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六章 不約而同

極巧的是,於此同時,北城的大帳內,河東公石生,也在召開軍事會議,議題只圍繞着一箇中心:奇襲許昌。

大將郭權正在說話:“……若依大帥之言,陳留方纔到手不久,就這麼不要了?”

石生眉毛一挑道:“兗州業已是我大趙領地。轄下這陳留破舊,物資短缺,守着它有何用?咱們在這裡,和石虎又鬧得不愉快,雖說本公從不懼他,但萬一真撕破臉,大王那裡也不好交代。再說虎牢一時難以攻下,所以呢,咱們乾脆主動求變,離開陳留而去攻打許昌,也省得和石虎那夯貨糾纏不清。”

石生繼而高深莫測的一笑:“趁着現在石虎矇在鼓裡,咱們突然離開,讓那夯貨自己面對劉曜,自己想法去打虎牢,獨撐危局去吧。嘿嘿,呼延謨反正也不是我殺的,劉曜絕不會輕易放過石虎,自然會替我出氣。”

“那石虎還差咱們的五千石糧草怎麼辦?”又有部將提問道。

石生大手一揮,“本公不要了!許昌城內,積蓄頗多。得到許昌,還在乎區區五千石糧草?咱們主動離開,也顯得咱們寬厚大度。來日在大王面前,本公更可以有恃無恐好好參劾他,讓所有人都看看,本公與他石虎,究竟孰優孰劣。——諸位!”

石生嗓門一提,環視四下,儼然道:“我意已決!舍陳留而去打許昌,乃是眼前的不二選擇。與其坐困愁城,倒不如另闢蹊徑。豫州眼下較爲鬆散,許昌雖然城高牆闊,但絕不會料到咱們在打他的主意,防務相對懈憊。咱們只要打下許昌,上可以爲大王開疆拓土,下可以從腹心之地威脅劉曜。若屆時洛陽難以撼動,咱們就好好經營許昌,然後轉而攻略潁川乃至整個豫州,也算又立新功嘛!”

許昌城所屬潁川郡,分屬豫州。當時州主,乃是平西將軍祖約,是前任州主祖逖的同母親弟。祖約沒有安撫控制部下的能力,士卒多不依附與他。先前,祖逖病逝之後,後趙曾忌憚祖逖餘威,數次試探性地小規模襲擾其轄地邊境,祖約竟不能有效遏制,於是後趙愈發壯膽,不將祖約放在眼裡了。

主將如此說,也是合情合理,衆將也沒有什麼異議,紛紛言道謹遵號令。石生滿意的點點頭,又道:“好!秘密曉諭全軍,明晚便繞出陳留,然後迅速南下,直撲許昌。待破城後,本公再與諸位痛飲!”

當夜子時,石虎率全部三萬人馬,從陳留南城,突然無聲無息拔營而

去。將至黎明之時,石生便已得到急報,聽聞石虎不告而別,石生先是大吃一驚,繼而聽說斥候循跡追蹤而來的回報,說石虎乃是去往東南方向攻打樑郡,又鬆了口氣,便就不去管他,自己傳令所部,加緊整備,吃罷午飯,便也離開陳留,急速往許昌進軍。

沒幾日,石生便率部兵臨許昌城下,守將大驚失色,忙據城守禦。石生遂令攻城,於是萬餘名精悍士兵,展開猛攻,健卒如猱,飛矢如雨,許昌城雖高大,也被打得一時左支右絀,狼狽不已。石生又適時射入招降信,言道只要及時歸降,保證滿城性命無虞,便惹得城內人心浮動,連守將也開始搖擺不定起來。

正當此時,石虎率三萬大軍驀然趕到。兜頭便撞見石生竟然提前在這裡。石生、石虎兩下都不禁極爲納悶,又彼此嫉恨不已,二話不說都爭先恐後來死命攻城。許昌守將並不曉得兩石不和的內幕,只知道對手突然有這般強援打來,望着城下如海般一望無際的敵軍,更加驚懼絕望,便就依了石生之言,開門納降。

