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全能太守

九月的黃昏來得總是很快,還沒等田野上空被日光蒸發起的水氣消散.太陽就落進了西山。山谷中的嵐風帶着濃重的涼意,驅趕着白色的霧氣,向山下游蕩;而山峰的陰影,更快地倒壓在村莊上,陰影越來越濃,漸漸和夕陽的殘黃色混爲一體。

岳雲此刻正押着車隊行進在通往蔡州的路上。從濠州出來後,這一路之上倒是無驚無險,就算偶有幾撥山賊路過,看到他們這支從頭到腳都充斥着殺氣的精銳之師,都不禁敬而遠之。

岳雲騎在馬上,正思索着這趟經歷。

這次去楚州借糧,原本以爲是件小事,借不借得到,都應可以在一個月內返回。結果哪曉得遇上了這麼多事情,現在已是九月初了,當初曹公公寬限的一個月期限已經過了。雖然自己之前曾提醒過岳飛分批撤離一些老弱病殘之兵,這樣好歹也可以稱正在撤退之中,避免給秦檜一個違抗軍令的口實。只不過自己不在,也不知道岳飛認真照辦沒有。

唉,還好金使蕭毅已經被我殺了,趙構和秦檜就算要和談,也總得等金人重新指派一位使者吧。而且金人必將爲此震怒,提出的條件必然苛刻,恐怕他們也未必敢輕易答應了。岳雲心中暗想。

就在這時,關鈴卻在他身邊輕聲說道:“大公子,蔡州到了!”他的聲音中帶着一股喜悅之意。

岳雲擡頭一看,只見一座破破爛爛的城門出現在了自己眼前,城門上有着“蔡州”兩個石刻大字,只不過亦是破損嚴重。而城樓上站的兵丁卻是精神飽滿,氣勢與之前經過的壽春、濠州等城的士兵大不一樣。

“總算回到我們岳家軍的防區了!這下也可以放鬆一下了。蔡州的留守好象是孟邦傑吧。一會讓他派人幫我們看守好糧車就行了!”牛通在馬背上伸了一個懶腰,這幾天晚上他都在和岳雲、關鈴輪流值夜,實在十分疲倦。

“嗯,從蔡州北上,就算步行,亦只需十日就便可抵達朱仙鎮,這趟借糧行動,咱們算是成功一大半了。”岳雲心情也比較輕鬆,對身邊衆將道:“大家今晚好好睡個覺,明日再早點起來趕路吧。”

這時,在蔡州城的城門口,孟邦傑已趕來迎接。見到岳雲等人後,口中直稱:“後軍副統制、蔡州留守孟邦傑,見過大公子。末將迎接來遲,還望大公子恕罪!”

岳雲打量了一下這孟邦傑,只見他留着一臉絡腮鬍子,皮膚黝黑,身板倒是十分結實,國字臉,鼻直口方,一副標準的武將形象。他身上穿着一身亮麒麟鎖子鎧甲,胸口中央還有一個明晃晃的護心鏡。

岳雲微微一笑道:“孟將軍太多禮了,我們原本就是突然來到的,事先並未通知將軍,將軍何必自責呢?”

孟邦傑嘆道:“其實斥候早在半個時辰前就已通知了末將,稱大公子一行車隊已經到達離城三十里的地方。只是末將忙於處理一起民事糾紛,所以未能及時出迎。待處理完畢後,才聽聞大公子已經到了城外,這才連忙前來迎接。唉,這調解民事糾紛之事,還真不是我們這些武將幹得來的!”

岳雲一聽,便有些驚奇道:“處理民事案件,理應是地方通判之事,孟將軍如何幹起這事來了?”

孟邦傑聽聞後,卻是一臉愁眉苦臉地說道:“大公子,蔡州可是俺們三月前才收復的城池啊,地方官吏都還未到位,我這留守可是兼了太守、知府、通判、主簿的事務,實在忙得頭昏腦脹了。我正想請大公子爲末將在元帥面前美言幾句,讓俺老孟還是上前線打仗去算了,別當這什麼留守了。”

岳雲這時才恍然大悟。孟邦傑指引車隊到府衙大院內停歇,然後開始安排岳雲等一行人的食宿,忙得團團轉。

不過就在此時,卻聽到“咚、咚、咚”轟隆隆的巨響,那府衙前的“喊冤大鼓”竟被人猛力敲響了。

“哎!又有人告狀了!”孟邦傑對岳雲嘆道:“我這兩月來最怕的就是這鼓響,那些民間瑣事,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最是難斷,而且很頭痛的是,末將只能算是勉強識字,對於大宋律例是一概不知,幸得從城內找了兩名中過秀才的書生,臨時聘爲師爺,纔算勉強可以應付。”

頓了一下後,他又說道:“大公子,你就先歇息一下,我且去前面衙門斷案。”

岳雲到這時代後,還從未見過擊鼓升堂斷案的場景,心中也是十分好奇。便順口說道:“孟將軍,要不我也陪你去看看如何?”

