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7章 國有疑難可問誰

第517章 國有疑難可問誰

“王惟中,你放肆!”

幹清宮內,見王回居然彈劾皇帝,亦失哈立馬站出呵斥,但朱高煦卻擡手製止了他的呵斥。

此刻的李冕、顏延二人已經被王回的這一番操作給弄得目瞪口呆,站在朱高煦身旁的朱瞻壑也重新審視起了王回這個人。

他暫時還不明白王回這是在幹嘛,在他看來,王回這完全就是取死之道。

這並不奇怪,說到底他也不過才二十六歲罷了,而王回卻已經步入不惑之年。

二十年的官場沉浮,加上王回本身自己的能力與才幹,能與他打擂臺的人並不多,不然楊榮、楊溥也不會在內閣被王回壓着一頭了。

在朱高煦擡手勒止亦失哈後,宮殿內瞬間陷入了一片死寂,衆人的腦子也飛速運轉,不斷在猜想王回這番舉動爲了什麼。

一字時後,顏延、李冕、朱瞻壑三人還沒想通,亦失哈則是有了眉頭,唯有朱高煦在片刻錯愕後便洞悉了王回的想法。

王回原本的想法就是憑藉自己還能收拾江南貪官污吏來讓皇帝保住他,但是隨着顏延和李冕對他反撲,而朱高煦表現出要拋棄他的時候,他立馬就把自己底牌露出來了。

清廉,這個兩個字的份量不管是放在任何一個時期,都能讓不同時期的百姓對其憐憫。

一個官員即便毫無政績,但只要他足夠清廉,百姓也會對其歌功頌德,而王回如果真的如他說的那般清廉,那他行賄的事情不僅不會成爲他的污點,反而會成爲值得人大書特書的優點。

一個知道官場黑暗的清廉官員變賣家產來賄賂貪官污吏,在貪官污吏手下隱忍十餘年的同時保持清廉,最後站出來給予一個腐敗勢力沉重一擊,帶走了數萬貪官污吏,留給國家上千萬貫錢糧……

擁有這種故事的人,自己一旦殺了他,那弊端可就太多了,搞不好自己的名聲能比得上堡宗。

當然,這一切的前提得是他所說的話是真的。

想到這裡,朱高煦略微眯了眯眼睛,只覺得自己小瞧這個王回了,不過即便如此也沒事。

“亦失哈,你親自走一趟,去他的府上查一查,朕倒要看看他是不是真如他所說的那麼清廉。”

“奴婢領命……”

沉默一字時後,朱高煦率先開口命令亦失哈去查證,亦失哈也攥緊拳頭走出了殿外。

在路過王回身旁時,亦失哈用冰冷的眼神緊緊盯着王回,王回卻一直只與朱高煦對視。

隨着腳步聲越來越遠,王回那口吊了半天的氣也鬆了下來。

他不怕皇帝質問自己亦或者查證,因爲他不怕查,他就怕皇帝一生氣就把自己宰了。

如果是那樣,即便他死後的名聲能比擬“範文正”,可那畢竟是死後,人都死了名聲再厲害又有什麼用?

好在自己判斷的沒有錯,當今的陛下是一個氣度恢弘,雄才大略的皇帝,他並不會因爲自己的三言兩語而氣急敗壞,更不會因爲自己的三言兩語而懷疑自身。

一個腰纏萬貫的富商不會因爲旁人說他貧窮而生氣,只會因爲旁人說他有錢無權,面對官員好似螻蟻纔會生氣,因爲他是真的沒權。

在殿閣幾年時間,王回一直在觀察皇帝,幾乎是無時無刻。

在他看來,當今的皇帝氣度恢弘,對自己的各項政策都極爲自信,不論能力還是心性都堪稱完美。

但即便是這樣的人,卻也有自己的缺點,這份缺點就是對曾經的老臣太重情義。

這個缺點一旦暴露出來,那麼皇帝破防也不過只是眨眼之間,而現在的自己就是要讓皇帝當場破防,讓皇帝陷入駁倒自己的陷阱中。

“你說朕失察,朕倒是想聽聽,朕到底如何失察了。”

朱高煦提起了興趣,乾脆質問起了王回,想看看這人還能說出什麼讓自己側目的話。

當朱高煦開始質問,王回就知道自己的性命有了生路,但這條生路並不穩定。

爲了穩定這條生路,他必須讓皇帝步入自己的陷阱才行。

因此面對朱高煦的質問,王回不卑不亢的拱手作揖,臉色肅穆:

“自陛下馭宇以來,地方貪腐案件屢查不絕,雖有“癸卯京察”此等壯舉,但這何嘗不是陛下失察所致。”

王回以“癸卯”案開篇,而這確實是朱高煦很避諱的一個話題,殿內衆人都心裡一顫,下意識看向了他。

在他們的目光下,朱高煦的臉色如常,只是眼底透露出一絲冷意。

面對他冰冷的目光,王回毫不迴避,與他四目相對間繼續凌厲道:

“癸卯京察,主要以勳臣作亂爲主,而當下的江南京察,又以文臣貪腐爲主。”

“在此次貪腐的惡徒中,近六成多以山東、渤海、遼東、大寧出身的官員,且主要犯官以當年渤海王府治下三千吏員爲主。”

“臣想請問陛下,臣所言是否屬實?”

王回不僅貼臉開大,還要讓朱高煦承認。

若是換做小心眼的皇帝,王回此時恐怕已經身首異處了,而他之所以敢這麼說,不過是看人下菜罷了。

“既然已經成爲事實,那朕是否回答已經無用……”

“請陛下答話!”

朱高煦本想揭過,但王回卻打斷了他的話,硬要逼着他點頭應下。

這樣的舉動,就連理政許久的朱瞻壑都忍不住差點出聲呵斥,但不等他開口,便聽到了朱高煦沉悶的聲音:“屬實……”

那聲音中壓着一絲怒意,但他還是回答了。

他的回答,讓除他們二人外的所有人心頭一顫,朱瞻壑更是算起了亦失哈離開的時間。

“既然屬實,那臣想請問陛下,您承不承認臣所言的失察之罪!”

王回疾言厲色的質問朱高煦,朱高煦這次沒有了先前的平淡,臉色變得陰沉起來。

“九州萬方寬闊無比,朕雖然監察百官,但消息始終有遲緩,凡是覺察,均着手處理。”

“不論是癸卯京察,亦或者是此次的乙巳京察,都是朕監察天下的手段。”

“兩次京察,皆處理了涉事惡徒,如何算得上失察?”

面對朱高煦的話,王回這次沒有打斷他,而是等待他說完後這才道:

“身爲人君,陛下理應清楚臣子的脾性,臣不相信陛下對您的這些舊臣不熟悉!”

“故此,臣還要彈劾陛下第二罪,即驕縱惡臣之罪!”

“大明朝沒有這條罪!”朱高煦打斷了王回。

面對朱高煦的打斷,王回看着朱高煦久久不曾開口,朱高煦見狀略微失落:“怎麼,沒話說了?”

“並非無話可說,而是陛下只聽得進去獻媚之言,而聽不進去直言。”

“所謂的“罪”,不過是陛下規定的罪,是寫在紙上的罪。”

“若是一本《大明律》就能囊括天下所有罪狀,那便不會有那麼多逍遙法外之徒。”

“陛下先前之言論,亦不過是爲了開脫罷了。”

“至於陛下是否有此罪,恐怕心中已然有了答案,臣多說無益。”

王回一字一句的將自己想好的話給說了出來,朱高煦聞言把扶手攥得吱吱作響,但語氣依舊保持冷靜。

“朕準你繼續說下去。”

“既然陛下要臣繼續說下去,那臣便將心中肺腑之言盡數交代。”

王回雖然跪着,但此刻卻比在場除去朱高煦以外的所有人都要高大。

面對衆人目光,王回也開始了剛纔的話題。

“自洪武三十三年至如今,二十餘年時間裡,陛下一直放縱治下臣子,若非臣開口京察,加上國庫不足以應付當下浩大工程,陛下或許還會繼續放縱他們不知道多少年。”

“陛下如此放縱,我大明官吏數十萬,卻無一人敢對陛下言,臣今日已知難逃一死,今日不言,日後便無人敢對陛下言。”

“故此臣言,攻劾微臣者,皆爲奸佞……”

王回答話過後,畢恭畢敬對着朱高煦五拜三叩,語氣悲慼,動作遲緩而標準。

“按照你所言,那朕是昏君了?”

朱高煦直勾勾的看着王回,王回卻輕輕搖頭:“陛下在臣心中並非昏君,而是千萬古未見之賢君。”

“既是千萬古之賢君,爲何有罪?”朱高煦質問。

“人非聖賢,君非神聖,孰能無過?”

