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 軍功爵與廉政

吳景從秣陵棄城而逃的時候帶了三千士卒,不過在半路就被張繡麾下親將曹性統領的羌胡弓騎射殺俘虜了絕大多數。吳景最後還是潛身水下才躲過一劫的。

曲阿原本有三千士卒,吳景又從半路拉來了湖熟、句容兩城的士卒共兩千,加上丹徒趕來的一千五百士卒,總算在張繡包圍曲阿之前湊了六七千人馬。

不過攻打曲阿對於張繡統領的兩萬主力,仍不過是一道開胃菜。

江東樹木很多,張繡軍臨時趕製了一些簡易飛梯。等到袁胤運來了由匠人趕製的雲梯衝車撞車,張繡次日便發動了攻城戰。

事實上張繡軍中很多將領都認爲僅靠飛梯蟻附攻城就可以攻破曲阿,畢竟守城的七千江東兵大多數都是各縣鄉兵,平日裡主事農活,農閒才稍加操練。另外一少部分雖然是正卒,但卻是整個江東軍中戰鬥力最末等的一部分。

一羣久疏操練甚至沒開過刃見過血的民兵,加上一些老弱之軍,想抵抗一羣以剽悍嗜血名震天下的雍涼兵,就好比一羣羊與一羣豺狼爲敵一樣。

而且,這羣羊的數量沒有豺狼的數量多。雖然以野戰見長的西涼兵在攻城方面稀鬆平常,但是你也別高估這羣民兵弱旅守城有多麼出色。

但是張繡仍然謹慎地等到器械運到才發動了進攻。

此戰令張繡軍有些吃痛的是江東兵的弓手,這些出身鄉兵弱旅的江東弓箭手,卻是射出了不亞於淮南軍正規弓箭手的水準。也讓張繡軍將士終於明白了何爲“北人靠腿南人靠手”。不過這些並不能阻擋擁有云梯衝車撞車的張繡軍攻城的步伐。

等西涼步卒登上曲阿城頭,江東兵卻是一觸即潰!

面對如狼似虎的西涼輕兵,孱弱的江東兵雖然想抵抗,但血勇根本不足,整個城頭都上演着西涼兵以一敵二敵三的情景,曲阿焉能守住?

有着衆多攻城器械的加成,兩萬張繡軍一日便攻克了曲阿,這個江東腹地最後的門戶!

仍然是圍三闕一的打法,吳景再次敗逃出曲阿。只是這一次他沒有像上一次的好運,出城後便被張繡的伏兵生俘。

張繡拿下曲阿的時候,丹陽的腥風血雨已經拉開了帷幕,另外拿下陽羨的張遼軍也傳回了戰報,張遼部騎兵掃清了與襲擊糧隊有關的所有當地宗族豪強武裝,已經重新拔寨行軍,已經攻到了烏程城下。

張遼的戰報其實也可以換一種說法來說:就是陽羨的宗族豪強武裝已經全部被剿滅了。

張繡既然拿下了江東重鎮曲阿,曲阿北面的丹徒自然也就落入了張繡之手。

丹徒被攻克直接預示着孫策已經失去了長江下游所有江港,也就是說,遠在豫章郡的孫策主力再也別想得到任何的水上支援。一切糧秣補給都得自行解決。

曲阿和丹徒都囤積着不少的錢糧,雖然因爲張繡晚了三四日才包圍曲阿,吳景將錢糧向後方的吳縣轉運了不少,但是即便如此,剩餘的糧秣也是足夠支撐張繡軍繼續進攻下去。

但是張繡的兩萬兵馬還是止步於無錫,原因無二,張繡軍找不到足夠的民夫來運送糧草。

據稱張繡因爲此事大怒。張繡軍進攻江東將近一月,嚴厲軍法,規束將卒,喊出了不拿羣衆一針一線的口號,在實際中也基本做到了這一點,但是江東士民似乎並不買賬,貼出的僱傭民夫文告,應召的少之又少!

張遼統領雍涼軍以來,幫助張繡扭轉了一直以來存在於西涼軍中鬆垮散亂問題。雖然紀律性和嚴整的程度仍然不及紀靈張勳部下的淮南兵,但是已經把雍涼兵的軍紀軍風帶上了良性的軌道。

董卓時期,西涼兵打完仗必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四處劫掠燒殺。而且不論是打了勝仗還是敗仗,西涼兵都會顯露他們殘暴嗜殺的一面。

舉一個例子。在關東討董聯軍在虎牢關挫敗董卓呂布率領的西涼軍之後,董卓退回洛陽便開始了堪稱三國第一浩劫。洗劫收盡洛陽富戶錢糧,縱兵淫掠百姓家財,發掘盜盡皇家陵墓與公卿墳冢的珍寶,最後燒光焚盡洛陽全城!

