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強力臂助

高嶽句句如錘,猛砸韓雍心頭。他心頭砰然狂跳,熱血奔涌,鼻翼翕動,脣上八字濃髭也急劇抖動起來,一股士爲知己者死的念頭,竟自油然而生。

他目光發直,面色變幻不定。高嶽此時倒不出聲,只又回身坐下,默默地看着他。

良久,韓雍擡起頭,深吸了一口氣,起身肅然拜道:“高兄弟一番良言,振聾發聵,韓某將死之心重獲生機,日後還望高兄弟早晚指點教導。”

“不敢,我遇韓兄,正所謂知音良友,理應彼此看顧相助。”高嶽見他神色,曉得他心中已動,便忙也起身鄭重謝道。

韓雍再回了一禮,將椅子搬至高嶽身邊坐下,懇切道:“然則當今時事,不知高兄弟何以教我?”

高嶽見他面色嚴肅誠懇,曉得他是在真心實意的請教,當下也不再遮遮掩掩,話留三分。

“小弟有一點愚見,倒正要請韓兄指點。”他笑了笑,目光堅定,娓娓道來。

“方今天下,紛亂不堪,人皆可見,自不待言。不久前,永嘉之禍,隨後先帝被俘遇害,朝廷在長安淒涼草創,可謂驚魂未定。”

“劉聰雖是殘酷嗜殺的胡人,但是能趁勢而起,從胡奴而爲帝王,也是才力絕倫的梟雄之輩。他今佔據關東,實力大增,必然不會滿足,還想更進一步,到得年底或者明年初,劉聰必將有所行動。”

“他想更進一步,長安的皇帝怎麼辦?據說東北的段部鮮卑、幷州的劉刺史(劉琨),涼州的張刺史(張軌)都忠心王室,必然會竭力抗衡。故而,牽一髮而動全身,天下局勢還將更加動盪。”

高嶽本就不是當世之人,對如今稱王稱霸的這些大佬,談不上一點敬畏,故而言談直截了當,開門見山。

他瞥了眼韓雍,見其聽得聚精會神,面色沒有一點不快,便曉得他也不以爲意,當時放下心來。

“再往細說。依我推斷,洛陽陷落後,匈奴漢國的威勢一時不可阻擋。沒有重大變故的話,這些匈奴人還將越發強勢,長安岌岌可危。”

“我試爲韓兄分析:雖然天下都道晉祚不該絕滅,然則匈奴強盛,我朝現今無兵無勇,退守關中,不要說收復故土,便是抵禦防備,都是力有不及。”

“當初,南陽王司馬模敗死後,匈奴漢國大將劉曜一度進

據長安。雖然後來又被關中諸將趕跑,迎來當今天子入長安稱帝,但是迭經戰爭,長安日漸凋敝,不復昔年天下雄城之勢。”

“漢國本就兵強馬壯,一時失利,無關大局,稍作休養必會再起刀兵。戰爭很快就會爆發,不是今年年底,便是明年年初,而且定是兵鋒直指長安,不滅不休。”

“如今皇帝在長安,日夕警惕驚懼,只爲防匈奴人捲土重來。然則,司馬保名義上奉長安爲主,私下據傳竟無意勤王,只求自保自立,若此,其心可鄙。”

“藩臣皆存異心,各有觀望。皇帝四處求援而不可得,在匈奴漢國日復洶涌的攻勢下,怎能守得?依我估計,三年之內,長安絕難支撐。”

這天下板蕩,處處刀光劍影,匹夫欲苟活而不可得。不趁此時機,奮發自立,必欲待人刀刃加於脖項間,才悔無極焉?”

“果是這樣,那麼依你之見,我朝國祚究竟如何?”

“國祚?”高嶽輕嘆一聲,“最好的結果,也不過偏安江南,至於長安洛陽,二都不復我有矣!”

韓雍愕然。繼而面色慘淡,肅聲道:“國事江河日下,神州面目全非。故而高兄弟便起了自立之心,想以這首陽縣爲起步,擴充自身實力,再相機徐圖發展?”

高嶽頷首直應道:“正是。我心中所想,上則忠於朝廷,盡心王室,存我漢家國祚;下則割據一方,抗擊胡酋,保我境內人民。不過人算不如天算,未來時事具體如何,沒有人能十拿九穩,只管用心去做便是。”

“首陽縣殘破,沒有條件讓我們慢慢發展,不可作爲根基之地。反正烽火連年,百姓民不聊生,易子而食也絕不鮮見。有志之士,胸懷天下,靜待良機,韓兄乃聰敏之人,豈須待我多言?”

韓雍怔住不言。這個高嶽,好大的謀算!麾下不過百來名兵卒,便已經想着如此大事了。但偏偏又讓人對其生不出狂妄自大的念頭,還會被他強烈的氣場和信心所潛移默化。真是可敬又可怕!

“這等狂妄之言,你就不怕我轉身便告知城主?”

“我即對韓兄坦言一番肺腑,便是自知認不錯人,心裡相信韓兄有志難伸,也絕不是慼慼小人。況且,我懼郅平否?”

