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林寡婦絕地展反擊,起高樓終成土饅頭

林大人夫婦正做着飛來橫財的美夢,豈料自己磨刀霍霍正待對孤兒寡母動手,一向不問世事的冰糖卻出乎意外的先發制人,一紙訴狀將林大人告上了順天府衙門,說他謀奪孤兒寡母家產,並列舉了他以前犯下的類似罪行,證詞和證人都俱全,林大人家裡的管家反水當了證人,咬住舊主不肯放。

林大人在朝上被彈劾成了篩子,但是從未被自己族人告過,這次禍起蕭牆,被侄兒媳婦告上了順天府,而且證據確鑿,一看就是精心準備了很久的,就等着尋機會出手呢,冷不防被看死最爲可欺、任人宰割的寡婦咬了一口,林大人心中隱隱不安,連親人和舊僕都在反撲,背後定有指使之人!

林夫人聽說冰糖狀告自家人,氣得七竅生煙,暗想真是個剋夫克全家的掃把星,林家倒了她能有什麼好處?正經一雙兒女都姓林呢。當即向宗人府遞了牌子,請求覲見淑妃娘娘,求這位娘娘從中說和說和,都是林家人,擡頭不見低頭見,打斷骨頭還連着筋呢,鬧得對薄公堂,誰都沒有面子。

過了三日,宮裡頭來了人,宣冰糖進宮,冰糖牽着七歲多的兒子糖果兒,抱着一歲多的胖閨女蜜棗兒進了翊坤宮。林淑妃還沒從喪子之痛裡走出來,或許一輩子都無法走出這個陰霾了,看見這對親侄兒侄女,尤其是突然懂事,如小大人般的糖果兒,林淑妃愛不釋手,牽着糖果兒的手噓寒問暖。蜜棗兒還不會說話,並不曉得父親去世意味着什麼,坐在一旁啃着點心,偶爾跟着林淑妃牙牙學語,含含糊糊的不曉得說什麼,林淑妃憐愛的掏出帕子擦去蜜棗兒頰邊的糖霜,蜜棗兒癢的格格笑起來了,嘴裡的糕餅頓時噴在了林淑妃的裙子上。

糖果兒擺出兄長的架勢來,幫着妹妹道歉說道:“蜜棗兒憨憨的不懂事,殿前失儀,請姑姑原諒她。”糖果兒的大名叫做林果,胖丫頭叫做林棗,不過年紀還小,大名不常用。林淑妃看見糖果兒維護妹子的樣子,一時恍惚起來了,想起了小時候家道中落,父母流放,她和哥哥被髮賣成官奴,那時她時常從夢中驚醒,醒來時發現現實比夢境還要殘酷,哥哥和現在的糖果兒一樣,同樣用幼稚的身體攔在她的前面遮風擋雨。

人生如夢一場,眨眼間哥哥自刎,兄妹人鬼殊途,林淑妃如活死人般在沉悶的後宮裡靠着對兒子的回憶過日子。淚水蜂擁而上,淑妃眼睛鼻子都酸酸的,她不願意在晚輩前流淚,叫了宮女嬤嬤牽着侄兒侄女出去玩耍,留着嫂子冰糖說話。

孩子們和宮人都走了,淑妃眼淚就滾落下來,冰糖坐在一旁陪着落淚,也不知過了多久,淑妃先止了淚,說道:“你近日和堂叔家裡打起了官司?這麼大事,爲何不先與本宮說一說?本宮雖是出嫁女,但也不會胳膊肘往外拐,反過來幫外人。”

淑妃這話模棱兩可,因爲世人一般都覺得媳婦纔是外人。冰糖半生嬌寵,少時有父母庇護,在瞻園是副小姐,之後有丈夫保護,在家是當家夫人,如今青春喪夫,爲了一雙兒女開始變得剛強起來了,面對堂叔一家的虎視眈眈,她不會坐以待斃,其實丈夫心中一直提防着堂叔一家,藉着錦衣衛的官職,他暗中挖出了堂叔的許多陰私證據,很多事情他在去“泰山祈福”之前已經佈置好了,就是防着他無法活着回來時保護家人。林家人骨子裡就是互相挖坑算計,動起手來毫不心軟。林大人把林同知當做梯子,林同知也把林大人當做頭上隨時會掉下來的鍘刀。

