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節 滿載而歸

一見吐蕃人企圖逃走,顧不得身處險境,馬周以袖子緊掩口鼻跳出四方館,沿大道緊追不捨。二人一前一後,相距約有十丈左右,相繼消失在夜色中。

吐蕃人斷了一條胳膊,身體重心不穩,又因失血過多,奔跑速度越來越慢。

馬周的情況恰恰相反,雖然掩鼻及時,在四方館內多多少少也吸入少許迷幻香料。來到館外,全力奔跑下,加速呼吸,把體內殘留的香味排出體外,精神越來越振奮,速度也越來越快。

不一會兒功夫,遠遠瞧見前面夜色中有一個斷臂的黑影,逃跑的步伐越來越艱難,似乎隨時倒地長睡不起。

馬周知道自己的功夫不是他的對手,也不與他近距離貼身對戰,貓戲老鼠似的不緊不慢遠遠綴在他的身後,打定主意等他體力精力消耗完後再去撿現成的便宜。

那吐蕃人明白馬周打的什麼算盤,也沒辦法應對。雖然採取一定的手段暫時止住傷口流血,全力逃跑下,血跡仍不斷自體內涌出,跑了一段路就體力不支!馬周又像瘟神一樣跟在身後,絕望如一片陰雲籠罩在他的頭頂。

小半個時辰過去,吐蕃人再也沒有力氣逃跑,一攤泥似的萎靡到牆角,大口大口喘粗氣,神情呆滯面無血色。等馬周離得近些了,那吐蕃人面目猙獰求道:“給老子一個痛快吧,死也不去大唐的天牢!”

“嘿嘿!”馬周得意大笑,然後臉色突然轉變,冰冷地說:“落在我手,還容你討價還價?十幾名通化門府兵。百餘名手無寸鐵的無辜百姓,全部死在你們手上,這筆帳又該怎麼算?”

“狗屁!收起你的滿口仁義道德!打仗哪有不死人的?這是兩國之間相互攻伐的必然代價!”那吐蕃與大唐在文化、風俗、信仰方面全然不同,他當然不贊成馬周的說法。

馬周臉然微變,蕃邦異域之人信奉天竺國佛教思想。與他們講什麼孔孟之道?自己真是眼拙!不過馬周從來沒在爭辯上輸給任何人,當即反脣相譏:“兩國交戰,就應光明正大的宣戰!爲何小偷小摸潛入長安不宣而戰?這算哪門子國家道義?和土匪強盜有何分別?”

“你們不佩!”

“佩還是不佩,不是你一個人說了算。兩國交戰既然必需有人付出代價,那這個人就從你開始吧!”說完,馬周徑直走過去。像拖死狗一樣把吐蕃人往回拖。

吐蕃人臉上滲出豆大的汗滴,全力軟綿綿沒有一絲力氣,只好任由馬周擺佈。

天色徹底黑了下來,馬周深一腳淺一腳往回走。走出不到一里地,迎面闖過來十幾個巡夜的斥候。手裡打着火把,在夜色裡看得很清楚。

“前面的人站住!”一名夥長髮現馬周手裡拿一把明亮的藏刀,臉色大變,迅速闖過來把馬周包圍起來。

吃力拖着吐蕃人艱難走着,馬周心裡正在尋思要是有人幫忙就好了。突然遇到查夜禁的斥候,心裡大喜。斥候相當於日後的城管和片警,權力不大態度卻非常蠻橫,千萬不能給他們好臉色。

馬周啪的一聲把吐蕃人摔在地上。拎起衣服罵闖過來的斥候說:“睜大你們的狗眼給我看清楚!我乃殿中侍御史!受皇帝陛下的命令,專職調查通化門妖僧作亂的案子!好不容易拿獲兇手,正準備拖回刑部受審!你們把我包圍起來想幹什麼?你們與這妖僧難道是一夥的?難道也想被誅滅九族死無全屍?”

“啊!!!”

一幫斥候大眼瞪小睜。藉着火把仔細分辨,馬周穿的果然是侍御史的青色官袍。大唐官員的服裝有明文規定:皇帝穿黃袍,三品以上官員穿紫袍,五品以上穿紅袍,七品以上穿青袍,七品以下穿綠袍。百姓則穿白色衣服。

如成語“紫氣東來”指帝王之氣,便是說帝王穿紫色的衣服。某人突然提升名聲大躁。便稱他“大紅大紫”,在唐朝是三品官以上和五品官以上穿的紫紅衣服。用這種顏色代表地位和官職。而“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中的“白丁”,就是指穿白色衣服的男丁。

馬周穿着青色衣服,雙方距離遠時在夜色中看不清楚,等走到近處,那幫斥候借燈光一照,看清楚馬周的衣服顏色,不由自主後退幾步。他們也知道前幾天在通化門,確實發生妖僧行兇的大案。朝野震動,議論紛紛。據坊間百姓說,陛下下令,一定要把作案的人拿獲歸案,沒想到今晚在這裡遇上了辦案的御史!

