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村中集會

白嶺村緊挨在白嶺山腳下,依山而建,整個村落依着山勢,從高往低,錯落有致。雖然緊挨着山,但是從白嶺山下去,只有一條羊腸小道進村,要麼繞到最低處的平地上,從村前唯一一條大路進村。

當年建村的村民先人中,有那頗有見識之人,提議如此安置,正合了易守難攻的守禦之法。

而村子最高處有一塊空地,倒也能容納四百人,便做了廣場之用。若是有敵來犯,站在此處往下,一目瞭然,可以更好更快地做出反應和部署。

村中的祠堂也建在這裡,一則,祠堂建在村中最高處,代表着對先人的追思和尊重;二則平時村中有什麼大事小情,各家也派出代表,在此相聚共商,讓祖宗也做個見證。

“當、當、當。”

祠堂前的老樹,掛着一個烏黑的大銅鈴,此刻正兀自叫嚷不停。村正站在樹下一塊坪石上,舉着手連敲了數下,鈴聲傳遍了整個村子。

此時剛是早晨,村中民衆,家家都吃過了早飯,基本上都未外出。聽得鈴聲大響,都曉得這是村正在召集全村人,要商量什麼大事。

於是打算出門的也止住了腳步,拿冷水擦了把臉,家家戶戶都出來了男人,紛紛往廣場上趕來;也有不少女人和孩童,也忍不住隨着家人前來,湊個熱鬧,聽個究竟。

有那與胡老漢家住的近的,或是消息靈通者,曉得怕是和高嶽有關。一面走着,一面忍不住向身邊同伴透些口風,卻引得好奇之人圍繞過來,七嘴八舌的打聽嗟嘆不已。

高嶽雖然在村裡住了半個月,但是這祠堂前的廣場之地,也是第一次上來。村中有規矩,閒暇時,不得無故來此耍玩嬉戲,驚擾了祖宗的清淨。

高嶽好奇的在四下打量。這在書中都找不到痕跡的晉末時的村落,如畫般的映入眼簾。放眼望去,茂林翠竹掩映的村村戶戶,如層層梯田,拾級而起,戶戶皆是灰土磚牆,蓑草屋頂,雖是單調簡陋,但自有一種統一協調的美感。

站在此地高處,空氣清新,視野開闊。陣陣山風習來,使人心曠神怡,身心通泰。

不多時,廣場上已經擠滿了四百來號人,人聲喧嚷,雜沓紛紛,熱鬧非凡。還有些後來的,便站在旁邊的低處,不斷翹首望過來。

昨日,李虎和馮亮二人,從縣城回來後直奔村正家中,一五一十詳細告知。村正得知高嶽已做了司馬,還可以自行招募一些人手,又驚又喜,激動地險些叫出聲來。

村正想了一想,便叫二人先不要說,待得明日,在廣場上召集全村人,再如此這般這般。

此時四百多人擠在一處,再是不熱,擠都擠出了一腦門的汗,於是一衆村民也七嘴八舌的叫起來。

“是不是胡老哥家的雲崧當了官?”

“村正,到底什麼重要事情,就直說吧。”

“哎喲,吳老二你踩了我的腳……”

見人來的差不多了,村正便站在坪石上,兩眼掃視一番,雙手往下按了按,清清嗓子,大聲道:“各位鄉親,都靜一靜,啊,靜一靜。來聽我給大家夥兒說件事。”

衆人呼啦一下全

涌過來,圍在坪石旁,嘈雜聲便安靜下來。

村正深呼吸幾下,定了定神,接着便將高嶽昨日去投軍,如今被城主一眼看中,提拔成軍中司馬一事,大聲講了一遍。

下面一片驚歎之聲,連那有些本已知曉些端倪的村民,此刻聽聞村正述說,仍忍不住興奮之情,特別是村中一衆青壯,皆有羨慕神色。

村正一番話說完,已是滿面含春。他笑呵呵的望向高嶽,招了招手,示意他也站到坪石上來。

村正滿意的微微頷首,朝着下面道:“各位鄉親。咱們白嶺村自祖輩起,世世代代都居住在此,只想填飽肚子睡好覺,安安穩穩的過日子,能被朝廷看中,出來做官,那是想都不敢想的事。”

“如今,難得雲崧做了軍官,手底下還能管着兩百號人。這可是咱們村出的唯一一個正經八百的官!雲崧雖然是胡老哥的娃娃,但更是咱們白嶺村的後生!各位,大家臉上有沒有光?”