冰糖是個軟和性子,不過骨子裡有自己的原則,否則她當初就做不出用性命相逼,逼丈夫放沈今竹走的事情來,堂叔一家要逼她改嫁,霸佔家產,觸犯了心中的底線,如此卑鄙,實在忍無可忍,她說道:“我們和堂叔家的恩怨糾葛不是一天兩天了,其中緣由,娘娘最清楚不過。民婦的丈夫命不該絕,是爲了大局赴死,爲了皇上的江山肝腦塗地。娘娘失去了親哥哥、民婦失去了丈夫、孩子們失去了父親。唯有堂叔一家暗中慶幸,擺手稱快,終於可以再一次霸佔大房的財物了。這事他們二十多年前就做過一次,沒有得到任何懲罰,如今孤兒寡母的,爲什麼不再踩一腳呢,萬貫家財,不

要白不要。”

提起往事,林淑妃眼睛裡也是憤恨,當年真的恨不得食其肉、寢其皮,可是如今情況不同了,說道:“你說的本宮都明白,哥哥是爲了我們走的,本宮如何會坐視你們被堂叔家欺負呢?你一個婦道人家,不懂朝政,如今哥哥走了,林家成氣候的也只有堂叔,他若倒下,林家豈不是一敗塗地了?覆巢之下安有安卵?哥哥這幾年在朝中樹敵頗多,許多人伺機報復,你們孤兒寡母的,我又身居深宮,消息閉塞,有心也無力啊,堂叔人品確實有問題,不過有本宮在,他總不會讓你們孤兒寡母被人欺負的,糖果兒還小,蜜棗兒更小,看在孩子的份上,你稍許忍讓吧。”

冰糖諷刺一笑,說道:“嬸孃找娘娘訴苦了吧?這個人是當面一套,背後一套,那天端午節還暗示要我改嫁,真是豈有此理!我和丈夫夫妻情深,有兒有女的,以前就在靈前發誓,是要爲他守節一輩子的,我兩個孩子還那麼小,不去照顧自己孩子,難道改嫁給人做續絃,當別人後孃不成?我給了她沒臉,當晚她就和堂叔開始算計我們的家產了,爲了離間民婦和娘娘的情誼,居然想出找算命先生,說我剋夫克子克全家的毒計來,這樣的毒婦,娘娘捨得將糖果兒和蜜棗兒交給他養活着?”

林淑妃拍了拍冰糖的手,說道:“你莫要太激動了,堂叔他們再怎麼樣,對本宮而言,也親不過你和侄兒侄女們,本宮是站在你們這邊的。只是如今朝廷鬥爭複雜,堂叔四面楚歌,許多御史要他罷官下臺,巴不得他倒黴,你莫要被人利用了,你一個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婦道人家,那裡曉得堂叔家裡在謀劃些什麼?千萬莫要被那些捕風捉影的傳言矇蔽了,這是堂叔政敵故意傳給你聽的,想借你的手扳倒堂叔。”

冰糖含淚說道:“若無憑據,民婦如何敢進順天府告他們呢?堂叔是官,民婦只是個被奪了誥命的普通婦人而已。那些證據,還有安插在堂叔家裡的眼線,都是相公親自做的,民婦沒有讀過書,只認識賬本,只曉的在家相夫教子,這種謀劃民婦做不來的。都是相公深謀遠慮,提前佈置好了,就是防着堂叔的算計。相公從未相信過堂叔,當年公婆在流放之路病逝,相公一輩子都不會原諒過堂叔,江山易改,本性難移,相公的擔憂變成了現實,堂叔一家人品果然不堪入目。娘娘,您莫要被這一屋子無恥小人矇蔽了,孤兒寡母的,若不是被逼的實在走投無路了,怎麼會上公堂求公道呢。”

聽說這事是親哥哥提前謀劃的,淑妃心中的天平開始往冰糖這邊偏移了,她和哥哥一樣,都不曾從心裡原諒過堂叔,爲了共同的利益不得已重新走起了親戚。如果堂叔一家確實用這麼卑鄙的手段算計冰糖,那麼說什麼照顧糖果兒和蜜棗兒的全是鬼話,不能相信的。可現在問題是林淑妃身居宮中,哥哥走了,她不像以前那樣可以把手伸到宮外去,現在冰糖和堂嬸各執一詞,林淑妃除了去世的親哥哥,誰都不敢十分相信,該怎麼辦呢?

