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8章 飄雪閣的聚會

走出皇宮之後,劉子羽卻沒有立刻上馬車,而是向王居正和何鑄作了個古怪的手勢,然後才上了馬車,向大街上行去。

馬車徐徐開動,王居正和何鑄的馬車也沒有回家,而是載着主人徑直向飄雪閣開去。

作爲臨安四大青樓之一的飄雪閣原本是吳健春的產業。但金軍南下時,吳貴妃、張貴妃等一干宮中嬪妃皆被好色的金國皇帝完顏亮抓走。吳健春自覺失了靠山,再在臨安混下去,不免有些心中不安。聽聞朝廷正大力開拓遠洋貿易,尤其是鼓勵海商探索前往大食、威尼斯、神聖羅馬帝國、法蘭西、英吉利等地的航線。便將飄雪閣掛牌出售。

而劉子羽則趁勢購下了這間青樓。除了利用其牟利外,還將這裡作爲自己等一干清流聚會商議的場所。

剛纔在皇宮門口的手勢,便是示意要何鑄和王居正一起去飄雪閣商議。

進入飄雪閣的大院後,王居正和何鑄才發現在院內的廣場上,已經停着數十輛馬車,看這些馬車的樣式和裝飾,都顯是大有身份地位之人。兩人不禁暗自心驚,看來劉子羽召集了不少人,必是要圖謀什麼大事了。

兩人下了馬車,立刻便有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妓女上來逢迎。隨即,便引着他們七轉八轉,到了一間很大的廳屋內。

現在這裡面正端坐着一名中年武將,他留着短鬚。身板硬朗,穿戴着一身鎧甲,正是前四川宣撫使吳璘。

而在這廳屋內還沒有別人,估計先到的那些人已經在和飄雪閣的姑娘們快活去了。

何鑄和王居正連忙上前和吳璘寒噤。心中暗忖,連吳璘也來了,看來劉子羽要準備進行什麼大事了。

觀察了一下四周後,何鑄方撫着鬍鬚說道:“早就聽說飄雪閣是個銷魂之處。而且還能日進斗金。難怪劉大人將所有家產變賣,也要湊足錢來買下這飄雪閣……果然眼光高明山明。”

“唉,當時末將也想買的。只是實在湊不足那麼多錢。現在何大人聽聞高居監察部長一職,想必比吳某一身閒暇好得多吧?”吳璘滿臉堆笑着寒暄道。

何鑄一聽,不禁苦笑着擺擺手道:“真是讓吳將軍見笑了。監察部的實權乃在副部長王童手裡,老夫不過是個擺設而已。”他苦笑着擺手道。

王居正亦是痛心疾首地說道:“老夫和何大人也就罷了,下官還真爲吳將軍不值。吳將軍好歹也是立下赫赫戰功的名將,論地位、論資歷皆不比那岳飛差。正是因有吳將軍在,才保得四川平安,讓金遼韃虜無法南下。可將軍這樣的有功之臣,竟然被岳雲棄之不用。反將自己的一干無才小人提拔重用。實在讓老夫爲將軍鳴不平啊!”

何鑄聽聞之後,連連點頭道:“這岳雲挾驅逐金人之功,入主臨安,依仗兵權。挾天子已令諸候,大權獨攬。假勤王之名,行董卓之事,胡亂修改祖宗之法,讓自己的一干親信心腹、妻子兄弟擔當要職。實乃國之禍害,不得不除啊!”

這兩人在吳璘面前一唱一合。吳璘卻是不動聲色,嘆息道:“可惜本將的兵馬已經全被岳雲收編,無能爲力了!”

王居正聽罷一愣,出言試探道:“吳將軍不是還帶了八百親兵過來嗎?聽說皆是一以當十,經過血戰歷練的精銳啊!”

吳璘眯起眼睛。卻是淡淡道:“以本將這點人馬,和岳雲在臨安的數萬大軍去火拼,無異於以卵擊石……”

王居正忙道:“吳將軍此話差矣,我等身受皇上厚恩,在此關鍵時候,怎能明哲保身,置身事外呢?”

何鑄也一邊點頭,一邊憤然地說道:“嗯,說起來這幾個月,官家還真受了不少委屈。堂堂一國皇上,竟然被軟禁在皇宮之中。我等入仕十餘年的朝廷命官反而要聽從一幫武夫的指揮。若是放在從前,這簡直就是無稽之談。”

王居正亦是乾咳了兩聲,假意勸道:“咳、咳!何大人還是看開些吧。現在可是亂世,亂世之中有兵就有權。皇上、朝廷都離不開武將的支持。自太祖朝以來,一直預防的藩鎮之亂,眼下算是漫延到中央朝廷來了。現在皇帝廢立,朝中決策,大臣職位,皆要那嶽逆點頭才行。實與當年三國時期的董卓、曹操無異啊!”

