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五章 閉門自惱

臨潼城。

這座長安東毗的小城,在適前匈奴人來犯之時,便就淪陷,如今已然算是匈奴漢國的勢力範圍。今日清晨時分,三萬餘匈奴軍一路東撤,退至此城,便暫作休養調整。因是士氣低迷的敗軍,無數軍卒涌入城中,小小的臨潼倒有些一時擠不下這許多人,街頭巷尾,長吁短嘆吵嚷訾罵之聲時時充耳不絕,雖有上下各級將軍校尉等在指揮調派一時肅靜,但眼下已到了午飯時間,城中各處復又開始變得亂嘈嘈的。

狹小低仄的縣衙內,在外間紛亂之聲的反襯下,顯得很是陰沉靜謐。一人端坐堂上,兀自皺着眉頭沉思,正是匈奴漢國中山王劉曜。

自年少從軍以來,十數年間,縱馬大河南北,與各方各部的軍馬都交過手,敗仗雖然也吃過,總歸是少數幾次,且都是事出有因,可以理解。哪裡能夠像昨日長安城下那般,本來已經是勝券在握,滅國之功唾手可得,結果轉瞬之間,強將精兵便大敗虧輸,真正是敗得莫名其妙,敗得甚是不堪,敗得極不甘心!

隴西軍!這斜刺裡陡然殺出來的一刀,像是正正的捅在了他的腰腹之上,既準且狠,使他首尾都無從發力,只有捂着傷口,狼狽的自行逃走。或者,在世人眼中,他劉曜現在就像一隻咬到了鋼板的脫力野狗,徒然惹來訾笑謾罵。

這口氣實在難以嚥下去!若是依着他一怒而天下流血漂櫓的本來性子,就要重整軍勢,立時殺回,不計一切後果死攻長安不休,除了要抓住殘晉君臣外,還一定要將隴西高嶽等一網打盡,親手臠割方纔解了胸中惡氣。

但適才又接到軍報,東方又有波折已起。本國幽州刺史劉翰,不知是不是得了失心瘋,竟然主動投降了與之毗鄰的遼西段部鮮卑之主段匹磾,段匹磾堂而皇之的進入幽州城,不願歸順漢國。於是晉朝幷州刺史劉琨、樂陵太守邵續等,與段匹磾交相聯結,彼此盟約共同與漢國爲敵,冀州乃至河北大震。

故而眼下局勢,真有此起彼伏之勢。長安殘晉朝廷,暫且不滅,短期內料也掀不起大風浪。但山西、河北乃至幽燕之地,一旦勢起,那便是烽火連天,半邊國土轉瞬不復我有矣。此中關係,孰輕孰重,一目瞭然。

皇帝以河北軍事付諸石勒。但石勒一味收買人心,又用人不明,那幽州刺史劉翰,就是石勒保舉的,結果轉身便叛附敵人,遂成心腹之患。且關鍵一點,石勒在河北漸稱強盛,已隱然有自成勢力的意味,疑有貳志。此中隱患,劉曜也曾秘密向皇帝劉聰進諫過,但劉聰已無心政事,反倒笑劉曜太過敏感,不可無端猜忌功臣。

無名之火在心中燒的旺盛。河北局面目前竟有焦灼糜爛之感,雖然皇帝還沒有明文下詔命令他劉曜回師援救,但若是自己主動上疏並揮軍東征,出人意料地進入東方戰場,明面上不惟可以穩定態勢,私下裡是不是也可以趁機削弱石勒在河北的兵力呢?石勒此人,始終感覺心口不一,怕是終有不臣之心,決不能坐視其迅速做大。

奈何皇帝正自

寵信,不聽勸諫,看來還是要自己主動尋找契機打開缺口才是。劉曜兀自坐着悶悶的想,眼下到底是再次強攻長安,還是趁勢進攻幷州以緩解燃眉之急,藉機除去潛在貳臣,劉曜雖然已有所比較,但終歸還是有些心有不甘,左右踟躕。

焦灼之下,劉曜一時控制不住情緒,擡手便掀翻了面前案桌。“轟隆”一聲怪響,那案桌霍然撞翻在地,木屑亂崩,那桌上的煙臺筆筒還有一盞茶盞,統皆摔碎在地,碎片四濺,堂內登時亂聲大作。

外面的侍衛,聞聲都駭了一跳,幾個腦袋便從門側探進來,見此情狀,哪個還不明白大王這是心情極壞正在發泄,但遍地殘屑,又不容這些侍衛視而不見,於是幾個人面面相覷,還是咬着牙硬着頭皮,趨步小跑着進來,各自蹲伏下來,手腳麻利的飛速收拾,生怕觸了什麼黴頭,一個不小心便撞在了劉曜的雷霆之怒上。