簡單一句話,王回便對朱高煦的質問作出了迴應,同時也以這句話爲自己開脫。

皇帝都能有失察之罪,那作爲臣子,犯下錯誤也是正常。

“你此言,亦不過是爲你所開脫罷了。”

朱高煦畢竟能把解縉懟的說不出話,王回想要這麼簡單駁倒他,屬實是異想天開了。

“臣並非開脫,臣剛纔所言也並非虛言。”

“臣既然犯了行賄之罪,無非也就是伏法罷了。”

“若是陛下覺得臣需要加罪,那無非也就是一死罷了。”

“以臣之一死,換君父傾聽良言,臣…甘願伏誅!”

“嘭!”

扶手應聲斷裂,除這對君臣外的所有人被嚇得冷汗直冒,而王回還是一副將生死置之事外的模樣,這讓旁邊的朱瞻壑都有些繃不住了。

解縉怕死、楊士奇怕兒子死,他們都有弱點,而王回現在一副沒有弱點的表現,讓朱瞻壑一時間不知道應該如何處理。

現在的他,只佩服自家父親居然還能和王回辯駁那麼久,如果是自己,估計早已被王回辯駁得氣急敗壞了。

不等他們反應,朱高煦便隨手將斷裂的扶手丟在了殿前,拂袖佯裝心態平和:

“依照你之言……大明朝除了伱,難道就沒有賢臣了?”

“有……”王回先是肯定,隨後又道:“但他們都倒在了需要行賄這一起點上。”

“若無行賄,則需要在地方苦熬多年,方能將自己的名字擺在陛下案前。”

“即便如此,陛下也只是略掃一眼,便將其奏疏處置併合上,甚至不會多看一眼。”

“能出現在陛下面前的,多是阿諛奉承之徒,臣爲陛下所悲哀……” “依照你所說,大明朝拔擢的制度有問題?”朱高煦冷臉質問,王回先是搖頭,而後點頭。

“制度沒有問題,可執行制度的人有問題,選拔執行制度官員的人也有問題。”

王回在拐着彎說朱高煦失察,選擇執行制度的人有問題,而當下擔任吏部尚書的人是夏原吉。

“呵呵……你敢說夏原吉有問題?”

朱高煦被氣笑了,夏原吉若是有問題,那大明朝就沒有正直的官員了。

“夏尚書沒有問題,有問題的人是陛下。”

王回再度放肆發言,朱高煦卻沉聲道:“他既然沒有問題,朕又有何問題?”

“夏尚書雖爲吏部尚書,但卻需要爲陛下兼任戶部許多事務,分身乏術時,自然有所疏漏。”

“陛下既然拔擢其爲吏部尚書,理應讓其在其位謀政,而非身兼數職。”

“我大明朝數十萬官吏,居然選不出一個能擔任好尚書的人,這是否是陛下的失察之罪呢?”

王回又把圈子兜回來了,這讓朱高煦臉色不好看。

只是不等他開口,王回又繼續開口道:

“羣臣不幫助陛下舉薦有才幹的臣子,這又是不是羣臣的罪呢?”

“人言君臣相輔相成,而陛下所選之臣多爲諂媚之人,故此纔有失察之舉。”

“倘若陛下今日能聽臣一言,臣即便身死,也當含笑九泉。”

“只是在臣死之前,還請陛下依罪將臣身後此二奸臣依法處置……”

“荒謬!”聽到王回的話,沉默許久的顏延立馬叩首道:

“陛下,此人已經失了心神,所言皆狂悖犯上之言,臣請陛下不要聽信!”

“陛下,此人狂悖犯上,臣請治重罪,即刻處死!”李冕也開口附和。

二人發話,王回卻不回話,只是眼觀鼻、鼻觀心,雙手作揖放在額頭,拜伏叩首。

“呵呵……”朱高煦笑了,笑聲在殿內迴盪,而朱瞻壑也明白了自家父親的意思。

他站了出來,厲聲呵斥道:“來人,將這三人押入詔獄,等待楊尚書查證發落!”

“陛下!我們冤枉啊!”

“陛下,我二人以陛下爲君父,怎麼會明知故犯,請陛下明鑑!”

“陛下……”

三人被淨軍押了出去,相比較顏延和李冕的自辯清白,王回則是沉默不語。

看着他們三人被押出去,朱瞻壑這才轉身對自家父親躬身作揖:“王回狂悖,兒臣請父皇勿要動怒,別爲這樣的人傷了身子。”

在朱瞻壑看來,自家父親已經被王回所觸怒,然而在他緊張勸諫的時候,面前卻傳來了平淡的聲音。

“誰告訴你我被觸怒的……”

朱高煦的聲音不緊不慢,朱瞻壑聞聲一愣,緩緩擡頭,這纔看到了自家父親如平常冷靜的表情,與剛纔簡直判若兩人。

“父親,您……”