下面異口同聲的一陣歡呼,人人皆是眉飛色舞。

“好好。各位,城主當面許的,讓雲崧自行招募一些手下。咱們村裡後生就要出人頭地了,咱們能再不幫襯一把?就看着他失望而去?”

“大虎,豹子!你兩個說說,你們這些個牛一樣的後生,費了你爹孃多少糧食?現在個個長得膀大腰圓的,不趁着這好機會,跟着雲崧去博一個前程,難道還和咱們這些老的一樣,一輩子在山裡找食吃?”

村正故意拿李家兩兄弟來引話頭,李虎也按照之前說好的,故作恍然的配合着嚷嚷起來。

“咱們願意跟高兄弟去!”

“跟着高大哥到城裡吃香喝辣!”

“老子這個好身板,天生就是廝殺的料!”

以二人爲首,一大羣后生少年,哄的一下炸開了聲。山民獵戶子弟,皆是身手矯健孔武有力。平日子年輕氣盛精力旺盛,除去上山砍柴獵獸,還有使不完的力氣,不曉得如何消遣纔好。

一聽得能進城當兵,可以做個正經行當,有個前途,而且頂頭上司又是高嶽這樣的同村兄弟,一身本事連李家兄弟都佩服的,跟着他準沒錯。

有幾個太過於興奮,熱血上頭,臉紅脖子粗,脫口而出便吼老子老子的,被自家老子吹鬍子瞪眼,照着後腦勺便是惡狠狠得一下,登時醒悟過來,訕訕的蔫了下去,惹得周圍一陣謔笑。

有那兒女心特別重的老人,拉着自家兒子、孫子胳臂。村正看他們遲疑的神色,便大聲道:“姚家嬸子,喬二嫂,那個,馬老弟。”

他用手隔空一個個指點,“現今有條好路子,你們不要娃娃走。我可把話說在頭前,回頭別人家後生跟着雲崧趕跑了胡人,爲朝廷立了功,升了官,有了大好前程,到那時候,你們莫再來求我去找人家雲崧走後門。”

村正故作不屑,轉頭衝着大傢伙道:“坐在家裡,富貴能從天上掉?也好,既然捨不得娃娃,那就把娃娃拴在褲腰帶上過一輩子。”

家裡長輩遮護着的幾個後生,被一衆少年鬨笑,登時又羞又怒,漲紅了麪皮,掙脫了家人的手,忙不迭地往前擠,表示將緊密地圍繞在以

高嶽爲核心的隊伍周圍。

在村正的鼓動下,全村百十號青壯少年,慷慨激昂,頗有大好男兒踊躍參軍的熱烈勢頭。

村正很是滿意自己的演說效果。看樣子,大家還是把自己這個村中領頭人看的很重。他再次讓大家靜一靜,道:“來來,都不要吵,咱們也請雲崧講,啊不,是高司馬講兩句。”

這一次,周圍迅速安靜下來,廣場上忽然一下變得靜悄悄的,無數雙眼睛,帶着期盼、興奮、激動、擔憂等各種神色,紛紛聚焦到高嶽臉上。

高嶽正驚歎於村正的好口才,見大家都目光灼灼地望向自己,他也調整一下思緒,想了想,劍眉一挑,便開了口。

“之前的事情,有勞村正已經和各位父老鄉親說過,我就不重複了。承蒙城主器重,委了我一個司馬,我心中高興之外,開始只是一味的怕做不好。但是,現在我卻不怕了。”

高嶽雙目明亮閃爍,大聲道:“因爲我有衆位叔伯嬸孃、還有這麼多的好兄弟的幫襯,我何怕之有?”

“各位兄弟看得起我,願意跟隨我,我高嶽沒別的話,自今往後,有我一口飯吃,兄弟們就不會餓着,不管將來怎麼發達,咱們一世都是過命的兄弟,榮辱與共!”

一衆跳脫的少年人,興奮激動,頻頻鼓呼喝彩。人活一世,得不斷有人幫扶、有人指點才能走得下去,人與人之間,講究一個“互”字,什麼都是互相的,你對我好,我才加倍對你。

那種一旦得了勢,便翻臉不認人,又或嫌棄鄙視糟糠之妻、布衣之交的,還是會被大多數正直善良之人所唾棄。

高嶽衝下麪點點頭,繼續道:“兄弟們跟隨我,願意跟我出去闖一闖。咱們以後就是一個集體,不論今後走到哪裡,到了什麼地步,都要豎起咱們白嶺子弟的精氣神來,不可讓外人瞧不起,更不可墮了父母長輩和先人的臉,可知曉嗎?”

“說得好!”