劉曜雖然性情剛猛,但有一點好處,就是很少遷怒在不相干的部屬身上。如果是你的責任,那麼殺頭都只是眨眼之間;如果確實跟你毫無關係,那麼就算心情再敗壞,局面再焦灼,劉曜也會一再剋制自己,輕易不願對哪怕一個大頭兵發泄躁怒。

劉曜側過身子偏着頭,兀自生着悶氣。他聽得紛沓的腳步進來,不擡頭也曉得這是親兵們進來替他收拾殘局。雖然人在氣惱的時候,一般都想清靜獨處,不喜歡身邊有旁人晃來晃去,劉曜亦是如此,但他嘴角動了動,還是忍住了沒有出聲斥責,任由碎急的腳步聲和打掃殘渣的異響接連響在耳邊。

不多時,幾名親兵便收拾妥當,躬着身子退後了出去。劉曜一動未動,眼睛直愣愣地呆望牆角,腦中卻愈發有些混亂,也不曉得自己究竟在想什麼。怏怏不樂時,又聽得外面有腳步走了進來。

“混賬!既已清掃完畢,還要擅自進來做什麼,滾出去!”

劉曜心中愈加不爽。方纔親兵們跑進來也就算了,但當下自己並沒有傳召,又有人莫名其妙擅自闖進來,非要逼着自己破一回例,殺幾個人來泄火麼。

劉曜叱罵之言脫口而出,轉過頭來嗔目怒視,正要進一步發作的時候,發現來者不是旁人,正是自己心愛的世子劉胤。

劉胤趨步上前,躬身施禮,小心翼翼道:“父王,是孩兒不告而來,父王且息雷霆之怒,萬勿傷身。”

“……唔,是胤兒。”

劉曜吸了口氣,坐正過身來,眨眨眼睛,好歹調整一下心緒,勉強緩和了聲音對劉胤開口道,“你來此,有何事找爲父啊。”

“回稟父王,孩兒也並無什麼大事,只想着父王匆匆午膳後,便獨處在此,孩兒放心不下,就怕父王孑然,壓抑了心情,所以纔想着趕過來陪父王說說話,解解悶。”

“喔,好好。你倒有一片質樸的孝心,是個好孩子。”

劉曜聽在耳中,立時覺得肅殺陰冷的心間有些暖意。他打眼去瞧劉胤,卻見愛子長身玉立於堂間,雖才年方十四,卻已生的面如傅粉,眉目之

間格外清秀俊朗,且比去年間又多了一層王侯將相子弟的雍容和貴氣,真是一個既英且俊的翩翩少年!

劉曜本來堅若寒冰的面上,此刻彷彿有和煦的春風吹過,不經意間,冷硬的線條都舒展了開來。他招招手,已帶了些淡淡的笑意道:“來,吾兒坐到爲父身邊來,我父子二人好好談說一番。”

劉胤忙不迭答應一聲,就堂下自搬了把坐凳,在劉曜身旁笑呵呵的坐下來。劉胤在他肩膀上重重一拍,嗯了聲道:“還是瘦弱了些,不過比起前兩年,算是有些男子漢的模樣了。胤兒,你記着,咱們是草原的男子,是冒頓大單于的子孫,勢必要成長的威武強壯,方纔能踏着先輩的光榮足跡,跨上馬來舞起刀,去征服天下。”

劉曜粗大強勁的手,在劉胤臂膊處捏上一捏,又道:“可萬萬不能學那些漢人,醉生夢死,無病呻吟,把那本就不多的力氣,還浪費在了酒色和清談之中,惹人鄙夷唾棄。”

見父親面色嚴肅語重心長,劉胤張着清澈明亮的雙眼,點着頭應道:“父王放心,孩兒定當終身牢記父王的教誨,絕不會讓您失望。”

劉胤望着父親的眼神裡滿是崇敬,不禁又道:“所以羊兒天生就是蒼狼的食物,再強壯的山豬,也鬥不過猛虎的爪牙。晉朝雖然是自甘墮落自取滅亡,但在父王的虎威面前,就算什麼晉宣帝還活着,怕也挽救不了局面。”

“呵呵,你莫不是在當面奉承爲父?”劉曜笑了起來,雖然自覺這話說的過了,但兒子發自肺腑的崇敬,還是讓他感到很高興。

“司馬懿麼。也可算是文武雙全智謀過人的一代梟雄了。你不要看如今司馬家是一個不如一個,但真要論起他們祖宗來,還是值得讓人敬仰的,若真是司馬懿還在中原當家作主,咱們哪裡能夠做到今天這般家業!”

