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土地問題

(這章要介紹一些徵地基本知識。介紹基本知識也是必要的,不是此行業的朋友們可以對相關工作大致瞭解。)

這夜多夢,醒來得晚。

王橋醒來以後,第一個反應就是抓起手機來看是否有未接來電。

從城管委副主任、到縣府辦副主任再到城關鎮鎮長,除了中間在檔案局短暫工作期間,都要求二十四小時開機,隨時與上級和下級聯繫,以應付突發事件。特別是擔任了城關鎮鎮長以來,王橋更是不敢讓手機離開身邊,就算是上衛生間或者洗澡,都是將手機帶在可以聽到鈴聲的地方。

如今夜這種聽不到電話的情況,是非常少見的。

開手機,果然有十二個未接來電,其中有宋鴻禮的兩個,還有李寧詠三個,另外還有辦公室座機電話一個,郭達手機一個,羅基奎一個,黎陵秋二個、縣委辦一個,邱洪一個。

他想了想,先回了邱洪電話。邱洪接到電話道:“這兩天我臨時到省裡開培訓會,沒有陪鄧市長到昌東。死了十一人,我聽得心驚肉跳。”王橋道:“我現在回想起也後怕,向陽壩冷庫所處位置與城關鎮只有一河之隔,如果在河這邊,我不管如何努力,政治生命就結束了,是不幸中的萬幸。”邱洪道:“大禍不倒,蠻哥必有後福。這一次城關鎮救援工作得到了鄧市長高度認可,在開市委常委會時,他還特意將柳陽鎮和城關鎮作了個對比。”

回到邱洪電話,再回縣委辦電話,然後是黎陵秋和羅基奎的電話。

打了一通電話,他再打通郭達電話。

郭達道:“宋書記從廣南迴來了。他問王鎮向陽壩冷庫收尾工作完成沒有,今天有沒有具體安排,如果沒有。他今天就鎮裡來一趟,商量創彩集團落地的事情。”

王橋笑道:“宋書記是城關鎮黨委書記。他隨時可以召集開會,哪裡還需要提前預約。我今天有沒有縣裡的會?如果沒有會,和宋書記談事肯定就要列入最優先位置。”

郭達道:“今天縣裡沒有會,那我給宋書記回話,說王鎮有時間。”

王橋道:“不用你去傳話了,那樣就太生分了,我直接給宋書記回電話。”

王橋知道宋鴻禮起牀亦早,便坐在牀頭回了過去。“宋書記,什麼時候回來的?”

宋鴻禮道:“昨天晚上半夜回來的,給你打了兩個電話,沒有接。”

王橋道:“處理向陽壩冷庫耽誤了瞌睡,昨天晚上來了一個總爆發,倒牀就睡,現在才醒過來。城關鎮主要工作就是安撫遇難者家屬,現在總體形勢還算平穩。我們主要工作基本結束,剩下的就縣裡調查組的事情。”

宋鴻禮道:“那上午我回一趟鎮裡,商量一下創彩集團的事情。”

與宋鴻禮結束通話以後。王橋拿起手機翻看李寧詠打來電話的時間,想了想,又將手機放回到桌子上。

王橋對男女問題上不是一個拉拉扯扯、粘粘糊糊的男人。自從上一次與邱寧剛攤牌以後,便對邱家從心裡敬而遠之,還曾經對邱寧勇不理智的行爲進行了有限度反擊。從邱洪處聽說李寧詠與一名有官方背景的楊姓男子約會後,更是徹底斷了再與李寧詠和好的心思。現在他能和李寧詠做爲普通朋友正常見面,作爲男女朋友就基本上不考慮了。

至於與張曉婭的關係,只是雙方長輩提起過,目前還沒有實質性的進展。而且張曉婭在今年三月已經通過了本校研究生考試,往後的路如何走,誰都說不清楚。(注:謝謝提醒。前面關於張曉婭讀大三是時間錯誤,特此更正。即寫即髮式寫作最大的魅力是參與感。大家幫着作者糾錯,比我寫完以後再反覆修改有效率得多。實體書出來以後,這些問題都會糾正)。

打了一通電話,時間就過了半個小時,王橋在屋裡做了一百個虎臥撐,這纔將身體活動開。

來到鎮政府辦公室,王橋先把副鎮長羅基奎叫到辦公室,再次強調安全大排查的重要性,提出過“嚴、細、全”的三字要求。

嚴就是嚴格,不循私情,不走過場、不做形式,有問題必究;

細就是細緻,能夠發現問題,找到薄弱點;

全就是全面,橫向到邊,縱向到底,不留任何死角。

提完“嚴、細、全”要求後,王橋特意提到對城關鎮其他冷庫的專項排查,以及對礦山企業的重點檢查。

羅基奎離開辦公室以後,王橋想起自己隨口就總結出來的三字經,不禁暗自感嘆公文套路的同化力和有效性。公文在政府機構的運行中必不可少,沒有公文來往幾乎無法有效傳遞信息。在數十年公文寫作中形成了很多套路,這些套路都是實踐中提煉和總結出來的,具有很強的實戰性,同樣也具有“套路”的空洞性。