兩石爭相而入。那守城晉將,石生本來是準備信守諾言,不欲殺他,卻不防石虎搶先將他一刀砍死,又喝令將所有晉兵晉將,全數坑殺。於是城中上下驚懼忿怒,譁變起來,男女老幼全數拼死反抗,都怪在石生頭上,罵他是言而無信的卑鄙之徒。趙軍費了好大功夫,方纔鎮壓下來。石生不由大怒,當面叱問石虎,如何來與他爭功,又將失信的惡名陷給自己。石虎不屑一顧,更反脣相譏,言道攻下許昌城本來就是自己獨一份的功勞,還說若是沒有他,就憑石生這幫敗兵,還想打下許昌簡直是癡人說夢。

石生狂怒攻心,再也忍耐不住,竟然主動動手。石虎就等他這個,正好借題發揮,非但立時反毆,甚且揮兵相攻。於是兩石從許昌城內,一直打到城外,最後發展成四萬餘後趙兵將,內鬥混戰殺做一團。

石生、石虎皆負創傷。但石生兵力明顯薄弱,不敵石虎猛撲,只好率先退走。石虎狂性大發,竟然必欲要殺石生泄憤,親自帶兵疾追出百多裡外,追之不及方纔恨恨而回。石生氣得幾欲暈厥,索性一路不停直奔襄國,在石勒腳邊咕咚跪倒,一把血一把淚,說石虎不僅無端剋扣軍糧辱罵自己,還不顧大局,仗着兵多,生生將自己辛苦打下的許昌搶走,甚且還要殺自己滅口。他添油加醋聲淚俱下,足足告了好一通惡狀。

因爲石虎素來的秉性,石

勒不由不信,當下勃然大怒,轉命彭城郡公石堪,前往豫州,統領前方大軍,兼帶收拾殘局。一面連下敕旨,勒令石虎立即迴轉襄國。

石虎再狂,也不敢違背石勒命令。不等與石堪交接,只得悻悻然上路,回到襄國。君臣相見,石虎當衆抗辯,語出不遜。石勒暴怒如狂,親自將鞭抽打石虎一百鞭,打得石虎血流盈體,幾近暈厥,卻仍然骨強嘴硬,非但不向石生賠禮,更且堅決拒絕向石勒認罪。

石生趁勢建議,石虎悖逆囂狂,藐視欺壓同僚尚可,目無君上絕不可恕,應該立即處死。石勒餘怒未消,便就應允,揮手使人將石虎拖出殺頭。幸有數位老臣,上來勸阻,說到石虎畢竟於國有功,予以嚴懲即可,斬首便似太過。最後羣臣之首、大執法、右候張賓,也上來勸諫石勒,石虎便終究逃得一命,但被關入牢籠,留待後命。因二公相爭,影響惡劣,石勒也怨怒石生,當衆訓斥一番,又將石生也禁足三月令他自省。

石虎石生,並稱後趙良將帥才,實戰經驗極爲豐富。眼下因罪雙雙被囚,於是河南、豫州軍事,一時陷入停滯。劉曜趁勢揮兵大進,許昌得而又失,潁川之地非復後趙之有。且前趙又乘勝兵出虎牢,陳留竟也陷落。幸有彭城公石堪,雖不及兩石,但也非是庸將,臨危受命收攏兵卒退守濮陽,頂住了前趙數次強攻,好歹保住兗州不再失土。石勒忙再遣長平公石朗率兵兩萬前去襄助,方使後趙軍勢稍振,但也就只能採取守勢,論及進取,一時已經是不能夠了。