“胤兒你記住,若是漢人上下一心抱成團,咱們拼人、拼財、拼各種實力,都是明顯不足的。但他們自己不爭氣,把個大好國祚糟蹋的一塌糊塗,那說不得也怪不了咱們來取。”

劉胤拊掌嘆道:“這個孩兒知道。當年晉帝司馬熾被父王俘虜,押送到京師去,陛下曾問司馬熾道:“你家骨肉相殘,怎麼那般厲害?”司馬熾回答道:‘這大概不是人事,是上天的意思。大漢將應天意受命,所以爲陛下互相驅除。況且我家如能奉行武皇大業,各家和睦,陛下又怎麼能得到天下!’雖然司馬熾也是諂媚之言,但此中意味,真是讓人感慨啊。”

父子兩人又談說一陣。劉曜見劉胤言談舉止,神色之言總有些躍躍欲試的模樣,又帶些遲疑,心中便曉得他必定不是無事而來。劉曜濃眉一挑便道:“胤兒心中到底有何言語,這般不爽利,難道在爲父面前,還有什麼見不得光的陰私算計不成?”

劉胤忙起身應道:“父王洞燭機先,孩兒真正敬佩不已。孩兒確實有些粗淺的意見,但事關當下的軍機大事,故而一直在猶豫當講不當講,所以遲疑,非是對父王不敬。”

(本章完)

第十七章 漢兵式微第九十三章 進佔西和第九十一章 何方來軍第一百七十一章 所向披靡第兩百七十六章 中途意外第十六章 針鋒相對第一百八十五章 奉旨相送第兩百一十五章 擊退來敵第一百一十七章 李虎求婚第三百八十六章 當面秘奏第四章 少年驕狂第四百一十六章 動情曉禮第三百五十五章 與荊州戰第一百六十八章 長安危急第一百三十三章 兩難之處第三百三十四章 大逆當前第三百七十八章 遣使赴京第一百八十四章 當朝新貴第四百零八章 峰迴路轉第三百八十九章 失之躁怒第兩百三十三章 殺雞儆猴第三百六十二章 南戰北爭第三十二章 無端示好第四十一章 小心爲上第十二章 殺雞儆猴第兩百四十一章 外城失守第一百八十三章 徒惹爭端第兩百九十章 什麼王法第三百三十九章 趙王怨憤第三百九十一章 不辱使命第兩百七十一章 避實就虛第四百零七章 當庭處死第三百零八章 正是說客第七十八章 糧倉重地第三百八十一章 君臣奏對第四十七章 反敗爲勝第兩百四十八章 若即若離第三百八十一章 君臣奏對第三百八十八章 總戎軍機第一百八十二章 名門之後第二十七章 諄諄以教第一百八十六章 閒庭信步第三百二十四章 駐兵陳留第三十六章 原來如此第兩百零九章 不行就走第三百八十二章 意外任命第三百四十二章 前趙崩塌第十一章 首陽小城第兩百七十八章 當面提點第三百一十六章 秦涼爭鋒第兩百八十八章 鳴沙柴堡第兩百七十一章 避實就虛第一百八十六章 閒庭信步第兩百零四章 俱有所圖第四百二十章 想象不到第一百八十五章 奉旨相送第兩百四十一章 外城失守第四百章 言出如鋒第兩百一十四章 豈當兒戲第兩百六十六章 涼州盛情第兩百一十三章 陳安又來第六十四章 真知灼見第一百五十四章 朝廷有旨第一百八十五章 奉旨相送第兩百一十七章 最新去向第兩百五十章 皇帝遺旨第一百二十六章 安營紮寨第一百八十三章 徒惹爭端第兩百七十四章 公私混雜第兩百三十八章 失去目標第六十八章 名正言順第四十七章 反敗爲勝第三百二十章 貴何如之第兩百零四章 俱有所圖第三十三章 按部就班第三十五章 故人之情第兩百一十九章 南安使者第三百零五章 太傅未歸第三十二章 無端示好第一百二十八章 奪命而逃第一百三十四章 陳安之名第兩百六十章 再起爭端第一百二十七章 不明敵情第一百四十六章 天羅地網第四百一十章 少年有才第兩百二十二章 回鄉的路第三百八十二章 意外任命第兩百三十八章 失去目標第六十八章 名正言順第兩百五十五章 難言隱患第三百零五章 太傅未歸第三百零一章 形勢逆轉第一百二十四章 成竹在胸第兩百零六章 趁勝安排第四百零三章 不速之客第兩百零九章 不行就走第四十五章 固守待援第兩百三十五章 朝廷求援第兩百四十四章 前後受敵第兩百二十七章 氣鬱心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