“大公子也要去?那太好了!”孟邦傑心中頓時一喜,心道大公子好歹是識字的,見識總比自己強點。

當下,兩人便快步趕到了衙門堂內。孟邦傑立刻端坐在堂內的正座上,頭上還有明鏡高懸的牌匾。但他頭戴的卻是一頂黑鐵精鋼頭盔,身上穿的還是那身亮麒麟鎖子鎧甲,看上去滑稽不已。

岳雲有些忍俊不禁,笑着問道:“孟將軍,你就這身打扮審案啊?”

孟邦傑也是苦笑道:“唉,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最開始時,我也是覺得有些不倫不類的,換了衙門內存放的通判官服,穿戴齊整了去審案。但只幹了幾天就實在堅持不下去了,每天光換衣服的時間都要擔擱不少,知府是一套衣服,通判也是一套,防禦使又是一套……所以後來我也懶了,就穿盔甲算了。開始百姓也覺有些不習慣,但兩個月下來,亦慢慢適應了。”

他此時吩咐下人在自己左側給岳雲也擺了個座位。岳雲坐下後,卻發現在孟邦傑的右邊,亦放了一張椅子。

他開始還沒弄清楚這是怎麼回事。但片刻之後,只見一名身着長衫,四十餘歲的文士一路小跑地進來,坐在那張椅子上,岳雲纔回過神來,原來這人就是孟邦傑之前提到的兩位師爺中的一位。

岳雲暗自好笑,他再看看了兩側站立的衙役,也是個個身披精鐵鎧甲,手拿紅木水火棍,明顯就是軍中的士兵拉來湊數的,看上去倒比正牌的差役更要殺氣騰騰一些。

這時,一名衙役已經將原告帶了上來,這原告是一名穿着青底竹花紋錦衣的公子哥兒,手中拿着一把摺扇。年約二十七八歲,雖然衣着整潔,卻是腳步輕浮,加之臉上隱約帶着股邪氣,讓人感覺有幾分紈絝子弟的印象。

———————————————————————————————

新的一週到了,希望在大家的支持下,讓本書有個好的成績,這樣新晨也就有動力把波瀾壯闊的後續情節寫得更好。

第185章 月漓的本領第449章 臨安朝貢第705章 金軍來襲第256章 青龍逞威第822章 中華帝國的體制第186章 潛入府衙第823章 洞房花燭夜第329章 請君入甕第450章 舞女比武第830章 收了成吉思汗的母親第497章 以水制勝(下)第386章 黃龍府第600章 乾坤初定第72章 二女相爭第567章 晉封漢王第64章 海上之盟第484章 江淮防線的崩潰第713章 岳雲遇刺第379章 皇宮中潛伏的危機第448章 營救岳飛的計劃第753章 曼德勒攻防戰(四)第8章 初見張憲第700章 穎昌淪陷第203章 鞏家莊之行第568章 飄雪閣的聚會第662章 臨安的怪事第376章 合作協議第13章 四處借糧第225章 朝廷的商議第640章 占城降伏第475章 臺灣軍事學院第338章 立足臺灣第413章 潼關之戰(四)第582章 朱熹的見解第131章 完顏雍的決策第698章 張憲的重大進展第792章 完顏亮的垂死掙扎第729章 辛棄疾的奪權方案第762章 三路北伐第259章 聽雨軒的花魁第505章 風香亭的談判(上)第389章 岳飛北伐第756章 假途伐虢第243章 混亂的臨安城第332章 薜源相投第687章 宋金大海戰(五)第153章 谷中遇險第802章 中京事變第348章 大央嶼海戰(中)第7章 要人不要錢第448章 營救岳飛的計劃第689章 艱難的決擇第592章 風暴的前奏第428章 打進皇宮去第746章 逃跑無望第630章 黎元雄中伏第759章 插手日本內戰第257章 清風樓四兄弟第13章 四處借糧第307章 邀請參賽第669章 南洋的戰事第824章 剿滅蒙古的方法(上)第25章 初次交手第114章 銀鈴公主第790章 銀鈴公主當使者第495章 初戰橫山(下)第296章 攻島計劃第106章 宴會驚變(中)第410章 潼關之戰(一)第617章 宣判結果第162章 決戰小商河(三)第273章 殿試(上)第591章 火槍賣還是不賣?第274章 殿試(中)第536章 初戰巴東(中)第261章 皇儲之爭第579章 完顏亮的要價第162章 決戰小商河(三)第86章 襲殺蕭毅(下)第215章 朝廷的決議第188章 連續民變第59章 楊月的困境第797章 金國投降第263章 李清照的邀請第51章 壽宴開始第239章 葫蘆谷之戰(八)第524章 彭澤之戰(一)第307章 邀請參賽第740章 大漢的人事安排第240章 葫蘆谷之戰(九)第399章 引發嫉恨第539章 再戰巴東第343章 新型風帆第249章 新的聖旨第237章 葫蘆谷之戰(六)第455章 酒樓混戰第26章 守城部署第661章 與遼國的北伐同盟第55章 冤家路窄第158章 分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