聽着兩人一唱一和,吳璘卻是依舊不動聲色。暗忖這幫文人想造岳雲的反,恐怕這輩子是不行了。岳雲這小賊做事心狠手辣,又手握重兵,有槍有炮。這些文人莫非想做詩罵死他嗎?

如果不是因爲自己在臨安全無根基,又深受岳雲一派之人忌憚,他纔不想來參予這趟混水呢。

等會看看吧,如果這幫人的確無法成氣,自己就趕快找個機會辭職閒暇在家算了,免得引起岳雲的疑心。吳璘心中想道。

於是,他微微一笑道:“不知道兩位大人是說的哪位官家?是當今聖上還是太上皇啊?”

“當然是被嶽逆稱爲的太上皇了!老夫及朝中一干大臣、武將,誰不是官家一手提拔而來的?”王居正一臉慷慨激昂地說道:“那趙琢只是嶽逆立的一個傀儡而已,之前當皇子時就只知提籠架鳥,鑽營青樓,哪裡關心過什麼軍國大事?這樣一個無能之輩,我等正會甘心擁他爲帝?”

何鑄也在一旁附和道:“是啊!何某想,那嶽逆之所以能拋棄前嫌,力推此人爲帝,而不從太祖的後人中另選賢能爲帝。必是覺得,趙琢能聽其擺佈,不會反抗。以便他獨攬大權。所以,此軟弱無能之輩,怎配當我大宋皇帝?在何某心中,我大宋的皇帝,依然是高宗皇帝!”

這兩人說得是慷慨激昂之極,吳璘卻依然和他們打着哈哈,既不表示同意,也不表示反對,不置可否,只說自己來此地只是和一干老友碰碰面,聊聊風花雪月之事,對於軍國大事,他已心灰意冷,不想再提。

就在王居正和何鑄打算再勸勸吳璘時,卻聽門外傳來劉子羽的聲音:“官家,這邊請!”

“什麼?官家來了?”門內三人皆是大驚失色。RQ

第128章 攻入汴京第437章 南宋劇變(上)第234章 葫蘆谷之戰(三)第573章 帝王心術第386章 黃龍府第587章 兩拔宋使第670章 南洋的治理方案(上)第631章 威脅利誘第283章 水戰名將李寶第551章 九嶺鎮之戰(二)第140章 汴京之戰(七)第287章 帳薄的問題第563章 宋遼談判第105章 宴會驚變(上)第315章 危險一刻第25章 初次交手第558章 九嶺鎮之戰(九)第482章 完顏亮南侵第6章 拜會曹公公第329章 請君入甕第504章 宋金之間的首場海戰(五)第443章 臺海大戰(上)第607章 引發圍觀第791章 愛恨情仇第745章 動盪的蒲甘第208章 驛站驚變第458章 危險時刻第190章 將計就計第445章 臺海大戰(下)第151章 秦熺回京第751章 曼德勒攻防戰(二)第324章 大賽結束第464章 海外都護府的體制第35章 楚州的逆流第434章 席間驚變第446章 出兵決議第27章 攻城計劃第285章 張恆的反撲第21章 戰爭來臨第630章 黎元雄中伏第408章 臨安廷議第126章 韓常的對策第719章 趙琢的篡權大計(中)第716章 陰謀與角逐第113章 負荊請罪第181章 秦檜的陰謀第419章 救出韋太后第622章 趁你病,要你命!第763章 金國的困局第745章 動盪的蒲甘第60章 反擊第731章 不平凡的一夜第361章 鹿兒島海戰第322章 詩詞較量(上)第520章 三國內部的混亂局面第266章 雲雍再會第7章 要人不要錢第158章 分兵第636章 德蘭之戰(上)第236章 葫蘆谷之戰(五)第230章 應對之策第752章 曼德勒攻防戰(三)第532章 吳璘的對策第266章 雲雍再會第308章 臨安花魁大賽的運作第200章 万俟卨的毒計第135章 汴京之戰(二)第408章 臨安廷議第620章 抵達河內第275章 殿試(下)第320章 李師師的魅力第311章 以利動人第537章 初戰巴東(下)第741章 日本問題第630章 黎元雄中伏第314章 遇刺第537章 初戰巴東(下)第410章 潼關之戰(一)第747章 魏勝請戰第569章 趙構現身第570章 暗藏殺機第305章 商場如戰場第800章 大爆炸第514章 六親不認的万俟卨第155章 赴遼廷議(下)第245章 千鈞一髮第724章 元榮的伏擊第623章 強渡紅河第139章 汴京之戰(六)第759章 插手日本內戰第813章 大戰決開始了第29章 突襲泗州第149章 一路攀爬第651章 万俟卨的發現第45章 催命的《紹興和議》第136章 汴京之戰(三)第567章 晉封漢王第29章 突襲泗州第496章 以水制勝(上)第136章 汴京之戰(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