朱瞻壑欲言又止,朱高煦卻從位置上站了起來,向着宮內養心殿走去。

“爲君者,喜怒哀樂不能被臣子所預判,不然便會失了先機。”

“你的養氣功夫還不行,好好磨練吧……”

話音落下,朱瞻壑這才反應過來,自家父親剛纔的一切都是在僞裝,於是連忙跟了上去:“兒臣受教。”

父子二人走入養心殿內,朱高煦率先坐下,朱瞻壑則是爲其端茶遞水。

朱高煦接過茶水抿了一口,潤了潤嗓子後纔開口道:

“這個王回,我倒是低估他了,徐碩不是他的對手。”

話音落下,他看向朱瞻壑:“你是他的對手嗎?”

“兒臣……”朱瞻壑猶豫了,而這片刻猶豫便讓他反應過來,自己身爲一個儲君,竟然在面對一個臣子時遲疑了。

“你對付不了他。”朱高煦給出了評價,顯然他是帶着答案提問題。

“兒臣慚愧。”朱瞻壑低下了頭,朱高煦將茶杯放下後平靜道:

“此人確實有才,並且比我所想之才還要高,他剛纔與我的對話,你回去後好好想想。”

“楊士奇和亦失哈那邊若是查出了結果,依照結果處置他們。”

“是!”朱瞻壑應下,而朱高煦卻道:

“大明朝還需要他,至少朕還活着的時候,大明朝需要他。”

“若是朕要走了,而朝野無人可制他,你應當如何做?”

他在考校,而朱瞻壑也給出了一份令他滿意的答案:“若有罪證則處死,若無罪證則罷歸鄉里。”

顯然,朱瞻壑也知道殺王回不是什麼好辦法,他既然能堅持了二十年不貪污,那往後也很難會貪污。

如果殺不了,那罷歸鄉里是最好的結果。

當然,如果他與楊士奇犯了一樣的錯誤,那就另說了。

“讓人傳膳吧。”

“是……”

朱高煦吩咐傳膳,可見他確實沒有生氣,他的養氣功夫遠比王回自認爲的要高得多得多。

朱高煦剛纔,不過是在陪王回演戲罷了,自王回自爆清廉的時候,朱高煦就已經有了保住他的想法。

夏原吉、黃福都已經老了,而王回才四十歲,他還能被自己所用十幾年。

想到這裡,朱高煦閉上了眼睛開始養神,而幹清門也在這時打開,幾名淨軍架着顏延、李冕和王回三人往外走去。

這一幕看得羣臣錯愕,但反應過來後,羣臣紛紛上前對王回痛罵起來。

對此王回只是閉口不言,眼神凌厲的環視衆人。

羣臣被他眼神嚇退,但一想到他都這副德行了,立馬反應過來拳腳交加。

雖說有淨軍保護,但王回還是捱了幾拳,但此刻他並不憤怒,反而高興。

顏延和李冕必死,而自己頂多被罷免,甚至因爲自己的清廉而免於責罰。

在王回看來,自己的結局很有可能是後者,因爲江西和浙江還沒京察結束,現在所查抄的金銀錢糧還不足以解決國庫的問題。

只不過在此之前,自己恐怕是走不出詔獄了……

“真的沒有多餘的?”

“乾爹,真的沒有……”

東長安街的一條小巷內,此刻的這裡已經被錦衣衛及西廠力士團團包圍,各家各戶緊閉門窗,唯有一座不算大的院子敞開着門,門口還站着許多西廠力士。

這小院佔地不過畝許,放在北京也不過六七十貫的價格罷了。

即便對於平頭百姓來說,這院子也不過略微有些貴,但還在接受範圍內,更不用提那些權貴富戶了。

作爲殿閣大學士,王回居住在這種地方也算節儉,而對此亦失哈也不覺得有什麼,畢竟許多官員假裝清廉也都居住這種小院。

只是他沒想到,王回不是假裝清廉,而是真的清廉。

坐在院子的正廳裡,亦失哈看着經過搜查後襬在自己面前的十幾貫錢和一箱賬本,以及一張張還乾淨的欠條,即便他不相信卻也沒有辦法。

在他身旁,楊士奇正在翻閱那箱子的文冊,時不時看向擺在桌上的那十幾貫錢,眼底也不免露出幾分驚訝。

在他們二人面前,一個長相清秀的婦人身後跟着兩名十三四的少年人,身上穿着絹布所製作成衣,雖一套五六百文,但對於已經還清楚債的王回來說,這並不算昂貴。

任誰看到這一幕都不會相信,那個被民間編寫爲禍國殃民之惡徒的王回,居然過着這樣的日子。

亦失哈有些繃不住,楊士奇則是將手中賬本遞了過去,示意亦失哈閱覽。

亦失哈接過翻看,果然發現在這本記錄顏延、李冕罪證的賬目上,清楚寫着他們分別收受王回四百貫和五百貫錢。

這九百貫錢便是王回掏空家底,借足親戚湊足的行賄錢。

“公公,當下也只有其家鄉沒有查過了,不如以王惟中三服開始查起?”