“郅城主你待要如何?”韓雍突然沒頭沒腦地追問了一句。

高嶽沒有立即回答,起身走到窗臺蠟燭前,撥了撥燈芯,緩緩道:“郅平,一意自私自利,品行低劣,乃是庸劣之人。我若自成勢力,不會留用他,但亦不想害他性命,至於潘武都……。”

前世之時,岳飛常常告誡高嶽,持身端正,待人以誠,萬萬不可有圖人之心。

結果岳飛立下擎天大功,反而被朝廷猜忌,他又不反抗,不獨立,不自保,不避走,總之沒有任何的抵禦行動,只希望以自己的忠直坦蕩來感化,結果被朝廷輕鬆冤殺。

自己既然再世爲人,義父的教誨也要有所變通。亂世之中,不管你有多大的雄心抱負,首先一點,要能生存的下來,才能談得上發展。

君子堂堂正正是爲王道,但有時候,也難免要用上陰謀算計。他在心裡默唸,希望義父在天之靈能夠理解自己。

韓雍又追問道:“若你根基已穩,手握強兵,又待如何?”

高嶽斬釘截鐵道:“若我自立之時,晉室仍存,我必整軍講武,揮兵東進,直以勤王爲己任,斷不會坐視我漢家天子爲外虜所辱。”

“若屆時國祚已絕,我當割據一方,勵精圖治,以圖中原,誓必與胡虜周旋到底。這些話,方纔我也說過一次,韓兄,我言出必行,你大可信我。”

韓雍心事盡去,只覺未來無限希望,激得渾身都躁動起來。燈火照耀下,他滿面堅毅,起身用力抱拳。

“聽君一言,醍醐灌頂。韓某不才,自今而後,願爲主公驅使,只願主公勿忘今日所言。”

有時候,氣場對了,那真正是酒逢知己千杯少。志趣相同,又互相理解和欣賞,那麼寥寥數語,便能結交一世摯友。

聽韓雍口稱自己主公,高嶽便知此人已認可、拜服於自己,於是連忙上前,緊緊託扶住韓雍雙臂,真誠與語道:“得韓兄助,大事必成,願與韓兄禍福同擔,榮辱與共。”

二人再把酒言歡,暢談竟至夜中不提。

第二日,用過早飯,韓雍背上大弓,和高嶽穿戴鎧甲,齊去兵營點卯。高嶽意外之喜,得一臂助;韓雍重燃壯志,了卻心事。

二人皆是滿面春風,一路說說笑笑,來到兵營點完卯,高嶽要回村一趟,便暫時和韓雍分別,往縣衙和郅平告了假,騎上匹馬,出城而去。

(本章完)

第兩百四十四章 前後受敵第四百二十一章 奔走串聯第三百九十四章 三年局勢第一百五十六章 惠跖不同第兩百九十五章 梁州相關第一百六十九章 絕望不已第一百七十七章 略陽蒲家第一百八十二章 名門之後第兩百三十三章 殺雞儆猴第三百四十三章 絕世孤寶第七十八章 糧倉重地第六十一章 三件要事第五十二章 隴西變天第三百七十章 幷州軍議第九十五章 戰還是和第兩百二十二章 回鄉的路第一百六十七章 死間失敗第八十五章 親征武都第兩百五十章 皇帝遺旨第兩百六十章 再起爭端第兩百五十五章 難言隱患第兩百二十四章 美人反間第兩百九十章 什麼王法第十一章 首陽小城第三百三十二章 各級封賞第三百九十六章 法外之恩第三百七十九章 總不服氣第一百九十七章 會師宕昌第一百五十五章 西京長安第九十三章 進佔西和第一百四十二章 愜意聚酌第三百一十八章 神卜妙算第三百二十三章 公賞私贈第十六章 針鋒相對第三百二十章 貴何如之第兩百一十一章 南安生亂第一百三十八章 陳安之謀第兩百八十八章 鳴沙柴堡第三百二十章 貴何如之第一百九十章 落花有意第兩百二十二章 回鄉的路第四十二章 斬首行動第四十七章 反敗爲勝第三百一十三章 意欲撤軍第三百五十七章 奴家惜奴第一百七十五章 閉門自惱第一百章 主客歡談第四百二十六章 如許期待第一百五十一章 換個思路第三十七章 盤桓數日第四十章 三人密談第三百零八章 正是說客第三百八十三章 雙雙獲贊第四百一十七章 鐵石之人第一百六十二章 相接逆戰第兩百九十三章 天倫之情第三百七十七章 公私抉擇第一百六十四章 痛定思痛第三百一十章 傷人暗箭第一百四十二章 愜意聚酌第一百二十九章 以酬義士第一百四十八章 奉令離城第一百四十七章 覷機而退第三百七十八章 遣使赴京第四百一十章 少年有才第兩百九十六章 徵南行營第四百零三章 不速之客第三百零六章 誰是罪首第兩百四十七章 往事已矣第兩百五十章 皇帝遺旨第兩百一十五章 擊退來敵第三百六十二章 南戰北爭第八十二章 軍制商議第八十七章 土山失守第三百六十四章 久忍篡國第兩百四十六章 日落西山第三百四十八章 突發醜聞第兩百五十六章 末路殤情第兩百三十章 多日未見第一百七十一章 所向披靡第二十六章 小露身手第三百七十八章 遣使赴京第四百二十六章 如許期待第一百四十章 議定奇襲第一百三十二章 遊子之心第三百三十九章 趙王怨憤第八十章 準備妥當第四百二十五章 以誠動人第三百五十六章 得有襄陽第三百二十九章 東西夾擊第三百三十三章 計策有疑第三百零八章 正是說客第一百零七章 悠悠我心第兩百八十四章 何處聖旨第五十章 隴西郡守第四百一十九章 內有奸細第九十九章 偶然邂逅第兩百三十三章 殺雞儆猴第三百四十三章 絕世孤寶第三百九十五章 故人故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