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採生折割

第32章 採生折割

“咚…咚…咚……”

日落斜陽,當暮鼓聲響起,整個南京城的百姓都開始火急火燎的向家中跑去。

不止是百姓,便是一些官員都着急往家裡趕。

這樣的場景中,不緊不慢回家的羽林左衛戌字百戶的朱高煦他們顯得十分異類。

望着這樣的場景,朱高煦有些咋舌:“這宵禁還真是讓人手忙腳亂啊。”

“沒辦法,殿下……”王儉有意和朱高煦拉近關係,因此他解釋道:“宵禁也是爲了保護百姓。”

“自兩宋取消宵禁以來,夜間常有孩童婦女被人販子拐走,販賣到麓川,緬甸及交趾、暹羅、南洋等地。”

“賣到哪?”聽到王儉的話,朱高煦有些錯愕,他沒想到古代的人口拐賣居然也那麼嚴重。

“緬甸、麓川及交趾,南洋諸地啊。”王儉不明白朱高煦爲什麼那麼大驚小怪,但一想到他是王子,想來被王府保護太好,因此纔不知道這些事情。

爲了替他解惑,王儉只能深入解釋:“不管是孩童、婦女,基本都是被賣到這些地方,更有甚者會賣到波斯、泰西。”

“到了前朝,北虜對漢民不加體恤,常有不管,因此人販子愈加猖狂,甚至將擄掠的孩童婦女以採生折割的方式用於斂財。”

“採生折割是?”朱高煦發現自己不懂的實在是太多了,只能不斷詢問,好在王儉也知無不言。

“採生折割就是抓住正常的活人,特別是幼童和婦女,用刀砍斧削及其它方式把他變成形狀奇怪殘疾的怪物,讓他們上街乞討。”

“有些愚昧的人則是將孩童和婦女買回家,然後將人殺死再進行肢解,肢解後行法儀式,妄圖使喚所殺之生魂達到“但有求索,不勞而獲”的目的。”

“……”聽完王儉的描述,朱高煦只覺得渾身汗毛倒立,倍覺恐怖。

不過在王儉描述後,朱高煦也想到了前世自己所見過的許多殘疾孩童和婦女在街上乞討。

他本以爲是近代纔出現的斂財方式,不曾想源頭居然是元朝。

“對這些畜生,沒有律法制裁嗎?”朱高煦下意識握緊刀把,顯然在聽到描述後,十分仇恨那羣人販子。

“有!”王儉不假思索的點頭:“按照《刑律·人命》篇裡的懲處,凡是參與採生折割的人,盡數凌遲處死,財產全數補償死者之家。”

“刑者妻、子及同居家口雖不知情,但受其恩惠,要依法流放二千里。”

“另外即便沒有參與採生折割,只要知道消息而不稟告的人,也會被視爲從犯,依律斬首。”

說到這裡,王儉看朱高煦聽得認真,也不免講了其它關於販賣人口的刑罰。

例如買賣同罪,還有街頭阻止衙役解救“被採生折割”者,可當場斬首等。

從中不難看出,大明對於拐賣和採生折割的律法立的尤爲嚴苛,而這樣的嚴苛背後,也代表着拐賣和採生折割在元末明初這段時間到底有多麼嚴重。

“依你看,被採生折割的人多嗎?”

朱高煦聽完後詢問了一聲王儉,王儉聽後愣了愣,他沒想到這個二殿下居然還會關注這些。

“卑職沒去看過,但卑職有朋友在外城班值,據他們所,南京城上元縣的養濟院內便有‘被採生折割’的兩千餘人,大部分均爲至正年間被拐賣後遭到採生折割的孩子。”

“這麼多?”聽到兩千餘人這個數目,朱高煦停下了腳步,心裡不敢置信。

他已經瞭解過南京城的情況了,南京城分爲東城和西城,東城爲上元縣,西城爲江寧縣。

也就是說,如果上元縣有兩千多個被採生折割的人,那西城也不會少到哪裡去。

三十多萬人的南京城,居然有四千多個被採生折割的百姓。

王儉的話,讓朱高煦更瞭解了元末到底是怎樣的一個亂局。

回過神來後,他繼續帶隊往前走,順帶詢問起了王儉:“養濟院只收容他們嗎?”

“不止……”王儉將自己所知全盤而出。

簡單來說,從唐代開元年間開始,漢人王朝都會營造諸如育嬰堂、安濟坊、居養院、福田院、漏澤園等都爲古代的福利慈善機構。

洪武元年和洪武五年,朱元璋先後下詔建立孤老院。 不久之後,朱元璋又將孤老院改名爲養濟院,並下令全國各縣分別建立養濟院,而養濟院的其收養對象爲民間“孤獨殘病”及不能生育者。

到洪武十七年,朱元璋又寬鬆收養範疇,將孤兒及窮苦年老而沒有人養育者收入養濟院。

地方衙門應收養而不收養者,官員杖六十。

若應給衣糧而官吏剋扣,官員以監守自盜論罪,剋扣物資超過六十兩則斬首。

這些種種律法,都表面了朱元璋體恤百姓。

可是對於朱高煦來說,他曾經看過大樹營三村百姓被通知強行遷移時的模樣。

因此,他並不認爲朱元璋真的體恤百姓。

“萬人有萬人的模樣,我那皇爺爺也不例外……”