然後次年,關東討董聯軍瓦解之後,李傕率軍出擊中牟。擊破大漢名將朱儁之後,李傕繼續進兵汝南潁川,大軍所過之處擄殺劫掠一空!

西涼兵的赫赫兇名,經過這些事是真正的揚名天下,要比士卒的兇悍殘暴,還真沒哪一支軍隊比得過西涼兵。

與之相比,四大金剛之一的張濟本部的西涼兵是最正常的。不過論起剽悍程度,仍然令大多數軍隊震畏。特別是在張濟部在兼併樊稠部、收攏了衆多李傕和郭汜的散卒逃兵之後,實際上已經成爲了西涼閥最強大的一支力量。

軍事力量雖然一躍成爲最強,但是政治力量實在微弱的張濟最終的下場,不過是在李傕郭汜等人的聯手中落魄走出武關,還落了箇中流矢身亡的結局。

張繡統領軍隊以來,這支軍隊內部一直很複雜,原張濟部、原樊稠部、李傕郭汜火拼中打散了的兵勇、以及西涼兵在長安附近地區徵召抓到的兵丁,成分相當複雜。因此,軍紀軍風也不是很統一。

這裡必須解釋的是,雍州雖然歷史悠久,但是獨立成一個行政單位的日子很短。漢武帝之後的大半個西漢時期,是沒有雍州這個州的。那時基本是涼州和司隸地區分割了雍州地區。

到東漢光武帝時期,雍州曾單獨設州過一段時期,不過很快又取消掉了。其郡縣仍歸屬涼州和司隸地區。

一直到了興平元年,也就是西元194年,即四年之前,李傕出於政治上的考慮,要求漢獻帝重新設立雍州,這個時候原本的涼州將整個東部劃給了雍州,自己只剩下了西部。因而從這個時候開始,才重新有了所謂西涼、西涼州一稱!

此外雍州還得到了司隸地區的潼關以西包括長安的地區。張濟曾長期駐紮在弘農地區,在弘農和潼關地區張濟也補充了相當多的兵員。因而,今天這四萬張繡軍主力,被稱之爲雍涼軍團是最爲準確的,但因爲其主要戰鬥力還是依靠西涼兵支撐,稱之爲西涼軍團亦不無不可。

西涼兵依靠自己的剽悍勇武在這支主力軍隊中佔據絕對主導的地位,所以他們也將自己嗜殺散亂的特點擴散到了整個軍中,好在張繡用張遼這一步是走對了,張繡手下目前也唯有張遼能夠鎮震住這羣豺狼,能夠將這羣不喜約束經常自由散漫的強兵擰成一團。

在軍規軍紀這方面張繡也是費勁了心思,既不能因爲太過約束而壓抑了戰力,引起這羣生性豪邁奔放的漢子的不滿;也不能放開了縱容而導致經常性的失控血腥的場面。

最終張繡還是學習了大秦的獎懲制度。在雍涼軍團中,張繡將敵軍分爲上中下三等,對每一等明碼標價,以極其豐厚的獎勵鼓勵西涼悍卒將勁兒全使在殺敵建功上。同樣也對於鬆散的軍容軍貌軍風,制定出了極爲嚴酷的懲處措施。

其實細細看來,兩千多年前的秦國軍功爵制度和現代的廉政政策有着異曲同工之妙。

通過軍功爵等制度,秦人基本禁絕了私鬥,人人在戰場上奮勇廝殺。那時的秦人,是把當兵殺敵當成了人生最有前途的道路,畢竟砍下一個敵軍的頭顱得到的獎賞便相當於你種地一年,對於剽悍好鬥的秦人來說,那還種地幹嘛。

種地要看老天爺心情吃飯,打仗生死看的也是天命,既然揮一年鋤頭不如戰場上揮一刀,腦子不傻的人都會選擇去當兵打仗!沒錯,這就是當時秦人的思維,於是,秦軍中經常出現十幾歲的少年爭先作戰,也就不足爲奇了。

對於私鬥,秦律是一經發現,不論是拳腳之戰還是生死決鬥,一旦有這個行爲舉動一律死刑。這一條狠,雖然有些輕罪重罰,你隨隨便便打對方一拳就是死刑。但是正是這一條,讓秦人將憋住的勁全用在了上陣殺敵上,是促成秦人衆志成城團結一心作戰的重要因素。

現代的廉政政策,首推距離我們近的香港。我們說,香港作爲亞洲四小龍經濟的騰飛,是絕對缺不了一個高效廉明的政府的,那麼,香港的高薪養廉政策和廉政公署等反腐政策絕對是建了大功勞的。