這回,不光是李家兄弟、馮亮等一衆少年人,連村正等各父老長輩,也都不禁動容,紛紛點頭叫好不已。

就衝這些話,這胡家的雲崧,是個心裡正直的厚道娃娃。懂得感恩,曉得回報,跟這種人相處,不會吃虧的。原先一些心裡還是有時忐忑的長輩,現在也多少放下了心。

“咱們在首陽縣先站穩腳跟,磨鍊自己。咱們今後的路還長遠的很,但只要自己實力夠硬,那麼,咱們的舞臺,終究不會侷限於這麼小小的首陽縣,到時候,天下之人都會領略咱們白嶺子弟的風采!”

“那些高官貴人,難道天生就有種嗎?那匈奴國的大將中,有個叫石勒的,據說當年曾是最低賤的奴隸,如今已然稱雄河洛!兄弟們,咱們有的是力氣,也不缺腦子,爲什麼還是辛辛苦苦的過着日子?這是憑什麼?”

“而今天下已亂,正是咱們大好男兒出力氣的好機會。保家衛國,驅逐胡虜,沒有人能踩在咱們頭上,咱們自己的命自己掌握!”

“咱們團結一心,抱成一團,去掙下份好前程,也好讓勞苦了一輩子的爹孃和家中長輩,享享後半輩子的清福,你們可有信心?”

(本章完)

第兩百零八章 見機避禍第六十九章 主從相商第一百七十八章 因功受封第三百五十九章 兵圍洛陽第九十七章 王儲行事第五十二章 隴西變天第一百八十七章 微微情愫第兩百九十章 什麼王法第三百九十九章 事泄之後第十九章 迅疾出手第六十三章 字字珠璣第兩百四十五章 同生共死第一百六十章 攻守相持第五十二章 隴西變天第兩百零五章 合攻張春第三百九十五章 故人故去第四百二十三章 知子如母第三十八章 安然無恙第一百三十一章 何方神聖第三百一十八章 神卜妙算第八十七章 土山失守第三十九章 要事相商第三百四十八章 突發醜聞第三百一十章 傷人暗箭第二十八章 韓雍生辰第兩百二十一章 小小要求第兩百五十九章 靈魂出竅第一百三十六章 若有所思第三百四十九章 一夜密談第兩百六十五章 因故西行第兩百二十三章 疑竇叢生第三百六十一章 恭請聖裁第兩百零七章 敗軍責任統一回復第四百零一章 遺臣之情第兩百七十五章 奇兵出塞第一百五十章 插翅而逃第一百八十四章 當朝新貴第三百五十一章 痛下決心第一百四十一章 先利其器第兩百五十章 皇帝遺旨第兩百九十一章 真實身份第八十三章 驚懼難言第三百四十九章 一夜密談第兩百六十一章 真正心思第兩百二十三章 疑竇叢生第六十七章 南陽郡王第四百二十八章 黃粱一夢第八十四章 心中煎熬第兩百九十章 什麼王法第三百零五章 太傅未歸第一百三十二章 遊子之心第一百八十四章 當朝新貴第一百四十九章 狹路相逢第兩百九十六章 徵南行營第二十四章 村中集會第三十六章 原來如此第一百二十三章 上邽來使第四百零三章 不速之客第四百章 言出如鋒第五十八章 嚴以律已第三百五十八章 始料未及第一百七十六章 佳兒有策第兩百九十二章 秦國肇基第三百八十二章 意外任命第十四章 口舌如槍第一百五十四章 朝廷有旨第三百八十一章 君臣奏對第三百一十八章 神卜妙算第兩百八十章 平陽之亂第三百三十七章 再伐代國第七十五章 見機行事第兩百三十九章 上邽長安第一百六十五章 勁敵東來第一百二十七章 不明敵情第九十九章 偶然邂逅第三百二十一章 悲中有喜第三百零七章 自投羅網第一百六十三章 忠烈殉國第一百八十八章 校場受降第三百五十五章 與荊州戰第兩百八十六章 北上送禮第一百六十八章 長安危急第一百二十八章 奪命而逃第一百一十一章 情難自已第一百八十七章 微微情愫第四百零五章 當面告發第兩百九十六章 徵南行營第九十七章 王儲行事第一百七十章 雷霆萬鈞第三十七章 盤桓數日第四百一十九章 內有奸細第兩百四十章 國仇家恨第兩百七十四章 公私混雜第兩百四十三章 要緊之事第兩百五十七章 張春送禮第五十八章 嚴以律已第兩百九十一章 真實身份第十一章 首陽小城第八十二章 軍制商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