起都比拼不過袁氏。

想必這些其實那個鬼才郭嘉也應該心裡清楚吧,那麼賈詡自然也不用擔心被挾持了性命有虞的問題。實際上郭嘉和許褚兩人逃離淮南的過程可以這樣形容——“在賈詡的庇護下強行被賈詡送走”······

如此一來,李儒便明白自己在投靠張繡一事上已經沒有什麼拿得出手的可以說了。不過賈詡卻是仍然藉着李儒救回自己家人一事幫李儒在張繡面前引見了一下,倒是讓李儒心裡又燃起了新的希望。

注意用詞,這次只是引見,不是同音的引薦!心裡暗歎這賈詡做事滴水不漏的李儒明白,賈詡給了自己一個機會,接下來就看自己如何在張繡面前爭取了。

第二百三十二章 張紘歸來第二百三十九章 邾城之戰第九十七章 呂布之女第二百零七章 泰山之戰六第二百八十四章 壽春留守第三百零四章 許攸獻策第一百九十四章 主攻佯攻第二百零九章 暗流涌動第九十九章 溫侯隕落第二百五十四章 戰車衝陣第一百六十四章 神亭小將第一百八十四章 衣帶詔第二百二十七章 彭澤水戰第一百四十三章 鋌而走險第一百三十六章 破而後立第二百三十二章 張紘歸來第一百五十七章 也被賣了第三百一十四章第一百五十四章 意外的戰果第二百七十四章 廢儒第七十五章 張繡四大將第一百六十八章 誤會解除第二百二十九章 你死我活第三百零二章 政治犧牲品第二百二十七章 彭澤水戰第一百六十七章 大起大落第二十九章 大好河山第一百零一章 呂布之殤第一百八十九章 文丑之敗第二百八十五章 甘寧舉薦第一百五十一章 宛陵之戰第一百八十章 平亂山越第二十一章 人禍天災第二百零一章 劉備之德第一百一十一章 猿臂神射第六十二章 古之惡來的決死一戰第七十五章 張繡四大將第三百六十四章第一百三十五章 考慮全面第二百一十三章 狹路相逢第一百一十二章 後生可畏第一百七十八章 建安四年第六十八章 攻其不備第七十二章 類似的歷史第八十五章 自由的空氣第二百三十八章 渡江雜談第一百五十九章 祥和與肅穆第二百零六章 泰山之戰五第十七章 蘄陽三戰第一百五十章 絲毫不懼第三百零一章 江州都督第三百一十八章第二百一十九章 新官渡之戰(中)第一百八十三章 癩蛤蟆想吃天鵝肉第九十二章 周郎南渡第一百六十六章 嫁一賠一第二百九十五章 兩線作戰第三百零四章 許攸獻策第一百三十三章 腥風血雨第二十五章 廬江事變第四十七章 打蛇七寸第二百章 我是臧霸第二百八十三章 傳業授道第三十一章 明槍易躲第一百二十三章 上了賊船第二十五章 廬江事變第一百九十六章第五十七章 暴風雨的前奏第二百五十九章 陷陣銳步第一百二十三章 上了賊船第二百二十四章 分封諸侯第七十二章 類似的歷史第一百二十六章 三個小毛孩第二百一十三章 狹路相逢第四十六章 引蛇出洞第二百一十九章 新官渡之戰(中)第九十二章 周郎南渡第二百三十七章 老邁昏聵第五十章 內心成長第二百零九章 暗流涌動第一百六十二章 亂世奸雄第二百五十二章 圍城打援第九十八章 二談呂布之死第一百四十六章 臨陣倒戈第九十六章 姣好的女眷第一百二十五章 知書達理第一百七十一章 毒士癖好第一百零一章 呂布之殤第三十四章 大意之舉第十五章 蘄陽一戰第一百九十二章 師出同門第四十四章 死亡衝鋒第二百一十八章 新官渡之戰(上)第三百六十四章第二百九十三章 秦風無衣第一百七十四章 新官上任第一百零四章 真的英雄第四十一章 聲東擊西第七十九章 一時豪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