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秦檜的詭計

秦檜善於察顏觀色,自是看出了趙構的擔心。

他臉上露出一絲陰霾的笑容,接着說道:“官家,岳飛口口聲聲稱他之所以極力主張北伐中原,收復河山,乃是爲了解救在金國治下的百姓。而此次這麼多中原的百姓來臨安請願,也是因他一直抗令不遵,滯留朱仙鎮不歸所致。眼下行營後護軍駐地周圍的百姓越積越多,如再緩些時日,恐怕百姓數量還得再多一倍。所以,官家下旨要他安置百姓,諒他也不敢推脫。否則,搏取名聲的好事他來做,安置百姓的苦差官家來幹,豈有如此便宜之事?如若他堅持不接這項工作,那大家亦可看清岳飛的真實面目,與他平日聲稱愛民如子的言詞相較,豈不是表裡不一,僞善實惡?”

秦檜的話深深打動了趙構的心,尤其是那句“搏取名聲的好事他來做,安置百姓的苦差官家來幹”的話讓他大爲震動。

想到還在皇宮門口守候着的百姓,他就是氣不打一處,心道:難道以爲朕就不想北伐中原,就愛落個偏安東南的局面嗎?這一打起仗來哪裡都要用錢,多收復一塊土地,就要多安置那麼多百姓,還要駐紮軍隊,委派官吏,修復道路、城池。這岳飛,真是不當家不知柴米油鹽貴。

想到這裡,趙構便終於下定了決心,於是點了點頭道:“朕准奏,就如秦相所說,由岳飛來安置百姓吧……這旨意就煩請秦相來草擬了,時間就再給他……給他三個月吧,容他於十一月底前,將百姓遷回我大宋安置!諸卿可有異議?”

衆大臣聽聞後,哪還敢有什麼異議,唯恐出言反對,一不小心就將這苦差事攤上了,於是全都異口同聲道:“官家聖明!”

“既然無異議!那就散朝吧!”趙構說罷便起身,在兩名太監的伴隨下向皇宮內走去。

“恭送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衆大臣一起躬身齊聲道。

不過此時秦檜沒注意到,在他身後不遠處,剛剛發過言的戶部侍郎薜弼臉上卻露出了一絲不忍的神色。

臨安城內悅來客棧。

王童正在和張擇端下圍棋,王童執黑先行,以星·小目開局,而張擇端則執白以三連星相對,兩人很快在棋盤東南角廝殺得不亦樂乎。眼看黑棋就要失敗之時,張澤端卻突然拈起棋子,出人意料地打入到了中腹一帶原屬黑棋的地盤,讓王童只得回救,雖然左堵右截,卻仍是讓白棋在中腹做活了一大塊,使得原本優勢的局面,頓時轉爲劣勢。

張擇端微微得意地輕撫長鬚道:“年輕人啊,就是容易衝動,只盯到東南角,沒注意到自己中腹還如此薄弱,被我趁虛而入就瞬間崩盤了。”

王童臉有慚色,低着頭道:“張先生教訓得是,在下是有些忘形了!”

就在此時,一位中年文士卻欣喜若狂地衝進來大叫道:“張先生,王先生,官家派一位公公到客棧來了,說對我們請願的事已作出了決定!”

“哦?這麼快?”王童和張擇端一聽都是大喜,他們原本以爲真的要等到三天後纔有結果的。

這時,一位鬚眉皆白的老太監,在四名禁衛軍的陪同下,拿着一卷黃色絲帛包裹着的卷冊,走進了兩人的房間。

那老太監進來之後,用公雞似的嗓子叫道:“哪位是張擇端?”

張擇端連忙上前,一臉激動地說道:“在下便是,敢問公公,官家可有什麼決定?”

那老太監瞥了王童一眼,微微一笑道:“本座只是向張先生傳一道口喻,官家已決定任命岳飛爲荊襄安置使,加封太子太保之銜,全權負責中原百姓的安置之事,並由府庫中撥出一筆專款,以及一批官糧,送往朱仙鎮交由岳飛專斷。本座亦將一同趕赴朱仙鎮向岳飛宣旨。”

“官家聖明!大宋中興有望啊!”張擇端感動得老淚縱橫,又跪下向着皇宮的方向恭恭敬敬磕了三個響頭。

王童聽聞之後開始也是驚喜交加,但後來卻覺得有些不對。官家怎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籌措到如此多的糧食金錢?他到臨安來後,可是專門託人打聽過朝廷現在的財政狀況的。

於是,他急忙問道:“敢問這位公公,可知朝廷撥給我們中原百姓的專款和官糧有多少呢?”

那太監聽後卻是將臉一板道:“這些可是朝廷機密,怎麼能隨便向你們透露呢?就是本座也是不知的!本座馬上就要出城去前線宣旨,兩位如還有事相詢,可憑此令牌直接找秦公相詢問。”說罷,將一面銀白色的玉牌交給了張擇端。

王童正待再問,張擇端卻怕他出言不遜,得罪了這位太監,接過玉牌後連忙向他急使眼色,讓他勿要再問。

隨後,那太監方冷哼了一聲,在張擇端的恭送聲中走出了客棧。

待那太監走後,張擇端方責怪王童道:“王賢侄,你怎可和宣旨的公公如此說話,也不怕得罪人。”

王童有些急道:“張先生,在下覺得有些不對勁啊。朝廷現在財政拮据,就連皇宮中的內耗都減少了許多,這在臨安幾乎無人不知。但官家何來這樣一筆專款和官糧安置二十多萬百姓呢?”