林淑妃想起了一個人,此人消息靈通,頗有些手段,嘴巴嚴實,剛剛接任了司禮監掌印大太監一職,深得皇上信任,正是廠公懷義,有他暗中查訪,到底誰在說謊就一目瞭然了。林淑妃找來懷義,以家事相托,說道:“后妃不得干政,朝上的事情本宮不管的,就是孃家鬧到了公堂之上,個個都說自己委屈,勞煩公公查一查,這裡頭到底出了什麼事。”安泰帝不許后妃問政,淑妃先撇清說只是家事。其實她擔心的是冰糖單純沒有心機,被政敵利用,說一切都是哥哥安排下來的,但是哥哥已經故去,死無對證啊。

懷義心裡明鏡似的,說道:“小事一樁,包在咱家身上,能爲淑妃娘娘解憂,這是咱家的福分。”

這事落在了懷義手裡,真是瞌睡遇到了枕頭,即使林大人確實無辜,也會被懷義往實裡做,他很樂意把林大人弄下臺,扶持一個自己人當鴻臚寺卿,就能放心的把崇信王從朝鮮國接過來了。懷義不僅僅查出林大人夫婦狼子野心,算計孤兒寡母產業,甚至還挖出了猛料——林夫人收買了伺候糖果兒的奶孃,要她伺機投以慢性的毒藥,以方便霸佔家產,人贓並獲,毒藥也在林夫人陪房去外地買的。

林淑妃看見陪房的供詞,裡頭還說以前父母流放時,林大人也買通了押送犯人的獄卒,在飯食裡做了手腳,導致父母在半路上就去世了,時隔多年,手法依舊如故,林淑妃怒火攻心,眼神如三九寒天般冰冷。

林大人失去了淑妃的支持,加上安泰帝也厭倦整日在朝堂上聽到叫罵他的聲音,乾脆推出去平衆怒去了。林大人被革職查辦,樹倒猢猻散,各種舊仇人紛紛遞上狀紙證據,爭相去咬林大人,林夫人向宗人府遞了帖子,求見淑妃娘娘,始終沒有迴應。意識到大事不妙,乾脆脫簪待罪,跪在冰糖家門口,求她看在同族的份上,進宮向淑妃娘娘求情。可是到了門口,看門的老蒼頭說女主人帶着孩子回老家金陵了。林夫人頓時絕望的癱倒在地。

林大人最後被判了斬首,家產被抄,家眷皆發賣成了官奴,林家從此一蹶不振,真是看見他起高樓、看見他宴賓客、看見他樓榻了,一生算計經營,終究一個土饅頭。

冰糖帶着孩子們先回到金陵,給父母祖先上了墳,然後乘船一直南下,夏日江面上依舊涼爽,冰糖在甲板上陪着女兒玩耍,半蹲在地上,張開胳膊笑道:“乖木棗,快叫娘,娘這裡有糕餅吃。”蜜棗兒快步跑過去,踉踉蹌蹌似乎要摔倒,哥哥糖果兒忙過去牽着妹妹的小胖手,說道:“娘,我們爲什麼要改姓木了?姓林不好嗎?”

冰糖摸了摸兒子的頭,看着滔滔江水說道:“你爹爹和姑姑以前也姓過木的,那個時候的日子比較單純,娘很懷戀那個時候。後來姓了林,很多東西就慢慢變了,有時候娘看着你爹爹和姑姑,覺得好陌生,明明還是那個人,殼子也還在,就是裡頭變了樣,娘不喜歡姓林的人。還是姓木好啊,姓木的姑娘樂善好施、正直剛強,她會攢了月錢給孤兒們買包子衣服,分得清是非對錯,嫉惡如仇;姓木的男子知恩圖報,勤快善良……”

冰糖帶着孩子們去了蜀地,定居成都,再也沒有踏入京城半步。

林大人倒臺,鴻臚寺卿換人,爲了爭奪這個位置,各方勢力還是新一輪的角逐,朝廷風向是風雲突變,安泰帝的病情一直沒有氣色,反而積勞成疾,身體一日不如一日了,時常好幾日都病的上不了朝,都到了這個地步,即使嬪妃肚子大起來了,也沒人相信是龍種,羣臣見這個勢頭,議題從立東宮太子,直接變成了誰來接替皇位!