聽着王儉的講述,朱高煦對朱元璋的多面性有了一個瞭解。

他可以是體恤弱勢羣體的天恩聖君,也能是讓普通百姓家破人亡的殘虐暴君。

他是什麼,取決於大明需要什麼。

朱高煦明白,自己如果真的想保命,並且往上爬,那他就得學自己的這位皇爺爺,學他的千人千面。

“殿下,我們到了。”

王儉的聲音將朱高煦拉回了現實,朱高煦回頭看了一眼身後的袍澤。

這三里路走過來,許多人臉上都出了一層細汗,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了旁邊的街巷,恨不得立馬回家。

瞧見這模樣,朱高煦也擡手對百餘名袍澤作揖:

“明日休息一日,後日是夜值,故而後日酉時在此集結,我會在這裡等你們。”

“散班!”

“大明萬勝!萬勝!萬萬勝!”

百餘名兵卒齊聲高呼,隨後紛紛鬆懈下來,臉上多出了笑容,三五成羣的往街巷中趕去。

朱高煦望着他們的背影,臉上流露出一絲笑意。

不管怎麼說,眼下的他,還能繼續做自己。

“殿下,後日您不必來的,卑職可以帶人前往宋國公府。”

王儉沒有立即離去,而是對着朱高煦表現了一番。

不過朱高煦沒有應下,而是轉過身,對着這位年過三旬還只是一個試百戶的傢伙拍了一下肩膀:

“不用這樣拍須溜馬,別人怎麼做我不管,你在我這裡就正常履行一個試百戶的事情便可。”

“入了軍營,伱我就是戰場上相互依靠的兄弟,你在家中可曾對自家兄弟那麼小心翼翼?”

“我……”王儉被朱高煦的話說的一愣,一時間居然不知道怎麼回答。

瞧他這模樣,朱高煦也大笑道:“好了,回家吧,家裡人等着你吃飯呢,我也走了。”

話音落下,朱高煦不給王儉開口說話的機會,轉身便向着來時的路走去。

望着他的背影,王儉張了張嘴,欲言又止,最後摸了一下朱高煦剛纔拍他的地方。

片刻後,他帶着這種無法言表的心情離開了巷口,而這時,南京城的暮鼓聲也徹底停下了……

(本章完)

第388章 安得廣廈千萬間148.第148章 悶聲做事178.第178章 得寸進尺第497章 洪熙八年第13章 大樹營內165.第165章 偷樑換柱第398章 大發戰爭財278.第278章 年號永樂330.第330章 同甘共苦第25章 春和宮內306.第306章 定額之爭316.第316章 朱教習274.第274章 闔宮焚燃第49章 傲雪欺霜第465章 風浪不止第447章 瘈狗噬人161.第161章 一騎當千第50章 漢人皆說胡兒語第25章 春和宮內第404章 遠洋崑崙角第375章 臥龍鳳雛第137章 北亂南治第132章 得隴望蜀第461章 解決民生221.第221章 出兵削藩308.第308章 父不識子284.第284章 諸事繁雜第86章 施以恩惠249.第249章 海軍朱成功第415章 戰爭序幕第111章 喜事連連213.第213章 大局始端第532章 諸君慢行第47章 東宮名錄第476章 大明銀行第495章 孝子慈孫第42章 旁敲側擊300.第300章 滿載而歸第54章 洪武移民第402章 甕捉野豬第419章 大航海到來第468章 漠北事變第437章 江左恥辱313.第313章 老子多心第444章 天家無情第87章 老謀深算308.第308章 父不識子第33章 金陵街坊229.第229章 破軍如牧羊第495章 孝子慈孫第399章 審時度勢314.第314章 試點四川第88章 晉府難安275.第275章 貓哭耗子183.第183章 收復忽喇溫第58章 以鈔抵稅第428章 其勢可謂第495章 孝子慈孫144.第144章 凱旋南歸第491章 各有心思第530章 世界局勢第448章 遷都北京第441章 父慈子孝320.第320章 高歌猛進161.第161章 一騎當千第117章 終得所願第71章 燕府勢大第130章 秦王樉薨第373章 廟堂局勢第25章 春和宮內第368章 明屬榜噶喇海第456章 衣錦還鄉第448章 遷都北京第384章 九百將士歸玉門第417章 京都保衛戰325.第325章 永樂三年247.第247章 三方拉攏150.第150章 戰火再起第501章 天子點兵第499章 兄友弟恭第5章 洪武暮色248.第248章 渤海入關第46章 爲孫補償246.第246章 末路盡忠第50章 漢人皆說胡兒語第84章 帝王心性181.第181章 關外尚安第512章 物是人非第414章 張弛有序第397章 哀毀骨立269.第269章 緩兵之計第483章 恩賞難爲第94章 朝夕禍福第38章 宋國公府第383章 河中風雲第529章 封王就藩第136章 奴母婢也第382章 炮擊忽魯謨斯270.第270章 兵臨城下第115章 劍老無芒