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繡篇_第三百零七章 鳳雛先生

劉備一怔,神情又肅然了幾分,恭聲道:“願請董君教我!”

他發家頗遲,此時論實力雖比不上曹操、孫權二人是一方諸侯,前者還挾天子以令天下,但無論是年紀閱歷還有名聲,劉備劉玄德,都是名揚天下的人物。

而眼前這個董真,不過二十餘歲的孺子,且從前也沒有什麼聲名,如今劉備卻能放下身段,如此恭敬,這仁厚禮賢四個字,當真是做到嚴絲合縫,令人擊節。

禮下於人,必有求者。

劉備做到這一步,還敢說自己對益州沒有圖謀?

崔妙慧也是在崔家受過特訓的,並不象尋常貴婦只知後宅爭鬥。先前織成跟她說起劉備有欲奪益州的計劃,她還不甚相信。

但此時心中暗驚,才發現織成的預料居然分毫不差。

她不由得看向這位她曾經又恨又喜的“夫郎”,如今更增添了一些自己都未察覺到的肅然敬意:

織成——此時她儼然已經成爲了那位洛陽新近聲名鵲起的董真,雙手扶膝,上身筆直,較之真正的男兒還要有幾分峻拔之氣,滔然道:

“實不相瞞,董某因經營織坊,一直較爲重視巴蜀之地。故此去歲冬末,巴蜀大旱,桑葉減產之事傳來,董某便十分上心。靈機一動,想到這或許是一個機會。”

她清朗的目光掃了一眼室內,劉備心思機敏,頓時明白她的意思,忙道:

“此皆是備的股肱之士,情同兄弟,絕無猜隙。”

意思就是說,這都是我的心腹,你大膽地說吧,多無恥的謀算都沒關係。

董真微微一笑,道:“孰料天有不測風雲,錦城之地引得天雷下降,將那些桑樹燒燬了不少。或許是流年不利,非但是桑樹,甚至是蠶兒也得了疫病,死亡大半,今歲巴蜀之中,必然減產!”

衆人悚然心驚,幾乎是所有人都擡起頭來,看向眼前這個俊秀清瘦的少年郎君!

便是劉備,也忽然滯住了。

什麼精誠所至,引得天雷下降?

分明就是人力所爲之,將那些桑樹全部燒燬!

至於蠶兒的疫病……

劉備喃喃道:“蠶蟲亦有疫病?”

“當然。”

董真答道:“患此疫病者,蠶蟲腦上放光,足以敗羣。”這一番話倒是出乎意料,衆人面面相覷,不過他們都是貴族出身,更低一些的也是士族,有誰養過蠶?蠶會不會有疫病,會不會敗羣——即是傳染給其他蠶蟲,此時無人能知。

劉備斟酌了一下,終於還是緩緩問道:“此也是那不測風雲所至麼?”

這話問得……簡直就是在問詢她:這也是你乾的麼?

董真頓了一頓,看向室中衆人神情。

有驚愕,有沉思,有疑惑,但沒有一個人流露出嫌惡。

這毀桑害蠶之事,聽起來象是小事,但放在益州,放在整個巴蜀之地,已經是滅國毀疆的大事!

決敵之資,全在錦繡。

這八個字,可不單單是對蜀錦的讚譽。

寸帛寸金,也不單單是指蜀錦的珍貴。

益州號稱數十萬兵馬及數百萬百姓,基本上是仰仗蜀錦所換來的大量金錢,才如此富足強大。

所以董真說得沒錯,若是毀了蠶桑,便是毀了益州的基石。桑樹林毀了一半,還有野桑可以充實,甚至是葭萌這裡也有桑林。其他地方自然零零星星也有小塊,最多不過是令桑葉的價格上漲罷了。但若是毀了蠶蟲,這般手段卻也太過毒辣,若是傳揚開去,恐怕就要盡失百姓之心。

而室中衆人,包括劉備在內,只是對她的謀劃感舉趣,竟沒有一人對董真流露出嫌惡,可見他們要麼是嚇得傻了,要麼是早就有了助劉備奪蜀的一致志向!