要當皇帝,年紀小的肯定不成,主少國疑嘛,而且皇帝年紀小,很容易出現後宮和外戚干政的現象,影響文官集團的利益,當年東海之變,就是因朱思炫年紀太小了,太后不得已才立了他爲太子,和內閣將安泰帝推上皇位,以力挽狂瀾,救大民於水火。要找個年紀相當、懂得政治,能坐穩皇位的,在血緣上接近的,最合適的莫過於南宮裡的順王了。

可是安泰帝連朱思炫都容不下,如何能禪位給順王?安泰帝拖着病體上朝,看着羣臣們爲了利益已經開始站隊角逐,各懷鬼胎,而自己的心腹已經所剩無幾,臂膀一個個的斷了,明知自己最厭惡順王,大臣們卻不厭其煩的提起那個該死的名字!

順王!順王!他怎麼總是不死呢!連我的兒子都被他熬死了,他還在南宮活的好好的!安泰帝木然的坐在龍椅上,看着羣臣唾沫橫飛的爭論着。

內閣大臣劉大人說道:“復立順王之事萬萬不可!順王在位二十餘載,頑劣不堪,放蕩不羈,毫無政績,不堪爲君主,執意坐海船去南巡,結果釀成東海之變的大禍!文武大臣死傷慘重,大明水師幾乎全軍覆沒,至今都沒有恢復元氣,此等君王,是我大明禍患的根源,如何能再立他爲皇帝?繼續禍害百姓?我朝宗室有十萬之巨,臣請另選賢良的藩王。”

劉大人是帝師,也是安泰帝提拔上來碩果僅存的內閣大臣了,自身兩榜進士出身,以前也官居二品,同年同黨座師學生者甚衆,加上祖先誠意伯文成公劉基的威名,在朝中也籠絡了一批大臣,說話頗具份量。安泰帝已經絕了子嗣,仇視順王,宗室各個藩王的心開始活泛起來了,不少人暗中派遣使者接觸這位閣老,毛遂自薦,想要當皇帝。

劉大人的堂孫女是皇后,加上這幾年替安泰帝做了些陰損之事,他也是不願意見順王繼位,極力建議從成年藩王中挑選賢德之人,無論是誰上臺,他憑藉擁立之功,將來做到內閣首輔大臣都指日可待!劉大人此話一出,呼應着甚衆,紛紛說順王不賢德,不堪爲君,宗室人才濟濟,何不另選之?

這時戶部右侍郎出列說道:“順王在位二十餘年,四海昇平、人民休養生息,鰥寡孤獨者皆有所養。順王南巡,是因開海禁之後倭寇平息,福澤百姓,安居樂業,朝廷賦稅成倍的增漲,彌補了以前的虧空,國勢爲之一震,順王想要去江南體察民情,才決定親自去巡視一番。至於爲何坐船南下,是因從運河南下所費甚衆,沿途官員都要送禮設宴接駕,甚至有人乘機索賄送禮,烏煙瘴氣,這一去一回,必定勞民傷財,順王體諒百姓疾苦,所以才決定坐大海船南下,這正是順王的英明之處啊!”

“東海之變是紅毛番垂涎我大明繁華,想要憑藉船堅炮利來搶佔之,這正說明順王治理的功績啊,民間有句話極有道理,只有千年做賊的,沒有千年防賊的。東海之變,大明損失慘重,或許有順王急功近利之過,可縱使如此,也是瑕不掩瑜的。臣以爲,萬萬不可因東海之變,而抹殺順王的功績啊!連聖人都有缺點,一國之君日理萬機,當然不可能是完人,一點錯誤都不犯啊!皇上對我們這些大臣們寬厚仁慈,就是三年一度的考覈得了下等,也會再給一次機會改過自新不是?只要下一次考覈得了中上,還是會留任甚至有升遷的機會。知錯能改,善莫大焉。皇上對我們如此寬容,我們這些做臣子的也要投之桃李,報以瓊漿,對一國之君也要寬容,容忍國君犯錯啊!”

右侍郎一番話,句句都是恭敬直言,卻暗中指責劉閣老太過狹隘,對上苛刻,並且把順王樹立成明君典範,一看就是專業洗地三十年的,一張嘴能把黑的說成白的,不當御史太可惜了。倘若此時順王在朝堂上,估摸也會臉紅,其實當年他選擇坐海船南下只是覺得好玩,運河一路的風景他早就看膩歪了,以前從來沒有這麼幹過,天上海鷗飛翔,水裡海豚逐浪,新鮮着呢,每次聽到沈今竹講述海上的趣事,他就遐想不已。在位二十餘年,不拘小節,是一邊玩着一邊當皇帝,有時候甚至本末倒置,一心撲倒玩樂上了,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大臣們連續兩三個月看不見皇上的都有,甚至還一度下江南微服私訪。

