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 鋌而走險

徐盛和袁耀兩人最後還是虛驚了一場。

朱治差一點血濺自家家門。一番廝殺居然還被那兩名刺客逃掉,滿城的搜捕也沒有找到那一黑一白刺客任一人的蹤跡,又驚又怒的朱治最後將刺客的嫌疑範圍鎖定在了昨天隨自己敗退回城內的那一千殘兵敗將中。

朱治會這麼想其實也沒錯。刺客早不出來晚不出來,偏偏在自己兵敗之後跳出來。稍加聯想,有張繡麾下的部卒混在了昨日潰逃回城的敗軍中,可能性可是極大的!

至於是否可能是城中其他人所爲,朱治卻是第一個便否定這個想法。

怎麼可能!眼下大家都是拴在一條繩上的螞蚱。張繡軍已經明擺開了要與江東世家豪族爲敵的態勢,吳縣的世家士族宗族豪強們要是不想早早的城池失守,是沒有任何動機對他朱治下手的。

因爲,張繡在派出裴元紹的第二天,便正式宣佈在江東佔領區施行均田制!

具體內容和做法就是,首先清洗掉江東的世家豪族,然後將世家士族宗族豪強們控制的土地按人頭平均分給無地或者少地的底層民衆。在這一過程中並不反對中小地主階層對於土地的佔有權以及土地的私有制本質。

因爲爲了師出有名,張繡清洗掉江東世家豪族的藉口就是這些世家豪族十個有九個半都武裝反抗張繡軍。而中小地主還沒有積累起武裝,自然不必一併清洗掉。畢竟張繡只是反世家門閥而不是反地主階級,不可能整的跟後世的土地革命一樣。

明眼人看到這裡,就很容易看出來張繡不依靠世家士族也不依靠宗族豪強的最終打算是,依靠平民百姓的力量建立自己的一方勢力。

其實走這條道路逐鹿天下未嘗不可,但是在三國這個世家門閥擡頭的時期,當世的人傑豪雄們大多隻看到了世家豪族積攢了百年以上的雄厚人力物力,已經很少人願意選擇這樣一條道路,或者說願意徹徹底底走這樣一條路。

因爲每個人傑豪雄在看到世家豪族實力的同時,都看到了如今走底層路線會面臨多大的阻力!

最直觀的就好比張繡此番南征江東,若是世家豪族站在張繡這一方的話,張繡最多兩個月就能拿下江東全境!甚至不僅可以輕鬆到兵不血刃拿下這空虛無比的江東,而且在孫策回師之前張繡還能徵集起一支規模數萬的新軍!

再退一步簡單來說,張繡要是在南征之前沒有將孫策和江東主要軍隊忽悠到兩三千里外的豫章郡去,南征江東成功的可能性絕對低於一成!

數日之後,裴元紹和舒邵押解着吳郡各地的世家豪族,到了吳縣城下。

在如何處理這總數多達數萬的俘虜的方法選擇上,張繡選擇了就地坑殺!

沒錯,你沒聽錯,就是坑殺!

吳縣城頭上,所有的人都看得到,數萬自家族人被張繡軍一支彪軍驅使着,用鍬鋤一類的東西在離城不遠的地方刨着大坑!

挖土坑這種事情出現在戰爭期間用意何爲?這個問題的答案古代人可是人盡皆知的。尤其是這種已經撕破臉的情況下,是個人都知道張繡打算如何處理這數萬每天都要消耗相當多糧草的俘虜。

既已成仇,就只能殺不能放!

城上的人清楚城下的張繡軍的想法,但是朱治兵敗的景象還歷歷在目,就算有兩三支血勇之衆不顧禁令衝出城門去救自家族人,但是未靠近張繡軍五十步,就已經被張繡軍弓弩投手射殺殆盡。有一些漏網的,也是張繡軍特意留下來用來磨刀的。

在朱治再三嚴令緊閉城門之後,吳縣城頭的軍衆丁壯們只能紅着眼睛幹瞪着城下了。

城下負責監工的是不通漢人言語文字的羌胡裔部衆。挖坑的人中稍有怠慢拖延者,都直接被羌胡步卒當場格殺,或是被那些騎在馬上的弓騎兵當成活靶子。因此雖然明知挖好坑的日子就是自己的死期,整個挖坑的進度還是相當快的。

七日之後,數個皆可容納五千人以上的巨坑皆成形!