劉曜趁勢大舉東進,一度佔據了東兗州及北豫州。而長安的太子劉胤,也主動出兵攻擊西雍州,雖然最終被秦軍擊退,但也大肆抄掠了一番,才從容退走。眼見劉曜的前趙,勢頭復起,石勒急怒交加,不得已又將石生、石虎都放出來,鄭重嚴肅地訓誡一番,並讓兩石當面握手言和,發誓以國事大局爲重,才重新讓他二人去往前線領兵。只不過這次吸取教訓,堅決不將兩石放在一處,令石虎坐鎮濮陽,以石堪爲副,專制兗州軍事,從東往西謀取洛陽;讓石生去奪許昌,以石朗爲副,都督司州軍事,從南往北謀取洛陽。

但先前形勢已然落於人後,再想超越,總是需要時間。兩石雖號稱雄傑,但畢竟非是神人,蒞任之後,總需慢慢發展經營。故而前趙強勢,仍然一度壓制後趙,這讓石勒愈發坐立不安,急欲尋找辦法,重新給予劉曜沉重打擊。

(本章完)

第三百七十一章 以身犯險第三百九十五章 故人故去第一百五十章 插翅而逃第四十七章 反敗爲勝第五十二章 隴西變天第二十九章 當街翻臉第九十三章 進佔西和第九十三章 進佔西和第兩百七十六章 中途意外第九十二章 單打獨鬥第八十一章 火燒糧倉第五十六章 民冤如山第三百二十四章 駐兵陳留第一百四十五章 千鈞一髮第三百一十章 傷人暗箭第四章 少年驕狂第三百八十二章 意外任命第三百一十三章 意欲撤軍第七章 消弭禍事第一百六十二章 相接逆戰第一百七十七章 略陽蒲家第三百八十四章 亡命途中第一百五十五章 西京長安第兩百二十四章 美人反間第一百八十章 端陽節至第八十六章 行兵方略第六章 小試身手第三百八十五章 傳話而已第二十一章 丈夫相交第四百一十三章 鄴城方面第兩百三十五章 朝廷求援第一百四十二章 愜意聚酌第一百六十四章 痛定思痛第一百一十二章 執子之手第二十章 自訪韓雍第四十九章 郅平殞命第三百三十九章 趙王怨憤第一百六十七章 死間失敗第三百七十三章 身陷絕境第兩百零九章 不行就走第四百一十二章 迷霧重重第一百三十章 運回好馬第七十六章 威脅逼供第兩百一十二章 分析透徹第兩百零五章 合攻張春第三百零七章 自投羅網第兩百八十五章 塞北狼煙第十五章 別部司馬第兩百二十九章 閉門商議第三百七十三章 身陷絕境第四百零五章 當面告發第四百二十六章 如許期待第四十九章 郅平殞命第三百零二章 格格不入第四百二十一章 奔走串聯第兩百五十二章 消釋疑慮第三百八十九章 失之躁怒第一百八十五章 奉旨相送第兩百九十九章 秦軍蹤跡第兩百五十八章 開個玩笑第一百三十六章 若有所思第三百零二章 格格不入第二十四章 村中集會第一百七十四章 入城面君第三百八十七章 目的何在第四百一十八章 藏身之處第一百零三章 共赴宴席第一百五十六章 惠跖不同第兩百四十五章 同生共死第三百一十九章 大師箴言第兩百七十二章 撒豆成兵第一百九十六章 禍起蕭牆第二十七章 諄諄以教第九十四章 隴南氐王第一百二十八章 奪命而逃第四十五章 固守待援第三百二十六章 不約而同第四十七章 反敗爲勝第三百一十八章 神卜妙算第五十六章 民冤如山第兩百二十五章 誓言在耳第兩百九十一章 真實身份第七十一章 人事任免第三百三十四章 大逆當前第三十一章 內室智囊第一百七十章 雷霆萬鈞第八十七章 土山失守第三百五十章 何人擋路第四百零七章 當庭處死第一百三十七章 心有所動第一百九十九章 同舟共濟第三百八十九章 失之躁怒第四十六章 韓雍來援第兩百一十六章 推心置腹第一百一十章 情悽意切第十二章 殺雞儆猴第三百七十七章 公私抉擇第三百三十二章 各級封賞第八十九章 下辯來援第三百九十七章 人人自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