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章 自下而上

“先說壞消息吧。”劉表恢復了一州雄主的威嚴。

鄧羲和劉先對視一眼,最後還是鄧羲先開口:“稟主公,張羨反了!”

劉表聽了這個消息臉色並沒有多大變化,愣了楞之後才緩緩說道:“還是反了,張羨終究還是反了。”

鄧羲和劉先兩人並不多說話。一旁的蔡夫人卻是皺眉問道:“莫不是長沙郡反了?”

鄧羲朝着蔡夫人拜了一拜道:“夫人明眼,確實是長沙張羨反了。不過,造反的不止長沙一郡,零陵、桂陽兩郡也響應了張羨!”

蔡夫人聽到這個消息卻是當即花容失色了。並不是她女人家膽色氣量小,而實在是這個消息給她的衝擊太大!

荊州七個郡,曹操強搶了南陽郡,還有六郡歸屬劉表治下。但是現今尚未正式和張繡孫策開戰,卻已有三郡反水,這如何不讓蔡夫人心驚色變?

張羨,荊北南陽人,早年出仕。劉表單騎入荊州的時候,張羨就已經歷任了零陵、桂陽兩郡的太守。劉表執掌荊州權柄之後,爲了削弱張羨這個本土太守的影響力,將在零陵桂陽兩郡根基深厚的張羨調任長沙太守,同時委任了自己的嫡系擔任零陵和桂陽兩郡的太守。

不過好幾年過去了,劉表卻是愈發爲自己最初的決策感到後悔。不說自己派去擔任零陵和桂陽的兩個太守各自在當地都打不開局面,那張羨擔任了長沙太守之後,卻是愈發的深得長沙士民人心。並且因爲自身影響力和實力的提升,張羨不再僅僅侷限於明裡暗裡抵制襄陽發出的政令,甚至主動派人聯繫朝廷,對劉表在荊州的統治提出異議。

這就涉及到荊州本土兩大派系的鬥爭了。

衆所周知,劉表當初是單騎入主荊州的!

在年輕時候,劉表便因爲參加東漢太學生運動而出名,當時他便被稱爲“八俊”之一。成長起來的劉表後來還參與涉及到了赫赫有名的黨錮之禍!

光和七年,因爲黃巾之亂的爆發,被宦官外戚把持的東漢朝廷不能應對,於是於同年解除黨禁,任用大批有才有能的黨人士人應對大起義。

不得不承認這些黨人士人是很有能耐的,黃巾之亂爆發僅僅九個月便被絞殺撲滅。劉表此時也被大將軍何進徵辟,再次出仕,任北軍中候。

四五年後,荊州刺史的職位出現了空缺。這個時候,正值壯年,名望才能都俱備,而且是漢室宗親的劉表被委任荊州刺史。

當時的荊州,是四分五裂鬆散無比的。袁術屯兵荊州第一郡也是天下第一富庶大郡的南陽,其他各郡則是宗賊橫行,荊州本土的大小宗族武裝把控着各地。

這種情況下,劉表根本無法正常赴襄陽上任。不說覬覦荊州的袁術和孫堅會不會背後下黑手,就說本土的既得利益者——宗族豪強勢力是絕對不肯甘心讓外人分割蛋糕的。

無奈之下,劉表放下妻兒,一個人匿名單騎來荊州,進了宜城。

宜城這個地方相信很多人都沒聽過。我們只需要知道宜城是南郡的一個屬縣,距離襄陽很近就行了。另外劉備也被封過宜城亭侯,說的就是這個宜城。

這個時候劉表在早年積累的人脈聲望終於發揮了作用。在宜城,劉表會同蒯良蒯越兩兄弟,以及出身襄陽名族的蔡瑁一同議事。

經過一番討論,劉表採取了蒯越的“先權謀、後仁義”的攻略。由蒯越蔡瑁出面,宴請荊州各地有名的宗賊豪強首領赴宴。那些個宗族豪強首領哪裡知道劉表已經到了荊州,更不知道以蔡瑁、蒯良蒯越爲代表的荊襄世家士族已經倒向了劉表一方。

結果是這些人興致沖沖來赴宴來了,結果其中屬於刺兒頭的都被蒯越和蔡瑁安排的刀斧手削去了腦袋。然後劉表一面用這些人的頭顱招降這些人的部衆,一面打出自己荊州刺史的名號招攬其他的荊襄世家豪族。