能坐在這帳中的,當然都不會有婦人之仁。打仗流血死人都是常事,連年饑荒更是白骨如山,這巴蜀之地的百姓仗着上天賜給的地利之險,和既沒有經過什麼戰亂,又極少凍餓而死,如今不過是些蠶蟲,值得什麼?

雖然心中早就有了萬全之策,不至於真正傷到民生之根本。

但是董真還是不由得心中暗暗一寒。

這亂世之中的梟雄,其鐵血無情,果真比她想象的還要厲害。

自己這番謀劃,恐怕也在與虎謀皮,不得不再謹慎十分。

遂不正面回答劉備,作出悲憫之色,嘆道:“正是天有不測風雲,但幸而上蒼悲憫衆生,卻降下一位貴人來。”

劉備目光一閃,卻聽董真笑道:

“這位貴人,自然就是劉使君你了。”

她星辰般的眸子,閃動着智慧的清澈光芒:

“葭萌有桑林,若是派人前往錦城,說服那些養蠶大戶,帶着蠶蟲移居葭萌,而使君在此提供各種便利條件,何愁他們不來?”

劉備微一猶豫,道:“這……”那些桑林都在董真的手裡,是她指使人提前買下這片桑林。難道她想從中獲利?

養蠶大戶世代盤踞於錦城附近,幾乎所有絲織品的原料都出自於他們,經營數代的基業,豈會因一點桑葉就不惜遷居葭萌?

“可是蠶蟲都奄奄一息,”董真明白他的疑惑,耐心地解釋:

“只消在錦城附近傳播些謠言,說是那裡因遭了天雷,水土有變,殃及蠶蟲,故要遠遷爲佳。他們必然心動,當然,某還有一法,可促使他們不得不前來。”

她從懷中掏出一封帛書,雙手奉與劉備:“此乃葭萌開辦蠶市的計劃明細,請使君一覽!”

劉備不由得伸手接過,董真執箸,輕輕一擊案几,發出鏗然渾厚的聲音,高聲道:“無歌舞,豈成宴?使君,且令美人們上來罷!”

顯得意逸神飛,十分精神。

衆人思緒還浸在方纔她的謀劃之中,又好奇那帛書之中,究竟有何好策,卻不料她卻已經轉了話題,震驚之餘,不免都看向崔妙慧,心中暗暗惋嘆:

“家有如此仙人般的夫人,居然還願看那些俗脂庸粉,可嘆如此佳人,真是所託……所託……”

不知怎的,隱隱約約,只覺得眼前這個董真雖然年輕,卻行事老辣,往往出人意表,且莫名地令人覺得持重可行,這“非人”二字,便怎樣也無法接上了。

絲竹聲起,悠揚而輕快,一隊隊腰肢婀娜、綵衣珠釵的舞伎碎步而出,紗羅飛動,清姿婆娑,一派曼妙動人。

暮色深沉,劉府被籠罩其中。四處燈火闌珊,許多院落都已陷入了寂靜之中,唯主人所居之室,仍有一燈如豆。

劉備只着牙白色中衣,外披一件狐皮裘,端坐在油燈之下,凝目細看着手中的那捲帛書。

門扇上發出篤篤兩聲輕響,劉備擡起頭來,只見一個穿着黑袍的中年人,正立在門口,含笑向他一揖。只這一動作,袍上的灰塵便撲簌簌落了下來,真不愧是對得起風塵僕僕四字。

“是士元!”

劉備驚喜道:“士元此時方回,可叫備等得急了!”

那中年人也毫不客氣,大步走了進來,遂在劉備身邊席上坐好,又拿過劉備的茶盞,毫不客氣地一飲而盡。這才用袖子一抹嘴邊水珠,笑道:

“主公候我,可是爲了那董真之計?”

