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 海內稱義

讓劉表一掃張羨舉荊南三郡叛亂的憂愁的是:如果張繡真的對孫策宣戰,兩方自然不可能再向荊州發動戰爭了。那麼張羨再有能耐,再在荊南被擁戴也翻不了天了。

兩相相比,張羨自立門戶的壞消息似乎也不是那麼壞了。甚至自己這次還能名正言順處理掉荊州內部的最大矛盾,這麼再一想,劉表的心情頓時輕了不少。

俗話說養兵千日用兵一時,劉表做主荊州以來,以荊北軍爲主幹的荊州軍已經基本形成了戰力,現在就缺一支烏合之衆來刷刷勝率找點感覺了。

不過現在的當務之急,還是趕緊打探清楚爲什麼張繡會對孫策下黑手,兩方的矛盾出在哪裡,雙方的直接衝突到了什麼樣的程度!

不過也不用太過擔心,錢糧富足的荊州搞起情報還是很有一套的。

就在劉表轉憂爲喜的時候,正在江東作戰的張繡卻是陷入了一個進退兩難的窘境。

對江東出其不意的襲擊達到了張繡想要的預期效果,秣陵、石城等六城半月之間盡歸張繡。

牛渚登灘之後,四萬張繡軍兵分兩路。張繡親自統領兩萬軍隊向正東方向攻打吳郡等江東核心地區,而大將張遼統領另外兩萬人***南方向逼近震澤,也就是後世的太湖地區。

張繡擺出這副陣勢的意圖已經很明顯了。如果把江東比作一個人的話,張繡做的就是同時手握兩把刀,一把捅向人至關重要的腦部,一把橫插向人的脖頸部位。

要知道,孫策麾下衆多文武,文臣謀士諸如“兩張”張昭張紘,武將諸如程普黃蓋韓當等人的家眷,大都由孫策安排住在曲阿或者吳縣。其他普通將士,出身大多也是吳郡子弟。這都是因爲吳郡是孫策最早打下的根據地,也是孫策一直着重經營的政治經濟核心。

如果張繡能夠雙管齊下攻下吳郡,完全可以預料這對孫策軍的打擊有多麼大!

進攻江東的同一時間,原涇縣大帥,現任丹陽都尉祖郞,統領着丹陽郡郡兵鄉兵、賊軍寇衆、還有太史慈麾下那些劉繇的殘兵敗將散兵遊勇攏共約一萬多人馬,一方面積極響應配合張繡在東面對江東腹地的進攻,另一方面切斷了吳郡與豫章郡的陸路聯繫。

隨後張繡的丹陽太守袁胤將丹陽郡治所暫時遷到了秣陵,擔負起了鎮撫當地和保障張繡軍隊後勤供給的重任。

問題就出在這兒。儘管秣陵等六城已經由張繡軍實際控制,袁胤也重新任命了大批官吏。但是這隻能達到軍事和政治上的把控,在其他方面上張繡並沒有做到全部掌握。

比如,秣陵六城大大小小的宗族豪強,在張繡軍渡江進攻的時候,比各地的守軍更早做出了反應。在張繡軍攻破秣陵六城城池的時候,卻是要麼躲進山澤中,要麼連塢聚堡自守。在張繡軍基本控制了局面之後,也只是象徵性的供獻了少量錢糧。

相比武裝盤踞在塢堡內的宗族豪強們的敷衍了事,大多數世家士族雖然置身於城池中,卻是一毛不拔。幾乎所有的世家士族都謝絕了袁胤對其族中子弟做本地官吏的任命。

有世家士族和宗族豪強帶頭,普通的百姓自然對張繡軍“敬而遠之”。畢竟在江東這片土地上,世家豪族直接掌握的人口土地在總人口和田地的一半以上!

沒有世家士族代表的上層階層支持,張繡自然無法重新建立並運轉基層政權。沒有宗族豪強代表的草根階層支持,張繡的軍隊就相當缺失了糧秣輜重的長久保障。

這就相當於,你比你的敵人更強壯有力,你打了一拳把他打蒙了,但是這個時候你卻可恥的餓了,沒有力氣繼續揮出你沙鉢大的拳頭了。

攻克秣陵六城之後安撫的不利,影響到了張繡軍,推遲了整整五日纔開始第二階段的進攻。張繡率軍逼近吳郡要地曲阿,張遼領軍攻打陽羨。

陽羨很快攻下了,事實上陽羨守軍打探到張遼即將進攻的消息之後,顧不得分辨真假便沿着震澤退到了烏程。

張遼拿下了陽羨,按照計劃本應該繼續挺進,急攻下烏程以掐住江東咽喉的。不過到此時,江東士民的不合作卻是已經嚴重影響到了張繡軍在江東的作戰。

因爲張遼進駐陽羨之後,接到了後方運糧隊遭遇襲擊求援的消息!