但是那些反劉表反朝廷的宗賊豪強首領裡面還是有聰明人的。比如大宗賊首領張虎、陳生兩人。這兩人並沒有被蒯越和蔡瑁的花言巧語說動,只是安心在襄陽享樂就是不出來。

等到劉表用雷霆手段大致掃滅了反對自己擔任荊州刺史的宗賊勢力,荊州各郡縣皆大震。眼見那些中小宗賊紛紛主動放棄了各郡各縣的印綬,聰明人張虎陳生趕緊順坡下驢,藉着劉表派人說降,獻出了荊州治所襄陽的控制權。

至此,劉表始掌荊州權柄,大力提拔士人能者,整合宗族豪強武裝,理兵襄陽。此等恩威並施下,荊州各郡縣皆迅速歸服。

但是,相比於荊北,地廣人散的荊南四郡宗族豪強勢力卻是並沒有受損多少。原因很簡單,劉表擺的鴻門宴在襄陽附近,也就是荊北地區的北邊。那麼長江南邊的宗賊頭領來不來得及趕去赴宴呢?尤其是最南邊毗鄰交州嶺南的零陵桂陽兩郡,接受不接受得到消息都不一定。

但是荊州一向北強南弱。哪怕荊北地區少了天下第一郡南陽郡,但是南郡和江夏兩個郡加起來人口和富庶程度照樣遠超荊南四郡之和。

所以在劉表掃清了荊北宗賊、解除收編了荊北豪強武裝,還一定程度收服了長沙、武陵這兩個僅和荊北隔江相望的荊南大郡的宗族豪強勢力,剩下的荊南宗族豪強勢力自然不再敢公開反對劉表擔任荊州刺史。

這裡有必要小小的解釋一下宗族豪強勢力和世家士族的區別。

所謂宗族,就是產自鄉里之間的土生土長的大姓、大族。我們知道,在古代村落鄉里的命名大多是以姓氏命名的。諸如什麼許莊、孟家鄉、羅家村、張家堡、趙王莊等等。這些名稱的意思直接了當告訴了其他人,這個鄉鎮或者這個村子,是由姓趙的主導的。

因爲小農經濟的特點,我們知道,古代一個村莊一個鄉鎮的發展,往往可以看成一個姓氏的繁衍發展。在這個相互之間有着血緣關係的鄉村裡面,一般都有一個本家,即掌管祖宗祠堂排位的嫡傳宗家。而往往這個宗家在這個姓氏、在村中或鄉里,是有絕對的話語權主導力的。而且,一般本家擁有最多最肥沃的土地,最多的財產。

這便是宗族。以血緣關係爲支撐聯繫的一個羣體。

而宗賊是什麼呢?簡單來說,就是宗族本家爲了維護本族利益而建立的武裝。在文明發達的二十一世紀,我們也不少見兩個村子爲了爭奪灌溉水源而大規模械鬥的事件發生。這些利益衝突在古代相當一些時期更血腥直接。所以宗族本家處於對本族的保護,往往自己組織武裝。

開始的時候,宗家只是爲了保護本族的利益,也維持鞏固宗家自身的地位而組織武裝。但是隨着宗族的成熟,大的宗族便產生了。這些宗族的影響力不再侷限於一村半鄉,而是涉及到了郡縣的層次。所組建的武裝,也不再僅僅由本族男丁組成,相當多的本地小姓男丁加入了進來、武器也由鋤頭鐮刀進化到了簡單的刀箭。

這個時候,大的宗族之間的利益衝突就不只是土地上面的了。一些尚武好鬥的宗族,便成爲了一種極端。即宗賊,這些人基本上脫離生產,依靠拳頭的刀箭爭奪勞動力,劃分土地!

大的宗賊,往往數千之衆。他們依靠這血緣關係而團結一心對外,爲霸一方。很多時候連郡縣的政令失去他們的支持也難以推行。三國時期,宗族勢力其實還處在一個發展的階段,等到南北朝時期,更是發展到遍地塢堡自成無數百里之國的程度。

說完了宗賊,再說與宗族同樣是起家於鄉間底層的豪強地主。其實豪強地主很好解釋,他們也算宗族發展的另一種形式。宗族之內有本家和分家之分,很多人不是宗家出身,但是人家有頭腦,肯出力下苦,能夠自己用頭腦和雙手掙下偌大家業。

這一類人,靠着一代乃至數代的辛勤努力,亦或者不齒的強取豪奪手段,脫離了底層農民的階段,擁有了大量的土地,可以其他讓人給他種地,自己喝茶收租就行。於是這就成了地主。有些人滿足了,但是有些人繼續攀爬。從小地主到大地主,達到了做地主的極致。

我們知道,中國古代因爲各種原因,天災也好,人禍也好,人口流動是一種常態。一個村莊經常會混進來一些外姓人,這些人沒有土地,便靠租種有多餘田地的地主過活日子。而地主,也依靠這些廉價勞動力過日子。當地主到達了極致,開始需要擔心自己偌大的田地和積攢的錢糧的安全問題的時候,這個時候,他就蛻變成了豪強!

