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垛田

六月暑熱,芝蘭院內也不得清涼。

邵勳換了一身粗麻短褐,在淤泥中深一腳淺一腳行走着,時不時讓人拿來紙筆,記錄一番。

在他的記錄中,現階段的廣成苑大致分爲幾個建築組團。

其一是廣成宮組團。

廣成宮組團分爲山上的廣成宮建築羣、山下的翠囿建築羣。

前者是住人的,有不到六十間殿室、一個倉庫、一個小軍營。

後者是菜畦、果園,用木柵欄圍了起來,另有住宅、水碓磨坊、倉庫等屋宇三十餘間。

其二是湯池組團。

湯池組團分爲溫泉建築羣、冬園建築羣。

前者分爲數個院落,總共百餘間屋舍,另有亭臺樓閣等附屬建築十餘。

後者不大,主要是依託地熱溫泉種菜的。此爲漢代故智,即靠近溫泉的地方氣溫稍高,故種植菜蔬,供冬日享用。

很顯然,冬園就起這個作用,給泡溫泉的貴人們奉上冬日的新鮮果蔬。

其三是永嘉倉城組團。

此組團下轄永嘉倉、草料倉、水碓、牧苑、軍營等多個建築羣,是廣成澤的核心重地,也是今年重點建設的項目。

其四便是芝蘭院組團了。

此組團下轄芝蘭院建築羣、碼頭建築羣。

前者有前後數進七八十間屋舍,後者有碼頭、倉庫、軍營以及一個修造小船的作坊。

邵勳對享樂建築不感興趣,對功能性建築還是很有好感的。

而他又見縫插針,下令在各個建築組團之間的空白地帶開闢田地、整飭溝渠。

這會他就走在一處正在平整的田地附近。

地上滿是淤泥,而淤泥取自旁邊的沼澤。

簡單來說,一片沼澤之中,有的地方淺,有的地方深。

在開發過程中,思路就是在深的地方清淤疏浚,挖寬挖深,然後用淤泥將淺的地方填平,變成農田。如此一來,農田周圍便環繞着河流湖泊,方便灌溉,而農田內又有大量富含營養的淤泥,可供農作物生長,提高產量。

這個思路是邵勳提出來的,靈感來自於“垛田”。

華夏先民開發淮南的時候,就做過這樣的事。

一塊塊垛田被河湖包圍,宛如水中央的小島,島上遍植農作物,產量很高。

而隨着時間推移,上游帶來的泥沙越來越多,很多小島慢慢連在一起,形成了陸地。

沼澤河湖慢慢消失,連片的平原越來越大——到21世紀,蘇北其實還有這樣的“小島”垛田殘留,可窺一斑。

廣成澤的這些垛田,未來也會連片成陸,這是規律,早晚的事情。

“這稻是剛種下的?”邵勳看着一片片新長出的綠苗,問道。

“是,惠皇后遣人至新城、陸渾等地招募的,另有部分從河內南下的流民,總計四百餘戶,耕種了六十餘頃——”

“垛田。”