雖然很快張遼派出了成廉魏越兩將率騎兵救了運糧隊,但是這卻是給張繡軍上上下下敲響了警鐘!

三日之後,秣陵城府衙。

丹陽太守袁胤座上迎來了一位來自淮南的貴賓,儒冠文士,姓舒,名邵,字仲膺。

雖然是賓客上門,但是袁胤卻並不僅僅以賓客之禮對待這位在張繡麾下不大顯名的舒邵,而是奉上了主座!

舒邵確實不在張繡手下顯名,不過這不代表他沒有才名。事實上這位舒仲膺舒先生早年就揚名天下,而且並不僅僅是以才揚名的。

與張繡手下重臣袁渙、原汝陰太守何夔相同的是,舒邵也是陳郡人,而且也是出身士族的。不過在陳郡,舒邵的家族相比袁家和何家並不在一個等量級。

舒邵早年與自己哥哥舒伯膺俱以才氣出名,兄弟兩人之間的關係也相當好,好到了什麼程度呢?剛強勇毅的舒邵甚至殺掉了哥哥仇人,但是不幸事發被抓。

長兄舒伯膺聽說自己弟弟被捕之後,果斷來到官府,說是自己殺的仇人,不關弟弟的事情。而舒邵卻也是拿殺人的劍比對,要求治自己的罪。

最後判案的主官頭疼了,鑑於舒氏和舒家兄弟都是有門臉的而不是平頭老百姓,加上舒伯膺和死者是仇人關係而舒邵有殺人證據,這件殺人案於是移交上一級判審。

舒家兄弟並不是專業的殺手,也不是專業的辯士,真相很快水落石出併爲世人所知。一時之間,這件兄弟爭死的奇聞被熱議,甚至漢靈帝最後都得知了此事。最後,此事被朝廷當做了兄友弟恭的正面典型,在查探清楚死者所犯有深惡的罪行之後,免去了舒家兄弟的死罪!

舒邵冒着受死刑的風險,殺死了兄長的仇人。最後不僅免於死刑,更是海內稱義!單從名氣這一方面來說,實際上舒邵的名聲更甚於自己的同鄉、張繡的重臣袁渙何夔。

不過這些都是舒邵年少輕狂時候的事情了,袁術佔據淮南之後,強行徵辟了一大批名士充爲羽翼,舒邵及其兄長也在此列。歷史上舒邵在擔任袁術的沛相時期還做過一件揚名天下的事情。

原因其實還是因爲淮南的饑荒!歷史上淮南接連爆發饑荒和旱災之後,袁術本就一敗再敗耗損嚴重實力更是急轉直下,已經是開始陷入了衆叛親離的境地。

此時饑荒的嚴重程度也影響到了袁術的軍糧補給,此時掌握着袁術最後一批囤糧的舒邵,卻是將這批十萬斛的糧草悉數散給了饑民!

得到消息的袁術當即派兵抓住了舒邵,舒邵也沒打算逃跑,直面袁術道:“知當必死,故爲之耳。寧可以一人之命,救百姓於塗炭!”

這句話的意思是“如果不救饑民那麼他們只有死路一條,所以我散糧了。我寧願以我一人的性命,來救百姓於生靈塗炭!”

面對再一次置自身性命不顧的舒邵,已經經受了諸多挫敗的袁術袁公路卻是有些醒悟了,受到感悟的袁術下馬親自安撫舒邵道:“仲應,足下獨欲享天下重名,不與吾共之邪?”

“舒仲膺,你這是想要獨自一個人享受天下褒名嗎?難道不能與我一起享有嗎?”

