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救故主舊臣議謀略,凜冬至惡戰即開始

(注:昨晚在11點40分之前看文的讀者請重看上一章,舟昨晚犯困手抖發漏了最後幾段,隔了十分鐘睡前檢查錯字時才發現漏了趕緊補上,爲了不影響這一章的閱讀,請回去溫習上章)

想要在白山縣生存下來是相當艱難的,根據官方統計,白山縣是東北地區流放犯人和家屬死亡率最高的地方,所以安泰帝劉閣老他們會這片“風水寶地”特意留給沈家人。多虧了這些東廠暗探們的支持,否則沈今竹想要立威談何容易?幫着她砍兩個小流氓手指頭是有黑屠夫父子暗中接應造勢,連傳出沈今竹是夜叉轉世的是算命瞎先生也是東廠探子,故意傳出這種謠言將打沈今竹主意的人嚇退。

瞎先生其實並不瞎,因常年戴着墨色水晶玳瑁腿的眼鏡,看起來像個瞎子,所以諢名叫做瞎先生。其實人家是東廠百戶檔頭,和以前沈今竹一個品級,黑屠夫是其手下。摘下眼鏡的瞎先生眼神銳利,面容凝重,那裡還有半分在街頭巷尾招搖撞騙混飯吃的神棍模樣?瞎先生說道:

“我們這些都是老廠公懷恩留下來的舊人,當初東海之變,新帝繼位,老廠公留了一手,把我們的這些心腹的名冊隱藏起來,就是防着新帝包藏禍心,備了一條退路。現在的廠公懷義立足未穩,又要應付新帝他們一幫人,無力培植新勢力,所以我們人數比較少,也得不到有力的支援,雖說保護安遠侯一家是綽綽有餘,但是保護舊太子——安遠侯,根據標下的判斷,到時候新帝的人要對太子動手,肯定會出動心腹軍隊扮作山匪動手,以掩人耳目,他們人數多,我們這些人是螳臂擋車啊,或許能護的一時,但長期下去,我們是扛不住的。”

黑屠夫說道:“可是我們也不可能眼睜睜看着舊太子被害死啊。”雖說廢太子被封了崇信王,但是這個郡王頭銜舊臣並不怎麼稱呼,都叫做舊太子。

沈今竹負手看着牆上盯着的地圖,黑山縣羣匪出沒,連屯田的軍戶都有在農閒時拉幫結派攔截過路的商隊發橫財的,幾乎每個山頭都有寨主,茫茫林海就是他們最好的屏障,其中最大的山頭叫做黑風寨,手下有約五百多個嘍囉,黑風寨佔着一個銀礦,所以招兵買馬很是便宜,有軍馬、火槍、甚至相傳好有幾門大炮。沈今竹說道:“把黑風寨的底細摸透了告訴我,從寨主到師爺、到手下八大金剛儘量查清楚,五百多人的大寨,糧草鹽布等從何而來等也要有個底。”

瞎先生問道:“安遠侯是要用這些真土匪對付朝廷假土匪?”

沈今竹說道:“我聽市井的人們說黑風寨從不強搶良家女子、也不欺負普通百姓,只搶那些爲富不仁的地主奸商,還效仿戲文上的梁山好漢打出了‘替天行道’的旗號來,倘若能招爲我用,不妨試一試。”

瞎先生說道:“黑風寨有一個金剛是我們的人,查他們的底細應該不難,不過匪類多變,黑風寨的原身本就是一羣來自宣府一百多人譁變的官兵,被軍隊追殺驅趕到了黑山縣,落草到黑山,發現了一個銀礦,手裡有銀子開始招兵買馬。所以很不好管束,恐怕是一柄雙刃劍,擊退了對手,也傷了自己。”

“宣府的譁變?”沈今竹問道:“可是那一年因廢棉絮棉襖譁變事件?”這是她印象最深一次的譁變,因爲智百戶的手就是在那時受傷了,足足養了半年纔好。起因是當時皇后的兄弟承恩侯被國千代、掌印太監懷安等人設了圈套,供應給軍隊的棉衣換成了腐爛的敗絮、軍糧也換成了黴壞的糧食,由此激發了軍隊譁變,負責押送糧食棉衣的槽軍智百戶等人被憤怒的譁變軍隊保圍,當做靶子圍攻,·百人隊的槽兵回來時只剩下十幾個人。

瞎先生點頭說道:“安遠侯博聞廣記,正是那羣人。譁變之後首領擔心被抓捕斬首,就帶着手下逃出了軍營,一路往北,紮根到了黑山縣。”

沈今竹說道:“先摸底細,找機會和寨主私底下談一談,我覺得能打出替天行道的旗幟,內心裡恐怕真有招安之心呢。”

瞎先生苦笑道:“可是我們也無法代表官府招安,要對舊太子不利的反而是朝廷正規軍。”

