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 禪讓

回來後的百曉生召見了自己的情報官員,查看了最近的情報。

在他離去的這不到兩個月時間,宋朝可熱鬧了。

山東、湖北、雲南等地一一出現了亂象,江南那邊依舊亂的可以,慕容復傾盡了全力,死死的把守着蘇揚兩州,不讓宋兵越雷池半步。

不久前,宋兵也對關中發起了衝擊,可在蕭峰的守衛下,依次把宋兵打退,讓他們無功而返。

當然,若說最大的變化,還是關中的氛圍。在百曉生的計劃下,參謀會議深入關中大地,自上而下,從他這位大元帥到地方縣令,都有一個參謀局,共同參贊政、軍事物,而按照他留下的計劃,關中的休養生息也進行的不錯,大量的物資被下方到農村,隨同一起的還有紮根到農村的學員。

一句話,百曉生的謀劃已經在關中開花,就等着結果了。

京兆府政事殿中,蕭峰很是高興的拍着百曉生的肩膀,道:“二弟,你可算回來了。這些日子,大哥可是忙的腳不沾地啊。”

百曉生微微一笑,道:“大哥,我這麼做也是爲了你好啊。俗話說,大隱隱於市,你這位大俠成了關中老大,就是大隱了。”

“你就亂扯吧。”蕭峰苦笑,“若不是你小子想要出去了,大哥豈會受這個苦?”

搖搖頭,百曉生正色道:“大哥,我跟你說掏心窩子的話。一開始,我也只是打算護衛一方,可到了現在,輪不到兄弟我退縮了。大哥,我希望你幫我。”他一臉認真,眼中也滿是真誠。

蕭峰閉嘴不語,臉有苦澀,道:“二弟,你又不是不知,大哥我不是宋人啊!”

“大哥,宋人、遼人又有何區別?都是人啊!不同的只是大家分屬。你看大宋境內,還不是有許多其他民族。”握住蕭峰的手,百曉生動情道:“大哥,你相信我,兄弟不是爲了當什麼皇帝,我只是想要給大家一個好的生活。而且這次出去我有了想法,我打算廢掉家族式的皇帝,改爲禪讓式。”

“禪讓……”蕭峰驚呼一聲,詫異道:“兄弟,你不會是想要學習三皇五帝吧?”

百曉生點頭,道:“不錯。小弟就是想要學三皇五帝。大哥也知,一個國家,不管開國君主如何精明,他的後代必定會出現昏庸之君,這是家族式皇帝無法避免的。可禪讓式不同,你沒有能力,就無法成爲皇帝。大哥也知道我的參謀部。我初建立參謀部,只是爲了培養人才,可後來看參謀部好用,便想到集衆人之力,共同建造關中。如今看來,非常不錯。我打算,把參謀部一分爲二,化作政事局與軍事局,把軍、政分開。兩者外,再成立一個後勤部,掌管天下物資,制衡兩者。如此,他們誰都不具備了叛亂能力。”

“大哥,你覺得如何?”

蕭峰神色凝重,問道:“二弟,你給大哥說說它們的具體職責。”

百曉生神采飛揚的解釋道:“政事局,就是統管天下政事所在,其內可劃分部堂,把各種功能單一分開,如教育、禮儀、民事、農事、水利等等,各部堂一個部長,兩個副部長,可入政事局,共同商定天下大事。軍事局,便是軍隊代表,商議軍隊之事。而後勤部就是兩者的橋樑與制衡。後勤部掌管天下物資,握着軍隊的咽喉,讓他們沒有叛亂的資本。同樣,他們也掌管政事局的財政,讓他們不可胡來。而爲了平衡政事局與軍事局,後勤部的官員可在兩者中合併而成。”

百曉生細細的解釋着,他總結自己不多的政事經驗,又結合這些日子得來的教訓、總結,歸納了一條自己的朝廷官制。

在這些之外,他還把法律特意拿了出來,以御史掌法,參謀監法,縣令用法,結合成小的三權分立。

總之一句話,百曉生把三權分立用的很徹底,讓三方互不統屬,互相監督。如此可最大限度的杜絕各種貪污犯罪事件,而給百姓一個公平公正的社會。

另外,百曉生還廢掉了奴僕關係,以契約代替,徹底釋放百姓的生產力。

他的這些東西,蕭峰許多都不同,一次又一次的發問,百曉生也不厭其煩的回答,一些他考慮不周的地方也在二人的問答中得到解決。

而最讓蕭峰在意的,大概就是百曉生的民族平等政策了。

這方面,他的主意不多,可對比這裡的人來說,他的辦法還是不錯的,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對軍隊的控制。在少數民族地區,他建議形成以漢族爲主,其他民族爲輔的軍隊,這樣,少數民族沒了軍隊,自然就沒了反叛的資本。同樣的,爲了不讓少數民族有矮人一頭的想法,他還提出建立專門的少數民族部隊,只是他們服役的地方卻不能在少數民族地區。