事實上末世仲家帝王袁公路在快要窮途末路的時候確實有些醒悟了,只是太遲了。但是決不至於像演義小說中說的那樣吃不上蜂蜜而被氣得吐血身亡。

這就是舒邵。

還是因爲張繡,此世舒邵連有驚無險度過散糧風波也不用受驚了。因爲張繡的政策和舒邵如出一轍,都是講饑民貧農的生死放在第一位,將軍糧和其他問題放在第二位的。不過不同的是,擁有完整經濟理論體系的張繡在政策的決策和實施上做到了最好。

在張繡提出了糧食計劃供給體制的時候,第一個站出來支持的不是袁渙閻象等人,也不是張繡麾下親信將領,而正是任阜陵長的舒邵舒仲膺!

在發現舒邵對自己超前了一千六百多年的計劃經濟十分支持,並且阜陵是執行供給糧食制最爲徹底成功的地區之後,張繡果斷提拔了舒邵,使其成爲計劃經濟政策的實際執行人。

有着老鄉袁渙何夔等人的支持,舒邵做的也相當讓張繡滿意。在淮南接受了來自河北的原公孫瓚囤積在易京的百萬斛存糧之後,淮南便逐步停止了計劃供給糧食體制。

不過張繡自然不會讓舒邵無所事事,此番將其調來江東,卻正是來專門解決張繡征戰江東將面對的最大問題的。

第一百三十六章 破而後立第一百六十二章 亂世奸雄第二百九十九章 囊中之物第二百五十章 甘寧相投第二百三十四章 攻心爲上第九十六章 姣好的女眷第一百六十五章 權慾薰心第一百五十一章 宛陵之戰第二百二十九章 你死我活第三十二章 暗箭難防第八章 鬼才出世第一百五十章 絲毫不懼第三百零八章第一百三十三章 腥風血雨第九十五章 叔叔抱過你第十九章 初主淮南第一百四十五章 言之鑿鑿第二百七十六章 百年基業第一百二十一章 借船伐吳第三百零九章第一百一十二章 後生可畏第三十八章 蘄陽會戰第一百一十五章 男扮女裝第三十六章 雪上加霜第二百六十三章第一百四十四章 鋌而走險第一百六十七章 大起大落第二百二十三章 放鴿子第二百五十章 甘寧相投第二百二十五章 禪國封邦第四十一章 聲東擊西第二百八十八章 李儒用兵第二百五十九章 陷陣銳步第七十七章 位極人臣第二百七十章 半杯濁酒第一百一十八章 一片白帆第一百零八章 鐵騎vs狼騎第二百六十七章 得人心第二百九十五章 兩線作戰第三百零七章 巡視六郡第一百七十二章 挾持人質第三百二十七章 灃水之戰(六)第一百八十二章 白疊子第三十章 一夢驚魂第一百九十一章 犯蠢了第四十七章 打蛇七寸第八十四章 一箭之諾第二百一十六章 盡人事第一百五十六章 皆大歡喜第十一章 仲氏皇帝第七十一章 重演歷史?第二百零二章 泰山之戰一第二百七十三章 廢鄉老第四十五章 絕對實力第一百六十二章 亂世奸雄第四十五章 絕對實力第一百四十六章 臨陣倒戈第九十九章 溫侯隕落第十二章 細陽會盟第九章 借道汝南第一百六十六章 嫁一賠一第四十二章 再繡下限第二百二十四章 分封諸侯第一百七十章 今是昨非第二百九十章 錦官城第一百七十七章 第三隻手第四十二章 再繡下限第二百一十五章 荀彧坑爹第二百五十三章 二十等爵第一百章 子嗣之於社稷第五十七章 暴風雨的前奏第三十八章 蘄陽會戰第七十一章 重演歷史?第一百七十二章 挾持人質第二百四十八章 作案累累第一百四十六章 臨陣倒戈第九十五章 叔叔抱過你第一百一十二章 後生可畏第二百三十三章 釜鼎之論第一百三十七章 我們不傻第二百九十六章 蛇鼠一窩第六十九章 霸道vs仁道第一百四十四章 鋌而走險第一百二十章 弓弦聲響第六十九章 霸道vs仁道第六十五章 輕功冒進第四十五章 絕對實力第四十章 血的教訓第十章 收無賴耍流氓第六章 守門之犬第三百一十七章 交州士家第二十五章 廬江事變第二十一章 人禍天災第一百一十章 你來我往第一百零九章 似乎無懸念第四十四章 死亡衝鋒第一百五十四章 意外的戰果第一百七十二章 挾持人質第二十三章 淮南劉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