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 三名掛職幹部(二)

邱寧剛說得沒有錯,自己強纔是真的強,這算是一個硬道理,是多數人的共識。

大家都懂的話,卻很少有人做到。因爲這句話還有另外的意思沒有說清楚,如何才能讓自己變得強大,這其實才是真正重要的。

強大,在現代社會是指對社會資源的佔有和分配能力。這個能力代表着在社會上的地位,比如有權、有錢、有人、有關係網、有資源等等,強大的具體表現方式不一樣,內核卻是一致的。

省政府常務副秘書長老杜完全懂得這個道理,很擅長利用資源讓自己變得強大。他的強大是權力和關係網混合編制而成的。

他今天有事專程來找紅旗廠強力廠長晏定康。

晏定康帶着紅旗廠幹部職工以及其家庭近兩萬人走出大山,來到南州工業園區。以前在大山裡按着計劃行事,廠裡日子雖然日漸緊張,總體上來說還是平順的,或者說在山中封閉中獲得暫時寧靜。

上萬職工拖家帶口走出大山以後,紅旗廠就如一輛開出山洞的火車,掙脫了大山和觀念的束縛,迎來了更爲廣闊的天地,極大地增強了在市場經濟下的能力。

同時,紅旗廠也闖入了一片險攤,令晏定康這名掌舵人時常有如履薄冰之感。他吸引老廠長的教訓,不僅與直管部門保持着良好關係,也與地方上的關係有了進一步加強。比如在基建上以及一些主營業務上,在同等條件下,在不損害紅旗廠的利益之下,他總是會照顧地方上的關係戶。而當年老廠長則死守着一些規則,與地方關係總是那麼磕磕碰碰。

經過數年接觸,他與南州常務副市長牛大偉、省政府常務副秘書長老杜等人建立起了良好關係,不僅是公家關係,還是私人朋友。

在新修建的紅旗賓館最隱秘的包間裡,老杜和晏定康談完正事,開始喝酒,說些閒話。

晏定康道:“小琳表現得怎麼樣?現在的年輕人吃不得苦,你要多批評教育她。”

“晏琳工作能力強,爲人又謙虛,這說明老晏家風好。”老杜趁機將早就準備好的另一件事情說了出來,道:“有件事情和你商量商量,最近全省號召要到基層去,各部門都要派年輕幹部掛職鍛鍊,期限是一年。辦公廳有幾個名額,說多也不多,說少也不少。常委辦應該要有一個下基層的名額,我覺得晏琳可以到基層去掛職一年,不知你是什麼看法。”

晏定康有極爲短暫的猶豫,因爲掛職鍛鍊有很多種,有的是讓骨幹去鍛鍊,有的是讓單位閒人去應付差事。這個猶豫極爲短暫,他就明白老杜主動提出這事,自然不會虧待晏琳,於是道:“小琳從小就在紅旗廠長大的,沒有在基層工作和生活的經歷,下去鍛鍊一年,應該很有必要。”

老杜道:“那我回去就定下來,讓晏琳到鄉鎮去當黨委副書記。”

事情定下來以後,在外面出差的晏琳並不知道。

等到晏琳回來時,擺在面前的是一份《關於做好2001年省直機關年輕幹部到基層掛職鍛鍊工作的通知》,附錄名單中有自己的名字以及掛職單位。她是副科級秘書,對應的職位是昌東縣城關鎮黨委副書記。

到基層掛職鍛鍊對省直機關工作人員不算稀奇事情,最稀奇的是她將要到昌東城關鎮去掛職當黨委副書記,這意識着她將要和王橋在一起工作長達一年。細想,這處安排很正常,因爲省委辦公廳常委辦原本就定點聯繫着城關鎮,所以,她被派到昌東縣城關鎮在偶然中帶着些必然。