沈今竹說道:“今上無道,南邊已經開始抵制使用了安泰錢幣了,主要是試探這位寨主立場如何,先試試吧,如今我們力薄,沒有多少選擇的餘地了。如果寨主有意,我會親自和他談。”

瞎先生點頭認同,說道:“好吧,我命人安排下去,凜冬將至,多條路總是好的,安遠侯是天命之人,吉人自有天相。”從這個女人的過去來看,是個運氣和判斷都不錯的人。

沈今竹目光依然焦距在地圖上,一個計劃在腦中形成了。沈今竹提筆寫了好幾封書信,叫瞎先生儘快送到,瞎先生看着信封上的地方和人名,不禁大吃一驚,“這——這必然會掀起軒然大波的。”

沈今竹拿出幾本名帖,說道:“去了那裡以後也有人接應的,我的人正在打通這條道路。我曉得這麼做後果很難掌控,但是舊太子不是普通宗室,無論生或者死,都要堂堂正正的,讓天下人知道他的頑強和不屈,反正他不能像我們這樣悄無聲息的消失。至於後果——反正我已經做到這個地步,

也不差再進一步了。速速去辦吧,待大雪封山,行動就不方便了。”

瞎先生看着名帖上的人,暗暗佩服不已,安遠侯果然名不虛傳,這等人脈、這等膽色、這等計劃,真不是普通人能夠想象的。

沈今竹從密道里出去,回到“鬼宅”家裡,出乎意外的是今天沈二爺從草料場巡邏早早的回家了,沈二爺像個普通東北老農民那樣盤腿坐在炕上,吃着朱氏炒制的花生,炕桌上還聞着一壺黃酒,“今竹回來了?上來坐吧,爹有事和你說。”

如今落魄了,沈二爺的腰身依舊挺的筆直,每日洗面刮鬍子,用青鹽擦牙,頭髮梳的一絲不苟,裹在黑色頭巾裡,都說腹有詩書氣自華,一身笨重的棉襖穿在他身上倒有些魏晉風流的樣子。

沈今竹倒了一盅溫好的黃酒遞給父親,“什麼事?您直說吧。”家人被她連累,都沒有誰對她有過半句怨言,連朱氏當着她的面都沒掉過眼淚,這讓她感到意外的同時,又心生愧疚,總覺得欠他們。如今在白山縣,無論她如何神出鬼沒,家人也都不問一句她在做些什麼,這是一種無聲的信任,因此她對家人的態度也有所轉變,只是和以前一樣刻意保持着距離,不過目的是爲了保護他們。比如黑子就是她安排盯着沈文竹的,有些事情說破了反而不好。

沈二爺說道:“今日白雲縣的縣令親自去了草料場找我,想請我去他家裡坐館,教習孫子孫女讀書寫字。我在草料場的差事,他會叫一個壯丁來頂替。每月給我一兩銀子,一袋面、一袋米,四季各一套衣裳,過年給半頭豬。我說坐館住家恐怕不行,不放心家中妻兒。縣令就答應借給我一頭騾子,每日騎着去縣令家裡。我覺得這個條件還可以,幫着家裡過冬是沒問題的,不過也沒立刻答應下來,回來先問問你的意見。”

東廠查過白雲縣縣令的底細,縣令姓王,山東即墨人氏,四十多考中舉人後,很有自知自明的沒有繼續參加春闈進士科,老老實實的去吏部排隊選官去了。這一排就是十年!爲何?因爲吏部選官除了家世人情送禮外,很重要的一點就是相貌,簡單的說,就是拼顏值,要生的相貌堂堂,五官端正,有官樣者優先。

王舉人是山東大漢的身材,但是短板就是長的太醜了,臉上坑坑窪窪的全是痘印,牙齒微齙,眼睛似銅鈴般,眼皮有些外翻,長的醜且兇,看上去很像逃犯。王舉人苦等十年,連孫子都會打醬油了,吏部終於放了外任官,將他派到白雲縣當縣令。爲何這等“好事”落在王舉人頭上?因爲上一任縣令在剿匪時反被土匪幹掉了,無人敢接這塊“餡餅”。吏部一翻檔案,見王舉人那副兇惡的小相,心想這個人等了十年了,應該會飢不擇食去赴任,而且長的這麼醜,類似鎮宅的門神,或許能震懾住東北苦寒之地的刁民們。

王舉人就這樣當上了王縣令,在這裡一干就是九年,熬過了三個任期,吏部好像把他遺忘在這裡,並沒有升遷或者調遣的意思。王縣令有些治理手段,白雲縣雖然窮些,不過匪患還好——至少比黑山縣羣匪出沒要好的多。