他凹臉突眼,鼻短嘴闊,面色青黃,且長着亂七八糟的髭鬚,實在很是醜陋。不過那眼瞳卻頗爲清澈,看人之時,神采內斂,顯得極是沉靜而深湛。

劉備二話不說,卻將手中帛書塞給了他。

劉府屋頂之上,有兩個身着黑衣之人,已經潛伏多時。

楊阿若屏神靜氣,從瓦縫中目視室內,心中卻頗是驚訝。

無他,實在是因爲織成所表現出來的內力之精純,實在太令他意外了。

劉府看似簡陋粗疏,雖有守衛,但遠遠沒有達到五步一崗,十步一哨的嚴密程度。旁邊雖然不遠處便是軍營駐紮之地,那裡有着號稱十萬實則只有五六萬的軍卒。

但是那些軍卒也並沒有過來拱衛劉府。不過,劉府若當真這麼容易進來,恐怕劉備早就被政敵謀剌而死了。

事實上劉備身邊,除了那堪稱萬人敵的張飛之外,還有幾個一流的高手,一直隱藏在他的左右。

就算沒有這幾個高手,想到江上春宴時,那飛至劉備身畔,卻在張飛內力所籠罩的虛空裡,自動化爲齏粉的杯盞,織成就有些後怕。

所以這一次,任是她對自己輕功還是很有信心的情況下,她仍然聽從楊阿若的意見,在天一擦黑時便潛入了劉府,那時劉備還在堂上議事,並沒有回到寢臥之處。他們在那時便潛伏在此,只要注意收斂呼吸,也不擔心會被發現。

話說回來,他們並沒有謀剌劉備的打算,所以根本不會因爲緊張而使呼吸有任何改變。反而因爲呆的時間長,到後來織成的呼吸越來越是順暢,幾乎與周圍的草木呼吸,都融成了和諧的一體。

萬物離不開水和空氣。

所以,如果真正地領悟到了水的真諦,想必不僅是小小的一個劉府,便是天下最森嚴的地方,也不會擔心被人發覺。

不過織成不認爲自己有那樣的天份。

楊阿若將聲音縮成一條無形的音線,送入她的耳中:“是龐士元。”

龐士元?

縱然來此之前,織成也做了不少功課,瞭解了劉備手下文士武將的一些基本情況,但龐士元三字,還是讓她好好想了想。她來了這麼久,就是這點還不習慣,稱呼對方都是稱字,讓習慣稱姓名的她,經常腦子卡殼。

驀的,她想了起來:

那可不就是龐統麼!

是那位與諸葛亮的“臥龍”並稱的“鳳雛”啊!聽說他代劉備前往益州,至今纔回,但恐怕腳還沒沾着多少實地,便被劉備急召過來,向他求計。

室內,龐統展開帛書,看得聚精會神。

身爲遊俠,楊阿若見過的世面,並非常人所能想象。自戰國以來,遊俠兒的力量向來就是一種暗中合理的存在。雖然自漢武帝以來一直多加扼制,但遊俠兒仍有着旁人所不能取代的重要地位。他也有他的世界,他的故事,比如,他曾經見過龐統,甚至還有幾分熟悉。

龐統此人,多才而狂傲。昔日曾投奔孫權,因對周瑜不夠尊重,而令孫權厭棄。後來去投奔劉備,也沒有得到什麼重用。若不是諸葛亮和魯肅二人的反覆推薦,劉備根本不會發現他的才華。

這樣的一個人,自然也不太好與人相處。三句不對他的盤,被他視爲淺薄愚魯之輩,便毫不客氣予以挖苦。

但是,他此時卻在認認真真地看着那封帛書,甚至眉頭皺起,顯然正在思索着什麼難解之處。

帛書中所寫的,當真是以蠶桑奪取益州的驚天妙計麼?

楊阿若想,甄氏這個女郎,當真一再給他驚喜和意想不到。無論是武功、才華還有心態,如今還加上了技藝。

出身世家的女郎,竟然連養蠶這種賤役都十分精通,實在放得下手段。

她與她的那個以美貌著稱的族姐,還真是不一樣。那女郎如謫貶凡塵的仙子,而她卻是個再煙火氣不過的俗人。

可是又不是真正意義上的俗。

“主公,這獻帛書之人,當真是那個董真?”

龐統終於從帛書上擡起眼來,精光閃爍:

“聽說他乃隴西董氏子,且是旁支,如何對蠶桑都如此瞭解?”