文件已經下發,此事已成定局,無法更改。山不轉水轉,今天又要與王橋轉到一起了。

想到這件事情,晏琳心裡一陣發慌,有期許、有激動、有緊張還有困惑。

文件下發以後,很快就由省委組織部在省委大禮堂召開了選派省直機關優秀年輕幹部到基層掛職鍛鍊工作座談會,對全體掛職幹部進行了集中培訓,並就做好掛職幹部的培養、管理和使用工作作出了安排部署。

省委組織部長高義雲在會上發表了講話。

“……爲深入實施我省培養選拔優秀年輕幹部三個一工程,着眼於在基層實踐中培養鍛鍊年輕幹部,爲山南新一輪全面振興提供組織保證,經省委組織部研究並報省委同意,決定從省直機關選派一批優秀年輕幹部到基層進行爲期一年的掛職鍛鍊。與以往相比,這批掛職幹部的規模更大、層次更多,其中處級幹部89名、科級幹部132名,處級幹部平均年齡39.5歲,科級幹部平均年齡爲31.4歲。根據幹部特點和工作需要,一部分幹部安排掛任縣市、區副職,一部分幹部安排掛任鄉鎮街道副職,還有一部分幹部安排掛任省屬企業相應領導職務……。”

“……選派優秀年輕幹部到基層掛職鍛鍊,是培養造就高素質幹部隊伍的重要舉措,是推進幹部交流的有效途徑,也是助推山南振興發展的有效措施。全體掛職幹部要珍惜機遇,全心投入,真正沉下心來、融入進去,虛心向基層幹部羣衆學習,抓緊熟悉縣情鄉情企情,儘快熟悉新環境進入新角……各派出和接收單位要密切配合,共同做好掛職幹部的培養、管理和使用工作,既要對掛職幹部放手使用、關心愛護,也要對掛職幹部嚴格要求、加強管理。省委組織部對本批掛職幹部實行更爲嚴格的工作季報告制度和離崗請假制度,以加強對掛職幹部的動態管理……”

高義雲部長的聲音在禮堂迴響,晏琳思緒卻飄向了曾經的復讀班歲月,最後定格在被那個壞蛋綁到小院的場景,如果當時王橋不到,後果不堪設想,如果當時子彈稍稍偏一些,後果同樣不堪設想。想着那一幕,她不禁一陣心悸。

開完動員會,常委辦又緊接着搞了一次飯局,爲下基層的晏琳餞行。

吃過晚飯,喝了一瓶啤酒的晏琳回到房間就開始收拾行李。作爲一個女孩子,收拾行李主要工作是準備衣服和化妝品。化妝品比較好準備,有現成的盒子裝進去就行了。比較爲難的是衣服,在城關鎮工作時主要穿什麼衣服,這是一個大問題。

上一次在城關鎮植樹,讓晏琳對農村泥濘的道路有了深深的體會。在這種工作環境下,平時常備的中跟鞋、職業裙裝恐怕沒有太大用處,經常穿的應該是西褲、牛仔褲和運動鞋。她將平時不怎麼穿的卻是適宜服外運動的衣服裝了幾件到箱子裡,然後對着衣櫃有些愣神,猶豫了一會,取了一條漂亮的紅色長裙和一條稍有些清涼的裙子,又配了一雙高跟鞋。

之所以取兩條裙子和一雙高跟鞋,是因爲她知道當年的王橋喜歡自己穿長裙和高跟鞋。但是在取這三件衣物時,她掩耳盜鈴式地自語道:“週末還是可以穿漂亮一些,還可以到靜州去,高中同學主要在靜州。”

晏琳是一人獨局,平時辦完正事,也要看看電視連續劇。看電視連續劇的時候,她就由省委辦公室有着嚴謹風格的副科級秘書變成了一個閒散的都市女子,有着與同齡女子一樣的喜怒哀愁。

今天心不靜,平時還能看得下去的電視連續劇索然無味,她不停地換臺。

“不知道王橋得知我要到城關鎮掛職黨委副書記會是什麼態度,他歡迎我嗎?他接到文件後,肯定會很吃驚。”

“如今他沒有結婚,我也沒有另一半,難道,我們真的不能在一起嗎?”