“看什麼看?瞎了狗眼還是怎的?沒看我一個人拖這妖僧非常吃力?還不過來幫忙?事後稟明陛下,少不了你們的好處!”馬周怒罵那幫斥候。

不論任何人,只要犯夜禁,統統拿入大牢。按大唐律規定,犯夜禁者輕則流一千里,三年不許回家;重則按叛逆處理,後果非常嚴重。

藉着李世民聖旨的威風,馬周不僅不怕他們,反過來臭罵他們一頓,一下子把他們罵懵了!

他們一起商量,按大唐律把二人逮起來,影響辦案進程,陛下一發怒,後果很嚴重!主動出手幫忙,如馬周所說,事後有功受賞!權衡其中利弊,他們放棄逮捕二人,七手八腳從馬周手裡接過去,擡着吐蕃人往四方館趕。

馬週一身輕鬆,隨在斥候身後笑樂了。

回到四方館,一幫人還躺地上昏迷不醒。

馬周命令斥候把一百餘人吐蕃人四肢全部綁結實,又打一些水,噴在所有人臉上。

大唐府兵慢慢醒轉,迷迷瞪瞪不知爲何睡在地上。吐蕃人甦醒以後,嘴脣緊閉,牙關緊咬,任憑怎麼問,就是一言不發。

李道宗和戴胄醒後,還處於迷茫之中,馬週一個人做決定,讓斥候帶來幾十輛囚車,把吐蕃人裝入車內,押入刑部大牢。之後,才把李道宗和戴胄送回家中。身受迷香的府兵,不得不打起精神隨囚車回到刑部。不然的話只能躺在四方館露天睡到天亮,若他們私自回家,半道上遇到其他斥候巡夜吃不了兜着走。

李道宗和戴胄清醒過來,三個人連夜輪番上陣,對一百餘名吐蕃人嚴加審問。可是那幫人打死也不吐露詳細情況,把想到的酷刑用盡,體弱的幾個人被折騰得一命烏呼,也沒問出個結果。

這時早朝時間到了,三個人一宿沒睡,帶着滿身疲倦,拖着沉重步伐,一肚子複雜的心情,趕到兩儀殿面見李世民。

第47節 雙料忽悠第186節 事了拂衣去第73節 化敵爲友第28節 開門見紅第47節 雙料忽悠第177節 減法第155節 金童玉女第102節 道袍飄飄第21節 念念不忘第178節 焦點第112節 縮頭烏龜第138節 赤誠相見第73節 化敵爲友第42節 靈魂飛昇第30節 活潑的玫瑰第169節 木牛流馬的啓示第6節 借刀殺人第22節 刺探第6節 借刀殺人第111節 血雨腥風第24節 一雙繡花鞋第95節 別開生面第43節 讀天書第144節 考較第32節 投送懷抱第149節 開發礦山第22節 刺探第110節 好粗的腿第72節 掌櫃聽房第167開藥第151節 避暑第59節 眼都紅了第152節 大明宮第171節 道德經第122節 喝酒撒潑第138節 赤誠相見第122節 喝酒撒潑第186節 事了拂衣去第123節 解甲歸田第173節 對決第148節 高人第55節 要命的酒席第98節 一波未平第71節 敲竹槓第184節 誅心殺第43節 讀天書第144節 考較第33節 殺人不見血第147節 地下水工程第34節 走馬燈第126節 枯木盤根第142節 護犢子第169節 木牛流馬的啓示第147節 地下水工程第123節 解甲歸田第76節 狗男女第89節 過山車第170節 馬拉火車第153節 祛疾第32節 投送懷抱第105節 英雄落淚第175節 虛僞的儒家第146節 新龍椅第150節 竹躺椅的象徵第163節 十八學士第165節 奪鏑第41節 純屬意外第3節 真相第80節 意外的戰鬥第59節 眼都紅了第108節 一鳴驚人第8節 奇怪小娘子第103節 恍惚如夢第170節 馬拉火車第175節 虛僞的儒家第179節 爭執第6節 借刀殺人第97節 火爆混戰第48節 一波三折第129節 滿城風雨第1節 血火山村第66節 交椅之變第27節 夜半怪異聲第77節 馬跳鍋第70節 真真假假第145節 重操舊業第139節 奉旨完婚第155節 金童玉女第50節 學霸第135節 與人分享第16節 第一桶金第2節 虎跳崖第18節 兩隻活寶第32節 投送懷抱第38節 文人決鬥第23節 必有迴響第32節 投送懷抱第56節 誰下的手第142節 護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