小事亂來,大事倒是一般都不糊塗,司禮監和內閣都能掌控的住,能夠推行自己的治國方略,監視藩王,轄制宗室也做的不錯,總之帝位穩固,也混了個仁慈的好名聲,他那麼忌憚兩個同母異父的弟弟,也都封了富庶的好地方要他們去就藩。鄭恭王謀反,他能果斷的喀嚓掉,子嗣也默默的弄沒了,斬草除根,絲毫不拖泥帶水。閔福王當王爺時名聲甚佳,是出了名的賢王,孝順兒子,連太后都偏愛這個和她沒有血緣的兒子,順王內心忌憚的要命,還不是照樣笑嘻嘻的面對,對這個弟弟各種優待,暗中派東廠密切監視。

順王是該仁慈的時候仁慈,該下決心時殺伐決斷毫不留情,爲君者定當如此。這一點和順王相比,安泰帝就落了下乘,他勤奮愛民,中規中矩,從不懈怠,可是當皇帝和當王爺是不同的。安泰帝積勞成疾,卻到了如今衆叛親離的地步,還沒駕崩呢,羣臣就開始另起爐竈了。要是換成以前的順王,誰敢如此?

廷議的兩撥人馬就順王以前是否是明君開展了激烈的爭論,這時有一個御史站出來說了一句:“父有天下,固當傳之於子,太子薨逝,遂知天命有在。順王君臨天下二十餘年,是天下之父也,如今天下盼望父歸,請皇上禪位於順王!”