“呂琪早就是過去式了,何必再想着她。”

“我要克服強迫症,對以後的人生都不會好。”

這一夜,晏琳在牀上輾轉翻側,難以入眠。

省、市到基層掛職文件下發以後,王橋最先收到的是靜州市的文件。王橋見到附頁中“靜州市委宣傳部李寧詠,任青橋村黨支部副書記”,無語地將文件扔到一邊,道:“都是些什麼事情?完全是添亂。”

他將分管組織副書記黎陵秋叫到辦公室,“你把門關上,看一看這份文件?”

王橋這樣神神秘秘,讓黎陵秋有點奇怪。她關上門,看完文件,臉上就有掩不住的笑意。她知道李寧詠和王橋曾經是戀人關係,這個掛職地點絕對是李寧詠親自挑選的,是什麼用意就不言而喻。

王橋與黎陵秋在一起工作配合得挺默契,屬於在城關鎮少數能談點私事的人,道:“你笑什麼笑,什麼意思?”

黎陵秋忍住笑,道:“市委組織部安排下來,我們接待好就行了,你着什麼急啊。”

王橋一陣苦笑,道:“你是分管組織副書記,下派幹部的事情你全權負責,通盤考慮,別給我添亂啊。”

黎陵秋道:“李寧詠過來掛職算是比較好辦的,不用單獨給她準備房子,直接帶到村裡,交給江老坎就行了。”

王橋道:“在鎮裡有多少人知道我和李寧詠曾經的戀人關係?”

黎陵秋道:“有一大半吧。”

王橋道:“怎麼會有這麼多?我調到城關鎮的時候,已經和她分手了。”

“原因很簡單,因爲你的是王橋,她是邱老虎的女兒,兩人都引人注目,在城關鎮想保密都難。”黎陵秋又道:“你們有沒有合好的可能性?”

王橋搖頭道:“沒有。她已經談得有男朋友了。現如今,我和李寧詠就只是臨時的上下級關係,而且層級隔得遠,我不會管她的事,全部由你安排。剛纔聊的事情,我一概不會承認。”

其實,王橋心裡明亮得很。最近幾次與李寧詠見面,李寧詠態度明顯變得積極主動,表情也豐富多彩起來。他是一個性格堅毅果斷的人,下定決心後,就不太容易受外界干擾。

他沒有和李寧詠重續前緣的想法,把事情交待給黎陵秋以後,便不再想李寧詠的事情,陸續召集相關同志討論創彩集團落地之事。

到了下午,另一份文件擺在了王橋的案頭,文件後面有附錄,其中一條是:省委辦公廳副科級秘收晏琳,任昌東縣城關鎮黨委副書記。

來了一個李寧詠,已經讓王橋感覺頭痛了。如今又來了一個晏琳,他感覺是前胸被捱了一拳,後背又被捅了一刀。

“黎書記,你到我辦公室來一趟。”王橋又給黎陵秋打去電話。

黎陵秋進屋後,王橋道:“你來看一看文件。”這一次,他沒有讓黎陵秋關門。

黎陵秋看了一遍文件,道:“省市兩級機關都在下派幹部,這是對省委提出的走基層號召的響應。晏琳是常委辦的那個年輕女同志,到城關鎮來了兩次。”她突然想了起來,道:“晏琳還是王鎮的同學,上次還單獨讓你到靜州去陪了客人。”

“她是我在靜州一中的補習班同學。”王橋道:“現在她身份變了,是省委辦公廳的人。省委辦公廳的人來了,我們不能怠慢。你去找一個好小區,租一套房子,添置一些生活用品。後天市裡要開迎接省直機關下派幹部的座談會,用人單位都要參加。會議開完後,晏琳就要跟着我們回來。到時沒有安排好住房,就不太好了。”