這一晚,所有的俘虜都不再在地面和衣而睡,而是直接被張繡軍驅趕到了坑中過夜。

負責坑殺的張繡部將胡車兒和裴元紹兩人都想到了坑殺前夕可能出現大的暴亂。幾十人數百人級別的暴亂在開始挖坑的時候幾乎每日都會發生,畢竟不是所有人都願意坐以待斃。

但是也都只是徒勞。在正面戰場拿着武器都不能打過西涼兵,現在暴亂又有何結果?

提前將所有俘虜的世家豪族之人驅趕入土坑,此夜胡車兒只安排了平時一半的值守士卒,卻是收穫了一個沉寂之夜。

但是還是有人在快天明的時候驚動了胡車兒和裴元紹。卻不是坑中的俘虜臨死掙扎,卻是有來自吳縣的偷襲。

要坑殺城內守軍的家人族人,張繡軍自然早晚都防着城內可能出現的襲擊。雖然這次偷襲有五六百人,仍舊被善於野戰的西涼軍和羌胡兵殺得片甲不留。

這一夜土坑中的數萬世家豪族卻是沒有多少人睡得着,大多數人都害怕大半夜自己頭上會突降泥土,張繡軍及早開始坑殺行動!

不過他們的擔心是白費了的,張繡是打算當着城內兩萬軍衆的面坑殺掉他們,以達到最大的震懾效果的。

豎日,吳縣城牆人頭攢攢,城下張繡軍全營出動。

坑中所有的世家豪族終於感受到了死神的沉重,土坑之中開始亂象頻生。

有哭喊着跪着求饒的,有手腳並用奮力攀爬土坑的,也有相互抱着等死的。

張繡一身戎裝,一雙冷目掃視着這羣從雲端突然就被打落泥塵的人的臨死作態。

利劍出鞘,就在萬衆矚目劍落的那一刻,裴元紹卻是急匆匆走了過來,稟手道:“將軍,那邊坑中有三四十名鄉老聯名上狀!”

張繡旁邊的周倉冷笑兩聲:“臨死纔想起集體求饒?”

裴元紹:“他們說不求將軍放他們生路,只求將軍放那些婦孺一馬,只坑殺他們便好!”

曹性:“不可!斬草須除根,古來到今哪有擇人分類的坑殺!”

旁邊的胡車兒周倉等人卻是贊同曹性的話。

周倉:“搞這坑殺就是爲了一股腦的方便,要是這麼麻煩,還不如當初直接就殺掉那些婦孺以外的人!”

這回連太史慈也點頭了。

張繡做出坑殺的決定之後,最沒有想到的就是,這個時代的武將對於坑殺這一類滅絕人寰的事情看的很淡,如同帶兵打仗衝鋒陷陣一類的常事。不僅無一人反對,基本上所有人都積極執行張繡的命令。

甚至就連負責檢點張繡後勤的隨軍主薄許汜王楷等文臣謀士也是稱讚張繡殺伐果斷!

爲了保證坑殺,張繡已經將圍城的另外三軍主力調來了南面,各營只留一千兵馬把守營寨。

誰也不曾想到,張繡忽然將拔出來的利劍收鞘,中氣十足說了一聲:“準!”

衆將皆驚,不待他們陳言遺留婦孺會造成的遺毒,張繡先開口道:“征戰諸事,婦孺在其中並無左右,事已至此實乃受家族牽累。我等興師江東只爲討滅孫氏逆賊,牽連無辜之事非王師、義師所爲。吾本意並不想江東血流成河,遍地哀鴻,此刻吾深慮再三,決意網開生路一條!”

衆將摸不清張繡爲何臨埋坑改了主意,但是卻都從張繡話裡聽出了堅決的意味,最後倒無人再勸。

裴元紹走了回去,派大嗓門的軍士四下傳達複述着張繡的原話:“平寇將軍有言:征戰諸事,婦孺在其中並無左右,事已至此實乃受家族牽累。我等興師江東只爲討滅孫氏逆賊,牽連無辜之事非王師、義師所爲。吾本意並不想江東血流成河,遍地哀鴻,此刻吾深慮再三,決意網開生路一條!”

坑下又是一片騷亂,婦人們懷抱着孩子如蒙大赦,而男人們卻更是面如死灰!