王橋熟悉這些套路是在縣政府辦公室工作那一段時間。作爲主持工作的副主任,在特定環境裡用極快速度來學習公文寫作,並且隨即要用在實際工作。在山南大學中文系的選修課裡,本身就有公文寫作的內容,因此,有一定基礎的王橋掌握起來還是很快的。

掌握公文的套路以後,實則就形成了特定的思維模式,這是在處理公務中被證明有效的思維模式。基層經驗豐富的領導會根據實際情況強調某一方面,基層經驗欠缺或者沒有什麼才幹的領導就按照公文模式來指導工作,也沒有什麼大問題。

比如王橋剛纔提出來的“嚴、細、全”,實則是套路,用三個常用的套路將安全檢查的主要要求全部傳達了,如果安全檢查出了問題,必然會是在“嚴、細、全”三個方面的某一個方面出現問題,這就顯示了公文套路的實戰性。

但是對於羅基奎來說。“嚴、細、全”這個要求提了略等於沒有提,沒有什麼實在意義,反而是後面強調的內容很重要。值得高度重視。他將檢查組分爲兩個小組,每個小組都有些重點企業。這些重點企業不能在檢查表中明說,而是口頭交待。其中一個小組主要針對冷庫,另一個小組主要針對礦山。

在分組完畢後,羅基奎依葫蘆畫瓢向小組們提出了“嚴、細、準”三字要求。

從縣裡傳導出來的工作任務就被層層安排下去,縣委縣政府的意志就變成了單個工作小組的任務。最終縣政府的意圖能否實現,則要看最終落實的工作小組是否有力。

與此類似的是制定政策的更高機關,他們的模式是領導下任務,處長們制定具體政策。也就被稱爲處長治省。

宋鴻禮在十點鐘回到城關鎮。一路上樓,遇到的城關鎮幹部都熱情地招呼老書記。王橋聽到招呼聲,趕緊從辦公室出來,跟着宋鴻禮一起來到書記辦公室。

略爲寒暄,宋鴻禮就將話題轉到創彩集團工作上,道:“這次到蓋世一東與創彩集團談得還不錯,當務之急就是落實土地的問題,如果到期不能讓企業入駐,我們很難向縣委縣政府交待。”

王橋道:“宋書記,以前政府與創彩集團的協議我在縣府辦工作時曾經看過。當初有兩個問題,一是土地拿得多,二是價格壓得低。協議出來後。反對意見不小。這一次創彩集團如果仍然不願意讓步,縣政府以後負擔不小啊。”

他還有一句話沒有說出來,當時是彭克縣長力排衆議,堅持要引進這個項目,這纔將項目推動起來。彭剋落馬後,這個項目中止了,今年又重新啓動。

宋鴻禮點了點頭,道:“創彩集團財大氣粗,有恃無恐。好幾次都表達出來昌東若不答應其條件就要搬到其他地方的意思,如果依着我的脾氣。牛不喝水就不強按頭,可是。這是縣裡重點項目,不能由着我的性子來。”

王橋道:“光是城關鎮就涉及六百畝土地,想起來就牙疼。”

宋鴻禮道:“這是縣委縣政府領導們的集體意志,更關鍵這直接關係到吉書記提出的工業強縣目標能否實現,再難也得迎着困難上。”

按照《土地管理法》規定,我國實行土地的全民所有制和勞動羣衆集體所有制。全民所有,即土地所有權由國家代表全體人民行使,用地單位和個人只有使用權;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依法屬於村農民集體所有,由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委員會經營、管理。

小竹河工業園的土地是已經徵過的,屬於國有土地,使用起來不費勁。但是整個創彩項目用地量大,除了小竹河工業園外,還橫跨了一部分城關鎮的土地,城關鎮的土地屬於村農民集體所有,要讓創彩集團落地,則必然要在城關鎮徵地。

從理論上來說,對農民集體土地的徵用,除非是公用事業,其它工商業用地應該取得農民同意,農村土地是以村民小組爲單位,每個村民小組的所有人員就是村組土地的所有權人,村民小組可以賣地,也可以不賣地。

這只是從理論上來說,理論永遠和現實是脫節的,若是沒有統一意志,所有集體用地基本上都不可能徵收,工業發展以及社會整體發展就是一句空話。

而且,依照法律規定,市縣政府是徵地組織實施的主體,對確定徵地補償標準、拆遷補償安置、補償費用及時足額支付到位、組織被徵地農民就業培訓、將被徵地農民納入社入社會保障等負總責。

國土資源部門在政府的統一組織領導—,認真履行部門職責,確保徵地工作依法規範有序地進行。

縣政府是徵地實施主體,國土資源部門具體負責,似乎與鎮政府關係不大,但是,在實踐操作中,大量的具體工作只能依靠鎮政府執行,鎮政府演化成縣政府代理人。

比如,在前期宣傳階段,鎮村幹部就得加入,針對創彩集團徵地來說,前期就要加深老百姓對創彩建設落戶昌東“重大意義”的理解,加深村民對徵遷補償、安置工作的瞭解。這個責任離不開鎮村。