“好,我馬上去辦。”黎陵秋又想起一事,道:“王鎮,都是下派幹部,我們給晏琳準備住房,不給李寧詠準備,恐怕不太合適。省裡位置高,但是離得遠,與我們關係其實不大。市委宣傳部是現管,更不能怠慢。”

王橋道:“李寧詠在昌東是有家的。”

黎陵秋道:“如果只有一個下派幹部,不給李寧詠提供住房沒有任何問題。現在是兩個女同志到城關鎮掛職,我最擔心李寧詠會產生比較心理。我建議租一個大一點的套間,李寧詠和晏琳各用一個房間。她們住在一起,還可以有個伴。”

這是一箇中肯提議,卻被王橋斷然否定:“不要讓她們住在一起,你先去給晏琳租一個小套間,位置要好,保證安全。”

黎陵秋道:“電力局家屬院不錯,環境好,治安也好,離單位也不遠。”

王橋又否定道:“不要租在電力局家屬院,換個地方。”

黎陵秋道:“邱書記住的那個小區,裡面也比較安全,我去看一看有沒有出租房。”

王橋以前還覺得黎陵秋辦事精明,誰知今天總是把李寧詠和晏琳拉在一起。他不能明說自己與晏琳曾經的關係,又否定道:“那個小區住的都是老幹部,牢騷話多,讓晏琳聽到了不好。”

提議接連被否定,黎陵秋也暗覺奇怪,道:“一時想不出來了,那我只能再去找一找。”

王橋想了想,道:“李寧詠來了以後,你可以單獨問一問她是否需要租房子。如果她要租房子,絕對不要讓她和晏琳拉在一起。我的意思只能你一個人知道,不能傳到第二個人耳朵裡。”

第185章 鑰匙第403章 與李寧詠吃飯第263章 晏琳(三)第299章 新的生活(五)第362章 社員大會第400章 不同的夜話第402章 與晏琳談工作第145章 運動第70章 風波惡第229章 酒品(二)第459章 禮物第93章 爬山第136章 奇遇第257章 良禽擇木第196章 借力打力第125章 畢業季第46章 搬到辦事處第10章 第三輛汽車第216章 危機重現第254章 舊鄉人第3章 無妄之災第418章 考察第335章 又過春節(五)第442章 真話代價最小第201章 迎接代表團第349章 暮氣第81章 家務事第157章 垃圾第295章 終結(四)第404章 各懷心思的酒戰第780章 又談心第257章 良禽擇木第90章 蘇麗第298章 新的生活(六)第292章 終結(一)第61章 誓師第45章 不在乎第237章 修路第九十六 比賽第141章 送別第234章 三板斧(五)第99章 前三第246章 社會關係(二)第202章 蟲咬第287章 工地生活(七)第37章 搬遷第139章 錄相室第195章 見面會第77章 從此王郎是路人第115章 搗鬼第188章 眼緣第260章 車禍(二)第34章 木頭第391章 未接的電話第295章 終結(四)第209章 公司初成第237章 修路第28章 懷孕第9章 妙手奪刀第17章 定計第240章 冤家(二)第440章 夜查第32章 小操場定計第270章 朋友(一)第193章 燭光晚餐第373章 諸事繁多第329章 新職(二)第426章 槍聲第151章 神通第325章 祭祖(十一)第297章 新的生活(三)第57章 遠望第27章 範文第315章 祭祖(一)第241章 岩石坡第261章 晏琳第3章 無妄之災第248章 社會關係(四)第321章 祭祖(七)第317章 祭祖(三)第296章 新的生活(二)第273章 朋友(四)第251章 低頭第403章 與李寧詠吃飯第362章 社員大會第411章 一戰而下第135章 吵架第196章 借力打力第100章 門衛第107章 蹊蹺第373章 諸事繁多第224章 過年(三)第455章 四人夜聚第458章 什麼時候吃喜糖第348章 焦心事第355章 王橋的評價和邱家的反應第290章 工地生活(八)第300章 相見(二)第249章 社會關係(五)第212章 緣分天註定(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