劉備搖頭道:“隴西董氏已族滅,他聽說自幼又是養在江南的,或許那時所學,也未可知。”

如果真要派人去江南查一下董真的底細,也未嘗不可。不過劉備覺得,此人或有奇計,卻還夠不上他如此認真去查探。

他只需要肯定,此人此舉,到底對自己有無益處。因爲他是想跟董真合作,而不是讓董真爲他效力。

雖然只見過兩面,但劉備已經看得出來,董真看似年輕,實則頗有主張見地,絕不會甘願爲他所驅使。

龐統自然是懂得劉備的心思,故也拋下董真來歷不提,直奔主題:

“所謂葭萌有桑林,不過是個引子罷了。真正若是錦城無桑,葭萌的桑葉,也是遠水不救近渴。我看董真之意,是想扶持葭葭之錦,與之前的蜀錦抗衡!”

之前的蜀錦出自錦城成都,根深盤節,難以撼動。但是如今蠶桑皆出現大問題,正是一次機會所在。

“此人頗有見地,也看出主公停駐此地之意。所以才找上主公合作。依屬下看來,他既有滅蠶之法,也有興蠶之策。只怕那些蠶兒只要是到了葭萌,便不會再受到疫病之擾!”

織成的眸子,在黑夜中一閃。

龐統真聰明,居然看出了她的用意。

“蠶蟲疫病一事,自古從未聽聞。”劉備詫然道:“他縱然有法子傳疫,又有什麼法子來滅疫呢?難道他是蠶神不成?”

“這些且不管他,主公只管宣他來府,告訴他說,願幫助他在葭萌開設織坊,抽取十之三的紅利。只要他能將蜀中錦業控制在葭萌兩年,主公便將所有織坊全盤贈送,且不再抽取分毫,盡數歸他所有!”

真是大手筆啊!

織成在心中暗暗感嘆一聲。

無利不起早,龐統也是看出了箇中的機遇罷。

董真既然有法子令錦城蠶桑凋敝如此,很顯然今年劉璋的軍費就相當吃緊了。錢不夠用,內部各派勢力就會爭鬥得更厲害,這種內鬥最傷元氣,大損劉璋實力,何樂而不爲?兩年如果都是這樣,益州就更爲空虛了。

而另一方面,劉備所謂助開織坊,最多不過是提供幾間房屋,並給予保護罷了。機器、人工、技術都是董真出具,而劉備還能分走三成的紅利。

至於兩年之後,錦城的織錦已經恢復過來,而劉備早就得到了益州。這小小一個葭萌,給了董真又何妨?

簡直是惠而不費。

董真在帛書中談到關於設立織坊,遷來蠶桑大戶的具體條陳之外,還提到要在葭萌召開蠶市。

所謂蠶市,是從古蜀國時便開始設立。過去當然都在錦城成都開設,時間爲每年的陰曆二月之望,爲的是令各蠶桑大戶,交流種桑養蠶方面的先進技術,同時也可以互相交換售賣優良的蠶種,歷朝以來,從未斷絕過。

龐統想了想,又道:“依屬下之見,董真在葭萌設蠶市,無非是有什麼奇技要展現出來,以提高雲落織坊的聲名。天下錦繡,大半皆在巴蜀。他想要推廣自家的織坊,不得不入巴蜀來,但初來乍到,也不能不與主公合作。”

劉備皺眉道:“我心中總有些不安,士元你是知道我早有圖謀益州之意,但外人並不知曉,怎的這個董真,一開始便如此篤定?藉助這個蠶市若當真聲名大震,此後……”

“不過是個敗落的世族子弟罷了,若有異動,殺了就是。”

龐統雖一介書生,說起殺人來也面不改色:

“然主公圖謀益州,所有助力皆不可放過。董真既有如此奇計能拖垮益州,正是天助主公也!如此良機,何必猶豫!”

可是……

劉備沒有反駁龐統,因爲他也認爲龐統說得對,這是削弱益州的好機會,怎麼也不會放過。

可是心中總有一絲隱隱約約的聲音在說:蠶桑雖是小事,但董真謀劃得太過完美,足見其潛在實力。若再借其一雙翅膀,飛上青雲,到時當真還能控制麼?