“對,耕種了六十餘頃垛田。”羊茗說道。

河南、河內二郡,自曹魏以來就有名稻(新城稻、河內青稻),當地是有一定規模的水稻種植的,確實可以找到不少擅種水稻的民戶,但是——

“差不多一年了,惠皇后錢花了不少,就弄了這些?”邵勳嘆了口氣,問道。

南陽樂氏團隊接手的恤田,最開始就是羊獻容在搞的,由羊茗總負責,管理來自南陽郡的一批墾荒役徒。

當年結束後,產量很低,供役徒們嚼吃完,只剩少少一點,於是讓役徒自己帶回家了。

今年由南陽樂氏的人全面接手,卻與羊氏無關了。

而羊獻容去年就開始尋訪擅種稻的人來廣成澤,搞了這麼久,在役徒的協助下,纔開闢了六十餘頃。

這效率,還不如燒荒呢。

五郡國夫子大建屋宇,砍了許多竹木,空出來大片土地。

另外,荒草甸子也是茫茫多。

一把火燒了,不知道多過癮——呃,不知道能燒出多少田。

“罷了,惠皇后也是在爲我趟路。”邵勳覺得對羊獻容要以鼓勵爲主,畢竟她沒花自己的錢。

而且,沼澤確實要深入清理的。

他提過一次垛田,羊獻容記住了,並付諸實施,雖然只搞出了這麼點袖珍稻田,也不錯了。

這六十餘頃地,丟給她自己玩算了,愛咋弄咋弄,我不稀罕要她這點東西。

“王彌亂平後,惠皇后又遣人北上河內,招募百姓。”羊茗繼續說道:“匈奴肆虐,河內百姓惶惑不安,願意拋家舍業南下當莊客部曲的人不少。惠皇后打算新募五百戶人,明年繼續擴大垛田數量。”

這是和水稻卯上了!

邵勳點了點頭,道:“惠皇后行事頗有章法,佩服。”

羊茗左右看了看,低聲道:“惠皇后說,將來君侯若進軍襄陽,就需要咱們自己人了。”

邵勳一聽,這才認真起來。

他沒去過襄陽。

但他知道,此時的江漢地帶,開發程度很低,水網密佈之處,不差淮南多少。

事實上,別看三國時襄陽、荊州屢屢見諸史籍,戰爭頻繁,但這兩地直到唐代,都不是什麼人口密集區,開發程度不高。

比襄陽更靠南的地方,在唐宋之交,甚至還有大量蠻人部落存在,唐廷特設武昌軍節度使鎮之。

前幾年的荊州張昌之亂,歷時兩年方纔平定。而張昌,恰恰就是蠻人。

“惠皇后深謀遠慮,真乃女中諸葛。”邵勳讚道。

“惠皇后昨日遣人至泰山,痛陳利害,族中耆老聞聽君侯之名,想必會有決斷。”羊茗又道。

“青兗之地……”邵勳搖了搖頭,認真地看着羊茗,說道:“別看王彌走了,但苟晞不是什麼好相與的。其弟苟純,殺性極重,酷烈無比,定然逼反青州父老。再者,河北戰亂不休,一旦控制不住,必會蔓延到青兗。羊氏乃簪纓世族,若還留在青兗,早晚遭受重創。琅琊王氏怎麼經營的?羊氏實宜細思之。”

分散投資是世家的拿手好戲,但泰山羊氏投資風格太過保守,且在投資方向、份額上出現了嚴重的誤判,若不糾正,沒落是大概率的事情。

如今這個社會環境,各個野心家無不在拉投資、拉贊助。

劉淵最苦逼,甚至還不如邵勳、苟晞這兩個出身較低的武人,原因無外乎他是匈奴政權。

但劉淵“註冊資金”多,“融資需求”較小,這卻是他的優勢。

“君侯所言甚是。”羊茗回道:“苟晞、苟純兄弟多嚴刑峻法,擅行殺戮,惹得民怨沸騰,便是泰山羊氏,也屢受其脅迫。此人,不似能久據青州之象。無外敵還好,若有人攻來,苟晞早晚落敗。”

邵勳微微點頭。

泰山羊氏還是有底蘊的,能看明白很多事情。但看得明白,還得有行動啊,我這等米下鍋呢。

離開芝蘭院後,邵勳又去他的牧場看了看。

搶回來的馬匹,一晃兩年了。

王彌之亂後,馬價暴漲。這兩天又有人過來談買馬,陸陸續續敲定了七八百匹,大約能進賬二三十萬斛糧食。考慮到禹山塢、潘園遭受賊人禍害,金谷園、邵園也受到了程度較輕的影響,以及去年年底擴軍後的開支,這些糧食也就只夠填補損耗罷了。