比如,在前期調查階段,從調查摸底到丈量面積、清點青苗,從評估簽約到拆遷費用結算,包括對墳墓搬遷,每個環節都會遇到問題。沒有鎮村幹部參加,國土部門是難以深入的。

比如,在徵遷階段,徵地公告、安置方案和補償辦法等等,都要有鎮村幹部參加。

在這種情況下,縣政府往往把能否有利推動徵地拆遷作爲各鎮黨政一把手能力和業績的考覈重要指標。

王橋對這一套程序還是頗有研究,只是從來沒有第一次全面組織領導過徵地拆遷工作。宋鴻禮回來以後,王橋就抓住這個機會,與老書記一起商量徵地細節,用一個上午的時間將基本框架定了下來:

一是嚴格落實創彩項目主要領導聯繫制度和徵遷領導負責制,成立由城關鎮主要領導負責,鎮黨政班子成員爲徵遷組長的徵遷工作組,通過雙向選擇、競爭上崗機制,選派政治素質好、懂政策、善於做羣衆工作的鎮幹部組成項目徵遷隊伍;

二是集合實際情況聘用部分在羣衆中有威信、熟悉基層、掌握情況、有工作積極性的同志充實到徵遷隊伍中,調動行政村兩委在徵遷工作中的主動性、積極性,強化村兩委幹部必須帶頭徵遷,注重發揮村級黨員、隊組長、羣衆代表的帶頭示範作用。同時,將徵遷作爲考覈鎮幹部工作業績的重要指標,作爲鎮政府幹部培養的重要平臺;

三是在明確徵遷政策和辦法的基礎上,進一步細化全年徵遷任務,實行分片、分段、分村組到戶負責制,將徵遷區塊、土地徵用面積、房屋拆遷戶數等具體工作任務明細到徵遷小組、明細到徵遷人員,同時,層層落實責任,給拆遷作定目標、定時間;

四是成立以鎮黨委副書記黎陵秋同志爲組長的保障組,排除被徵遷農戶的後顧之憂,落實安置房建設,及時解決落實被徵地農戶的養老保險,最大努力幫助解決失地農民的就業問題;

五是成立以鎮黨委副書記李紹傑爲組長的法津法規組,積極妥善地做好信訪工作,對羣衆的利益訴求不堵不避,不拖不壓,對苗頭性事項,做到早預防、早發現、早處理。積極爭取公安、法院等部門支持,對蠻橫無理阻撓徵遷的現象,堅決予以打擊。

框架定了下來,組織體系建立,王橋有了做好大規模徵地的心理準備。

創彩集團能否順利落地是縣委吉之洲書記最關注的事,做好了此項工作,王橋的事業就奠定了堅實基礎。做不好此項工作,王橋定然會在吉之洲大大失分,這對以後的進步極爲不利。

(。)

第229章 酒品(二)第188章 眼緣第355章 王橋的評價和邱家的反應第176章 車禍第442章 真話代價最小第71章 第一次第264章 晏琳(四)第369章 我不和他玩了第152章 選調第328章 新職(一)第445章 接機第435章 失憶第65章 查房第13章 晏琳遇到流氓第135章 權在手第406章 真小人與牙印第149章 本部之尾章第310章 報道(四)第444章 房子漲多少第455章 四人夜聚第434章 兩害相權取其輕第244章 唱歌喝酒第245章 三板斧(六)第304章 突破點(一)第61章 誓師第447章 帶鎖的日記本第296章 新的生活(一)第372章 夜談第63章 建哥回來了第120章 耍酒瘋第414章 回陽州第65章 查房第139章 錄相室第135章 權在手第290章 工地生活(八)第198章 皮蛋瘦肉粥第182章 對峙第283章 工地生活(三)第343章 宋家第42章 做生意第30章 包家大事第157章 垃圾第358章 脾氣不小的宋組長第297章 新的生活(三)第354章 談心第115章 搗鬼第372章 夜談第337章 又到春節(七)第354章 談心第301章 相見(三)第193章 燭光晚餐第145章 運動第100章 門衛第182章 對峙第99章 前三第274章 斷崖人生第268章 衝突(二)第44章 被伏擊第302章 相見(四)第442章 真話代價最小第366章 見招拆招第229章 酒品(二)第41章 茶樓聊天第192章 偶遇改變命運第295章 終結(四)第102章 舊鄉老友第387章 緊急救援(二)第272章 朋友(三)第425章 內憂和外困第781章 張大炮的夢境第323章 祭祖(九)第50章 回憶第429章 塵封往事第65章 查房第27章 範文第467章 暗洞裡的尖頭魚第205章 親熱第247章 社會關係(三)第260章 車禍(二)第430章 定風波第363章 根本矛盾第6章 社會青年第411章 一戰而下第207章 突破禁區第232章 三板斧(三)第130章 奔馳第122章 夜半不歸第379章 果落牛口第63章 建哥回來了第107章 蹊蹺第421章 病例來了第219章 一條溝第395章 三名掛職幹部(二)第50章 回憶第230章 三板斧第219章 一條溝第413章 異數第75章 分手信第33章 偶遇包家人第358章 脾氣不小的宋組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