錦繡篇_第二百八十一章 小環第四百九十一章 梟雄老矣錦繡篇_第二百二十三章 逃姬錦繡篇_第六十八章 長技錦繡篇_第十六章 大娘錦繡篇_第三百七十二章 綠衣剌客錦繡篇_第三百八十三章 無澗仙使第四百五十四章 明河拜見錦繡篇_第二百六十四章 內應錦繡篇_第二百二十一章 車隊第四百七十六章 落花流水錦繡篇_第二百七十章 羞愧第四百二十四章 故人衣暖錦繡篇_第八十八章 感動錦繡篇_第二百一十二章 阿若第四百四十九章 國士之諾錦繡篇_第三百七十六章 初入成都第四百七十七章 巧奪天工錦繡篇_第一百八十四章 李代錦繡篇_第三百七十四章 計中之計錦繡篇_第一百六十一章 求救第四百二十章 不甘之詢第四百一十六章 舌戰羣奸錦繡篇_第二百二十八章 暫別錦繡篇_第三百一十二章 黑衣殺手錦繡篇_第二百三十一章 挑釁錦繡篇_第一百一十五章 求曲錦繡篇_第三十章 白絹錦繡篇_第二百五十六章 求救錦繡篇_第八十四章 落地錦繡篇_第一百一十四章 廣陵錦繡篇_第三百四十八章 退或思之錦繡篇_第二十四章 端倪錦繡篇_第六十二章 斗食錦繡篇_第一百零七章 暗室錦繡篇_第一百四十七章 傷別錦繡篇_第三百八十八章 墜入懸崖錦繡篇_第六十九章 圖窮錦繡篇_第四百零八章 封於月出錦繡篇_第一百七十章 就計第四百一十八章 化爲齏粉錦繡篇_第三百二十二章 越女再現錦繡篇_第一百零六章 左慈錦繡篇_第一百二十章 迴雪第四百七十二章 茫茫心意錦繡篇_第四十九章 順常錦繡篇_第二百三十一章 挑釁錦繡篇_第三十三章 將至錦繡篇_第三百四十六章 天雷下降錦繡篇_第三百八十六章 相攜逃出第四百三十一章 初見霍峻錦繡篇_第一百八十九章 仙使錦繡篇_第八十二章 拋車第四百四十九章 國士之諾錦繡篇_第一百七十九章 暗示第四百八十一章 宴無好宴錦繡篇_第一百四十六章 少府錦繡篇_第二百八十九章 逃離錦繡篇_第一百九十四章 秘密第四百一十七章 煉爐之術錦繡篇_第二百零八章 酡顏錦繡篇_第四百零九章 改變主意錦繡篇_第一百七十四章 水閣錦繡篇_第八十四章 落地錦繡篇_第二百八十一章 小環第四百五十九章 曹後相召錦繡篇_第五百零一章 曹操薨逝錦繡篇_第一百四十九章 瞠目錦繡篇_第一百八十二章 羽翼錦繡篇_第二百二十二章 殺人錦繡篇_第三百五十五章 大捷歸來第四百五十二章 世婦入府錦繡篇_第一百六十一章 求救錦繡篇_第一百六十二章 崔氏錦繡篇_第四百章 奇花茫茫第四百五十五章 那些往事錦繡篇_第三百零一章 益珍代表錦繡篇_第三十一章 槿妍第四百九十一章 梟雄老矣錦繡篇_第二百二十四章 婢伎錦繡篇_第三百八十五章 又遇故人錦繡篇_第一百三十八章 流光錦繡篇_第二百七十八章 化婢錦繡篇_第三百八十九章 湖中澗底第四百七十一章 塵埃落定第四百七十四章 幸福之花錦繡篇_第三百零八章 舊日下屬錦繡篇_第三百七十六章 初入成都第四百六十七章 張氏寶林錦繡篇_第三百一十一章 嫁我爲婦錦繡篇_第二百三十四章 溫柔錦繡篇_第二百六十七章 彩廬錦繡篇_第二百三十七章 破壞(下)錦繡篇_第九十章 白衣錦繡篇_第二百三十四章 溫柔錦繡篇_第二百七十一章 準備錦繡篇_第三百二十四章 源自黑暗錦繡篇_第四百零一章 初見茫茫錦繡篇_第八十九章 大火錦繡篇_第四百零三章 潛謀初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