二人足足談了半天一夜,依舊意尤未足,精神亢奮。

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中,百曉生與蕭峰都在召集官員、參謀部人員,商討的這份大略的可行性與實時性。半月後,參謀部一分爲二,不足人數又從下方政官、軍官中選拔而出,成立了政事局與軍事局。至於二者下屬的部門,就不再一一敘述了。

經過大約三個月的改造,關中官員體制煥然一新,參謀部也遍地開花,在各縣、各鎮正規了起來。而下達到村子中,百曉生卻是利用村中有名望的老者爲村長,選有才幹的年輕人配合下方學員爲參謀,共同管理村莊,謀求發展。

同時,軍隊也完全了新一輪的擴軍、整編,整個關中地區的軍隊被分作三部分,第一部分就是戰兵,是專門的軍隊,有三萬人,直屬大元帥府與軍事局;第二部分輔兵,屬各地軍區,維護地方統治,守護邊防;第三部分,預備役,包裹軍區內的新兵與地方民兵。

戰兵就是一把利刃,他們的存在就是爲了戰鬥,故戰兵一整編好,百曉生就下達了第一個任務——攻佔興元府,即漢中。

以前,百曉生就放出了游擊隊,在興元府、四川等地活動,其他地方也有,爲的就是讓整個大宋亂起來,給關中發展爭取時間。

如今,關中抵定,發展走上正規,游擊隊也多少有了規模,大軍也該動一動了。

在蕭峰的統領下,兩萬戰兵、三萬輔兵直撲興元府,在游擊隊的裡應外合下,漢中大部地方不戰即潰,半個漢中不足十日便被納入關中統治範圍。

其後大軍偶遇波瀾,卻依舊勢如破竹,不足一月,整個漢中便被平定。

百曉生早就有命令,大軍入漢的第一條命令就是掃蕩那些爲富不仁的大地主,對他們不需要客氣。這一點,蕭峰不怎麼樂意,因爲那殺的人太多了。可是,他不樂意也不行,因爲百曉生一路就這麼過來的,他們糧食、財富也都是來自這些大戶人家。

就如明末的李闖,若沒有這些大戶,他的大軍怎麼可能打出“不納糧”的口號。這些大戶的富足,超乎想象。

當然,百曉生也不會把財富來源都集中在這裡,那樣他不成了李闖了嗎?他的辦法就是效仿太祖,把從大戶那裡得來的土地打上國家的烙印,分給農民,而一些人少地多的地方,便組建農場,派專門的人管理。如此,農業就穩了。農業一穩,其他的問題就不再是大問題,百曉生有的是時間發展、規劃。

蕭峰大軍在前面開路,百曉生在後面組織、發展,順帶把後勤部給帶了起來,供應前方大軍。游擊隊策略不錯,率先打入內部,與大軍遙相呼應,可省一半的事。

在兩者的聯合下,蕭峰率領大軍橫掃巴蜀,先後攻佔成都、恭州,西推進到吐蕃邊境,南直達大理建昌,東臨長江,擴地幾千裡,直接把關中大地翻了兩番。

476 分神投影法281 門派養成446 自然之變521 逐鹿之戰(下)041 利益動人心432 善意263 再見楊康213 一劍光華001 百曉生(上)085 蕭峰的師父147 露出的明教441 上古談之混元138 內功254 入天下會581 九鼎之變(三)152 席捲關中大地(二)471 較力072 情049 華山論劍(四)449 完顏氏059 逍遙《莊子》456 天才的傢伙549 封神劫(下)027 全冠清的眼光306 風雲際會(上)039 歸家242 段家子弟236 黃蓉417 六十年前246 大婚044 九陰真經145 花樣武學296 決戰日442 上古談之龍鳳劫322 天下論劍——化簡爲繁250 母蠱(中)350 不速之客254 入天下會521 逐鹿之戰(下)282 請帖與消息038 行俠仗義(三)480 天地不仁,唯自強爾015 比鬥(四)022 劍374 寶藏(上)456 天才的傢伙368 埋伏153 黃裳173 魔教(二)279 刀皇烈500 洞天福地(上)339 殺與不殺113 入敵後171 黑木崖的亂503 妖道115 狠(二)004 不戒威武492 萬里流沙494 威壓西南377 道法528 立道庭432 善意551 孔宣136 九陰真經(二)415 天地秘辛(下)183 建國、滅國162 正邪齊來(三)136 九陰真經(二)054 斗酒424 楊戩已救母046 華山論劍(一)445 盤古159 魔教妖孽319 天下論劍——糾纏不休190 御陰陽五行(三)403 第二次進化363 珠藏九曲263 再見楊康012 比鬥(一)008 變了啊變了562 出路591 魔教(上)579 九鼎之變(一)389 樹精458 和尚廟359 小道消息397 身手再顯534 衆仙(下)550 兵動168 劍之無上(二)258 驚鴻一瞥459 天地震盪223 讖言108 無所不知(一)347 玉璧內的真實(上)284 萬千客280 瑣事039 歸家472 點播猴子023 迴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