“這……”張擇端聞後,也覺是個怪事,輕撫了一下三綹長鬚,正在思量之時,卻聽王童大叫道:“有辦法了!”

“王賢侄有何辦法?”張擇端連忙問道。

“剛纔那位公公不是說他馬上就去朱仙鎮向嶽元帥宣旨嗎?我想,那些官糧和銀錢應該是和他一起押運到朱仙鎮去的吧。”王童說道。

“這倒大有可能。”張擇端聽罷也微微點了點頭。

“那我現在就去看看!”王童丟下一句,轉身就往樓下奔去。

“王賢侄,等等我!”張擇端也覺不放心,又怕王童衝動,也跟了上去。

臨安城的北門處,大約一千名禁衛軍正護送着一輛接一輛的大車出城,城上雖然蓋着一些白布,但從縫隙處仍然可以看出裝載的是一袋袋糧食。

“一輛、二輛、三輛……”王童躲在城門旁的一個賣糖葫蘆的小販身後悄悄數着這些大車。

“王賢侄,數清楚了沒有?”張擇端也站在他旁邊急切地問道。

“數清楚了,一共五十輛裝糧食的大車,還有一輛大車看來裝的東西不多,但行進起來卻看出很沉,估計應該是裝銅錢的車。”王童臉色微變道。

“這一輛大車只能裝一百石糧食,這五十輛大車,估計也就五千石糧食頂破天了,一輛半滿的裝銅錢的車,也最多不過十萬貫銅錢。這點錢糧完全是杯水車薪啊!”張擇端嘆道。

“糟了!這點錢糧的話怎夠嶽元帥安置百姓啊?”王童一拍腦門,大叫不好。

“唉!看來我還得去跟秦相再說說,儘量想辦法多要點錢糧纔是!”張擇端也是一臉愁色,握緊手中的白色玉牌唉嘆道。

“這樣吧!我現在立刻趕回去通知嶽公子和嶽元帥,讓他們早作準備。”王童當機立斷道:“張先生,您就繼續留在這裡跟官家和秦公相多磨磨,看能不能讓他們再拔點下來!”

“嗯!好吧!看來咱們這個請願團還暫時解散不得。”張擇端這時才終於體會到岳雲叫上那些商人有多大的作用了。

他們這兩百多人在臨安這麼多天,食宿、印刷、講演、發放資料,製作標語等等,花的錢可着實不少。如果真的象他原先設想的那樣,恐怕走不到臨安就餓死了。

這嶽公子智勇雙全,見識不凡,以後幾十年可是我大宋的棟樑啊!張擇端心中感概道。

第220章 改變歷史的決策第563章 宋遼談判第551章 九嶺鎮之戰(二)第563章 宋遼談判第333章 楊月的心思第454章 陰謀與騙局第233章 葫蘆谷之戰(二)第74章 重返楚州第715章 開刀取子彈第792章 完顏亮的垂死掙扎第203章 鞏家莊之行第113章 負荊請罪第740章 大漢的人事安排第128章 攻入汴京第684章 宋金大海戰(二)第313章 僞造國書第177章 牆倒衆人推第396章 高麗劇變第289章 雨柔失蹤第32章 一項美差第771章 新的盟友第537章 初戰巴東(下)第660章 江南時報第814章 大決戰(上)第677章 金國的反應第130章 讓人頭疼的公主第653章 抓捕吳東林第84章 臨安來人第630章 黎元雄中伏第499章 焦頭爛額的完顏亮第334章 終於捅破了那張紙第174章 白家的秘密第568章 飄雪閣的聚會第96章 喊冤的蘿莉第108章 同歸於盡第427章 漢城危機第13章 四處借糧第351章 臺灣的管理體制第513章 清風茶樓第598章 皇宮劇變第698章 張憲的重大進展第76章 預談判第749章 兩面夾擊第31章 各有算計第549章 涪江之戰(下)第540章 巴東之戰(上)第99章 東漂之女第201章 走上正軌第484章 江淮防線的崩潰第325章 回到水師第729章 辛棄疾的奪權方案第97章 救人也要講究技巧第238章 葫蘆谷之戰(七)第383章 擔任赴金副使第703章 拯救大帥岳飛第586章 各方逐力第729章 辛棄疾的奪權方案第571章 黃秀麗的逆推第633章 第一道關隘第468章 攻佔河內第383章 擔任赴金副使第510章 趙琢登基第787章 紅貓和嶽小釵伏誅第355章 出使日本第303章 李師師復出第95章 美女與玉佩第564章 原來是一位女皇帝第433章 元府赴宴第549章 涪江之戰(下)第155章 赴遼廷議(下)第296章 攻島計劃第122章 百姓衝營第770章 處心積慮的秦檜第715章 開刀取子彈第699章 嶽霖之死第776章 燕京的屠殺事件第681章 金軍的空城計第742章 蒲甘王國的異動第238章 葫蘆谷之戰(七)第399章 引發嫉恨第476章 老丈人的心思第662章 臨安的怪事第741章 日本問題第787章 紅貓和嶽小釵伏誅第798章 完顏亮的最後瘋狂第603章 万俟卨惹的禍第287章 帳薄的問題第95章 美女與玉佩第419章 救出韋太后第682章 陷入僵局第11章 朱仙鎮?難民營?第285章 張恆的反撲第254章 生死狀第599章 兄弟反目第191章 收網了第825章 剿滅蒙古的方法(下)第760章 二妃爭後?第590章 岳飛和李清照的婚禮(下)第429章 皇宮立威第44章 新式柺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