這是一個質變,是另一個量變的開始。地主武裝到了一定程度,就成了在本地地位舉足輕重的豪強。豪強愈發壯大,有時候甚至可以擁衆數千上萬,成爲一股巨大的力量。此時如果再發展質變,無疑會威脅政權的統治。於是一般情況下地主的蛻變進化也就止步於此。

在進步,就會被安上巨賊大寇的名號!諸如被劉曄殺掉的巢湖巨賊鄭寶、以及投誠張繡的廬江大寇陳策,涇縣大帥祖郞等等都是豪強的升級版。

這便是對於宗族、宗賊、地主、豪強以及所謂巨賊大寇的解釋。

當然大千世界,什麼都有可能發生。宗族裡面的本家也有爭氣的,不斷壯大宗家自身的錢糧土地,走和地主一樣的富強之路,這一部分,我們用豪族來稱呼之!

但是不管是宗族還是豪強,還是二合一的豪族。這些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土生土長,發跡於鄉間底層!

有自下而上發跡的,自然也有與之對應的自上而下發跡的。比如世家名族!

第一百五十九章 祥和與肅穆第二十九章 大好河山第一百六十八章 誤會解除第七十九章 一時豪傑第二百六十七章 得人心第八十一章 做牛做馬第八十一章 做牛做馬第六十三章 亂世奸雄第一百八十章 平亂山越第九十九章 溫侯隕落第二百七十一章 洞房風波第三百一十七章 交州士家第四十二章 再繡下限第二百五十五章 孫氏虎門第二十章 人才濟濟第十四章 蘄陽大戰第二百二十章 新官渡之戰(下)第一百八十六章 袁渙之幹第一百三十九章 吳郡紈絝第九十一章 丹陽小山賊第一百七十章 今是昨非第四章 另有隱情第三百一十章第八十四章 一箭之諾第三百零二章 政治犧牲品第八十四章 一箭之諾第一百九十九章 棄城撤軍第一百一十六章 明槍暗箭第一百八十章 平亂山越第一百四十三章 鋌而走險第四十二章 再繡下限第七十八章 三國第一義士第三百一十七章 交州士家第三百二十三章 灃水之戰(二)第二十九章 大好河山第一百零二章 嚴父慈母第三十四章 大意之舉第一百三十章 自上而下第二百七十六章 百年基業第七十四章 張繡施政第五十一章 可以避免的慘敗第二百一十三章 狹路相逢第一百八十七章 白馬之戰第一百五十八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一百二十八章 好消息壞消息第三十四章 大意之舉第一百零六章 即興演練第一百八十章 平亂山越第三百零八章第二百零三章 泰山之戰二第二百章 我是臧霸第二十章 人才濟濟第一百七十四章 新官上任第二百零六章 泰山之戰五第二百零三章 泰山之戰二第一百八十三章 癩蛤蟆想吃天鵝肉第一百九十三章 張繡戰劉備第一百八十七章 白馬之戰第三百零四章 許攸獻策第三百零八章第一百八十章 平亂山越第一百二十二章 志在天下第二百零一章 劉備之德第八十二章 毒士鬼才第九十五章 叔叔抱過你第一百九十二章 師出同門第二百五十八章 軍法森嚴第二百七十七章 回家嘍第九十三章 美周郎來了第二十八章 亂點鴛鴦第三十三章 圍魏救趙第八十章 遠交近攻第三百二十七章 灃水之戰(六)第三百一十章第一百二十二章 志在天下第一百四十六章 臨陣倒戈第五十五章 呂布之死第一百九十二章 師出同門第一百九十一章 犯蠢了第一百四十九章 將卑鄙進行到底第三百一十二章第一百九十七章 強掠桑女第三百一十五章第一百八十四章 衣帶詔第一百九十一章 犯蠢了第五十四章 高順其人第二十五章 廬江事變第一百九十三章 張繡戰劉備第二百七十四章 廢儒第一百零八章 鐵騎vs狼騎第四十一章 聲東擊西第一百五十五章 肝膽俱裂第一百七十五章 壽春首惡第一百八十一章第二十八章 亂點鴛鴦第十一章 仲氏皇帝第五十六章 曹操和曹軍的瘋狂第一百九十章 彭城相會第九十五章 叔叔抱過你第二百三十八章 渡江雜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