不過奇怪的是,張繡這個赦令一發,坑底攀爬土壁或是用土塊扔擲張繡軍士卒的人數猛減,哭喊悲叫聲也明顯小了,男人們開始紛紛將婦孺們推向坑外。

也有一些不願意苟且偷生的有節婦人,坑外的張繡軍士卒也就樂地少拉一個人上來。

正如曹性和周倉所言,把婦孺從坑中挑選出來太過麻煩。從清晨開始,快到正午才完成分類。其中也有故意拖延的意味,但是張繡卻是視而不見。

反正揪心的不是他,是城牆上看着的那些人。

等到差不多了,張繡這才重新拔劍,作勢欲落!

十數名張繡軍驍騎快馬奔馳在吳縣城下,高呼道:“城內的人聽清楚了,城外這些已經是好榜樣了。若是你們執迷不悟,再不開城獻降,我軍破城之後,城內所有人,不論婦孺老幼,一律雞犬不留!”

回答他們的是朱治的一聲:“放箭!”

張繡軍這些驍騎也不傻,知道自己出去就是拉仇恨值的,一邊喊着話一邊就提防着城牆上各個垛口的情況。

看到城上射下稀稀散散一陣箭矢,張繡凜然揮斬下手中利劍!

一直眯眼看着一切的毒士賈詡一雙老眼閃爍了一下。

第四十章 血的教訓第二十章 人才濟濟第二百三十章 吳下阿蒙第五十章 內心成長第二百二十九章 你死我活第四十三章 慘烈攻城第一百零七章 幷州狼騎第七十三章 淮南之春第二百九十一章 趙韙論戰第三百二十五章 灃水之戰(四)第一百八十三章 癩蛤蟆想吃天鵝肉第三百一十一章第一百七十六章 過河雜事第十二章 細陽會盟第七十七章 位極人臣第二百二十一章 兩敗俱傷第十八章 喪家之犬第二百二十一章 兩敗俱傷第一百五十五章 肝膽俱裂第三章 文和亂武第二百九十七章 先入爲主第一百五十四章 意外的戰果第二百七十四章 廢儒第十一章 仲氏皇帝第八十六章 無名侍衛第二百四十六章 江表虎臣第二百零七章 泰山之戰六第一百三十三章 腥風血雨第一百五十四章 意外的戰果第二百八十四章 壽春留守第八章 鬼才出世第七十三章 淮南之春第一百二十章 弓弦聲響第二百二十一章 兩敗俱傷第一百八十九章 文丑之敗第四章 另有隱情第二百五十七章 太史之殤第一百九十七章 強掠桑女第二百五十四章 戰車衝陣第三百零九章第一百一十九章 你是誰第六十四章 折損過半第八十七章 查無此人第二百零二章 泰山之戰一第二百九十章 錦官城第一百八十一章第九十九章 溫侯隕落第九十三章 美周郎來了第一百九十八章 小沛之戰第二百九十九章 囊中之物第二百一十二章 碭山之悟第二百七十七章 回家嘍第一百九十六章第一百一十八章 一片白帆第九十五章 叔叔抱過你第六十四章 折損過半第三百二十四章 灃水之戰三第三百零九章第二百三十七章 老邁昏聵第一百五十四章 意外的戰果第五十一章 可以避免的慘敗第七十九章 一時豪傑第二十六章 竊聽風雲第一百八十二章 白疊子第二百九十六章 蛇鼠一窩第二百五十三章 二十等爵第二百五十八章 軍法森嚴第一百四十五章 言之鑿鑿第一百九十八章 小沛之戰第三百一十三章第五十二章 重回歷史軌道?第四十七章 打蛇七寸第二百五十五章 孫氏虎門第一百六十九章 青梅竹馬第一百八十四章 衣帶詔第二章 軍有逃卒第十八章 喪家之犬第一百八十六章 袁渙之幹第三百一十五章第七十九章 一時豪傑第一百三十章 自上而下第一百六十章 兩全其美第八十七章 查無此人第一百四十六章 臨陣倒戈第九十八章 二談呂布之死第一百七十六章 過河雜事第九章 借道汝南第二百三十九章 邾城之戰第一百七十五章 壽春首惡第二百八十四章 壽春留守第五十一章 可以避免的慘敗第八十一章 做牛做馬第二百七十五章 未雨綢繆第二百八十五章 甘寧舉薦第十一章 仲氏皇帝第一百九十八章 小沛之戰第七十四章 張繡施政第三百一十三章第一百三十九章 吳郡紈絝第三百零五章 倉亭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