第70章 三里河孤魂埋枯骨,國公府三喜再臨門第33章 問流蘇求魚舍熊掌,爲求生纓絡顯本領第188章 辭舊歲暗流皆涌動,王恭廠天災降人間第95章 鎮府盼得大象歸,沈推官仗義辦奇案第82章 老經紀引爆兩大案,小美女追債荼蘼架第139章 爲前途施展離間計,新海澄繁華勝吳越第186章 舊太子宴請假乞丐,藏寶圖攪渾一鍋粥第174章 新廠公妙計除隱患,林淑妃夢魘見王妃第223章 沈今竹舌戰王閣老,紫藤架楓竹再聚首(二)第213章 儲秀宮夜宴成鴻門,癡心錯犯起中二病(二)第218章 選年號太后論內閣,新寡婦血洗五軍營一手放水一手點火,耍手段密謀得橫財第162章 聽壁角聽出大陰謀,曹核桃護住未婚妻第176章 利相悖婚事恐難成,回京師刀劍嚴相逼(二)第201章 陷迷津今竹乘白龍,星辰變閣老獻毒計(二)第57章 餘三娘離魂八府塘,智百戶高升煙雨樓第90章 做說客今竹顯本領,建使團艱辛回故土第211章 琉璃塔再成斷腸處,入京城風雲又突變(二)第77章 惡牛郎強佔七仙女,慶豐帝舌戰驅惡徒第137章 斬情絲夫人有絕招,登寶塔今竹面風雪第141章 福王府東西風斗法,燒新宅夫妻要反目第220章 兩女皇爭霸制海權,傳水苗太后立威信第87章 舊情敵畫舫巧相逢,謀復仇吳敏除祖母第114章 勇萍兒捨身守大船,沈今竹逃亡太湖夜第171章 赴宴會隔窗彈胡笳,連環計巧迎慶豐帝第50章 朱希林追兇金陵城,羣英會推出癩頭黿第50章 朱希林追兇金陵城,羣英會推出癩頭黿第67章 太夫人逼債曹國公,煙雨樓醉倒傷心人第172章 順王歸掀起大風浪,大朝會羣臣來朝鬥第229章 陰陽隔難絕姐弟情,涼棚下舅舅試外甥(二)第122章 河蚌相爭孫秀得利,得師爺如虎添雙翼第60章 翼然亭冤家讀西遊,鴛鴦劍相煎何太急第109章 新東家身陷雙屍案,沈詠蘭怒斥劉大人第151章 告御狀手眼會通天,小吃貨躲過生死劫第115章 舊情人現身行宮中,老情敵醋海翻波浪第219章 借力打力閣老吃癟,老廠公妙計除太嬪第138章 過聖誕女王開大宴,耍手段今竹謀大局第114章 勇萍兒捨身守大船,沈今竹逃亡太湖夜第52章 沈今竹驚魂北極閣,計中計鐵卷始顯身第198章 復舊仇郡王親掌刑,到長崎舊友議大事第72章 打雙陸慶豐輸金山,鬧畫舫小魚化白龍第87章 舊情敵畫舫巧相逢,謀復仇吳敏除祖母第47章 叔侄倆智鬥舊仇人,七夫人血染雞鳴山第166章 甜冰糖登門賀喜事,老狐狸左右再逢源(二)迷津渡驚夢約不約,中山府不容去不去 (二)第206章 施恩惠善人終善報,新年到金陵傳喜訊第159章 求情敵陸氏遭碰壁,去孝陵揭開大棋局第227章 思舊事女人當自強,到酒家姐弟偶相逢(二)第214章 勸太子景隆搬救兵,執念深改變春秋史第95章 鎮府盼得大象歸,沈推官仗義辦奇案第211章 琉璃塔再成斷腸處,入京城風雲又突變(二)第81章 小公舉翻窗離牢籠,小霸王醋海翻波浪第35章 探實情上房又揭瓦,查圖畫主僕結盟誓沈三離機斷家務事,看輿圖祖孫說紅番第19章 爭鳳蝶三女揮粉拳,捐香油峨嵋始現身第68章 曹核桃作死再開局,沈今竹美女救狗熊第40章 大太監情挑侯門婦,假書生見利生反骨第61章 朱姐夫傳道小舅子,賀婚宴餘孽顯真身第54章 沈今竹攻心曹核桃,小霸王忙背後捉刀第154章 迎家人將軍當孝女,沈文竹誓絕姑表親第65章 雁翔金甲罩百花袍,燧發槍一戰驚呂布第49章 魏國公投石問錯路,普濟塔羣英開大會第92章 爭貢之役箭在弦上,春城春夜情意綿綿第251章 棋逢對手女皇爭霸,時局變對手變盟友(二)第58章 遇刺客叔侄再驚魂,大太監搖身變新郎第61章 朱姐夫傳道小舅子,賀婚宴餘孽顯真身第175章 利相悖婚事恐難成,回京師刀劍嚴相逼第115章 舊情人現身行宮中,老情敵醋海翻波浪第141章 福王府東西風斗法,燒新宅夫妻要反目第111章 劉夫人堂前教丈夫,查命案羣雄顯本領(二)第52章 沈今竹驚魂北極閣,計中計鐵卷始顯身第51章 徐碧若楊威雞鳴山,慶團圓狐狸一家親第179章 除異己太后葬建陵,廢太子郡王入林海第126章 陷地窖峨嵋拒回家,赴夜宴今竹遇妖姬第162章 聽壁角聽出大陰謀,曹核桃護住未婚妻第199章 大局定章 秀入空門,得書信金陵傳喜訊第230章 尋親不見畫像泄密,謎案重往事相要挾第192章 山雨欲來烈風滿樓,舊主僕隔空鬥心術(二)第49章 魏國公投石問錯路,普濟塔羣英開大會貪甜食假癢變真癢,解母憂毛遂忙自薦第145章 曹核桃試探沈老闆,汪大人揭開大陰謀金玉釵勇闖盤絲洞,乞巧節姑嫂打機鋒第52章 沈今竹驚魂北極閣,計中計鐵卷始顯身第27章 怒火急不分黑與白,雨颯颯雙姝思慈母第66章 直言女挑明心中事,沈今竹一語噎池蓮第64章 曹核桃尋母遇貴人,玉翡翠揪出嫁妝案迷津渡驚夢約不約,中山府不容去不去 (二)第73章 曹核桃賣父求青睞,邀月臺驚聞五七桐第18章 敗家子逼走親兄弟,愣女婿炮轟老丈人第85章 平伯滅倭立大功,慶豐帝受挫開海禁熊孩子千里奔金陵,新嫁娘回門語驚人第91章 下請帖賢惠露心思,石碑林情人再相逢第22章 借銀針婆媳鬥心術,說佛法舌戰朱老太第57章 餘三娘離魂八府塘,智百戶高升煙雨樓第124章 到月港狹路識恩人,加徵稅愁壞生意人第176章 利相悖婚事恐難成,回京師刀劍嚴相逼(二)第110章 劉夫人堂前教丈夫,查命案羣雄顯本領第179章 除異己太后葬建陵,廢太子郡王入林海第90章 做說客今竹顯本領,建使團艱辛回故土第223章 沈今竹舌戰王閣老,紫藤架楓竹再聚首(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