此人的履歷看起來很清白,沈二爺是個文弱書生,年紀又大了,日夜在草料場巡邏,長此以往,身體怕是吃不消,去縣令家教書倒是個不錯的出路,至少不會挨凍受累,至於路上奔波那點辛苦,有了騾馬當腳力,也不算累了,沈今竹點頭說道:“王縣令不在意您革了功名和官職,屈尊去草料場親自去請您,看來誠意是夠了,您就答應下來吧。”少不得要派人暗中盯着點,以防王縣令有其他的心思。

沈二爺喝下杯中黃酒,說道:“我答應了要及時回個準信的,這就去縣衙走一趟。”其實功名雖然革了,但是才華和學問是革不了的,沈二爺這個南直隸解元,少年進士去教書,真是屈才了,不過在這種險境之下,反而是最好的選擇。

沈今竹又給父親倒了一杯酒,說道:“天冷喝點黃酒暖一暖,我替您去一趟縣衙捎個口信。”

沈二爺說道:“即是要拜東翁,禮數要周全些,我寫一個帖子吧。”沈今竹將毛邊紙用小刀裁成信箋的樣式,沈二爺一手漂亮的飛白體在粗糙的紙面風骨畢現。

沈今竹騎着馬一路飛奔着去了縣衙,說明了來意,王縣令客客氣氣的將沈今竹請到正堂看茶,有些侷促的說道:“我這裡沒有好茶,這陳年龍井還一直捨不得拿出來喝,讓安遠侯見笑了。”

沈今竹說道:“不敢取笑大人,我不是什麼安遠侯,如今我們一家人流放在此,以後還望縣令大人多多關照。”

王縣令說道:“我看過邸報,上頭只是說令尊被革了功名和官職,隻字未提奪了您的爵位啊。”

沈今竹淡淡一笑,說道:“哦,或許是邸報印漏了,冊封的金書確實已經被搜走了,如今我只是一個流放的罪臣之女,不敢託大了。”

王縣令尷尬一笑,一張醜臉更加猙獰了,“我窩在這個地方消息閉塞,大雪封山時乾脆與世隔絕,流言蜚語不敢隨便信,只能看看邸報,朝廷上的紛爭我看不懂,不過你解東海之危、迎順王回京師的功績總不會做假罷。就像令尊的才華一樣,革了功名,對學問並不有損。”