事實上張繡更多是參考了高薪養廉等現代政策,來推行自己的軍功獎懲制度的。不過在張遼賈詡這些人眼裡,張繡是參考了大秦的軍功爵。

高薪養廉政策說起來貌似簡單——不就是大幅度提高薪水讓官員不要去貪污嘛,但實際上,這只是對於高薪養廉政策最膚淺的理解。

高薪養廉政策的核心,是打造公務員的崇高地位。

對了,將公務員拔高到一個相當高的職業位置,使它相當顯眼,能夠引起所有人時刻的關注,最大限度去發揮外界民衆和媒體輿論的監督,那麼它自然而然而又必然性的提高了政府運轉的公開化和透明度,這纔是打造真正廉政的關鍵。

而在這中間,提高薪水、提供高福利、提供高待遇高地位這些不過是一些手段而已。

發揮了人民羣衆和媒體輿論的基礎性特殊性作用,那麼還得有專業的反腐措施。這就是另一項廉政措施了——建立廉政公署、警局內建立內務部等專職審查監督的機構。畢竟民衆和媒體反腐不是專業的,有一些問題得靠專業人士盯着去解決。

在今天,有一句話是香港所有公務員最害怕聽到的,那就是:“廉政公署請你去喝茶!”

這句話相信很多港劇警匪片迷是知道的,從這兒便能反映出廉政公署對香港廉政做出了多大的貢獻。時至今日,香港成爲世界上政府最廉潔的地區之一,廉政公署功不可沒!

與之相比,我們的祖國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效仿香港等其他地區實行的高薪養廉和反腐政策時至今日看起來仍有些不盡人意。不過這些都不是現在的張繡所能決定影響的。

現在的張繡,只能將後世的廉政政策,活學活用實事求是的用在這一千五六百年前的中國,創造屬於自己的一個廉政官僚體系,打造屬於自己的軍功爵制度。

第一百六十八章 誤會解除第三百零三章 許攸投曹第十六章 蘄陽二戰第三百二十一章 樂進VS劉鐵嗓第五十九章 于禁變節?第一百九十二章 師出同門第二百二十七章 彭澤水戰第二百三十二章 張紘歸來第三十二章 暗箭難防第二百零四章 泰山之戰三第二百一十八章 新官渡之戰(上)第二百章 我是臧霸第二百零四章 泰山之戰三第三百二十二章 灃水之戰(一)第一百五十四章 意外的戰果第一百三十九章 吳郡紈絝第一百二十六章 三個小毛孩第九十七章 呂布之女第二十章 人才濟濟第二百六十章 拉開序幕第五十七章 暴風雨的前奏第一百八十四章 衣帶詔第二百五十九章 陷陣銳步第一百零三章 虎步天下第二百三十八章 渡江雜談第五十六章 曹操和曹軍的瘋狂第一百七十五章 壽春首惡第三十九章 兵不厭詐第二百七十章 半杯濁酒第一百四十七章 顧陸兩姓第三十四章 大意之舉第三百三十一章 北門失守第三百一十四章第三百二十八章 治世能臣第二百六十二章第一百零四章 真的英雄第一百八十三章 癩蛤蟆想吃天鵝肉第三百二十四章 灃水之戰三第二百七十四章 廢儒第一百五十四章 意外的戰果第一百一十二章 後生可畏第一百四十章 宋憲大敗第四十五章 絕對實力第二百八十四章 壽春留守第二百五十三章 二十等爵第五十章 內心成長第一百八十二章 白疊子第三百二十九章 中領軍第三十八章 蘄陽會戰第一百八十二章 白疊子第一百三十二章 海內稱義第三百零四章 許攸獻策第十五章 蘄陽一戰第一百九十二章 師出同門第二百七十八章 在一起第一百零七章 幷州狼騎第三百二十章 楚國老兵第二百七十五章 未雨綢繆第三百二十三章 灃水之戰(二)第一百五十七章 也被賣了第二百一十九章 新官渡之戰(中)第二百七十六章 百年基業第二十章 人才濟濟第二百章 我是臧霸第二百三十九章 邾城之戰第三百整章 李異事敗第一百七十章 今是昨非第一百六十四章 神亭小將第二百三十三章 釜鼎之論第一百四十四章 鋌而走險第四十五章 絕對實力第一百六十三章 大水衝了龍王廟第十五章 蘄陽一戰第一百六十章 兩全其美第一百九十二章 師出同門第二百九十一章 趙韙論戰第七十九章 一時豪傑第二十六章 竊聽風雲第二百六十三章第三百二十八章 治世能臣第一百五十二章 吸取了教訓的孫伯符第二百九十三章 秦風無衣第一百九十四章 主攻佯攻第一百三十八章 按耐不住第一百三十七章 我們不傻第八十五章 自由的空氣第二十九章 大好河山第一百九十八章 小沛之戰第七十九章 一時豪傑第一百五十六章 皆大歡喜第四十七章 打蛇七寸第一百六十七章 大起大落第八十七章 查無此人第二百九十九章 囊中之物第三十三章 圍魏救趙第一百六十二章 亂世奸雄第一百三十一章 當曹操一回第一百三十八章 按耐不住第七十二章 類似的歷史第三百一十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