去掉這部分馬,以及老病而死、戰爭損耗的數量,廣成澤牧場內野放的馬匹數量將下降到五千匹左右。

馬這玩意,純粹就是一件消耗品。

戰場之上,萬箭齊發。

衝殺之時,刀槍林立。

無論怎麼選時機,都不可避免戰馬的損耗。

急行軍之時,還有可能損耗騎乘用馬和馱馬。

遇到危險路段,馬失前蹄,挽馬也會大量損失。

沒有造血功能,數量必然會逐漸下降。

可喜的是,經過多方蒐羅,母馬的數量已突破一百。

廣成苑內,也有了數十匹小馬駒,都是這兩年陸陸續續生下的。

呃,它們與從鮮卑人那裡繳獲的“太監馬”不同,是可以不斷繁衍,慢慢擴大種羣數量的。

這是一個好的開始。

等將來數量多到一定程度,就可以嘗試搞馬政了。

一定不能允許馬兒自由交配。

體型、速度、脾氣、力量、耐力、耐病等基因要慢慢提純,馬的功能也要慢慢區分。

衝陣的馬強調衝擊力和速度。

奔襲的馬強調耐力。

拉車的馬強調力量和耐粗飼。

代步的馬——呃,沒啥要求,平庸的就行。

總之,這是一項長期、系統的工程。

區分用途、科學育種,纔是穿越者應該提倡的,也是馬匹培育的正確方向。

第一百三十三章 滾!第八十章 俸祿第二章 部曲第七十三章 人心第一百三十四章 城成第一百五十二章 談判第七十九章 白櫻桃下紫綸巾第一百四十二章 滑稽的開始第三十八章 轉變第五十四章 身份第一百二十七章 姐弟第六十九章 雙向奔赴(爲盟主美酒甘薯我都愛加更)第三十八章 手段第一百三十七章 共同記憶第四十二章 我有多少兵?第十八章 風馳電掣第一百二十五章 劉祐第四十五章 大事第一百二十一章 情報第八十章 俸祿第三十九章 進兵方向第七十二章 演武第十七章 先鋒第一十六章 遊藝第一百六十一章 利益交換第一百五十九章 舉薦第十九章 一魚兩吃第九十七章 擎天保駕功臣第一百十七章 慕強第三十八章 慰問第一百二十七章 有變第一百五十七章 以正合,以奇勝(下)第一百二十八章 廣成澤第一百七十一章 二百四十里第六十章 談妥第二十六章 但隨我行第七十四章 影響第一百二十七章 有變第一百四十七章 我仍然忠於司空第一百六十章 穩定與返回第九十章 洗爵執蓋第三十二章 磨人第七十六章 討價還價第一百零六章 暴躁的籠中鳥第四十二章 懸在頭頂的劍第四十二章 懸在頭頂的劍第九十三章 垃圾時間第六十九章 好處第三十五章 追殺第九章 火併第一百零七章 三關第六十一章 滎陽第六十二章 消失第一百四十八章 淯水(上)第七章 表態第七十二章 迷糊第九十八章 囂張(下)第一百七十三章 不能走第五十八章 夜宴第九十四章 和平?休戰罷了!第三十八章 轉變第三十六章 客人第一百十四章 唯一做準備的人第七十三章 撤軍第二十九章 規劃第二十章 密詔簡單介紹下南北朝騎兵第四十六章 撤兵第九十七章 擎天保駕功臣第二十七章 有100000000點點病第八十六章 走不開第十章 忠於什麼第一百十一章 耕戰第一百二十章 分贓第一百四十一章 加深第一百零三章 歌舞昇平第一百二十八章 站隊第二十五章 先去看看再說第八十七 驅虎吞狼第七十九章 一日破一寨第五十八章 收手吧!第一百四十章 政治解決第十六章 汲桑第六十九章 雙向奔赴(爲盟主美酒甘薯我都愛加更)第六十六章 蹲坑第一百六十六章 落幕第六章 得罪我的人都要死第八十四章 一天第一百五十四章 真·南陽王(上)第五章 弒君第九十三章 汝南行(上)第一百四十一章 加深第二十八章 敬重第一百零九章 軍議第一百十四章 唯一做準備的人第七十五章 新兵第二十三章 上天無路,入地無門第七十六章 信號第一百五十一章 利益交換第七十九章 白櫻桃下紫綸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