第34章 護小主我有張良計,爬牆梯揪出鬼魅影第47章 叔侄倆智鬥舊仇人,七夫人血染雞鳴山第23章 小峨嵋破戒桂花糕,表小姐一笑泯恩仇熊孩子千里奔金陵,新嫁娘回門語驚人第118章 海澄縣攜手觀新居,新盟友千里送硫磺第44章 汪福海敲詐國公府,太夫人點唱將相和第176章 利相悖婚事恐難成,回京師刀劍嚴相逼(二)第189章 遇災禍京城修羅場,撕破臉後院起紛爭第228章 陰陽隔難絕姐弟情,親外甥三噎親大舅第47章 叔侄倆智鬥舊仇人,七夫人血染雞鳴山一手放水一手點火,耍手段密謀得橫財第120章 解籤文道長亂扶乩,過中秋喜從南邊來傷離別箱籠堆裡鬧,進豪門寶馬車中笑第197章 隔三年故人始現身,到陌路黔驢終技窮(二)第127章 出雲國舞姬拋金扇,捐銀子今竹迎好運第173章 順王歸掀起大風浪,大朝會羣臣來朝鬥(二)第173章 順王歸掀起大風浪,大朝會羣臣來朝鬥(二)第25章 甜鹹配性起做羹湯,心機女如願升品級熊孩子千里奔金陵,新嫁娘回門語驚人第61章 朱姐夫傳道小舅子,賀婚宴餘孽顯真身第176章 利相悖婚事恐難成,回京師刀劍嚴相逼(二)第224章 重聚首燃情紫藤架,大朝會羣臣來開撕第113章 平定巾揭開身前事,有內鬼官船遭夜襲第55章 前妹夫勇救大舅子,遺貴井變成妖怪井第156章 訴衷情核竹始結緣,慶豐帝南巡開戰火第71章 朱雀橋邊緣定三生,同操戈相煎何太急第121章 沈文竹糾纏異母姐,新縣令赴任到海澄第91章 下請帖賢惠露心思,石碑林情人再相逢第205章 安泰帝心冷黯退位,林淑妃自盡坤寧宮(二)第185章 風雪夜勇闖土匪劫,舊太子來到黑山縣第152章 告御狀手眼會通天,小吃貨躲過生死劫(二)第82章 老經紀引爆兩大案,小美女追債荼蘼架第231章 尋親不見畫像泄密,謎案重往事相要挾(二)第106章 分遺產人人皆有份,說硫磺今竹展宏第224章 重聚首燃情紫藤架,大朝會羣臣來開撕第194章 林寡婦絕地展反擊,起高樓終成土饅頭第225章 重聚首燃情紫藤架,大潮會羣臣來開撕(二)第99章 道不同一家難融合,瓊林宴大戰鷹揚宴第191章 山雨欲來烈風滿樓,舊主僕隔空鬥心術第132章 小情人賞梅燃冬天,沈檔頭髮怒撂挑子第18章 敗家子逼走親兄弟,愣女婿炮轟老丈人金玉釵勇闖盤絲洞,乞巧節姑嫂打機鋒第61章 朱姐夫傳道小舅子,賀婚宴餘孽顯真身第171章 赴宴會隔窗彈胡笳,連環計巧迎慶豐帝第25章 甜鹹配性起做羹湯,心機女如願升品級沈六少洗三開大宴,沈四娘醉遊拂柳園第56章 土秀才驚醒南柯夢,老夫子誤讀建陽書第227章 思舊事女人當自強,到酒家姐弟偶相逢(二)第159章 求情敵陸氏遭碰壁,去孝陵揭開大棋局換門庭詠蘭誤終身,步青雲佩蘭嫁豪門第20章 徐三少暴怒教愚妻,驅夏蟬表姑顯神威第129章 佔呂宋林風稱國王,成窮寇歸順沈老闆第146章 爲脫身借屍又還魂,去雙嶼林鳳送東家第82章 老經紀引爆兩大案,小美女追債荼蘼架第150章 國千代財色迷懷安,沈今竹偷天又換日第240章 沈今竹判定兒女案,小皇帝初試手中權第234章 俏嬌娘變成彌勒佛,大丑角唱響舞弊案第78章 曹核桃驚夢包子鋪,公主府驚現捉姦人第132章 小情人賞梅燃冬天,沈檔頭髮怒撂挑子第162章 聽壁角聽出大陰謀,曹核桃護住未婚妻第172章 順王歸掀起大風浪,大朝會羣臣來朝鬥第105章 彪悍女再現聚寶山,小情人攀登琉璃塔第89章 出港口偶遇鄭和碑,遇強敵混戰酒樓中第215章 勸太子景隆搬救兵,執念深改變春秋史(二)第171章 赴宴會隔窗彈胡笳,連環計巧迎慶豐帝第255章 觀鸚鵡引發兒女情,戰南海得勝定乾坤(二)第204章 安泰帝心冷黯退位,林淑妃自盡坤寧宮第75章 臨婚期兄妹齊同心,探章 家混戰清風閣第202章 破亂局圖窮匕首現,奉先殿山再易主第126章 陷地窖峨嵋拒回家,赴夜宴今竹遇妖姬第23章 小峨嵋破戒桂花糕,表小姐一笑泯恩仇迷津渡驚夢約不約,中山府不容去不去 (二)第95章 鎮府盼得大象歸,沈推官仗義辦奇案第74章 包子鋪游龍戲鳳姐,木萍兒現身峨嵋嶺第120章 解籤文道長亂扶乩,過中秋喜從南邊來第87章 舊情敵畫舫巧相逢,謀復仇吳敏除祖母第229章 陰陽隔難絕姐弟情,涼棚下舅舅試外甥(二)第58章 遇刺客叔侄再驚魂,大太監搖身變新郎第216章 違誓約皇上遭反噬,立遺詔今竹將聽政第214章 勸太子景隆搬救兵,執念深改變春秋史第45章 沈今竹妙計識歹人,慶團聚桃園三結義第165章 甜冰糖登門賀喜事,老狐狸左右再逢源第72章 打雙陸慶豐輸金山,鬧畫舫小魚化白龍第143章 焚愛巢八郎疑倫常,青鸞舞鏡見影而悲第126章 陷地窖峨嵋拒回家,赴夜宴今竹遇妖姬若問鬧洞房那家強,蘇州老家找白夫人第122章 河蚌相爭孫秀得利,得師爺如虎添雙翼第119章 祭萍兒夫妻生間隙,大督公招募入東廠第102章 紫藤架楓竹來相會,陷囹廠公誓破案(二)第55章 前妹夫勇救大舅子,遺貴井變成妖怪井第102章 紫藤架楓竹來相會,陷囹廠公誓破案(二)沈六少洗三開大宴,沈四娘醉遊拂柳園第57章 餘三娘離魂八府塘,智百戶高升煙雨樓迷津渡驚夢約不約,中山府不容去不去 (二)第34章 護小主我有張良計,爬牆梯揪出鬼魅影第248章 連環計女皇要登基,平叛亂東北有生機第253章 不問蒼生卻向風月,定盟誓連縱抗強敵(二)第103章 沈家人扶靈跪金陵,徐州府詠蘭憶故人第19章 爭鳳蝶三女揮粉拳,捐香油峨嵋始現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