楊士奇詢問亦失哈,亦失哈聞言只能點頭道:

“查,我現在就派人去吉林城查他的父母和岳父母,若是沒有足夠證據他清廉,那朝野上下羣臣的嘴也堵不住。”

話音落下,亦失哈起身對王回的妻、子作揖,而後帶着西廠力士離開了這座院子。

在他走後,楊士奇起身看了一眼那十幾貫錢,但他並不覺得王回是真的清廉,只感受到了恐懼。

清廉這張牌,恐怕從王回踏上官場開始便已經開始準備了。

他準備了二十年,如今被他用來扳倒顏延和李冕。

儘管他事後有可能被奪職,但只要國庫的事情一天沒解決,他就始終有回來的時候。

沉默走出王回的府邸,楊士奇看了一眼陰雲濃厚的天空,隨後看向了院內的王回妻、子。

他雖然察覺不了自己的孩子,但看別人孩子卻還是有眼力勁的。

論手段和心思,他與王回不分上下,但若是論起養孩子,他不如王回。

想起自己被軟禁的長子,楊士奇嘆了一口氣,隨後坐上了自己來時的馬車。

“走吧,回宮奏事……”

第395章 厚德嘉貞第110章 佈局成功214.第214章 建文削藩208.第208章 晏駕歸去281.第281章 螳臂當車者179.第179章 磨刀霍霍第92章 鳥盡弓藏第49章 傲雪欺霜289.第289章 鄭和下東洋第444章 天家無情第407章 永樂十年第606章 地府微末之功朱高煦183.第183章 收復忽喇溫第576章 烈士暮年第598章 後記永曆(1)第14章 常鱗凡介第591章 後記正德(2)第126章 百里無鳴第380章 白手起家第54章 洪武移民282.第282章 人人自危第345章 呂宋宣慰司第32章 採生折割第518章 顏李案第477章 拉幫結派第604章 地府本性純樸燕朱棣第372章 色厲內茬170.第170章 野人來投第64章 募兵之論第516章 自爆275.第275章 貓哭耗子第130章 秦王樉薨第63章 書房論兵第537章 蘇州遊行第547章 雞鶩爭食233.第233章 解放遼南第602章 地府春秋筆法朱允炆第591章 後記正德(2)第486章 爲人三思第443章 未雨綢繆231.第231章 遼事糜爛238.第238章 破陣胡兒第423章 殺雞儆猴第404章 遠洋崑崙角193.第193章 卻胡兵七百里250.第250章 瑞雪兆豐年第436章 春風吹又生第611章 地府太子甚善朱厚照第65章 上架感言第591章 後記正德(2)第363章 誘敵深入第429章 三徵蒙古225.第225章 風起雲涌第40章 燕府三子第100章 燕府女諸生第436章 春風吹又生第559章 洪熙之隆256.第256章 蒙古來投第356章 永樂二徵310.第310章 南北分卷170.第170章 野人來投第548章 夜郎自大235.第235章 枕戈待旦323.第323章 討債兄弟第583章 後記宣德(2)157.第157章 血色漫天第498章 萬國來朝第348章 恩逾慈母第83章 擅寡而長第612章 地府獐頭鼠目朱老四第363章 誘敵深入270.第270章 兵臨城下第492章 衣冠禽獸第415章 戰爭序幕第612章 地府獐頭鼠目朱老四213.第213章 大局始端第109章 雲南告急172.第172章 育嬰聖手第395章 厚德嘉貞第602章 地府春秋筆法朱允炆306.第306章 定額之爭第384章 九百將士歸玉門第62章 老丈難當第356章 永樂二徵第500章 朱門父子第92章 鳥盡弓藏248.第248章 渤海入關第370章 父子合謀第498章 萬國來朝第349章 梟雄終焉323.第323章 討債兄弟第437章 江左恥辱第341章 南洋海賊王第509章 判若兩人第5章 洪武暮色第126章 百里無鳴第591章 後記正德(2)315.第315章 打開新世界第15章 武英殿中175.第175章 睚眥必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